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

2025-03-02 09:21:50 | 玩车网

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

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

文|萝吉

去年3月份,在首款纯电车型MEGA的销量表现不达预期后,理想汽车在一封内部信中,宣布放弃了2024年80万辆的目标,下调到了56-64万辆。如今2024全年成绩单已经出炉,理想首次突破50万辆,但依然没能达成56-64万目标的底线。

有人或许会把2024看作理想艰难的一年,但实际上去年整个市场的环境,对于理想是很温柔的,没能达成销量目标,主要原因还是出在自身的产品定位和规划上,来自竞品的进攻压力确实有,但并不算猛烈。

而在新的2025年,理想的核心阵地,将承受来自一系列竞争对手的包围式冲锋,创始人李想不至于成为年度最惨的人,但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今年汽车圈最难的人。

理想的2024年,过得怎样?

2024年的理想,虽然没能完成自己的销量目标,但是横向对比的话,年销量突破50万辆的理想,在2024年的整个新能源品牌,都算得上佼佼者。

抛开比亚迪这个新能源巨头,各独立的新能源品牌中,理想目前的体量仅次于特斯拉,且全年和特斯拉的销量差距,已经缩小到了24%,已经算得上同级别对手了。而除了全年销售44.5万辆的鸿蒙智行外,也再没有其它品牌能跟理想站到同一级别。

而从增幅来看,理想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3.1%,和动辄增长七八成、甚至直接翻倍的零跑,理想的增幅确实小了很多,仅仅高于蔚小理三大品牌的蔚来,甚至被小鹏小幅反超。

再看去年12月的单月销量,更能反映出目前各品牌的最新状态。理想当月零售量达到5.85万辆,依然仅次于特斯拉,而除了鸿蒙智行外,零跑月销量也已经突破4万辆,其后的小鹏、深蓝等品牌,增势也在加快,月销都达到了3万辆以上。

此时再看单月销量的同比增幅,理想当月只有16.2%,零跑、小鹏、深蓝、极氪当月的增幅,都达到了100%左右。所以目前理想在市场上的状态,就是体量规模领先,但后面追赶的友商很多,理想的领先幅度,正在快速缩小。

而纵向和理想自己对比,虽然2024年整体规模涨了30%,但其高端车型L8、L9分别同比下滑了33.4%和24.5%,而25万起售的L6成为销量主力,这导致理想品牌的价格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

2023年理想的单车均价大约在37万元左右,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理想品牌单车均价降到了33万左右,而得益于 问界M9 的热销,问界品牌单车均价反而上涨到了37万左右,达到了理想一年前的水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入门级走量车型的推出,必然会导致品牌均价下探,但理想2024年的情况不只是均价下降,其35万元以上的高价车型,包括L8、L9和新增车型MEGA,总体的销量规模也是萎缩的,相比2023年跌幅达到了两成以上。

也就是说,理想正在丧失对高价市场的掌控力,而在新的一年里,这种掌控力还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2025,将是理想最难的一年?

回顾2024年,对理想真正产生影响的品牌只有一个,就是问界,其中M7两次改款升级,月销一度突破3万辆,对理想L系列产生了极大压力。而问界M9的上市,彻底取代了 理想L9 在高端SUV市场的地位,价格和销量都强压理想一头。

仅仅问界一个品牌、两款车型的压力,已经让理想在去年首次进行了全系产品的官降,那么在今年,会对理想产生直接竞争的大尺寸SUV,可能会不低于两位数。

首先就是问界的兄弟品牌智界,其首款车型R7纯电版上市,12月的上险量就已经逼近1.5万辆,成为目前 Model Y 之外销量最高的高端纯电SUV。

而在12月中旬, 智界R7 增程版也已经上市,价格门槛更低,按照纯电版的势头,智界R7增程版销量预计也不会差,甚至有月销破2万辆的潜力。智界R7增程版的价格,基本对其理想目前的核心车型L6,理想在2025年首先就会受到智界R7增程版的一波冲击。

紧接着,就是近期发布、或在工信部完成申报的一系列大尺寸SUV新车了,粗略归纳一下,达到理想L9级别的,有领克900、 腾势N9 和 深蓝S09 ,均为PHEV版本,动力系统有多档直驱、单档直驱和增程,车身长度全部超过了5米2。

另外,问界还有一款全新中大型SUV——M8,车身尺寸略小于M9,但仍比 理想L8 要大一圈,它的定位比M7更高级、比M9更新潮年轻,目前问界M9主销价明显高于理想L9,而 问界M8 如果价格稍稍下探,理想就又要进入和问界正面硬碰硬的局面。

而在更小一点的级别,还有比亚迪的唐L,以及尚未正式公开的吉利 银河星舰 9 EM-i,比亚迪的品牌势头自不必说,唐L携全新一代电驱系统上市,对20万以上SUV市场可以说势在必得。

吉利银河的星舰7 EM-i,12月上险量已经突破1.7万辆,其单直驱档位已经获得市场认可,而更高级别的星舰9 EM-i,预计尺寸不会比 理想L6 、L7要小,但价格门槛可能更低,也是理想不可忽视的一个对手。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市场上并非没有大尺寸SUV,只是大众 途昂 、 领克09 等车型,都不属于“冰箱、彩电、大沙发”理念的车型。如今这些配置在新的大尺寸SUV中已经是基本属性,理想算是这个类别的开创者。

总之,2024及之前的高端大尺寸SUV市场,是一个主要玩家只有理想和问界的蓝海,而从2025年开始,这个市场的底色将会被迅速染成深红。

理想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应对问界两款车,已经有些吃力的理想,又该如何面对2025年呢?我们分别从悲观和乐观两个层面,来看看理想都能做什么。

悲观因素1:产品结构单一

之前我们调侃过大众品牌的套娃操作,但和大众相比,理想对套娃理念的贯彻要更加彻底。

L6/7/8/9四款车,外观、内饰全部统一设计,定价区间紧密衔接,且它们的目标客户也有很高重合度,本质上完全可以看作一款车的不同版本。这样的好处是确定了一个爆款模板,就能轻松复制,设计成本低、试错成本也低。

而坏处也很明显,一旦受到外部竞争的影响,整个系列都会被波及,理想最核心的立身之本都会被动摇。

悲观因素2:缺乏护城河,成功路径容易被复制

在部分黑粉眼中,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特点,是毫无技术可言的,这个评价有些过于看低理想产品定义的能力、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理想的这方面优势,并不足以构成难以被复制的护城河。

零跑去年的销量增长,就是一次在主流价位市场对理想模式的成功模仿,而在高端市场,走大尺寸、大空间、智能化增程路线的问界能成功,那么 腾势 、领克、深蓝、比亚迪等品牌,也完全有可能成功。且从目前已经公开的几款大尺寸SUV来看,几乎每款车型都有爆款的潜质。

而和理想相比,比亚迪、腾势有三电技术上的优势,领克有操控、安全层面的优势,深蓝则有可能把大型SUV的门槛拉到新低,而这些品牌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也都已经发展出自身亮点,在理想L系列面前并不占劣势。

悲观因素3:增程动力本身,存在短板

理想、问界的成功,打消了市场对于增程路线的怀疑,但是增程车型本身在能耗、噪音、高速性能等方面的劣势,并没有消除。增程的成功,更多是避开了纯电路线的里程焦虑,打消了人们对新能源SUV的顾虑,但增程本身并不是人们选购的理由。

例如在空间、舒适、配置等方面看齐的话,比亚迪、腾势的单档直驱插混结构,以及领克900的3档直驱混动,相比没有直驱的增程车型,是有诸多优势的。只是之前高端市场缺乏有竞争力的插混SUV产品,而如今强势品牌的重磅车型陆续推出,理想的增程路线,也可能第一次承受动力系统层面的冲击。

悲观层面说到这里,理想在2025年的形势确实严峻,但它也绝非只有被动防守的份。作为一个刚刚破50万辆的品牌,理想手上也有一些应对冲击的手段。

乐观因素1:理想财报依然漂亮,以价换量空间充裕

目前新能源车企很多,但绝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在高端市场,除了特斯拉和问界之外,保持正盈利的基本就只有理想。

虽然2024年理想单车均价明显下滑,但是其去年三季度的净利润依然高达28亿元,和2023年三季度基本持平,这个数字不管是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是非常亮眼的。

充盈的利润,意味着宽裕的降价空间,如果市场压力过大,理想完全可以通过牺牲一部分盈利,以降价换销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乐观因素2:全系标配四驱、入门高配,可考虑推低配版本

问界M7 、智界R7,起步都是单电机版本,其中智界R7增程版目前还只有后驱版,而理想的所有车型,全部都是标配 双电机四驱 。

虽然李想本人表达过高端SUV,就应该标配四驱的理念,但现实情况是很多车型最走量的版本,都是价格较低的两驱版。如果销量压力过大,理想也完全可以考虑推出单电机版本,这样在不影响单车利润的情况下,每款车型平均就会有2万元左右的降价空间。

另外,理想目前的车型基本也是入门即高配,如果在配置上再进行一些细分,那么单电机+适当简化的配置,理想L6价格门槛完全有潜力做到20万出头,L8的门槛甚至能接近25万。

一旦形成这样的价格体系,理想的单车高利润率可能一去不返,但在销量层面,反而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

乐观因素3:纯电新车

MEGA的失败,大大延缓了理想纯电车型的节奏,但是进入2025年,理想的M系列纯电车型,也将陆续上市。

理想目前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增程路线规避了市场对于续航里程的焦虑,而随着电池、充电技术的发展,纯电车型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已经明显弱化,此时全面推进纯电,对于理想是有一定后发优势的。

理想M系列的销量,大概率很难达到L系列的高度,但产品定位够精准、且价格、产品力够强的话,理想以大空间、舒适性为特点的M系列纯电车型,依然具备爆款的潜质。

总结

2024年MEGA上市前,李想在造车之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挑战,MEGA失败后,理想汽车迅速调整策略,减轻MEGA的宣传和销售力度、推迟纯电车型节奏,也表现出李想本人并不是一个倔强、头铁的性格。

2025年,李想将迎来它在汽车行业最艰难的一年,也只有成功跨过这个坎,理想汽车才能证明自己的成功,不是偶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carweekl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

深蓝汽车全新SUV深蓝S09申报图 预计2025年上半年发布

易车讯 12月9日,在工信部最新一期申报图中,我们发现了深蓝汽车全新SUV深蓝S09的身影。新车采用家族最新设计语言,定位一款大型SUV,采用六座布局。此外,新车还搭载了激光雷达,拥有强大的智驾能力。据悉,新车将于2025年上半年发布,售价或将35万元起。



外观方面,深蓝S09采用了深蓝“共生美学”设计理念,前脸部分,深蓝S09采用了深蓝家族式鲨鱼鼻设计,形成了更强的前冲动态;雾灯区与下格栅采用大面积熏黑处理,更显宽大;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横贯车脸的一体式贯穿大灯,通过采用隐藏式设计与车身完美融合,如同光剑的雾灯区竖向日行灯,巧妙的在视觉上拓宽了车辆横向边界,而二者与尾部星河霓虹贯穿式尾灯的前后呼应,则进一步强化了整车科技美感与独特辨识度。同时我们还看到,新车车顶配备了激光雷达,很可能与在售深蓝车型一样,搭载华为乾昆智驾系统。



侧面来看,新车采用时下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和悬浮车顶设计,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205/1996/1800(mm),轴距达到3105mm。尾部方面,新车采用贯穿设计的尾灯组。




动力方面,深蓝S09深蓝超级增程系统,由1.5T増程器+高性能电机组成,其中增程器最大功率110千瓦,电机则分为单电机和 双电机四驱 两个版本,单电机驱动电机最大功率231千瓦,双电机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1千瓦和231千瓦。

新势力24年:仅3家完成目标,有车企25年目标100万辆

玩车网(https://www.ssxw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势力24年:仅3家完成目标,有车企25年目标100万辆的相关内容。

经过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造车新势力们都交出了成绩单。从12月的销量来看,所有在榜单中的造车新势力,销量都创下了年度最佳的月度纪录。如果去年前三季度销量的关键词是“分化”,那么到了第四季度的关键词就是“再聚首”。在相对“落后”的几家奋起直追的势头下,月销的差距似乎有缩小之势。

其中,理想依旧以5.8万辆的成绩领跑;在4万辆-5万辆之间的有两家,分别是鸿蒙智行和零跑;小鹏和蔚来(含乐道)月销量也双双站上3万辆之上,小米月销量也在12月进一步增长至2.5万辆。而如果将视野拉长到全年来看,造车新势力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梯队,理想和鸿蒙智行以50万辆左右的规模,属于第一梯队;而零跑、蔚来、小鹏则属于20万-30万辆的梯队,而小米虽然年销13.5万辆,但考虑到小米4月份才开启交付,受到产能限制还手握大量订单,也可以暂时归在这一梯队。

在上述车企火拼的同时,还有不少失意的造车新势力。比如:哪吒,其曾经一度站上过造车新势力第一的位置,如今却已经连续3个月未发榜单。除此之外,还有像合创、高合和年末暴雷的极越倒在了2024年。而活下来的新势力们,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厮杀。

01

造车新势力:3家完成目标

得益于全系车型“3年0息”等限时购车方案,理想2024年12月销量达到了58513辆,同比,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全年,理想销量为500508辆,顺利完成2024年的下调后的全年销量目标(48万辆),目标完成率为104%。至此,成为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企业,这也是理想造车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在2024年,理想可以说开局不利。在年初高调定下80万辆年销目标后,开年就受到问界的新M7和M9两款车型的直接冲击;而3月份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MEGA直接“开门黑”,不仅影响了整体销量增速,还使得纯电业务被迫延后。不过好在理想进行了迅速而有效的调整,让L系列重新回到C位,并推出售价更低的全新车型L6。在全新价格体系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双重作用下,理想进入了稳步增长阶段。

有了2024年的教训后,理想对于2025年也更加理性。2025年,理想的全年目标是70万辆,增长约40%。随着充电桩等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原定2024年发布的三款纯电动SUV将在年内被提上日程。当然,这一次如果再失利,可就没有“高端纯电MPV市场小众”的借口了。

伴随着“四界”的落地,鸿蒙智行开始以品牌群的形象示人,不再公布单一品牌的销量。12月份,鸿蒙智行销量为49474辆,同比增长;2024年全年销量为444956辆,完成了全年40万辆销量目标的104%。在2024年四季度以前,问界是鸿蒙智行的绝对销量担当,问界新M7年度累计交付突破19万辆,旗舰车型M9更是直击BBA的腹地,成为豪华市场的“新贵”。而随着智界第二款车型R7的上市,智界也逐渐挑起了销量的担子。

在去年上半年,问界与理想由于产品定位有一定重叠,一直在贴身缠斗。但到了下半年,问界的销量出现一定的差距。之后,不仅问界单个品牌销量逐渐与理想拉开差距,鸿蒙智行三个在售的品牌加起来也不及理想。不过,鸿蒙智行的单价很高,并且后续品牌的销量贡献也已经在出现,比如智界的市场突围已经逐步明确。

面对2025年,鸿蒙智行提出了年销100万辆的目标,同比要增长125%。鸿蒙智行提出这一目标的底气在于,在新的爆单产品 智界R7 仍然供不应求的同时,问界的全新车型M8也即将到来。此外,第四“界”尊界的首款产品S800也即将落地,这款售价百万级别的产品虽然不会走量,但对于给鸿蒙智行整体形象有加持作用。

而有着“半价理想”之称的零跑,依靠更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定义和高性价,也在2024年实现“领跑”。12月份,零跑交付量42517辆,同比大涨128%,全年累计293722辆,相比2023年翻了一倍,超额完成2024年25万辆的年度目标,目标完成率为117%。

在零跑的销量构成中,C系列已经成为零跑销量增长的核心产品。其中,C11、C10、C16三款车型已经成为零跑的销量担当,帮助零跑站稳了10万-20万元级别的市场。而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中,零跑还有T03这一款车型,售价在5万-7万元级别。这款车可以说伴随着零跑一路成长起来的车型,虽然零跑向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T03的产品生命依然存在,目前月销量在8000辆左右的水平。而今年零跑的重要新品会是B10这款车型。在新产品的加持下,2025年零跑将冲击50万辆销量,目标增长70%。

随着乐道产能提升,蔚来也开始快速上量。12月,蔚来整体销量31,138辆,单月交付突破3万台创新高,同比增长72.9%。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20,610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0,528辆。2024年全年,蔚来整体累计销量为221,970辆,同比增长38.7%。从目标完成率来看,蔚来已经达成了97%。

在蔚来品牌全年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蔚来11月份以前表现较为平淡。直到年底乐道品牌大规模交付的开启,蔚来的销量才迎来高增长。基于2024年的销量表现,蔚来给2025年定下了44万辆的目标,销量翻番。在产品层面,蔚来品牌年内会推出ET9、乐道会推出对标 理想L7 /8的新车,4月份高端个性化小车 萤火虫 也会开启交付。

对于蔚来如何实现44万辆的目标,蔚来董事长李斌也作出大概的预测。首先,蔚来品牌在2024年的基础上保持一定增长,全年约20多万辆;而乐道从今年3月份起将会实现每月2万辆,全年也将达成20多万辆;而接下来上市的高端小车萤火虫,每个月也可以贡献几千辆。

在进行了从供应链体系到产品思路等一系列调整后,小鹏也在年底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12月小鹏交付量达36,695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9%,已连续4个月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其中,12月MONA M03交付超15,000辆,小鹏P7+交付量超10,000辆。2024年全年小鹏交付量达到了189568辆,由于上半年表现较为低迷,小鹏全年销量目标达成率仅68%,是所有新势力中最低的一家。

不过好在MONA M03和小鹏P7+接连两款新品的热销,使得小鹏销量重新恢复了高增长。对于2025年,小鹏将冲击年销35万辆,同比增速在85%。对比小鹏接下来的密集产品投放,这一目标略显“保守”。有消息称,除了P7i、G6、G9也将迎来改款外,小鹏今年还会推出一个B级SUV和6座全尺寸SUV。更为重要的是,小鹏还将上马增程产品,这无异又是小鹏销量增长一个利器。

小米是2024年造车新势力中的最大黑马。从4月份开启大规模交付以来,销量逐月攀升,到12月份交付量已经增长至2.5万辆。虽然这一个月销量在新势力月销量中排在末端,但是这并不是小米销量的极限,而是产能的极限,而雷军本人也喜提“欠车王”的称号。2024年全年,小米累计交付量超13.5万辆,超额完成提升后的目标,目标完成率为104%。

火爆的订单也给了小米底气,2025年立下了30万辆的目标,同比122%。在今年年中,小米还将推出第二款车——SUV YU7,虽然造型有争议,但是这款产品的热度不输SU7。参考SU7上市的爆单情况,YU7的销量表现也格外值得期待。当两款车型同时在售,小米的产能压力不言而喻。

另外,哪吒已经连续3个月没有公布月销量数据了,最新的还停留在去年9月份。作为参考,去年1-9月累计交付量为85908辆,同比去年下滑约12%,预计去年哪吒年销量应该10万辆左右的水平。近期哪吒已经复工复产,但能否回归还是问号。但可以确定的是,经过年底的一波冲刺后,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已经和9月份了不一样,门槛已经增长到了2.5万辆。

其他新势力品牌,目前销量不详,但没有公布销量的大部分都已经面临着经营上的困境。但是一直默默无闻的极石,突然宣布在2024年12月销量达到1268台,创下历史新高。那么极石在2025年能不能有更好的表现呢? 玩车网

02

传统大厂新能源:目标完成率普遍在80%以上

而在传统大厂的新能源方面,也逐渐发力。12月份,埃安销量重新增长至46851辆,其中,埃安RT 12月销量超1.6万辆,再创新高。2024年全年,埃安销量为35.41万辆,仅完成年度目标的51%。埃安去年增速放缓,主要与网约车市场饱和有关。虽然埃安方面暂未公布2025年的销量目标,但是埃安今年的表现会也会很有看点。年初,埃安第三款全球战略车型埃安UT即将于1月6日预售发布,后续埃安的增程产品也会落地,与此同时,埃安还在发力智驾。在这一套组合拳之下,埃在今年重回月销5万还是有机会的。

受益于S07、L07等车型的持续热销,12月份深蓝交付量36577辆,月交付量连续三个月超过3万辆。2024年全年,深蓝汽车交付量超过24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87%。基于2024年的表现,深蓝2025年全球销量目标为50万辆(国内40万辆)。而在产品规划上,2025年深蓝汽车计划推出两款产品,其中定位家庭6座的大尺寸SUV 深蓝S09 已经亮相。这款产品因造型“撞脸”理想,而在前一段时间引起过热议。

而极氪12月交付量为27,190辆,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2%;2024年全年共交付222,123台,同比增长87%,年度目标完成率为97%,距离目标达成仅一步之遥。2025年极氪将挑战32万辆的销量目标。挑战这一目标的底牌同样在密集的产品投放。据悉,在对现有车型迭代更新的同时,极氪从二季度起会每个季度推出一款全新车型,包括一款电混全尺寸大型和一款中大型的SUV。这些产品如何与领克形成区分,尤其是电混产品的落地,这是一个极氪与领克合并能否1+1大于2的关键问题。

几个“国家队”新势力也在年底崛起。其中,岚图12月份交付量为12,136辆,同比增长21%。其中,全新 岚图梦想家 实现了单品销量过万。2024年全年,岚图累计交付85,697辆,完成目标86%。而连续性地过万,也使得岚图在市场中建立起了稳定的品牌号召力。对于2025年,岚图汽车将全年汽车销售目标锁定为20万辆。在产品层面,岚图会在年内推出4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车。

阿维塔12 月销量为11,067辆,连续三个月破万;2024年累计销量73,606辆,同比翻倍,年度销量目标完成率为82%。阿维塔去年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 阿维塔07 、阿维塔12和 阿维塔11 这三款双动力车型的加持。在年内,阿维塔还将投放一款全新产品 阿维塔06 。在4款产品的支撑下, 阿维塔2025年将冲击年销22万辆目标。

极狐也是去年异军突起。12月极狐销量达到12,032辆,2024年全年销量达成81,017辆,同比增长169.91%。极狐的销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其改变价格策略,下探至15万元以内市场。目前极狐是单一纯电动力,后续极狐也将布局增程,提高产品竞争力。虽然极狐方面没有给出2025年的销量目标,但是设定未来3年年销60万的目标,即到2027年极狐年销要达到60万辆。

智己汽车12月销量为8003辆;全年销售65505辆,同比增长71%。智己的产品销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过了上市红利期后,销量会出现明显下滑。因此去年智己销量前期主要靠L6,年底则主要靠LS6两款车型上。明年智己也会推出其增程产品,不知道到时候智己能否走出这个怪圈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阿维塔、极狐和智己都有约百亿元融资的到账。这反映出来了资本市场对这三家的看好。随着资金的到账,三家也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上。

2025年是各家车企火力全开、抢夺市场的一年。对于2025年的目标,新势力们的目标普遍进入30万+的水平。各家的表现如何要看最终的产品。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们,活下去的门槛都将进一步提高,月销2万辆可能就远远不够了。另需要指出的是,在经历过去年年底冲量狂欢、以及今年年初的政策退坡后,再叠加春节等因素,各家一季度的销量可能会比较有压力。另外,行业对油电同权的呼声也已经很多,未来政策走向也可能是大变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明镜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玩车网:www.ssxw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最难的2025年,理想能闯过去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