2025-02-27 22:25:51 | 玩车网
近年来,多口家庭增加以及用户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导致MPV市场越发火热。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MPV市场全年销量达109.3万辆,同比增长15.9%,而SUV同比增长10.3%,轿车更有只有可怜的0.3%,种种迹象表面,MPV正迎来全盛时代。
当然,随着MPV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很多原本不做MPV的品牌也开始不断加码,试图改变市场格局,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也意味着MPV市场已经完成重塑。
但如果把时间拉回7年前,彼时高端MPV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完全看不到中国品牌的影子。面对竞争对手, 传祺M8 带着“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基本想法,在高端MPV市场打开了局面。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从入门到高端,凭借对MPV的专注到专业,广汽传祺已经完成了从崭露头角到稳居市场一线的蜕变。截止至11月,传祺MPV销量已经突破70万辆,不仅是国内首个达成此成就的中国品牌,还将中国MPV市场从小众迈向主流。
“累计72个月获得MPV销售总量冠军,中国每6台豪华MPV中就有1台来自广汽传祺。”不过是市场对传祺自然而然给出的总结。
国内唯一成就多个第一,400万的新开始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买MPV看广汽传祺就对了”,因为它是唯一做到MPV细分市场全面布局的品牌,10-15万级家用MPV选M6;25万以下选新一代M8大师;追求消费升级选30万级M8宗师;传祺新能源E9是新能源豪华MPV最优选;传祺新能源E8是25万以内家用最优选;大家在每个MPV细分领域都能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理想之选。
不仅如此,选择广汽传祺等于选择了安心、舒心、放心。12月27日,广汽传祺第400万辆整车下线,从1到400万仅用了14年,广汽传祺把用户的期待用产品体现,因此才能缔造“传祺速度”,也正是凭借超越用户期待的高品质产品,广汽传祺获得了越来越多汽车消费者的认可。广汽传祺全面实施“四心四全”质量管理模式,从供应链体系,到生产制造体系,都以严苛的标准和完善的流程,让每一辆交到用户手上的产品都拥有如一的高品质,成就了400万匠心品质。
不过,高品质不是自己定义,得让外界感知到传祺的卓越品质,在今年夏天,50万公里里程的老款传祺M8和全新的M8大师超级混动版双车在吐鲁番极热环境接受了全面、全流程和全方位的极热测试,测试后进行了拆解直播,每一零部件都展露无遗,这种对这家产品的绝对自信,并不每一个品牌都有的。
正是对品质有着苛刻要求,广汽传祺才赢得了大众的信任,曾连续八年荣膺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冠军,创造了中国品牌历史最好成绩,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3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广汽传祺以三年64.28%的保值率成功登顶自主品牌排行榜。自最新2024年上半年自主MPV保值率数据,传祺M8、M6分别位居榜首、榜二。
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和转型升级
时代在进步,任何止步不前的品牌都会被大浪拍死,广汽传祺深谙此道,所以并没有沉浸在过去的喜悦中。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新能源时代的下半场——智电时代已经来临,广汽传祺在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市场重构的阶段,选择主动求变,致力于成为一家新能源科技公司。
广汽传祺不怕竞争,更不怕卷,最大的底气来源于把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包括传祺智电科技i-GTEC 2.0、全栈自研超级混动技术等等,每一项都属于行业公认的黑科技,尤其是超级混动技术,依托16年混动研发技术底蕴,充分利用双电机平行轴串并联2档DHT的优势,通过动力档和经济档高效分配,实现车辆全速域、全场景智电出行,更突出“电感”。
另外,广汽传祺还有这强大朋友圈,不仅有自研路线,还与华为这样的优质合作伙伴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多领域进行深度合乍研发,这种做法非常有前瞻性,能快速提升广汽传祺的效率,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在今年9月,传祺华为联合创“新”计划的首个落地成果概念车“1 Concept”在松山湖已经正式亮相,这也意味着广汽传祺在2025年将全面提速了。
在今年广州车展,广汽传祺带来了诞生于EV+新能源平台的首款车型—— 传祺S7 。作为传祺首款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新能源中大型豪华SUV,传祺S7也只是广汽传祺产品转型升级的开胃菜。2025年,传祺还将推出搭载高阶智驾的轿车、SUV、MPV 全品类重磅车型,以四车齐发的姿态,进入新产品的井喷时期。
EV+平台落地,做智驾头部品牌
对于一个成熟的车企而言,追求的从来不应该是眼前利益,而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广汽传祺在每一次时代的变革中都踩住了风口,正是因为长远的规划,也就是行业中常提到的“长期主义”。
历时7年、投入10亿、超过1500人所打造的EV+平台能够实现实现增程、插混双模并行,驾乘、安全双重兼顾;基于EV+平台的钜星智控底盘,将搭载主动预瞄多腔空悬、乾坤掉头等高端科技,驾乘体验将真正媲美百万豪车,同时也满足全球各地最严苛安全标准。
众所周知,高阶智驾除了车顶激光雷达“肉眼可见”的成本外,还考验车企全栈自研、生产体系、供应调度和成本把控等综合能力, 除了新产品,2025年可以看做是广汽传祺全面智驾突破之年,其它品牌有的,广汽传祺有,其它品牌没有的,广汽传祺也有。广汽拥有自研的AI智能座舱、端到端无图智驾等技术,加上华为乾昆智驾、鸿蒙座舱等先锋科技加持,起步就是第一梯队。
结尾:
不久前广汽集团开启了“番禺行动”,宣布挑战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的目标。这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有坚实的基础支撑的。
俗话说,兵马未至,粮草先行。有了新平台、新合作、新产品的赋能,广汽传祺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能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更高效的决策落地,即便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也都能守正出奇,再造一个“新广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麻辣车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汽车:268万辆
长安汽车发布的全年销量数据达到了268万辆,创出七年新高,12月销量达到了24.7万辆左右。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2万辆。合资品牌方面,包括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应该还有一些给斯特兰蒂斯代工的长安皮卡合计45万辆左右。
另外,长安汽车新能源方面销量达到了73万辆,月均达到了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
而且海外出口销量也达到了53万辆,同比增长超47%。
奇瑞集团:260.39万辆
奇瑞集团12月销量为29.85万辆,同比增长38.4%,成为仅次于比亚迪的中国品牌第二大车企。同时奇瑞汽车年度销量达到260.39万辆,相比2023年增长了72万辆,总量也来到了中国品牌第二名。
另外,奇瑞集团年营收创下新高,达到4800亿、同比增长超50%,换句话说2024年的奇瑞是既增收又增量,而销售均价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才会出现营收增长比销量增长更快。
品牌年度销量方面,奇瑞品牌销量为161.14万辆;星途品牌销量14.1万辆;捷途品牌为56.84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0%;iCAR品牌销量达到6.6万辆;智界品牌为5.8万辆。
在出口方面,奇瑞集团出口销量打到114.46万辆,占比44%,比之前出口占比超过奇瑞一半的情况有所好转。这也意味着奇瑞在国内市场销量也迎来了大幅增长,国内销量达到145万辆,也是超过了几乎所有合资车企的。
新能源方面,奇瑞汽车说2024年在新能源方面不客气了,实际上最后销量为58.36万辆、同比增长232.7%,月均接近5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154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公布的2024年全年销量达到了15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到8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80%。同时海外出口为22.5万辆,同比增长6.4%。
具体产品方面,五菱银标品牌销量68.1万辆, 宏光MINIEV 家族保持了26.1万辆的水平,算是五菱品牌的定海神针。 五菱缤果 系列则是达到了23.66万辆,销量超过了宏光MINIEV,成功帮助五菱开拓了A0级细分市场。 五菱星光 家族销量为11.43万辆,成为五菱10万元价位的支撑产品。
五菱红标产品销量为59.04万辆,其中 五菱宏光 纯电版从9月上市之后累计销量达到了12889辆,算是打开了新的细分市场。
宝骏品牌全年销量为43647辆,主要依靠 宝骏悦也 和 宝骏云海 两款车型。
进入2025年,上汽通用五菱还有大量的新车准备发布,包括五菱宏光增程车型,将弥补之前8万元左右的电动轻客市场。同时还有被称为中国k-car的 五菱之光 EV,也将填补宏光MINIEV上面的市场,在5-8万元市场撬动新的市场。此外宝骏也有品牌旗舰轿车、尺寸超过5米的享境也将推出,看看是否能够冲击15万元市场。
上汽大众:120万辆
上汽大众2024年销量突破了120万辆,其中大众品牌销量为114.42万辆,换句话说上汽奥迪销量大概在5.6万辆左右。
在上汽大众的销量构成中, 帕萨特 家族销量达到了25.26万辆,这一数字甚至比很多新势力全年销量总量都还要高。另外则是纯电动车ID家族销量达到了13.02万辆,这放到新能源销量榜单里面也很有含金量。
途观 家族在12月销量达到2.67万辆,成为12月合资SUV销量冠军。 朗逸 家族在12月销量也突破了3.9万辆,而 途岳 家族则是达到了1.8万辆。
上汽乘用车:81.4万辆
上汽乘用车在2024年销量达到81.4万辆,这是包括了荣威、MG、飞凡三款车的销量,并且也包含海外市场。
荣威和飞凡合并之后,12月这两个品牌销量合计增长了23.3%;12月MG品牌同比增长12.7%、环比增长22.5%。
一汽丰田:80万辆
一汽丰田成为合资车企第一家公布销量的,原因也是一汽丰田在12月销量达到了96924台、同比增长超过13%,使得2024年销量超过了80万辆。并且一汽丰田也是主流合资车企唯一连续两年正增长的企业,对比本田、日产的合资车企,一汽丰田的表现不可谓不成功,毕竟现在大环境合资车企太困难了。
一汽丰田能够实现增长的关键是全新 普拉多 带来了增量,还有就是 格瑞维亚 也是月均七八千辆,尽管有以价换量的说法,但是能维持目前的销量规模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有传言说,一汽丰田将把总部从北京迁往天津,相当于在天津工厂就近办公。同时丰田还准备把中国市场的丰田车型进行一些合并,包括 卡罗拉 和 雷凌 、 凯美瑞 和 亚洲龙 等多个主销车型合并。相当于丰田不再实行一款车两次投放的产品策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研发、减少内斗,帮助合资车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上汽通用:67.3万辆
上汽通用发布了12月的销量成绩,当月销量73058辆,已经实现了六个月连续增长,也创下了年内的新高。同时上汽通用全年累计终端销量达到67.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0.5万辆,同比增长56%。上汽通用表示,它们是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渗透率第一的车企,达到了15.6%。
(END)
文|JackieLXX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玩车网(https://www.ssxw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的相关内容。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 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玩车网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玩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玩车网:www.ssxwc.com红旗E115年内投产,预计2025年产量超5万辆4月3日,小编获悉,一汽红旗全新纯电动SUV概念车红旗E115将于2020年投产,该车定位于大型SUV。按照一汽红旗计划,其将投入11.19亿元改造生产线,从而进行红旗E115的量产;红旗E115将于2020年年内投入量产,预计2020年至2025年的全生命周期实现5.15万辆的生产能力。据了解,红旗E115于2019年法兰克福车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00-2024)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0年250万台攀升至2024年3000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08年销量从700万增至1000万,2016年突破2000万,政策推动如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和2015年棚改、货币化及放水释放市场潜力。人口出生率从1993年的2100万逐渐下滑至2003年的1600万,后在1600万左右波动,2016年二胎政策后回升
东风风神:2024年100%电动化,2025年销量50万本文编辑:写在前面:本文系车则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车则”,请勿侵权进入正文:自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重创曹操后,“东风”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释义——机遇。也正是因此,求东风、抓住东风,成为人们对于把握时代脉络举措的隐喻。回到现实中,眼下,中国车市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清
中国历年汽车产销量(2000-2024)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0年250万台攀升至2024年3000万台,复合增长率超过10%,其中2008年销量从700万增至1000万,2016年突破2000万,政策推动如金融危机后4万亿刺激和2015年棚改、货币化及放水释放市场潜力。人口出生率从1993年的2100万逐渐下滑至2003年的1600万,后在1600万左右波动,2016年二胎政策后回升
中国品牌5月销量出炉,销量集体破10万辆,压力给到合资车车企公布销量时间的早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上月的表现。销量公布得越积极的车企,表现一般都很好,对公布销量拖拖拉拉的车企,不用说,表现肯定好不到哪儿去。现在的国内汽车市场不仅各车型之间在内卷,连公布销量也内卷了起来,截止到撰稿前,大多数主流车企销量都已经公布了5月份的销量成绩,那么头部中国汽车品牌5月份的表现又如何呢?比
2023年5月份奇瑞汽车销量2023年5月份,奇瑞汽车销量持续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统计,该月份奇瑞汽车的总销量达到了10万辆以上,其中SUV和轿车销量表现更加亮眼,分别达到了5万辆和3万辆,另外还有公共汽车、货车等车型,整体表现良好。促成奇瑞汽车销量的不断攀升,主要是涉及各方面的综合优势。首先,奇瑞汽车研究开发能力强,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一系列的高品质车型,不仅
1.1-1.7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2024年挑战80万辆目标易车讯1月9日,理想汽车公布了最新周销量。2024年1月1日-1月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0.43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六。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2023年12月,理想汽车在供应、生产、销售、交付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实现了超
2023-11-14 00:25:47
2023-05-18 18:19:42
2023-11-08 05:32:01
2023-06-07 11:12:45
2023-06-01 15:28:13
2023-05-28 09: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