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14:13:55 | 玩车网
其实在
国产车
里面,奇瑞的
动力总成
算是比较好的,当然我们不能把它拿去跟比较会引发发动机的丰田或者是
本田
相比,因为这两个品牌在发动机的研发上,在世界的范围内都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不仅仅是跟我们国产相比,丰田和本田它在油耗方面的表现也要远远超过大部分的国产企业,但是我觉得奇瑞这个品牌他还是在研发上下了非常多的功夫的,因为其他的品牌一般都喜欢去拿一些成熟的产品,借鉴或者是逆向抄袭,但是奇瑞就不一样了,他坚持自主的正向研发,我觉得这样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夸赞的。
我觉得奇瑞的发动机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相比于国产的一些自主品牌的发动机,它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会相对更好一些,以往有很多朋友买了奇瑞风云2,会发现它的发动机质量还是非常好的,基本上跟以前的大众的EA111的发动机的耐造性是差不多的,由此可以看出奇瑞在动力总成的研发上还是下了非常多的功夫,而且奇瑞的发动机它还用上了
捷豹路虎
的一些车型,比如说它的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能用在这样的车型上,就可以看出奇瑞在动力总成的研发上还是挺有优势的。
其实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有自己的
变速箱
厂,以奇瑞为例,它自己有生产一系列的cvt的无级变速箱,这在以往的国产车的品牌中是不敢想象的,我觉得奇瑞算是开了一个先河吧。虽然说奇瑞的cvt变速箱,他在顿挫的表现上肯定是要比本田或者是丰田的车型要严重得多,而且在油耗方面的表现也是肯定不如日系品牌,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车企有这样的成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觉得汽车研发还是非常需要时间的。总体来说,奇瑞这个品牌在国产品牌里面算是比较上进比较优秀的。
谢谢邀请,瑞虎7Pro以T1X平台打造水平不会很高
Tiggo7Pro是为奇瑞T1X平台打造的,同平台首款是Tiggo8。新7Pro的质量分析可以根据这两款车的底盘表现来进行,但是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客观的平台搭建概念。所谓模块化造车或平台化造车的初衷,是为了实现一个平台可以通过轴距调整来适应多种量产车。说白了,就是降低造车成本;无论是MQB、Eii、TNGA等平台都不例外,所以“平台搭建”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
奇瑞T1X平台适配车型包括五座和七座SUV,以及多功能商务出行车型(MPV),轴距可在2560-2800mm之间调节,目前奇瑞的产品线中还没有MPV,可以参考量产车中的SUV车型。其中奇瑞的翻身之作《Tiggo8》真的很平庸。上市时间短,出现了发动机共振、制动系统异响、悬架系统、车身生锈等诸多问题,其中生锈是奇瑞汽车的通病。
T1X平台拥有先进的架构,但悬挂系统只是普通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是最常规的SUV悬挂结构。车身结构覆盖高强钢以上的标准比例在60%左右,不是很高的水平。Tiggo7Pro的底盘由几根横纵梁组成,看起来相当规整,四轮驱动版本的传动轴位置有所保留,但量产车不提供四轮驱动选项。你能看出这个底盘有多硬吗?
Tiggo7的高强度钢合计占比65%,与SUV的销量皇冠哈弗H6处于同一水平。但屈服强度大于600Mpa的钢仅占参数的52%,而真正的高强钢在材料行业普遍公认屈服强度≥660Mpa。
600~800Mpa的钢材占比为26%800~1500Mpa的钢材占比为11%≥1500Mpa的热成型钢占比为5%
在固定范围内,跨度这么大,参照11%锁超高强度钢,其屈服强度是大于800Mp还是1500Mpa?这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很大,真的不可能参考。
重点:Tiggo7防锈处理极差,7Pro提到Tiggo8似乎也不会有明显的升级进度。但是用T1X平台打造量产车,可以理想地降低制造成本,那么为什么不升级防锈处理技术呢?我相信奇瑞作为一家本土的国有车企,能够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企业结构“臃肿”是核心,而此次R&D投资或许有所进展,但似乎选材的标准并不高!
Tiggo7Pro指导价11.89~14.19万。中国6普通版新版7.99~10.99万,自动版10.19万起。普通版配备的发动机依然是落后的4T15B多点喷射1.5T,自动变速箱是仅高于干式双离合水平的CVT,是传动系统领域不太理想的万里扬。这种组合的实用价值还不够高,因为搭载缸内直喷增压器和AT或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SUV质量更高,已经有哈弗、宋Pro、长安CS75等同价位车可选。
Tiggo7Pro版本是Tiggo8两个总成的换代车,发动机换成了奇瑞研发的4J161.6T直喷增压器,这足以说明奇瑞也知道多点喷射4T15的水平已经很低了,否则没必要升级。但是,为什么通过平台化降低了制造成本,而量产车的价格却低于同级别大多数自主品牌?如果你觉得企业的运营成本高,那就退出。消费者没有理由为企业的问题买单。至于Pro版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还是由Getrag提供,传动系的水平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发现。
总结:Tiggo7Pro一开始并不是性价比合理的选项,因为其1.5T版本的发动机技术落后于竞争对手,动力单元没有优势,传动水平较低。1.6T版本与H6GT(2.0t&:7DCT)、F7/F7X四驱版、CS75PLUS&8AT的2.0t等车型不谋而合,产品质量水平的差异无需直白描述。2020年3月,作为汽车行业复苏的第一个月,奇瑞SUV的Tiggo8销量最高,但排名仅第25位(18561台),而Tiggo7销量为2844台,排名第52位。车辆质量的C面已经交出了答卷。
百万购车补贴
在试驾过的,甚至包含网约车坐过的那么多新能源车里面,
瑞虎7
新能源冠军版是屈指可数能让我舒服睡觉,甚至安心看手机不会晕车的车型。
虽然
奇瑞
官方将油电同价作为亮点,宣称高性价比,比如加上各种补贴后12万左右就可以落地入门版。但是,在实际试驾、试乘后,我觉得底盘操控的优秀表现,才是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在当下同级车型中,最大的优秀之处。
先来说说我推荐购买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的几点。
底盘操控优异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前文所说,在同行的衬托下,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的表现十分令人满意。其实我的需求点特别低,就是可以躺坐在座椅上,可以看看手机。但是大部分新能源车,包括插混、增程车型,底盘悬挂都特别拉跨,过减速带、路面起伏时,容易有敲头的现象,让人根本坐不稳。
同样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奇瑞的调校就有两把刷子。试驾当天遇到暴雨,高速上以超过100km/的速度驾驶,底盘仍能给以扎实可靠的支撑感。甚至有两次急刹,都稳稳的减速下来。再加上转向阻尼和转向行程比较自然线性,跟兄弟燃油版车型相差不大。所以,靠着同行衬托,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实属绿牌车中,底盘操控方面的优等生。
内饰材料的质感部分,是值得购买的第二点。
厂家指导价12.99-14.99万元,还有置换补贴什么的,免去购置税,12万左右基本能落地入门版的车,内饰用料都能让你找到品质感。具体表现在皮面平整、纹路清晰、触感柔软、缝线平直,特别是细节处理到位,挑不出太多毛病来。
而且内饰设计风格不浮夸,配色、饰板、纹路都有比较高级的审美。奇瑞在内饰材料上这么些年的积累,还是颇有建树的。
乘坐空间舒适,是值得购买的第三点。
在今年
上海
车展上,我曾经专门对比过新能源车第二排的脚部空间。就是坐在第二排,看脚能不能伸到前排座椅下面?坐过车的都知道吧,腿伸得比较直,坐得更舒服。结果令人遗憾,新势力品牌的第二排几乎全军覆没,坐第二排就像坐憋屈的小板凳。
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虽然有纯电续航55km和100km的电池,但第二排乘坐空间,特别是脚部空间丝毫不受影响,宽宽敞敞,乘坐舒适,可谓后排家人们的福音。
上面三点是推荐的部分,真的不错。再说下试驾车客观表现的部分。
油耗部分,我们当天在快速路和高速路都是比较通畅的行驶,出发时80%左右的电,试驾后程,拍照留存表显能耗5.8L/100km。
混动系统部分,奇瑞的这套9模11速,双电机3挡DHT混动系统,得益于采用P2+P2.5电机架构,双电机都可参与驱动。官方数据是百公里加速7秒级,30-70km/h加速时间3秒级。实际驾乘感受,在前段有推背感,100km/h以上,加速感略有不足,但优于1.5T纯燃油版车型。
车机系统,试驾车为顶配车型,采用
高通
骁龙8155芯片,各项应用反应迅速,且支持无线CarPlay,奇瑞简直是舍得成本。至于中低配车型,配置表上显示非高通骁龙8155芯片,实际表现有待测试。
购买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需要包容的部分,以这次试驾活动的车型感受为例进行说明。特别说明,试驾车临牌为“试”字牌,不排除试装车的可能性,请奇瑞粉丝理性评论。
挡位切换你能明显感知到,注意,是感知到。就是发动机舱传来声音,或者加速过程中动力的转换。没有太大的顿挫感,但就是你随时能感受到。
后雨刮电机声音比较大,不是刮玻璃声音大,就是电机声音大。玩车网
第二排座椅需要比较费力才能卡紧,不然一个刹车,就会往前倒下来。
底盘电池有些凸出,虽然有整车终生质保(首任车主),但去颠簸路面时,也不能太野,毕竟有个电池凸起在车底。
综上,我的购车建议:需要绿牌的,主要是城市用车的车主,12万落地还有终生质保,这么大个车,可以冲一把。有对比比亚迪宋Pro、银河L7的车主,务必要试驾多开几圈,找下颠簸路面,对比之后就能有答案。
看到这的朋友,我们再来聊几句奇瑞此举的影响。
此次和瑞虎7新能源冠军版同时推出的,还有
瑞虎8
新能源冠军版,指导价13.79-15.99万,全系可选2+3+2
座椅布局
,纯电续航55-100km。
两款车型一出,油电同价是一方面,把大家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最重要的,是能让大家发现,绿牌车还能有这样的底盘操控和后排空间。这对积极向上卷还是颇有促进意义的。
再有,3挡DHT混动系统设计是精妙,好用是好用,但是在细节上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稳定性部分也得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若能百炼成钢,浴火涅槃,如当年的
大众
DSG一般,则能独步天下,独占鳌头。
最后,再感叹一句,当下的新能源车,将车型命名为“冠军版”的,确实都是狠货。
文/图 | 吴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02 01:54:12
2023-05-17 20:48:44
2024-01-31 19:33:05
2024-01-04 18:13:32
2023-12-22 17:49:37
2023-09-12 17: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