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23:16:05 | 玩车网
1995年11月,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与台湾汽车企业裕隆集团所属
中华
汽车公司,以及日本
三菱
汽车三方共同组建的
东南
(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宣告诞生。随后,依靠三菱技术的加持,东南汽车也赶上了中国车市高速发展的红利,依靠
菱帅
、
翼神
等车型,相比同时期的
长安
、吉利等自主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
尤其在2016年至2017年的两年中,得益于SUV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东南汽车也依靠DX7等产品,实现了连续两年营收、产值突破百亿,2017年产销量更突破15万辆,达到历史巅峰水平。
随后,在离开三菱的扶持后,东南汽车的市场表现迅速下滑。2018年至2021年的累计销量分别为8.9万辆、3.05万辆、1.47万辆和7265辆。尽管没有到退市的地步,但“躺平”的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
到2022年,依靠
捷途X70
系列换标而来的
东南DX8
和DX8S,东南汽车的销量回升至13406辆,但也存在着质量问题频发,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等情况,引发了不少用户的吐槽。
转向系统通病难根治
对于一个主打10万级以下车型的自主品牌而言,东南汽车月均千辆的市场表现显然难以让品牌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同时,包括
东南DX3
、
V5菱致
、A5翼舞等多款产品在转向系统方面的诟病,也难以让用户满意。
在车质网的投诉信息中就有用户控诉称,东南DX3转向异响,方向盘不回正的问题格外突出。该用户表示:“保修期内换了三个方向机,两个管柱,开几个月就响,4S店说换了也响,保修期过了,根本就不管了,自己出钱才能换。”
此外,不少车主还遇到方向盘故障后,无配件可供维修的情况。“打电话给厂家,厂家说缺少零件,2个多月都没有修好。现在也没配件更换。”面对客户的无奈,东南汽车官方也仅是回复称将尽快协调相关经销商核实处理,厂家也将持续关注后续处理情况。
同时,由于近几年来的销量低迷,东南汽车经销商退网的消息频频出现。拒不完全统计,目前东南汽车在网的经销商数量已不足200家,相比于2017年超过500家的数量,下滑明显。
并且,现阶段东南汽车还难以拿出更具吸引了的产品来引发关注,短时间内更难以实现销量的扭转,彻底让品牌陷入了“车不好卖、公司亏损、没钱宣传、进一步不好卖”的恶性循环,也难怪各地经销商纷纷退网。
奇瑞出手“远水难解近渴”
面对着当前惨淡的现状,东南汽车目前已经着手“自救”。去年12月,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就挂出了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转让的预公告,且目前预公告期已结束。
据了解,此次转让方为东南汽车控股股东,福州国资委控股的左海控股集团。在预公告中要求,鉴于东南汽车具有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生产经验和能力,本次转让同样要求摘牌企业应当具备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整车生产资质。
其实早在去年3月,网络上就传出了“东南汽车与
奇瑞
达成对赌协议,愿意以80%股权换取奇瑞的技术支持,力争3-5年内实现年产销40万台”的消息。如今随着贴牌
捷途
X70系列产品的上市,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也得到了印证。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在东南汽车的官方网站中,东南DX8和DX8S并没有相关的产品介绍内容,点击车型进入产品页面后,仅有车辆配置表可供显示。除此之外,例如车辆设计,动力等常见的相关介绍信息均未体现。
根据此前网络上流传的关于奇瑞与东南合作规划显示,双方的合作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2022年作为第一阶段,捷途品牌的现有车型在换标东南后,将通过捷途的销售网络销往国内外市场。同时,奇瑞旗下的新能源车型也将贴东南汽车牌进行销售,最终实现保全资质,激活企业的目标,年度销量目标被确定为2.4万辆(实际仅为1.3万辆)。
今年起,双方合作进入第二阶段,以深度合作,提升规模为目标,计划投产3款改型产品,利用国内国际渠道销售。在福建东南工厂生产东南牌新能源汽车或代工奇瑞汽车,实现7.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到2024年,双方合作进入到第三阶段,在做强基地,做大产业的基础上,奇瑞将全面管理东南汽车。双方联合开发完成三款全新车型,并达到年销量15万辆的目标。同时,双方还将建设年产能25万台的新工厂。在此基础上,双方在未来10年计划完成306万辆的销量。
由此可见,通过东南汽车近年的发展不难
发现
,其在市场上选择“躺平”的主要原因是其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而奇瑞作为公认的“理工男”,在技术储备方面自然不用多虑。因此,在有了奇瑞的技术支撑后,东南汽车被激活的概率也能够大大增加。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尽管有了奇瑞的支持,但东南汽车需要解决的困难依然不少。稳住经销商渠道,加快产品更新速度,以及做好用户运营都是亟需解决问题。此外,在新能源产品逐步取代燃油车的大背景下,至少做到“不掉队”才能真正在市场中求得本就不大的生存空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者:王珊珊
“理工男”的血液里不再只是流淌着汽油,也开始充满代码与电流。
4月7日,
奇瑞
举办新能源之夜,发布了一系列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和新产品,彰显拥抱新能源的决心和魄力。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张国忠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正式宣布:“奇瑞乘用车在产及后续产品将全面新能源化。”
根据规划,奇瑞、
星途
和
捷途
三个燃油车品牌将全面混动化,分别面向
大众
家庭市场、高端个性市场和旅行车市场展开全新新能源产品布局。
新品牌iCAR应时而来玩车网
新能源在催生技术革新的也改变了产品研发、制造逻辑,
新能源汽车进入了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攻坚期。
在新能源之夜,奇瑞集团首个独立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正式发布,致力于把新能源汽车引导向更大自由度的赛道。
▲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奇瑞股份公司执行副总经理、iCAR CEO 鲍思语
“iCAR会解锁更多智能场景,将汽车从工业产品变成智能生活玩伴,为年轻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保驾护航。”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奇瑞股份公司执行副总经理、iCAR CEO鲍思语表示。
高手在民间,用户是高手更是朋友。这也是奇瑞一直秉持的理念:
从用户需求出发,拜用户为师,不断打造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情感价值。
奇瑞目前的新能源产品结构,聚焦小微车型,缺乏中高端品牌。随着用户对车型的升级诉求越来越高,微型电动车市场已经开始出现萎缩的困境。
iCAR品牌的发布意味着,未来在奇瑞的新能源板块上,将有
奇瑞新能源
和iCAR汽车两条独立平行的品牌产品线同步发力。其中,奇瑞新能源品牌将拓宽产品矩阵,并深耕精品国民车型;iCAR则以更强姿态切入15-30万级乘用车市场。
星途向高端再进阶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从群雄逐鹿的小组赛进入到没有退路的淘汰赛,新能源进入主流大众时代。站在新的跨越机会窗口期,作为奇瑞集团的高端品牌,星途应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全新体验?
▲EXEED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 金新
“面向主赛道,星途品牌打造全新系列,推出星纪元STERRA是星途在这个用户时代给出的答案。
”EXEED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金新表示。
“STERRA不止是汽车,更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入口,是一个新纪元、新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是我们给近1200万全球奇瑞客户以及广大温暖科技中产家庭的一个梦想礼物。”
用户选择智能电动高端品牌,不是只有产品本身好就可以,背后的文化、心理、圈层、玩法等是决定性的因素。
作为星途品牌全新新能源产品系列,星纪元STERRA将定位在20-50万元新能源市场,覆盖B到C级,轿车、SUV、MPV等多种车身形式,纯电和增程的全赛道,还将同步进入欧盟。
在新能源之夜,星途星纪元STERRA全球首发STERRA ES、STERRA ET两款车型,进一步完善了奇瑞新能源产品阵容,同时,也诠释了奇瑞新能源对未来车型的发展思路。
“星纪元STERRA将坚定不移地践行把星途打造成中国高端自主品牌的使命,开启全面向新向上的新征程。”
自2019年成立以来,星途品牌已收获数十万用户的支持,打造了燃油和混动产品矩阵,但星途高端之路屡屡受挫,品牌升维任重道远。
随着星纪元STERRA的到来,星途将实现全面覆盖燃油、混动、纯电三条赛道,构建全域动力产品矩阵,以全新的姿态面对机遇和挑战、拥抱未来。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330,335辆,同比增长44.1%,创下历史新高。3月,集团销售汽车124,954辆,同比增长52.7%,连续10个月单月销量超10万辆。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 李学用
很显然,奇瑞重新站上了气势如虹的发展新高地。对于成绩,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将销量增长的原因归纳为三点:
一是经营者的决心和意志;二是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三是创始团队的梦想,“我们就是想把车卖好,把车卖到全世界,为中国汽车工业做贡献,这就是原动力,这就是竞争力。”
李学用强调,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多次鼓舞奇瑞人:“世界十分天下,必有奇瑞”,这就是奇瑞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今天的“技术奇瑞”已经不仅是一座层层拔高的大厦,更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新生态圈。在其中的很多领域,奇瑞布局多年,许多技术成果已经应用到量产产品上,让奇瑞的产品更具竞争力,这也是今年奇瑞集团销量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
2023年,是奇瑞开启全面新能源战略转型的一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8.3%,其中混动车型的销量增长超过70%,这对全面进入新能源赛道的奇瑞而言,无疑是新的机遇。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凭借OEM大厂技术底蕴,以及新势力技术创新和用户运营等优势,奇瑞正发力“快跑”,不断拓展新产业生态,开发新商业模式,加速向科技公司转型。
人汽观察: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汽车业正经历百年大变局,不仅产品和技术局部颠覆,更是组织方式、产业链的全局颠覆。
面对整个汽车行业掀起的新能源大混战,奇瑞的新战略不仅包含技术层面,更包含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系统,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链整体布局。
很显然,这场变革的上半场是新能源,下半场是智能化,当汽车从承载工具向智慧终端转变,行业面临着从制造型向用户型转变,谁能完成变革,谁就能适者生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前段时间多次拍摄到奇瑞新款PHEV插电混动版路试车谍照,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有两点,分别是混合动力总成本身(1.5TGDI混动版并非实锤),另一个就是DHT变速器本身,而就在近期实车路试谍照再度现身,与早期拍摄的实车谍照不同,官方通过验中期验收的两个国家重点研发“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项目的字样到是没有摘除,从一个侧面印证T1DPHEV这个项目确实就是前期拍摄的这台路试车。
车型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太多值得赘述的部分,简单提及一下,注意后悬铝合金下摆臂的出现,这是混动四驱版的标准后悬结构式样,不看车身标识,仅看后悬就能知晓这是插电混动版车型,同时注意后挡风玻璃,似乎多出一个实验车标识信息牌,当然这部分留待后面分析,整体而言插电混动的定位是没跑了,同时还需要再度提醒,这是归属T1D项目内的,也就是说最终的外观造型会与T1D普通燃油版的相同。
而在车身侧面,也能清晰得看到奇瑞DHT-PHEV试驾车的字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根据前期官方披露的信息获悉,通过中期验收的实际上是两个并行项目,都集中在了这台T1DPHEV路试车身上,分别是“混合动力发动机开发”和“新型高性价比乘用车混合动力总成开发与整车集成”,其实两者是一个项目,只不过一个是针对动力总成,一个是针对整车开发。
动力总成本身目前还留有一定的悬念,主要是奇瑞公布过两个增压直喷混动版的信息,同时在项目验收里也提及了确有两款增压混动版发动机的规划,问题是目前所知的1.6TGDI混动和1.5TGDI混动的排量差异实在是太小了,逻辑层面而言不太可行如此紧密的排量区间安排两个接近的动力方案,之前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发布的全新的1.6TGDI混动专用发动机(DHE)以及混动专用变速箱(DHT),其中发动机最大热效率可达41%,样机都参加了展示,不过去年底广州车展上奇瑞官方发布的信息表明真正实现匹配的将是1.5TGDI混动版,而目前在测试的T1DPHEV各个方面的信息汇总都是瞄准了1.5TGDI混动,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最终由1.6TGDI混动变身为了1.5TGDI混动,结合车展并没有现身1.6TGDI混动的信息来分析,还有一款直喷增压混动版很有可能是2.0TGDI混动,反正1.5TGDI是1.6TGDI的缩缸版本,而2.0TGDI是1.6TGDI的扩缸版本,技术方面基本都是延续的(可能喷嘴压力方面要做调整)。
至于DHT本身,奇瑞也曾经披露过一些基本信息和样机,这是一款混动专用变速箱支持纯电驱动、增程模式驱动、并联模式驱动、发动机直驱等共9种工作模式,有三个动力源,可以分别在两个不同档位上驱动,可以形成10个组合挡位,最大输入扭矩510N·m,并实现换挡过程无动力中断,可应用于纯电、混动、增程以及插电混动车型。
前面提及的多了一个试验车标识牌的问题,这下答案揭晓了,竟然是万里扬的,也就是说,这款混动专用变速器奇瑞最终还是交给了万里扬来投产,毕竟奇瑞已将原有的变速器厂(芜湖本部)卖给了万里扬,因此自己的专属变速器只能交给万里扬投产,即使有想法自己再整一个全新变速器厂,目前肯定是无法立即实现,那么选择万里扬投产也就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3-12-23 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