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

2024-02-06 01:49:01 | 玩车网

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

两三年前我正准备购入人生中的第一台车,最终在思前想后下,下单了吉利的

星瑞

原因并没有很复杂,对美的「原始冲动」占了相当大的占比:我认为在当时的同价位车型里,吉利星瑞最符合我的审美,它的设计打动了我

我个人的经历有个性也有共性,相信对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设计」会是左右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声名遐迩的欧洲车、日本车为例,好的设计不光是「好看」,还要「耐看」,甚至是「回味无穷」。

想做到这种程度,靠的肯定不是灵光一闪,而是体系化的设计语言和审美积淀。

参加由吉利牵头的国际汽车设计论坛过后,我知道吉利在设计上想得更加长远。

吉利汽车

集团 CEO 淦家阅在开场致辞中强调

「设计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而此次论坛主题是「好设计,改变世界的力量」,其中也不乏围绕「如何将设计打造成品牌核心竞争力」展开的讨论。

吉利汽车集团CEO 淦家阅

2023 年是吉利设计的十周年,在中国汽车进入设计分野的关键十年里,吉利设计在中国原创设计萌芽、探索和开拓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到现在,吉利已经进入设计的收获阶段,诞生了银河 L7、银河 L6、银河 E8 等标志性产品,也在汽车行业新旧时代交替的转折点产出了中国汽车设计领域首个白皮书——《中国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

如果说曾经的吉利以各种并购、自研动力技术为核心竞争力,那么随着一系列设计的标志性事件出现,事情已经出现了变化。在技术的基础上吉利进一步强化了设计标签,设计正在成为他们迎接市场挑战的新武器。

从灵光一闪到经典流传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数十年历史,行业中也的确诞生了一些标志性产品,如被网友誉为「大美中国车」的

博瑞

博越

,其「水波涟漪」的设计语言颇有记忆点。

对工业产品来说,体系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是产品水准下限的保证。如果设计只靠「灵光一闪」,结果就是产品设计的水平忽高忽低,无法稳定输出,更无法形成品牌的向心力,建立核心粉丝群体。

既然吉利喊出「要把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自然会有对应的动作。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陈政

2023 年初,

在吉利银河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代表吉利设计首创提出「中国设计新范式」这一概念,我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开始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本土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尤其是在精神满足、审美满足层面对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竞争力的产品一定是颜值、功能、智能三者合一」,吉利对「全新中国电动车设计范式」的定义对于行业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此次论坛上,

吉利设计展示了他们做的田野调查《基于中华文化影响下的基盘用户审美研究》,而它的意义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说个冷知识,「理论设计」是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设计的方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通过理论来完成。这里的「理论」既包含产品设计的基本逻辑方法论,也包括从多方面搜集而来的数据。

正因为如此,吉利设计的田野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田野调查得到的数据越丰富、越细致,就越能帮助设计师捕捉用户需求。同时,以「基于

中华

文化影响下的基盘用户审美研究」为主题的田野调查,能够帮助吉利更好地把握好中华文化与

现代

设计思路的结合平衡点,相信也是智能电动时代下,打造「中国设计新范式」的重要一环。

除了进行调查之外,吉利同样重视设计人才的梯队建设。

在教育支持上,吉利设计与吉利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展开深度合作,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开设「吉利班」,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此次国际汽车论坛上,更是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共同研究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

从提出新范式到进行田野调查、加强产学联动,再到发布《白皮书》,实际上吉利已经将整个设计体系的打造串成闭环,达到持续发展、自我优化的效果。

正得益于设计体系的建立,我们见到了

吉利银河

系列在 2023 年里快速铺开产品线,在半年的时间里交付了两款新车,带来了三款车型。银河家族原型车「

银河之光

」夺得了 2022-2023 年度意大利 A 设计大奖赛中的铂金奖、登上《财富》杂志的「中国最佳设计榜」,另一方面,

吉利银河家族近期亮相的吉利银河 E8 同样成为行业焦点,被网友评为「最美中国纯电旗舰轿车」。

银河E8

吉利设计的集大成作

如果你想要了解吉利设计的水准如何,吉利银河 E8 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需要强调的是,今天聊的设计不是简单的「造型设计」,而是涵括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等等的大概念。

整体设计上,

我认为吉利银河 E8 最特别的地方是拥有自己的「内核」,也就是对设计中融入中华文化审美、品牌内核的理解。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陈政曾用「很中华、不传统、更快乐」三个短语来总结吉利银河的设计理念。

吉利银河 E8 最亮眼的设计语言是涟漪美学,并在前脸的设计上回 call「大美中国车」时吉利的水波涟漪前格栅,用光电赋予吉利品牌超级符号「涟漪」在智电时代下的新演绎。

此外,「飞檐虎视前灯组」、「旭日东升贯穿式尾灯」为点睛之笔,和现代科技风的封闭气动轮辋造型、无边框车门等元素结合,带来了具有吉利品牌特色的、有辨识度的设计特征。

在这些着眼点之外,

整车线条的把控同样能彰显吉利设计的功力。

我的同事咩总第一眼见到银河 E8 的时候就发出感慨,这台车有着独特的气质。

0.199 的风阻系数在无形中为银河 E8 的整车设计定下基调,此外,设计师还将车身整体型面拆成 9 个不同曲率的折面,包含 4 个高光面和 5 个阴影面,没有明显的线条与折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移步换景,明与暗,虚与实,阳面与阴面交织融汇,于波澜不惊中创造出「润玉流光」饱满温润的车身型面,和浑然天成的君子气度。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吉利银河 E8 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汽车设计团队的两方面能力。

首先是将风阻系数做得更低的能力,这要求设计团队拥有深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还要与工程团队配合,让低风阻的设计可以量产实现。不过考虑到「汽车空气动力学鼻祖」

路特斯

已经被吉利收入囊中,想要把风阻系数做到极致应该不是难事。

其次是低风阻系数下整车的综合设计能力。如何在压低风阻的同时保证乘坐的舒适性、交互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吉利设计已经通过银河 E8 告诉我们答案。

在保证造型美观、乘坐空间宽敞、人机交互合理的情况下,吉利银河 E8 有着 3.49 秒的零百加速性能、超过 600 公里的续航,而且安全性能在同级车型中达到了最高水准……

这固然是吉利设计团队能力的体现,但也足以说明其核心底层架构,SEA 浩瀚架构的强大。

基于三位一体分层结构、全球最大带宽等特性,SEA 浩瀚架构以出色的开发潜力满足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意,最终让银河 E8 能够兼顾性能、空间、交互、造型等多个维度的体验。

一言蔽之,底层技术才是决定外在设计水准的关键,有 SEA 浩瀚架构在手,吉利会表现得更加从容。

设计中国车企的新王牌

吉利银河 E8 在广州车展一经亮相,就广受好评,更被誉为「最美纯电旗舰轿车」。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一直强调「设计是品牌的翻译官」,设计与品牌之间的「涟漪效应」,也在持续推动品牌不断向上、向新。就吉利汽车而言,设计也将成为吉利迎接智能电动时代的「有力武器」。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陈政

暂未正式上市的吉利银河 E8 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也从侧面说明设计正在成为吉利核心竞争力。在具体产品、设计方法论(指《白皮书》)等要素的影响下,可以预见吉利汽车在未来会有一些显著的变化。

首先,我认为是设计能力的快速提升,在竞品中继续保持高水准。

第二点,基于吉利汽车现有的体量和市场影响力,以及对底层三电技术的掌握,中国汽车设计能够在新能源车领域形成话语体系,成为智能电动时代设计的新范式指引。

回到中国市场中,吉利汽车对设计的重新思考,很可能会推动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更高阶段的设计比拼。

设计竞争不只是比拼造型设计而是综合的设计能力,这会对车企体系化、全链路的设计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未来中国汽车品牌的设计能力有望得到全面提升,并以百川归海的姿态达到吉利期望的,构成中国汽车设计的话语体系。

在未来,或许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也能基于「原始冲动」,会下意识地认为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设计相较于其他品牌会更美观,空间设计更合理,交互设计更高效。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的审美风向标在欧美日韩,那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该由中国执牛耳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级充电站,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

号称新能源汽车安全天花板?吉利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到底是啥?

汽车安全的本质是保护“乘客”人身安全!所有安全配置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新的威胁。有看得见的威胁,比如电池带来更重的车身,更大的碰撞力量。还有电池自燃,在遇到磕碰,泡水时极易发生。还有看不见的威胁,比如电磁辐射导致免疫力下降,电流声会引起听力损伤和内分泌紊乱。

我并不认为电池安全了车辆就安全,电池顶多算是一个较大的威胁而已!而汽车厂商要做的,其实是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从各个方面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近日吉利发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吉利

银河L7

将首次搭载。它是真正意义的将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化的系统。

【针刺 火烧 海水泡,只是电池安全的入门标准】

针刺,火烧,海水泡,这都是在物理层面对电池安全的考验。这其实是电池安全的最低标准,是及格线。它对应的是用户在用车过程中遇到交通事故,车辆遭受撞击,电池变形;车辆连环相撞遇到起火;雨季城市遇到内涝,电池泡水后,会不会发生安全隐患。

试验证明(5月13日,

吉利银河

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首次基础安全测试),神盾电池在连续挑战“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以及电池针刺试验”,四大电池安全试验,并以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完成。

得益于神盾电池采用低反应活性电解液、耐热涂层涂覆技术、PACK层“田字型”电池结构保护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并以全场景极限工况对电池不断进行100多项电池包级测试。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电池损伤多么严重,依然不起火,不爆炸,这在物理层面确保了电池安全。

【智能安全系统,能预知未来?】

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遇到上述情况的概率很低。真正遇到电池针刺,跌落,泡水,火烧,即使电池没事儿,车估计损失也非常严重了。对于用户来说,在日常用车的时候,只需要了解电池的健康度就可以了。就比如电池的寿命,电池的温度,万一有故障,能及时的提醒。

这就不得不提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中的智能安全了,它通过BMS3.0和星睿智算中心云监测组成,不仅可以做到电池寿命预测,热失控预测,还能对电池故障在线实时诊断,如果电池出现问题提前预警,识别准确率达到95%。并且在电池碰撞后,实现整车高压断电,避免漏电和起火风险。也就是说当电池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用户已经知道了,实现了防患于未然。这种能够预知未来的超能力,

有了它的存在,用户不仅可以实时了解车辆电池的健康状况,而且全场景的智能电池温控技术,还能确保电池工作在最佳的温度区间,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为健康着想,神盾电池首创电磁防护】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产物,电磁辐射是一种潜在的,慢性的风险。很容易被用户忽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深入细胞层级的电磁防护体系,通过电池包及内部采用超高等级的双绞线,有效降低了高压电池包内部的电磁辐射。打造密封性良好的前舱和底盘结构,电池、电驱等高压系统被完全隔离在乘员舱外部,进一步隔绝电磁辐射。

最终,银河L7实现了对佩戴心脏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等佩戴植入式医疗器械特殊人群的全方位保护,这也意味着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真正做到了深入到细胞级的防辐射安全,树立新能源汽车防辐射安全新标准。

【e-CMA保护电池,更是保护乘客!】

电池的安全性之所以被反复提及,是因为它是威胁车辆安全最大的“刺头”。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隐患都来源于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从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出发,进而衍生出了电池健康智能中心云监测,防电磁辐射等。这是从内到外的逐层防护,而最外层的保护,就是平台!它不仅是对电池的保护,更是对乘客安全的保护。

首款搭载神盾电池的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拥有同级领先的7系铝合金防撞梁、同级独有的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堪比赛车式的防滚架,带来整车的扭转刚度和抗压强度大幅提升。三叶草溃缩结构,拥有两条泄力路径,能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四纵四横地板结构,行业首创双层钢板框架结构(1.8mm厚),在电池包周围形成一个超刚强度防护,在受到外部挤压/碰撞力时,纵梁/横梁可以有效分散更多载荷,保障内部的电池不受冲击。

总结:

什么是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安全?吉利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从架构十宫格专利到整车笼式防护;从快充安全到母婴级防辐射;从电池针刺不起火到电池包防爆设计;从行业领先的BMS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到24 小时星睿智算中心云端守护。吉利银河L7的“八重神盾、八级防护”把一切安全隐患都考虑进去了,成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天花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郑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

大嘴视点|吉利银河:让众人“仰望”,还是终陷于“失望”?

要说近几天国内车圈一大“火”,“吉利银河”应该是当之无愧。

故事的发生,似乎有些突然——据一位接近吉利厂方的业内人士表示,从“银河”项目敲定到正式发布,其间并未经历多长时间。

如果仔细追寻蛛丝马迹,自厂方在春节期间首次宣布“要推出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之消息伊始,到“银河”于2月23日正式登上前台,吉利总共也就只花了一个月——不可谓不“高效”。

当然,这难免也会带给不少业界人士一种“仓促上马”之感。

与此同时,吉利所选择的宣传“策略”似乎亦在从侧面对上述情况进行佐证——面对“银河:每个人仰望的星空”与“银河L7:来自银河的理想座驾”这先后出炉的两大厂方宣传语,不仅比亚迪仰望品牌和理想(L7)会顿感无语,一众路人也是“惊掉了下巴”。

毕竟,吉利可是中国汽车品牌中位列2022年销量三甲的“头部”车企,基本“节操”总是应该要有的吧?……如果说这样几乎没有“下线”的“蹭热点”之举是该品牌“筹谋已久、深思熟虑”后的行为——无论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敢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昨天(2月27日),长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向吉利汽车发出了《律师函》,直言吉利银河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面对“宣传蹭热点”后又遭遇的“外观抄袭”麻烦,吉利汽车也迅速作出了回应——今天(2月28日),该品牌通过一纸《声明》,对“涉嫌抄袭,侵犯知识产权”等指责予以了全盘否认。

与此同时,该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也首发亮相、并开启预订。从产品定位和预计售价(20万元左右)来看,这款紧凑型电混SUV锁定的对手无疑是比亚迪旗下“爆款”、国内SUV细分市场新一代“神车”——宋PLUS DM-i。

回想早些时候,圈内人士还在讨论:为什么吉利在推“插混”产品时总是慢半拍、甚至一拍。现在,答案揭晓了——为“银河”让路。

再看当天的整场发布会,也犹如“工作报告”,对产品的核心技术解读则少之又少。或许,吉利也知道说得越细,人们就越会朝雷神Hi·P系统去“联想”,但“银河”又是全新产品系列——如果还用“老”技术,多少会显得有点“诚意不够”?……

其实,吉利完全可以表现得大方一点——比如:雷神Hi·P就是为了“银河”系列产品而提前布局的动力技术。经过帝豪、星越L等车型的检验后,这套系统性能充沛、稳定性强……当然,如果再加一些马力和扭矩参数上去,或许就更有说服力了。

至于“吉利银河”的宣传海报拉上“仰望”和“理想”,这无疑就更是一步错棋。

以“相爱、相杀”多年的“BBA”为例,虽然互为对手,但在广告内容和营销手段方面几乎都是“点到为止”;即使有时已较为“露骨”,但仍然会非常克制地不提及对方品牌名。

反观吉利,难道消费者真的会因为“你的理想,就是仰望银河”之类宣传语,就认为“比亚迪和理想不如吉利”吗?……

仅凭“心急火燎”,就能成事?

——车动力|雷铁军

从“中高端新能源系列”项目“火速”上马,到宣传语严重“碰瓷”、有失“大厂体统”,或许都映射出吉利当下面对国内新能源产品、尤其是混动车型细分市场的心态。

一个字:急!

面对比亚迪的一骑绝尘、遥遥领先,面对诸多“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对手的争先恐后、互不相让,看似早已通过几何、极氪、乃至于枫叶与睿蓝等品牌多方“布局”的吉利,却至今尚未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规模方面真正折腾出“名堂”。

另一方面,它又贵为中国汽车品牌中位列2022年销量三甲的“头部”车企,眼看在前述那条“制胜未来”的新“赛道”上迟迟无法提速,如何能够不急?……玩车网

不过,再急都不应该乱了“章法”,想“提速”也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积淀、甚至是“独门绝技”——面对比亚迪赖以成名的“DM-i超级混动”和“刀片电池”等“N种武器”,吉利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仅凭尚未收获足够认可与口碑的“雷神混动”,够看么?……

更何况,面对新能源产品时代的全新竞争格局,类似吉利这样“广撒网”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战术或许已经过时。

看看全球电动车“领头羊”特斯拉,其主销产品无法就只有Model 3和Y这两款车(本质上,也可以认为它们是一回事);再看看2022年Q4毛利率高达20%,远高于“霸主”比亚迪(毛利率5%左右)的理想汽车,L7/8/9的“套娃”玩法够不够简单、直接?……

所以,与其像吉利这样“多生孩子,吵吵闹闹”,倒不如真正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特斯拉和理想汽车的“少生孩子,闷声发财”。

只知道玩“文字游戏”、从宣传语层面去“碰瓷”理想汽车,吉利恐怕是“捡(Diu)了(le)芝(lian)麻(mian),丢了西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玩车网。
与“吉利汽车新能源宣传语是什么 世界新能源车设计看中国,中国设计看吉利”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