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导购 > 正文

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

2023-12-07 00:41:21 | 玩车网

今天玩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

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

约摸6、7年前,那时还是燃油车的高光时代,但凡城市家庭考虑代步车,普通人家大概率会钟情马三飞度高尔夫,条件更好一点的则会选择宝马1系奥迪A3这类稍带性能属性的车型。总体来看,作为代步,大家更愿意购买体型适中,好开好停的A级车。

时间步入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型发展迅猛,A级车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A级新能源车以平均每年百分之二十几的市场渗透率,攻占了过去燃油车的大量领地,成为一二线城市入门级市场的主力军。

不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新能源车时代,消费者对于A级车的需求依旧相同:好开好停,使用成本较低。不同的是,近些年国内市场越来越“卷”的态势,使得10万级新能源A级车的配置和空间均表现出极高的性价比。

这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车型,比如比亚迪、埃安旗下的数款车型。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车型基本都是围绕家庭实用性作文章,有的是讲求空间最大化,有的是追求能耗最优比,很少有车型会针对过去燃油车时代A级车最为擅长的驾控作为卖点。

产生这样的结果,或许是因为驱动单元电动化后,动力平权的过程来得如此容易,零百加速的能力成为新能源车的普世化标签:哪台电车不快呢?加速够快不就行了吗?

但从实际的驾驶体验来看,单纯的加速快只是傻快,没有一定的驾控底子,动力上的优势也很难发挥出来。本想体验到操控的轻快和加速的迅捷,到手才发现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当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入门车型都在重走“买菜车”的老路时,其实仍有一些车企还在坚持品牌的内核,把驾控看作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只为让电车的优势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

MG的MG4 EV就是这样一辆有着驾控乐趣的车。先说结论,如果你还在惦念高尔夫、后驱宝马1系这类A级燃油车带给你的驾控畅快感,那在新能源时代下,MG4 EV是不错的替代选择。

MG4 EV是一辆什么车?

虽然名字是4,但是MG4 EV其实跟MG其他数字系列车型完全不同。首先它是来自上汽星云纯电平台的车型,其次它可以说是一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车型,今年1-9月份在欧洲累计销售5.4万辆,成为欧洲BEV市场中国品牌销冠车型,并且在英国仅次Model Y,升至第二名。

MG4 EV的前身是去年上市的MULAN,彼时它是基于全球造车标准诞生,完全针对欧洲市场研发的纯电车型,所以它的底盘标定对象是当时已经停产的后驱版宝马1系也不足为奇了。作为后驱运动车型的代表,后驱宝马1系在车迷们的眼中有着极佳的口碑:它“指哪打哪”的精准转向、扎实的底盘质感,驾驶者的意图它统统能领会。

同样以后驱为主的MG4 EV,一方面有MG品牌运动基因的加持,另一方面专攻欧洲市场,使得它在底盘调校方面必定要找一个好榜样,于是后驱宝马1系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标准。

从厂家公布的多个数据来看,两车机械素质高度相近。比如底盘结构上,两车都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轴荷重心分布均为50:50,副车架与悬架之间的衬套直径也都为80mm。只是MG4 EV在悬架材质上更下成本,采用了全铝合金的材质,减轻了簧下质量。

由此达到的驾控指数也颇为接近。例如在驾驶风格曲线图上,速度和转向角度的比例都呈现非常线性的增长。在具体的不足转向度、后轴侧偏柔度的数据上,MG4 EV相较后驱宝马1系甚至有更好的表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转向中不必忍受过弯的降速或推头,弯中轻踩油门即可循迹过弯。后轴的跟随性更强,更加适应弯道等路况的操控。

我们在上汽乘用车的试车场实地试驾了上述两款车型。MG4 EV是厂家刚刚推出的出海冠军版,售价11.58万,搭载最大功率150kW的后轴单电机。后驱宝马1系是118i,搭载最大功率100kW 1.5T发动机。

虽然车重要比后驱宝马1系重约200kg,但凭借更强的动力储备和电机的扭矩输出特性,MG4 EV在小型金卡纳赛道上更加地游刃有余。首先是动力更为直接,基本上是即踩即有,几乎没有太多的延迟。哪怕是相较同级的其他纯电车,MG4 EV电机的动力输出调校更为激进,而不是一味向能耗妥协或者头段含着动力。

其次转向方面,两台车都发挥出了后驱车的特性,转向都非常灵活,特别是尾部的跟随性都颇为出色。哪怕是狭小的弯道,你都可以放心得快速插入弯心,不用过多的修正方向,即可保持轨迹。这种畅快的驾控感,一定会让喜欢开车的人爱不释手,而且是越开越想开。

车体过弯时的身姿也是考量车辆驾控能力的标准之一。MG4 EV凭借490mm的质量重心高度以及较有力的悬架支撑性,在过弯的过程中,侧倾控制得相当不错。之所以有如此之低的质心,主要得益于星云平台所采用的躺式电芯的功劳,使得电池组的厚度控制在110mm以内。

从一台车的驾控水平来看,MG4 EV的运动性能在25万以内的同级车型中(燃油+新能源)都属于上乘水平。它跳脱出了A级车约等于买菜车的固有印象,把驾控性做成了自己非常具有标签的长板。

除去驾控,MG4 EV还有啥?

作为一台A级纯电车,MG4 EV在三电、智能配置和空间上也下足了功夫,并没有因为要强调自身的运动感,而放弃对于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实用性的考量。

MG4 EV轴距为2705mm,但车长其实不到4300mm,由于造型采用了两厢的设计,所以实车的大小几乎与大众高尔夫相当,比大众ID.3更长一点。

第二排的纵向空间,对于身高177cm的我来说,尚有接近2拳的距离。由于底盘几乎全平,所以后排的中间位置也能坐人,只是受限于车体宽度以及缺失的中央头枕,建议只是短途使用。乘坐空间要强于大众高尔夫,与大众ID.3相近。

后备箱的空间非常规整,大约可以平放2个24寸的行李箱,如果叠放的话,还能再加2个20寸的行李箱或者3、4个软包。

总体来看,MG4 EV的空间完全可以满足四人的中距离出行需要,如果只是市区使用,平时接娃、买菜,空间会更加富余。

MG4 EV内饰整体偏向简洁风格,中控台以横向线条为主,并简化了不少实体按键,仅保留了空调开启、前后挡风玻璃除雾、双闪、音量大小和系统主页的按键。仪表屏和中控车联屏的尺寸分别为7英寸和12.3英寸,都是竖立在中控台上。

车机采用斑马最新的车机系统,集合语音控制、智能导航以及在线音影等功能。基本能满足年轻群体对于互联网功能的需求。

MG4 EV没有设置传统意义上的中央通道台面,而是采用了一个悬置的半台面设计,台面上有旋钮式换挡,按下是P挡,左右切换RND挡。台面前方是横向放置手机的储物格。

台面下方则空余出一个比较大的空间,除了安置常用的充电接口,还有两个杯架。杯架后配备了一个不大的方形储物箱。其他的储物空间主要出现在前后门板以及中央扶手箱的后方。

对于消费者最为看重的安全部分,MG4 EV基于上汽的星云平台打造,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达到87%,车身抗扭刚度达到31568Nm/deg的水平,同级居前。车头使用上中下三路平推式防撞结构,去分担全部碰撞力,这相当于三层的缓冲垫,再加上可折弯副车架的设计,使得在碰撞中多一份吸能。

电池的保护也值得说道。MG4 EV采用了铝合金型材电池框架,结合CTP技术,与高强度B柱、门槛梁共同保护电池包内部电芯,使得铝合金型材电池框架刚性大,还能够提高车身扭转刚度。

为防止电池过热,MG4 EV采用了躺式电芯的独特布局,不仅实现了更薄的电池组厚度,最重要的是泄压阀可侧向布置,降低电芯之间有效接触面积,减小热传递通道,有效防止因电芯热失控发生骨牌效应,既发挥了大容量电芯的能量密度优势,又兼顾了热失控防护安全性。

试驾总结

虽然从MULAN更名为MG4 EV,但这辆车骨子里的运动性依旧保持着高水准,这恐怕是它区别于市面上同类车型,最大的卖点。

更为难得是,拥有了出色的运动性,MG4 EV还兼顾了空间和科技配置。凭借星云纯电平台,三电系统的安全性也得以保障。

从产品力层面来看,MG4 EV进入到国内的A级纯电车市场,是颇有竞争力的。并且它的产品力已经得到欧洲市场的认可,这次重新“杀回”国内,相信也是信心满满。

同时为了适应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MG4 EV推出出海冠军版,售价11.58万,进一步拉低了购入门槛,使其性价比凸显。

未来,它在国内的销量是否能达到与欧洲一致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Y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

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

随着油价的快速攀升以及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把家里第二台车型锁定为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各大车企也都各显神通,纷纷推出了极具特点的新能源车型。今天,小编也给大家推荐两款不错的跨界新能源车型。

MG MULAN

9月13日, 上汽集团 宣布 MG MULAN (海外定名为MG4 ELECTRIC)全球上市,售价区间12.98-18.68万。当天,万辆 MG MULAN 在 上海 发运赴欧。作为上汽MG旗下全球纯电超能的跨界车型,新车充满科技感的外观和丰富的撞色搭配,让时尚与科技语言相互碰撞。

新车采用较为个性的外观设计,搭配狭长的前大灯组,整体视觉很有攻击性。在细节方面,新车的前灯组采用了三角形设计,官方称之为“灵动科技矩阵大灯”,并且,新车还在前保险杠的下方加入了碳纤维风格竞技前唇,对于一款全球车型来说,气场完全不输合资车型。同时, MG MULAN 还将有路转粉、回头绿、高冷灰等7大车身配色可选,基本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287/1836/1516mm,轴距为2705mm,在同级别的车型中,也是占有一定的优势。其次,新车的A柱还做了前移的处理,不仅美化了车型的外观造型,还进一步可以保证车内的驾乘空间。从远处看, MG MULAN 还有种“西装暴徒”的感觉,极度凸显了 MG MULAN 卓尔不群的气质。

新车尾部的造型由不规则状的“贯穿式”尾灯组构成,搭配镂空双幅尾翼的设计造型,呈现出不俗的高级感。新车的后尾灯虽然采用贯穿的设计,但在中间光源的部分却以MG品牌 LOGO分割,最终形成分体式的光源,相信点亮后会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同时,车顶还采用了分体式设计的扰流板,搭配上下包围的银色护板扩散器,确实营造出个性十足的视觉效果。

大众 ID.3

大众 ID.3作为 大众 ID.系列推出的纯电动紧凑车型,整体增加入了不少时尚的设计元素,上汽 大众 官方还给出了“潮趣电动”的定义。贯穿式前大灯搭配封闭式进气格栅,两侧狭长的前照灯向后延伸,增添了一丝运动氛围。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261/1778/1568mm,轴距为2765mm,第二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后备箱最大容积可扩展到1267L。虽然该车整体不算庞大,但绝对可以满足家用。

车身尾部线条凌厉,与前脸有着很强的呼应效果,虽然尾灯不是贯穿式的设计,但整体造型还是很耐看的,与 大众 传统燃油车相比,多了一分年轻时尚感。整体来看,两款车型在外观设计方面截然不同。 MG MULAN 作为上汽MG旗下全球纯电超能的跨界车型,设计感十足,足以凸显年轻人的性格。然而, 大众 ID.3小巧的造型也就更适合新手司机,受众群体也较小。

MG MULAN

在内饰方面, MG MULAN 整体十分简洁,整体由7英寸液晶仪表与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组成。同时,内饰提供黑色、黑灰拼色、红白拼色三种配色方案,丝毫不失奢华感,整体呈现出年轻活力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运动理念。细节方面,新车还采用了类似于琴弦元素的空调出风口设计,搭配旋钮式的换挡杆,质感明显提升,风格非常欧洲。

大众 ID.3

大众 ID.3车内整体设计偏向简约,物理按键较少,均主要通过中控屏幕的滑块实现操作,内部由一块5.3英寸液晶仪表和一块10英寸中控大屏搭配而成,配备智慧车联系统4.0,丝毫不失科技感。虽然座椅采用了织物/仿皮混搭的设计,但整体舒适度还算不错的。内饰方面,针对 大众 ID.3的内饰设计,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这确实与 大众 传统的燃油车型不同,整体设计也更加年轻化。而 MG MULAN 更考虑年轻消费者的感受,不仅兼顾家庭用车需求,还更符合年轻消费者追求个性的理念。

MG MULAN

作为MG面向全球的重磅产品, MG MULAN 整体依托 上汽集团 的全球研发体系。 MG MULAN 整体采用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打造,搭载上汽“魔方”电池,并提供51kWh(磷酸铁锂电池)和64kWh(三元锂电池)两种电池包。值得一提的是,该“魔方”电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采用了LBS躺式电芯和CTP技术,可以使电池整包厚度降低至110mm,并为车内腾出了垂直的空间。其次,两驱车型续航里程分别为425km和520km,四驱车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460km,完全满足了消费者正常出行的需求。在电池安全方面, MG MULAN 凭借EURO-NCAP欧洲五星安全标准的研发,具备“零燃科技”五重递进式电池包防护,7*24H的自我热失控监测,再加上独有 LBS躺式排布电芯设计,完全保证了新车的电池安全性能。毕竟, MG MULAN 肩负着“抢攻”欧洲市场的使命,整体性能表现还是不容小觑,确实要比不少纯电动汽车产品强许多。

大众 ID.3

作为 大众 ID.家族中的首款量产车型, 大众 ID.3搭载后置永磁同步单电机,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310N·m。续航方面,容量57.3kWh的三元锂电池,可以带来450km的NEDC续航里程,对于家用通勤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里程焦虑。

MG MULAN

MG MULAN 全系采用后驱架构的设计,匹配五连杆后悬架,顶配的四驱版本,0-100km/h才仅需3.8秒,这表现确实不俗。在起伏路面时,新车也可以表现出很好的平顺性及减震效果,并可以为车主带来稳定的操控表现。其次,新车拥有较好的灵活转向性,50:50的轴荷比,再加上490mm的超低重心,实际表现也是十分亮眼。

大众 ID.3

大众 ID.3采用后置后驱的设计,后五连杆悬架设计除了让车辆拥有更好的支撑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德系驾控体验,加强乘坐舒适性或与道路的连接。其次, 大众 ID.3的底盘平整度较高,新车在下摆臂的下方还放置了一块下护板,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风阻系数,近而有效提升了续航和操控性能。动力方面, MG MULAN 3.8秒破百的性能表现,确实在20—30万元区间的车型中比较少见。总而言之, MG MULAN 凭借强大的动力表现,也是将超跑级的加速性能门槛拉到了普通的消费人群中。毫无疑问,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两款车型都希望尽快抢占新能源市场,两款新车不单单是作为传统车企转向新能源的先锋军,更在于其还肩负着年轻消费者群体的一大新选择。然而, MG MULAN 对比同级主打家用的 大众 ID.3颜值更高、配置更高、性能也更加运动。对比两款车型的顶配版本, MG MULAN 不仅Alcantara、360倒车影像,而且MULAN前后都是碟刹,配置方面也更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价格方面, MG MULAN 用也是目前性价比较高的一款纯电动“小钢炮”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越野大熊猫,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

上汽大众ID.3降价3.7万!良心不割韭菜!

2023年以来,国内车市的竞争激烈,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中,火力似乎更加猛,不仅是自主品牌的全面厮杀,不少合资品牌也参与其中,近日,上汽 大众 就宣布了一波“限时官降”活动。其中,上汽大众纯电轿车ID.3就给出了限时最高优惠3.7万元的政策。在降价后,大众ID.3的起售价就来到了12.59万元。而这个价格,令不少的消费者感到惊喜,同时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产生疑惑。降价了这么多的ID.3值不值得买?降价后有什么优势?同时也为你讲清楚,值得买吗?谁适合买?

出色的驾驶品质和空间表现

作为大众ID系列的第一款电动车,ID.3诞生于大众的MEB平台,有着长轴距,短前后悬的优点,这使得ID.3的车内空间十分宽敞,ID.3的轴距与ID.4一样,轴距为2765mm.在后排乘坐空间上,ID.3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在日常的乘坐中并不会有拥挤的感觉。同时,后排座椅还支持比例放倒。足够满足三口之家的日常出行。

除了空间出挑外,ID.3还有着优秀的驾驶品质。ID.3搭载最大功率为125kw的电机,峰值扭矩可达310牛·米。0-50km/h加速仅需3秒。同时,底盘质感也让人印象深刻。在城市道路的驾驶,ID.3的底盘质感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线性的电门输出,也让驾驶者在拥堵道路上行驶时不会有烦心的感觉。同时也能够很好的照顾到乘客。 玩车网

续航踏实 补能轻松

在大家关心的续航方面,ID.3搭载了一款52.8kwh的电池,官方宣传ID.3的续航可达到450km。在补能效率上,ID.3在20%-80%的充电时间为30+分钟,这样的续航水平以及补能表现,对于同级别车型来说,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于单纯用于上下班的消费者来说,ID.3也基本上能够做到一周一充。偶尔来一趟长途旅行,ID.3也不会有让你有过多的里程焦虑。

简约设计风格 二排空间有惊喜

内饰部分,大众ID,3采用了简约的风格,中控台由一块5.3寸的全液晶仪表+10寸的悬浮式中控屏组合而成。搭配上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集成在仪表盘处的电子档把。初次见面,给人一种不错的视觉效果。

在配置上,ID.3配备倒车影像、主动刹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等。能够满足多数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值得买吗?谁适合买?

回到最初的问题,大众ID.3值得买吗?又适合谁呢?

从目前降价后的大众ID.3来看,价格相对来说合理更多。同时降价后ID.3的性价比也提升了不少。如果你是一位注重空间、行驶品质的人,想要购买一款有着出色行驶品质和空间表现出众的纯电车型,那么ID.3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电动EV:降价后更合理 性价比更好

总的来说,降价后的大众ID.3,在售价上也更合理,同时,在产品性价比上,可以说是提升了不少,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纠结的东西又多了。是选 比亚迪 海豚 、 名爵 Mulan还是选上汽大众ID.3呢?在笔者看来,ID.3的颜值、品牌价值更高,同时ID.3的行驶质感也非常优秀。非常适合用于日常的城市穿梭。那么你又有什么不同看法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E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整理的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玩车网。
与“欧洲卖爆的MG4 EV 除了驾控还有啥?(MG MULAN对比大众ID.3,谁是适合您的新能源车?)”相关推荐
试驾比亚迪唐新能源汽车 款比亚迪唐EV动态试驾,除了外观,其他啥都大升级
试驾比亚迪唐新能源汽车 款比亚迪唐EV动态试驾,除了外观,其他啥都大升级

2021款比亚迪唐EV动态试驾,除了外观,其他啥都大升级比亚迪旗舰SUV唐DM在今年迎来中期改款,纯电动版本——2021款唐EV也随之来袭。2020年最后一周的日子里,唯电新能源汽车社区前往深圳大鹏半岛,为大家率先体验了一把这款“带刀侍卫”。为什么称之为“带刀侍卫”?因为2021款唐EV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安全性上带来了如盔甲般的防护。当然,这款刀片电池唐EV

2023-09-04 22:55:30
非洲小伙试驾新能源汽车 20万内最强电动钢炮来了 MG MULAN四驱版场地试驾
非洲小伙试驾新能源汽车 20万内最强电动钢炮来了 MG MULAN四驱版场地试驾

沟通现实与未来广汽新能源AionV试驾测评相比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与智能化方面的引领,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逐渐在放开手脚,打造出个性与科技并重的产品。广汽新能源自去年4月发布Aion S以来,已经逐步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销量逐渐接近4000台大关。在SUV领域,Aion LX的任务是提升品牌形象,而走量的重任则落到了6月上市的Aion V身上。这台车不仅拥有独立的设计风格,在智能科技方

2023-09-04 11:27:31
新能源汽车试驾出车祸了 失控的新能源车,谁来踩刹车?
新能源汽车试驾出车祸了 失控的新能源车,谁来踩刹车?

开电动车更容易出事故吗?9月5日,四川南充双福街,一辆 特斯拉Model X失控,撞上多辆车和众多行人,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警方通报,司机刘某经检测排除酒驾、毒驾嫌疑,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发生车祸5小时后,特斯拉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据对车辆数据的分析显示车辆没有发生故障,会尽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8月12日,浙江温州某小区,一辆特斯拉Model 3高速冲撞停车场的拦截杆,

2023-09-11 04:55:56
欧洲试驾新能源汽车 内卷的风终于吹到了欧洲,中国车以高性价比强势“入侵”
欧洲试驾新能源汽车 内卷的风终于吹到了欧洲,中国车以高性价比强势“入侵”

内卷的风终于吹到了欧洲,中国车以高性价比强势“入侵”伴随电气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面,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毫无疑问中国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汽车大国,且在部分技术领域更已行至世界前列。#向欧洲市场发起挑战#今年1-6月,新能源汽车半年累计产销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2023-08-29 14:08:21
新能源汽车试驾大众车 既要、又要、还要的“电动小钢炮” 试驾大众ID.3
新能源汽车试驾大众车 既要、又要、还要的“电动小钢炮” 试驾大众ID.3

能纯电跑也能秒变性能车,试驾大众探岳GTE前言:能发现,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在一二线城市中尤其明显,悬挂“绿色牌照”的车满大街在跑,蔚来、特斯拉以及小鹏这些新能源车都随处可见。不过众所周知,能悬挂新能源牌照的车要么是纯电车要么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轻混和强混的车都没这个“特权”。绿色牌照有哪些好处?第一,在限行城市中不限行;第二,大量停车场对绿色牌照车免收或减免停车费,另

2023-09-11 11:21:20
大众ID.3成欧洲最畅销电动车,留给特斯拉的时间不多了! 大众ID.3欧洲10月销量登顶,特斯拉Model 3跌出前十
大众ID.3成欧洲最畅销电动车,留给特斯拉的时间不多了! 大众ID.3欧洲10月销量登顶,特斯拉Model 3跌出前十

大众ID.3成欧洲最畅销电动车,留给特斯拉的时间不多了!要说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纯电动汽车,那么特斯拉当之无愧是第一。此前根据统计,特斯拉在全球19个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足以证明特斯拉是很成功的。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只有美国工厂和中国工厂生产,而此前,特斯拉一直也是想希望进入欧洲市场的,并宣布在德国建厂,但是至今还没有落地。其实特斯拉之所以如此成功,也是因为先发优势,其次才是因为

2023-12-02 17:20:03
新能源汽车试驾对比 试驾中国最强的两款混动轿车,10多万预算,到底谁更适合你
新能源汽车试驾对比 试驾中国最强的两款混动轿车,10多万预算,到底谁更适合你

15万买新能源轿车,零跑C01和秦PLUSEV谁靠谱?车友群里有人留言:弯哥,我想买辆新能源轿车,预算15万左右,现在纠结零跑C01与秦PLUSEV,到底该选谁?说实话,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与传统造车企业贴身肉搏、大秀肌肉,都朝着更科技、更智能的道路进发的当下,消费者在寻找15万元左右家用轿车的时候,他们不仅会关注汽车的智能、科技、性能,还会对整车的品质、安全有着更高的期待。今天,弯

2023-08-29 22:53:09
欧洲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内卷的风终于吹到了欧洲,中国车以高性价比强势“入侵”
欧洲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内卷的风终于吹到了欧洲,中国车以高性价比强势“入侵”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比亚迪强势“出征”海外市场近年来,凭借一带一路政策及文化自信以及中国品牌市场竞争力增加,中国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品牌超越日本、德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汽车出海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的新引擎。如同国内呈现上行趋势的新能源市场,随着国际市场对环保、新能源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成为了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的重要组成。

2023-09-05 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