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 00:38:54 | 玩车网
11月24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接到大众中国投资的通知,大众中国投资此前与安徽省国资委和江汽控股、江淮股份和江淮大众签署的两份投资协议项下的交易,已取得相关国家反垄断审查部门的批准。这意味着,双方在今年6月11日签订的投资协议已经具备了先决条件,大众在中国的电动化战略布局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大众的官方信息,为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大众汽车集团推出了一项庞大的投资计划,在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时间里,大众将投资600亿欧元用于混合动力、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
其中,大众在2022年之前将在中国市场投入150亿欧元,用于汽车电动化、自动驾驶、数字化和移动出行服务等领域,到2025年将实现销售150万辆新能源汽车。
作为这一计划的一部分,大众汽车集团与江淮汽车集团于今年6月11日签署协议,大众将通过增资方式获取江淮汽车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另50%股权,并控股江淮汽车。此外,大众还将持有的合资公司江淮大众的股份从50%增至75%,控股并取得该公司的管理权。
江淮汽车表示,增资是公司与大众中国投资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进双方的战略合作,也有利于促进江淮大众合资公司的发展。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江淮汽车的股票在11月25日最高上涨了6.89%,收于10.43元/股,上涨了1.16%,市值达到197.47亿元。 玩车网
事实上江淮大众只是大众在中国电动化布局一部分,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已在上海安亭和广东佛山建造了两座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工厂,计划到2021年年产10-16万辆纯电动汽车,2025年产量达到60万辆。
目前首批MEB平台车型ID.4已经批量投产,并将于明年年初正式上市。而根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透露的信息,在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生产15款MEB平台纯电动车型,覆盖大众、奥迪、斯柯达等多个品牌,江淮大众将承接MEB平台下部分的纯电动汽车产能。
不止于此,大众还收购了国轩高科26%的股份,后者是国内主要的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拥有完整的电池产业链,能够为大众的电动化战略提供支持。
全面出击的大众,正在由传统汽车巨头向新能源汽车巨头加速转型,必将改变未来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发布了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其中将于2025年之前发布9款纯电动车型。而目前大众已经注册了ID.1X到ID.9X的特定商标。
ID.3和ID.4
据悉,这套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包括ID.系列9款新车,几乎做到了每年一款以上,其中ID.3已经在海外上市(国内预计2021年),而ID.4将于2020年11月分别由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批量国产;此外,新车还将推出ID.系列的SUV车型、Crossover溜背跨界车以及MPV车型。
ID.4X或ID.5
而到2021年,大众将推出一款ID.系列的Crossover溜背跨界车,预计为ID.4的溜背版,而命名有可能命名为ID.4X或ID.5。
动力方面,预计新车提供单电机的后驱版和双电机的四驱版,其中后驱版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50kW(204PS),峰值扭矩310N·m,与之匹配了一块82kW·h的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可实现250英里(约合402km)纯电续航。
四驱版则新增了一个前置电机,最大功率225kW(306PS),峰值扭矩450N·m,其中四驱标配车型0-100km/h加速为8.5s,最高时速160km/h。
ID.BUZZ
2022年,大众则将发布 ID.BUZZ的量产版,也就是纯电版T系列,而命名或为ID.7。
ID.Roomzz
2022-2023年,则会发布了ID.Roomzz量产版和Space Vizzion量产版。其中ID.Roomzz量产版(代号:Lounge SUVe)定位于中型纯电SUV,白车身已于今年4月份正式下线,并计划于2022年率先在中国量产推出。大众汽车销售副总裁JurgenStackman指出,我们将在2022年底看到这款新车,并且将在2023年开始销售,主要将面向中国和美国市场。
ID.2
此外,2023年还将新增一款紧凑型纯电SUV,或命名为ID.2,预计新车尺寸与大众探歌类似。
ID.1
到最后的2025年,大众还将推出入门级纯电车,其中包括小型轿车ID.1和一款跨界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玩车网(https://www.ssxw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欲夺新能源第一,大众汽车胜算几何?的相关内容。
作者 | 凌云
来源 | 汽车大观
新四化浪潮的驱动下,曾被调侃“只会造燃油车”的大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终于打出了第一张牌。
11月3日,大众品牌纯电动SUV车型ID.4在深圳亮相。
作为大众电气化布局的重要产品,ID.4不仅是大众汽车纯电动ID.家族首款在华量产车型,而且也被业界看作是传统汽车产业巨头与造车新势力间展开正面较量的标志。
按照大众品牌的规划,ID.4将同时由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生产,分别被命名为ID.4 CROZZ和ID.4 X。
值得注意的是,两款车型均基于大众最新的MEB平台和E3电气架构打造,在大众看来,MEB平台在软件基础架构把控和OTA实现等方面的表现都更为优秀。
“与竞争对手相比,大众ID系列具有很多优势。”在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看来,优势还包括品牌、设计及续航里程等方面,“这样的资源和覆盖度是很多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我们希望大众会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首选品牌。”
“采取双车战略是为了能迅速打开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大众前期导入的几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仅是过渡产品,并未能够敲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门,“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被认可,大众也希望用ID.家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
不过,从“全面电动化转型战略”的提出者迪斯“下课”、高层在技术路线上的摇摆不定、诸多软硬件问题亟待解决,以及造车新势力羽翼渐丰等现实情况来看,大众想凭借ID.系列“改变纯电动市场的玩法”,有些不容易。
作为全球汽车企业的巨头,大众的电气化转型并不算晚。
只不过,是以被动形式开始的。
2016年,大众被曝涉嫌汽车尾气排放数据造假。深陷“排放门”丑闻的大众集团不仅被处以巨额罚款,而且时任CEO文德恩和众多高管被迫下台,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同时,大众汽车声誉也受到极大影响。
为挽救大众于水火,大众集团决策层启用了出身宝马,背景清白的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为新任集团CEO,希望他带领大众走出“排放门”泥潭。
在“排放门”的巨大压力下,迪斯提出了全面电动化转型战略。
在此后的2018年底,时任大众汽车战略负责人的迈克尔·乔斯特(Michael Jost)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6年之后大众集团将不再开发新的内燃机平台车型。
该言论一出,即在业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随后,迪斯更是投入巨额资金开启了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和基于该平台的ID.系列车型的研发。
面对外界的质疑,迪斯认为大众的未来在ID.车型上,而且要立即转型。援引当时媒体的报道称:“迪斯很明确地表示未来只有基于锂电池的EV这一个方案,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他还以退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来威胁协会和奔驰、宝马两家巨头必须支持他的观点。”
然而,迪斯把自己和大众集团身家性命完全压在ID系列车型上的激进打法,并没有让大众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领跑者。
2019年,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和以比亚迪、吉利、广汽新能源、“日系三剑客”为首的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纷纷加大布局力度,推出了更多纯电车型。虽然不少车型的实际表现算不上优异,但大量纯电动产品的出现,开始逐渐燃起国内消费者的欲望。
面对诸多品牌的发力和市场的升温,此时的大众却是烦恼重重。
作为大众电动化转型的首发车型,ID.3由于软件问题,迟迟无法按期交付。甚至在生产启动后,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导致大量新车不得不在各种租用的停车场内等待软件的完善。
直到今年,大众才正式将ID.系列推出市场。7月公布ID.3售价,9月开始交付产品,再到11月3日,首款面向中国市场的ID.4开启预售。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众的电动化步伐,“龟速”很是贴切。
值得一提的是,受迪斯全面电动化战略的影响,作为企业象征代表的高尔夫8也因软件问题,严重影响了投放,大众经销商对此怨声载道。
或许也正是种种问题的爆发,导致了迪斯的被迫去位。
作为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的重磅产品、ID.家族在华的首款量产车型,ID.4虽然还有很多关键信息没有被披露,但从已知的数据来看,这款车确实来势汹汹。
从硬件水平、车型设计等方面来看,ID.4不输于任何一款传统车企所推出的电动车型,而550公里的NEDC续航里程,在当下这一时间节点来看,也有较为充足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因此, 大众ID.4一经亮相,就赢得了颇多赞誉。
不过,大众ID.4也并非没有槽点。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电动化时代,各大品牌的新车在驱动性能、续航能力等方面并不能拉开真正的距离,产品的竞争核心将围绕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展开。
这些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所在,大众也不例外。
有业内机构指出,尽管全新的MEB平台有诸多优点,并且在系统集成和软件基础架构的把控上有较为出色的表现,但相较于特斯拉、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及吉利几何、广汽新能源等品牌,大众的软件架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大众比特斯拉落后大概1.5年。”兴业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团队认为,就软件研发方面,包括特斯拉、蔚来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在理念创新、人才招聘等方面均要比大众有优势。
大众ID.4的实际产品力也印证了业界的看法。
智能化方面,ID.4的两款国产车型只能说是跟上了目前的主流配置水平,其中大众自诩为亮点的L2级自动驾驶、双屏、语音交互、AR-HUD等技术,更是早已被一众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实现了量产。
兴业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团队谈到,大众MEB平台分为ICAS1、ICAS2、ICAS3三种架构,后续虽然可以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但也仅相当于特斯拉目前的水平。
在车载系统上,ID.4不仅没有用上安卓系统,而且在UI界面、交互方式和应用丰富度等方面,也远落后于比亚迪、吉利几何、广汽新能源、蔚来等国内主流新能源品牌的产品。同时,上述团队也指出,预计ID.4在固件和软件功能的OTA(远程更新)上,并不能完全实现,暂时只能实现一些核心功能。
与此同时,根据外媒报道,数百名软件测试员每天都能在ID.3上发现约300个软件漏洞。由此来看,ID.4在软件方面的问题,或许也不会少。
值得注意的是,ID.4的续航里程也稍逊特斯拉Model 3一筹。
据了解,ID.4 CROZ首发版的电池容量为84.8kWh,ID.4 X预定版的电池容量为83.4kWh,续航里程为550公里。两款车型的电池容量虽已领先不少竞品车型,且略高于海外版的82Kwh,但在续航能力上,ID.4 CROZZ和ID.4 X却不及电池容量仅有76.8kWh的Model 3单电机长续航版,后者NEDC续航为668公里。
除此之外,大众ID.4在硬件方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
公开资料显示,ID.4 X前轮毂配备的是盘式刹车,后轮毂采用的却是鼓式刹车。
与盘式刹车相比,鼓式刹车虽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但也存在容易过热、制动效果较差的缺陷。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0万元以上的轿车和SUV中,几乎已无使用鼓式刹车的车型,而大众在25万级别,且主打未来科技的车型上使用鼓刹的做法,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面对质疑之声,大众也做出了回应:“电动车大部分是用前轮进行刹车,且使用刹车的次数少于燃油车,多数情况下单靠电机就足以减速。”
这一解释有多么牵强,已无需赘言。
纵观现阶段国内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应是主战场的20万级别市场,仍是一片洼地。
虽然如此,在业界看来,大众想要凭借ID.4,在该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也非一件易事。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榜单显示,目前挤进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前十的车型中,售价在20万-25万区间内的产品仅有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汉EV两款车型。
但到了明年,这一细分市场将不再“冷清”。据了解,2021年除特斯拉Model 3将推出改款车型,并进一步下探价格以外,领克、荣威R标、东风岚图、上汽“L”等品牌都将推出瞄准高端市场的纯电动车型。
面对此,2021年第一季度,甚至第二季度才能正式上市的ID.4 X和ID.4 CROZZ,将面对何种竞争格局,又将如何打破头部造车新势力已经构建起的市场优势,是大众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比市场竞争的加剧,ID.4的可靠性问题或将是大众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更大障碍。
公开资料显示,大众ID.系列电动车型的推出过程并不顺利。以首款车型ID.3为例,2019年5月,大众ID.3开启预售,但因12V小电瓶亏电导致车辆无法启动、中控屏宕机、无钥匙进入系统失灵等诸多问题,一直到今年9月才开始正式交付。
考虑到ID.4 或与海外ID.3在技术层面有诸多共通之处,ID.4 X和ID.4 CROZZ上市之后,是否会延期交付,或在可靠性方面出现诸多问题,还不得而知。
此外,对之前定下的“全面电动化转型战略”,大众似乎也有些“后悔”了。
今年7月,奥迪CEO马库斯·杜兹曼(Markus Duesmann)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内燃机仍将保持活跃,所以奥迪将在内燃机研发领域继续加大投入。而接替迪斯担任大众品牌CEO的拉尔夫·布兰德斯塔特(Ralf Brandst?tter)也表示,大众品牌未来也将长期活跃在燃油车领域。
在技术路线上的摇摆不定,或许也将让大众要“成为新能源市场第一”的目标,充满变数。
虽有“内忧和外患”,但大众也并非没有胜算。
除了备受国内消费者认可的“VW”车标之外,独特的双车战略、全新的生产工厂以及较为成熟的销售服务体系,都是大众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所在。
而且,截至2020年底“要将超级充电站增加至250多个,包含3600个充电桩,覆盖国内16个城市”的计划,也将成为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站稳脚跟的加分项。
似乎也正因如此,大众对自己的新能源前景显得颇有信心。
大众在其全球电动化战略中提出,到2025年将推出80款全新电动车型,实现年产电动汽车3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至少占一半以上。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的相关内容看,到2025年大众在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5%左右。
在ID.4的发布现场,冯思翰也表示:“我们相信ID.4将真正改变玩法,同时我们坚信,ID.家族能够彻底地改变汽车市场。”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ID4.补贴后售价不超过25万元,其价格已然下探至大众同级的燃油车区间,再配合大众惯用的车海战术,应该能够圈到一部分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玩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玩车网:www.ssxwc.com2025款大众高尔夫,中期改款8.5代(关键词:50周年、8.5代、轻混、插混、ChatGPT、手动挡)大众正在庆祝高尔夫诞生50周年,这款经典车型于1974年3月在沃尔夫斯堡开始批量生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3700万辆车从生产线上驶出。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每天有超过2000人选择购买一辆新的高尔夫,那么新的中期改款高尔夫有何亮点?下面我们来详细分
大众2025年前发布9款电动车ID.1-ID.9全系登场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发布了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其中将于2025年之前发布9款纯电动车型。而目前大众已经注册了ID.1X到ID.9X的特定商标。ID.3和ID.4据悉,这套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包括ID.系列9款新车,几乎做到了每年一款以上,其中ID.3已经在海外上市(国内预计2021年),而ID.4将于2020年11月分别
大众2025年前发布9款电动车ID.1-ID.9全系登场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发布了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其中将于2025年之前发布9款纯电动车型。而目前大众已经注册了ID.1X到ID.9X的特定商标。ID.3和ID.4据悉,这套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包括ID.系列9款新车,几乎做到了每年一款以上,其中ID.3已经在海外上市(国内预计2021年),而ID.4将于2020年11月分别
大众2025年前发布9款电动车ID.1-ID.9全系登场日前,根据海外媒体报道,大众发布了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其中将于2025年之前发布9款纯电动车型。而目前大众已经注册了ID.1X到ID.9X的特定商标。ID.3和ID.4据悉,这套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包括ID.系列9款新车,几乎做到了每年一款以上,其中ID.3已经在海外上市(国内预计2021年),而ID.4将于2020年11月分别
从福特野马到大众IDBuzz,最值得期待的十款电动车大众ID Buzz:续航约500公里,2022年海外交付,售价约人民币39.4万元大众汽车 ID Buzz的量产,它是Type 2 Microbus的电池动力版。这款车有望在2022年上市,它将提供出色的驾驶性能和灵活的座位配置,它要比大多数的SUV车型更实用。它创造了一个车型的新品类。ID Buzz计划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市生
南北大众合力出击电动化,预售25万以内的ID.4纯电SUV双车首发就在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方向之际,大众汽车电动化在中国市场进入新阶段。11月3日,大众汽车ID.家族的两款中国车型——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正式发布,预售价25万以内,最大续航555公里,将于2021年初上市。在
成都车展新能源车盘点,微型电动车最“抢眼”在本届成都车展上,人气最火的展台除了广汽丰田赛那、坦克500、国产奔驰C级之外。极车君盘点了一下,还有一些新能源车型也能吸引住大家的目光。随着五菱宏光miniEV的火热程度来看,让各大车企看到微型车的潜力。在本次成都车展上,包括欧拉品牌再带来一款中国版“甲壳虫”的芭蕾猫、上汽大众推出首款微型电动车ID.3、神似五菱宏光mini
拒绝里程焦虑,体验德系纯电SUV大众ID.4CROZZ大众ID4,在进入中国后被分为上汽版的ID4X和一汽版的ID4crozz,而ID4作为在中国售卖的第一款MEB纯电平台下的车型,也被视为大众集团的转型急先锋。我一直对这台车充满期待,今天有幸拿到试驾车进行体验,究竟这台车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我的试驾分享。外观方面,ID.4CROZZ前脸采用封闭式前格栅设计,结合圆润
2023-11-14 00:25:47
2023-05-18 18:19:42
2023-11-08 05:32:01
2023-06-07 11:12:45
2023-06-01 15:28:13
2023-05-28 09: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