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1 20:15:19 | 玩车网
前不久,秦PLUS DM-i 2023款冠军版以下探到十万以内的起售价上市,让A级车市场暗流涌动。
“初春”乍暖还寒,雄霸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合资品牌不由得紧了紧“衣领”,刚刚开年,这一场“血雨腥风”似乎来得早了些。
加上吉利
帝豪L
Hi·P以及即将到来的
长安
UNI- V 智电iDD的围追堵截、多方进击,A级插混轿车的重磅出拳给市场带来的“火药味”愈发浓重。
真正的鏖战似乎刚刚开始。
为何都在虎视合资车企的这块蛋糕?
合资车企在A级车市场的盘根雄踞,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一方面基于雄厚的品牌积淀和技术支撑,合资车企在A级车市场打造了无数爆款,
卡罗拉
、
轩逸
、
朗逸
等等“三好生”都是这个领域多年来的销量常青树。
加上之前自主品牌更多的将目光锁定他处,A级车市场的硝烟始终并不激烈。
但近年来,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的增加以及技术竞争力的飙升,让他们不仅仅满足其他市场的“抢夺”。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A级轿车销量为494.9万辆,同比下降4.2%,占汽车市场总份额的24.1%,是仅次于紧凑级SUV的国内汽车第二大细分市场。但是,在新能源车型上,A级轿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极低。
而对于本就以新能源车型为杀手锏的自主品牌来说,这是一个没有被“过度开发”的绝佳市场。抢夺合资车企手中的这块诱人的蛋糕,自然也是志在必得。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得A级车市场者得天下。
2023年开年的伺机而动,加之新能源车型的价格下探,自主品牌的突击战来得比预想的更加猛烈。
油电同价才是真正的利器?玩车网
自主品牌的频繁出拳,让合资车企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不得不说,
比亚迪
提出的“油电同价”让这个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购买的需求结构。
起售价直接拉低到9.98 万元的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10.98万元的
帝豪
L雷神Hi-P……仔细对比不难
发现
,这些车型的售价与传统燃油A级轿车的价格不相上下,甚至有的更低于部分合资的A级燃油轿车。
自主品牌以最亲民的价格直接攻入合资燃油A级车的腹地,这一仗,打得漂亮。
以
一汽
丰田
卡罗拉的燃油车为例,卡罗拉1.5L先锋版厂家建议零售价格为119800元,店内优惠2万+,计算下来不到十万元的价格尚且可以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较量一番。
但除了品牌自带的品牌光环和老牌销量王的称号之外,无论是配置还是科技感,都是略逊一筹。
而刚刚号称以8.99万元起的放飞价亮相的
起亚K3
,尽管也是放低了姿态,但是恐怕也是买账者寥寥。
必须承认的是,新能源车型如众星捧月般的崛起,值得称赞的品质和技术搭配与合资燃油车同等价格,消费者自然会向这边倾斜。
面对着消费者的日益冷静和精明,抛开很多品牌溢价的空间,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代其实已经来了。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理性的横向对比后,性价比自然是最终的杀手锏。自主品牌算好了这笔账,以价换量,薄利多销。
据悉,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3天订单就超过了1.5万辆,7天便获得3.2万辆的订单,这样的成绩,何愁在A级车占领不到强悍的市场份额?
油电同价的时代如果已经到来,那燃油车的优势将被压榨得更低,擅长在燃油车赛道发力的合资车企更是被逼上了被迫转型的道路。
插混或将成为自主超越合资的跳台
插混车型综合了传统燃油车和纯电车型的优点,对标A级车市场的目标客户,拥有更低的油耗,也没有里程焦虑。满足经济性的同时,也能带来很好的动力。
在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油电同价,更是让消费者倾心不已。
不骄不躁,自主品牌一步步以产品力影响着消费者对合资A级轿车的固有认知,从这里到彻底征服,其实需要走的路并不长。那个怒其不争的时代已经过去,把插混轿车的战火延伸到10万-15万元价格区间,与合资品牌的贴身肉搏注定是一场鏖战,也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在A级车市场以插混奠定地位。也可能巨擘们终于调转船头,拿出更有实力的拳头产品激烈厮杀。
到底谁能杀出重围,成为下一任王者,也许很快就能见分晓。
【车维君语】
消费者喜欢看商家竞争,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作为既得利益者,消费者也能获得更便宜的产品以及更优质的服务。
我们也希望看到中国汽车市场更多的良性竞争。这不仅仅是推动全行业前行的动力,更是迭代焕新的契机。
中国车企的天花板在何处,我们永远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相信他们,是我们不悔的选择。
2023年注定不凡,希望这样的汽车市场给予我们更多的期待和美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维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有人说世界上的电动汽车只有两种:一种是特斯拉,另一种是其它品牌电动车。看到人们有这样的心理特斯拉是欣慰的,对于定位为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在创建之初似乎就预见了多年后新能源车型的品牌林立,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只是玩技术比亚迪完全可与其一战——但偏偏它玩的是定位。眼下特斯拉Model 3即将国产,真正到了在同一市场针锋相对的时候,特斯拉会触动到谁的“蛋糕”?
特斯拉国产有两个明显的指向:一为认识到了中国市场的体量潜力,二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参差不齐。就前者来说,特斯拉之所以没有选择创建之初就国产,正是以为2020年是国内机动车排放政策的落地年,新能源车型实际意义上的普及也将从今年正式开始。至于后者,相信特斯拉是做过功课的,现阶段的新能源品牌有不少都在左手倒右手的薅补贴政策“羊毛”,补贴下调将过滤掉一部分杂牌车,剩下的就靠品牌碾压。
市场就这么大,特斯拉进来了势必会有一些车型受到排挤,首当其冲的应该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蔚来也好、理想也好、小鹏也好,原本认知度就不如国际品牌,特斯拉国产后上述品牌销量必然会受到影响。诚然这些品牌旗下车型品质不俗,奈何起步较晚、且只定位为国内高端品牌,始终未能把我们自主新能源技术带入国际市场,在它们正准备发力的时候——特斯拉来了。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国产甚至会威胁到中档燃油车的市场地位,这就要从特斯拉的国产化说起。特斯拉国产后必然采用国产供应链,这就证明成本低了、税费低了、甚至不用大力推广宣传。有消息称:国产Model 3还将具备27%-34%的降价空间,其最低价格或下探至20万以内。当然这并非为首批国产Model 3的售价,更有权威机构认为即便是这样,综合特斯拉国产化的速度Model 3的售价在未来1-2年内都有可能低至25万。二十万级别车型差不多占据了国内家用车的三分之一,低售价面前就无论燃油车还是电动车了。
当然,特斯拉固然强大,但还不至于影响到国产车的整个产业网,至少它国产后对于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国产意味着成本降低、成本降低就要用本土件。虽然国产特斯拉的零部件仍会有大部分选用合资或外资品牌,但在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电子、车身和内外饰等这些自主品牌的“拿手戏”方面,必然会倒向国产品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部分供应商有很多都是国产车企控股,因而玩笑点来说自主品牌也算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了。
不管怎么说,特斯拉以一个低售价豪华品牌形象示人,国产新能源车型售价也必然会下调,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自有补贴政策以来部分国内新能源车企定价太不接地气,膨胀过后是灭亡,低售价面前无国产情怀可言,特斯拉触动到的不是你应得的“蛋糕”,你现在拥有的只不过是万千用户的“口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年来,国内SUV市场真是异常的火爆,从销量上看似乎有超越小轿车的趋势。SUV之所以这么受国人喜爱,主要是因为SUV车型的高大车身,不仅看上去有面子,而且空间也大,乘坐舒服。SUV市场需求那么大,汽车厂商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么大的一块儿“蛋糕”,像长安、哈弗等等一些中国品牌汽车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家的看家车型,它们不仅外观颜值颇高、配置也不低。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4款20万左右的国产旗舰SUV车型,看看它们到底能够带给我们什么。
1.传祺GS8
指导价:16.38-25.98万
车型级别:中型SUV
GS8在外观上颇有一丝美式SUV的风格,霸气的车头、笔直硬朗的线条、方方正正的头灯和尾灯以及超过4800mm的车身长度,开着它走在路上我相信会有不错的回头率。另外,GS8的外观完全由国内设计团队原创打造,能有如此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传祺GS8的内饰同样出色,环抱式中控台设计营造了不错的豪华感,一些细节的处理也非常精致,而且新车内感觉不到任何异味,这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不少合资车型的装配工艺。
当然,丰富的配置一直是自主品牌车型的优势,18.28万元的价格已经可以将LED大灯、全景摄像头、盲点监测、陡坡缓降、带加热和通风功能的电动座椅、前后独立空调等配置囊括其中。
更大的车身尺寸带来了更加优秀的车内空间,如今7座SUV层出不穷,而第三排空间的实用性能像GS8这样强的却非常少。在保证前后排空间乘坐舒适时,第三排仍然可以长时间去乘坐一位体型中等的成年人,这一点十分难得。
传祺GS8的动力系统移植的是GA8上的2.0T+6AT动力组合,但是做了不同调校,功率和扭矩都有所提升,数据表现不错。而更值得一提的是GS8的底盘调校,其整体风格虽然偏重舒适性,但在遇到较大颠簸以及激烈驾驶时依然能够收放自如,没有丝毫的多余弹跳,调校水平在自主品牌中可以算是一流水准了。
编辑点评:传祺GS8用优异的销量表现证明了国产SUV在20万级别是有市场的,它是一款真正意义上打破合资品牌对20万元左右SUV市场垄断的一款车。它和CS95都有着十分出色的硬件表现,不过两者的风格却不尽相同——传祺GS8不如CS95大,但却拥有更加精致、更具设计感的内外设计,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
2.长安CS95
指导价:15.98-22.98万
车型级别:中大型SUV
长安CS95本身就有着最长的车身长度,而得益于车侧隐藏式D柱和三角窗设计,其在视觉效果上还要长不少。另外,车头巨大的进气格栅也带来了十分霸气且厚实的效果,使得CS95在视觉效果上非常庞大。
除了做工出色以外,CS95的这套多媒体系统是其内饰的最大亮点。首先它的操作非常流畅,甚至已经可以媲美我们日常所用的智能手机了。另外这套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够快,自带高德导航也非常好用,一点儿也不鸡肋。
CS95巨大的车身尺寸带来了非常优秀的车内空间表现,其不管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表现出了该尺寸下应有的表现,这样的表现足够让所有人满意。
动力方面,这款来自于长安自主研发的2.0T“蓝鲸”发动机是最大亮点。它的动力输出完全做到了可以与合资品牌媲美的程度。再配合上来自爱信的6AT变速箱,不但动力强劲,在燃油经济性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
编辑点评:长安CS95给人的感觉很实在,它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设计,但实车非常大气硬朗,很多男性消费者应该都很喜欢。内饰的设计同样不出彩,但在做工和品质方面非常优秀,完全不输合资车型,配置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空间方面完全能够给好评,7座的第三排不压抑,巨大的后备厢简直可以当个小货车用。动力的表现也很出色,整套动力总成匹配的很成熟,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品质也都不错。
3. WEY VV7
指导价:16.78-18.88万
WEY来自长城汽车,于2016年11月16日诞生,而WEY的发音则完全来自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姓氏;该品牌是继成功打造经济性SUV哈弗品牌之后,长城汽车以全球豪华品牌至高标准打造的中国首个豪华SUV品牌。其品牌LOGO源自长城汽车发源地、中国保定的地标性建筑“保定直隶总督府门前大旗杆”,寓意打造中国豪华SUV的标杆。
VV7更像是一款来自未来的车型。它的外观采用了跑车化的设计风格,第一眼看上去相当惊艳,看过之后过目难忘,而且它的整体风格与哈弗旗下车型完全不同,着重强调高级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自主品牌目前设计最为激进的一款轿跑SUV。
内饰完全摆脱了哈弗旗下车型的设计,各个功能区域划分也有别于传统布局;中控台采用较软的搪塑材质来装饰,在做工以及用料方面向豪华品牌来看齐,同时整体视觉效果也很抢眼。
VV7的整体空间表现还不错,但受制于追求流线的轿跑式外观,其在前后排头部空间方面的表现仍有进步空间。另外,尺寸上的差距也让其后备厢表现不如本文其它车型,不过考虑到它摄人心魄的外观,所谓有得必有失吧。
此外,VV7还配备了普通、节能以及运动三种不同驾驶模式以满足不同路况的行车需求。不过普通模式下就足够充沛了,不管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路段,它的动力表现都很出色。
编辑点评:相比本篇文章的对手们,定位高端的VV7凭借性感的外观和超高的配置吸睛无数,不管是产品力以及竞争力都很耀眼,但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或许WEY的考验还在后面。
4.哈弗H8
指导价:18.38-25.68万
哈弗H8可以说是国产SUV进军20万区间的“开路先锋”之一,我还记得当年它刚刚面世时的热度有多高,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哈弗H8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反而是像传祺GS8这样的后生做出了相当漂亮的销量成绩。如今哈弗H8终于迎来了改款,新外观虽然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变,看起来仍然是一副体型敦壮、憨态可掬的样子,但细节之处的优化也让它看起来更有时代感。
哈弗H8内饰的设计和风格以当前的眼光来看确实有些落伍了,好在这次改款它还是带来了一些有诚意的变化,包括电子换挡杆、7英寸液晶屏、全地形控制系统等。
另外这次哈弗H8还为大家准备了柴油发动机,同样为2.0升排量,但在双涡轮增压器的帮助下,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420Nm。
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让哈弗H8相比长安CS95、传祺GS8更像一名后来者,但在这个价位的SUV车型中,你还会发现哈弗H8是为数不多的,使用纵置发动机,并且还有低速四驱的车型,这其实不仅仅是自主品牌的“另类”,就算是合资品牌,这样的产品也已经很少见了。
编辑点评:在哈弗H8保留这些硬派传统并针对内外设计、舒适性配置,主动安全方面等方面做出升级的时候,它的竞争力已经和老H8不可同日而语了。所以如果您对越野性能有较大需求,那么哈弗H8才是最靠谱的选择。
总结:
20万元左右的SUV有很多,但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一款却不容易。以上4款SUV不仅是20万元级别国产旗舰SUV的代表,它们的实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在与合资对手们正面交锋中也可以做到物有所值。
2023-09-05 10:40:57
2023-09-03 13:51:19
2023-09-24 02:36:39
2023-10-28 07:49:57
2023-10-21 15:26:14
2023-10-16 03: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