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13:44:53 | 玩车网
1.
比亚迪
(秦Pro EV/宋Pro EV)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其秦Pro EV和宋Pro EV两款车型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些车型不仅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品质,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的人性化配置和智能化的驾驶体验,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2.
蔚来
(NIO)
蔚来是中国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2014年。该品牌的市值也在不断增长,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蔚来汽车的产品线包括ES6、ES8、EC6等多款车型。蔚来在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也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同时充电网络也很完善。
3.
小鹏
汽车(XPENG)
小鹏汽车是一家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14年。该品牌的市值也在不断增长,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小鹏汽车的产品线包括G3、P7等多款车型。小鹏汽车在智能化驾驶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同时车辆的续航里程也比较长。
4.
理想汽车
(Li Auto)
理想汽车是一家新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15年。该品牌的市值也在不断增长,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理想汽车的产品线包括ONE、Mars等多款车型。理想汽车在车辆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同时车辆的舒适性和实用性也备受好评。
5.
奇瑞新能源
(eQ1/eQ5)
奇瑞
新能源是奇瑞汽车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eQ1和eQ5两款车型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口碑。这两款车型凭借其良好的品质、较高的性价比以及较为方便的充电服务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eQ5的续航里程达到了350公里,极大地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里程焦虑问题。
6.
北汽新能源
(EU系列/EX系列)
北汽新能源作为北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EU系列和EX系列等车型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表现。这些车型的续航里程较为出色,性能也较为稳定可靠,同时还提供丰富的的人性化配置和智能化的驾驶体验,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7.
吉利汽车
(
帝豪EV
/
博越
EV)
吉利汽车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品牌,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帝豪EV和博越EV是吉利汽车的代表性新能源汽车产品,其品质可靠、性能出色,同时还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8.上汽
荣威
(Ei5/Ei6)
上汽荣威的Ei5和Ei6以其豪华的内饰配置、宽敞的内部空间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上汽荣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不容小觑,推出了像Ei5这样具备较长续航里程的车型。
9.广汽
埃安
(
AION S
/
AION LX
)
广汽埃安作为
广汽集团
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其Aion S和Aion LX等车型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这些车型的续航里程表现出色,性能也较为出色,同时还提供了智能化的驾驶体验和舒适豪华的内饰配置,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10.长城汽车(
欧拉
ORA/欧拉ORA EV)
长城汽车的欧拉ORA和欧拉ORA EV以其时尚可爱的外观设计、豪华的内饰配置以及舒适的驾乘体验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同时,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不容小觑,推出了像欧拉ORA这样具备外观时尚俏皮又具有较长续航里程的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时尚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天给大家分享新能源汽车电池排名前十名,仅供参考。
1、宁德时代
作为被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对标的国内的唯一一家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在国内当属领先,虽然动力电池规模上目前还不能排名行业老大,但是其电池技术和品质先后得到了国际豪华品牌宝马、大众的认可。
也算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给国际车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与之合作的有东风汽车、上汽、长安汽车、吉利、广汽等。
2、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依托于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带动,其动力电池业务在规模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原先一直坚持磷酸铁锂技术的比亚迪,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刀片电池,而无论是什么技术路线,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比亚迪依托其多年的电池生产经验一定能将电池做好。
3、国轩
2015年借壳东源电器上市后的国轩高科成为目前A股上市公司最纯正的动力电池标的,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让国轩高科市值高达250亿元。从客户看,国轩高科以商用车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安凯和江淮,乘用车领域订到较少,未来的竞争力提升还要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作为。
4、力神
2015年算是力神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大股东中海油退出,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CT)重新成为力神的控股股东。易主后的力神电池仍没有摆脱央企的机制,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力神总是会慢一步。但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龙头企业,力神在技术和产品上还是具备相当竞争力的。
5、中航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央企背景的锂电池企业,中航锂电是国内上公告目录最多的动力电池企业。但是客户以商用车为主短期内能快速将业绩做大,毕竟商用车不可能持续高速增长,未来的增长动力还要看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6、德赛
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中小型移动电源领域的知名厂商,与全球主要电芯厂开展合作。
7、沃特玛
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并远销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26.6%。公司产品符合CE、L、RoHS等安全及环保要求,并通过了相关认证及检测。
8、威能
威能环保目前的订单基本全部来自于商用车领域,乘用车仅有众泰汽车在使用威能环保的三元电池。威能环保的快速成长也是得益于商用车市场在2014年、2015年的井喷,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得看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布局。
公司研发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已与中通客车、南京金龙、申沃客车、众泰、中国一汽、福田欧辉、沂星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出口欧洲、美洲。
9、微宏
微宏动力主打快充快放的钛酸锂动力电池,瞄准的市场为商用车市场,尤其是在公交和大巴领域,微宏动力收货颇丰。但是如何在乘用车领域突破是微宏动力应该考虑的事情,毕竟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潜力还是来自于乘用车。
10、南洋科技
南洋科技经营范围为锂电池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他材料,拟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电子薄膜制造企业之一。
锂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力等传统领域和节能光源、通讯系统、铁路电气化、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领域。
CATL新能源。
1-宁德时代装机量排名1-2022年国内磷酸铁锂装机。
市占率排名:1.宁德时代 、2.比亚迪 、3.国轩高科4.中创新航、5.亿纬锂能、6.蜂巢能源
市占率分别为:43.0%、40.1%、6.7%,2.4%、2.3%、1.4%。
2-2022年国内三元锂装机排名1.宁德时代、2.中创新航、3.LG化学、4.孚能科技、5.多氟多、 6.欣旺达。市占率分别为:62.2%、10.3%、5%、3.3%、2.5%、2.5%。
1-动力电池Top10。
全球TOP10动力企业,合计装机量约为467.28GWh,市占率超90%,依次为:1.宁德时代、LGES、比亚迪、松下、SKon、三星SDI、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10.孚能科技。
2-CATL宁德时代。
2022全球装机TOP10榜单中,我国企业占据了6席。其CATL宁德时代位居Top1宁德时代,在全球以184.9GWh的装机量占有全球37.13%的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LGES市占率超20%。宁德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85.94亿,同增152.07%,净利润307.29亿,同比增92.89%。
1-企业概况宁德时代脱胎于ATL,成长为全球锂电王者!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业务。
2-成长历程公司成立于2011年,由ATL创始团队二次创业时设立;2012年,公司与宝马集团战略合作;2013年,为客车厂宇通客车开发客车动力电池;2015年,收购邦普、布局回收业务;2017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动力电池系统使用量为全球Top1;2018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2021年,宁德动力电池系统连续五年为全球Top1,储能电池产量市占率全球Top1。
CATL前十大客户1.特斯拉、2.吉利、3.蔚来、4.广汽、5.上汽大众、6.理想、7.长安、8.上海汽车9.东风、10.合众新能源前三占比分别为:17.97%、10.40、6.89。
全球布局基地
公司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在全球拥有五大研发中心:福建宁德、江苏溧阳、上海、福建厦门、德国研发中心。十大生产基地:福建宁德、青海西宁、江苏溧阳、四川宜宾、广东肇庆、上海临港、福建厦门、江西宜春、贵州贵阳、埃尔福特。
全球电池装机情况
宁德时代22年全球装机量为192GWh,同比大幅增长93%,全球市占率为37%。
全球电池装机量10家企业:
1.宁德时代、2.LG新能源、3.比亚迪、4.松下、5.SKI、6.三星SDI、7.中创新航、8.国轩高科、9.欣旺达、10.孚能科技。
储能市场:
全球储能电芯我国厂商出货领先,宁德时代出货量全球第一。得益于中和美大储以及欧洲户储的爆发,东吴预计23/25年全球储能容量需求分别为147/449GWh,同增106%。
1-储能电池主要企业。
1.宁德时代、2.比亚迪、3.亿纬锂能、4.瑞浦兰均、5.鹏辉能源、赣锋、海辰、派能、国轩等企业。
CATL22年营收。玩车网
2022年公司营收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07%;归母净利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2.89%;
不同业务间的营收1)22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实现营收2366亿,同比增159%,占总营收72%2)储能业务实现营收449.8亿,同比增230%,占总营收14%3)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实现营收260.3亿同比增95%,占总营收8%4)电池矿产资源业务实现营收45.1亿,同比增116%不同地区间的营收国内:实现营收2516.71亿国外:实现营收769.23亿。
2023-09-02 01:54:12
2023-05-17 20:48:44
2024-01-04 18:13:32
2023-12-22 17:49:37
2023-09-06 09:35:33
2023-09-02 02: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