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

2024-01-16 03:49:14 | 玩车网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

理想ONE“一撞就断”?交付后发生多起断轴事件

理想汽车作为国内头部新势力品牌,新车交付时间比蔚来、小鹏等品牌都晚,却最先完成交付一万辆记录的成绩。9月2日,理想汽车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今年1-8月累计销售14,656辆,8月单月销售2,711辆,创下了单月交付量新高。而就在销量公布的短短5天内,理想ONE却再次出现了一起断轴事件,这也是自交付以来出现的不少于五次的“质量”问题。

今年1月,一台理想ONE与宝马发生了相撞事故,该事故导致理想ONE安全气囊全部打开。值得注意的是,该事故还导致了车辆右前轮严重受损,且车轮呈现出的角度十分诡异,疑似是发生了“断轴”。从现场图片来看,与理想ONE相撞的宝马撞击部位同样受损严重,不过车辆位置相对比较正常。

5月11日,理想ONE在以48km时速正常行驶中,撞上了路肩,在正常车速的范围内行驶,但却出现了下摆臂球头脱落和轮毂外翻的情况。事故发生后,车主以车辆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向理想汽车提出了退车申请。不过理想官方认为此次事故是受到外力冲击导致的,和车辆本身质量不存在关联,从而拒绝了车主的退车要求。

8月9日,福建厦门一辆理想ONE在正常行驶中突然“趴窝”。此次理想ONE出现了左前轮车轮脱落情况,车辆前部除出现了损坏及液体泄漏外,车辆悬挂的避震弹簧甚至也被弹出,还有类似车辆下摆臂断裂的现象。据悉,车主以45km/h的时速正常行驶,由于操作不慎导致与道路中央的隔离栏发生了碰撞,造成栏杆不同程度的断裂损坏,损坏后的栏杆被卷入到了车辆前悬架位置,导致前悬架损坏,致使车辆左前轮脱落,避震弹簧被弹出,还有液体泄漏等情况出现。

9月7日,一位理想ONE车主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根据视频显示,车辆的左前轮呈现出了近乎90°的旋转。据车主自述。车辆以正常时速行驶,并没有发生任何碰撞。目前理想ONE还没有针对此次事故作出回应。

此外,在近几个月的时间内,理想ONE已出现两次起火和“断轴”情况。半年多的时间里,理想ONE已发生10余起质量事故,包括了动力电池故障报警、仪表盘黑屏、刹车失灵、街头自燃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

8月7日,华为智能汽车负责人余承东在个人微博上表示,华为智选车业务的首款纯电轿跑将于本季度与大家见面,并搭Harmony OS 4(也就是鸿蒙系统4.0),并配了一张车标为“LUXEED”的车型图,据了解这是华为与

奇瑞

合作打造的品牌,既然是智选车模式,那么和

AITO

问界一样,LUXEED大概率将会在华为零售店展示并售卖。

至此,华为已经与4家车企合作,推出4款车型,我们来捋一捋;

华为×北汽极狐:

极狐 阿尔法S

HI版/先行版车型

销量:极狐阿尔法S的月销量整体在1500以下,HI版车型更低

华为×赛力斯:AITO

问界M5

/

问界M7

销量:问界M5月销量在3000左右、问界M7月销量3位数

华为×

长安

×宁德时代:

阿维塔

11/12

销量:11月销量稳定在2000以内、12未上市

华为×奇瑞:LUXEED 轿跑车型

销量:未上市

四个合作对象中,北汽极狐只有阿尔法S的高配车型搭载华为ADAS驾驶辅助系统,华为扮演的角色只是驾驶辅助系统的供应商。而在和赛力斯的合作中,华为的掌控力最强,AITO基本可以说是亲儿子,问界M5和M7也搭载了非常多华为技术,比如平台、电机、鸿蒙座舱、驾驶辅助系统等。而与长安、宁德时代合作的阿维塔品牌,虽然搭载了全套的华为技术,但生产、渠道、营销都由长安负责,主要还是长安说了算。这次和奇瑞合作,到底谁的话语权更多,目前还不可知,但我个人觉得奇瑞对品牌的掌控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问题来了,华为×车企的智选车模式,到底行不行得通?按照目前的销量来看,应该是行不通的,华为合作的几家车企中,只有掌控力比较强的AITO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其它品牌都是半死不活,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华为合作的四家车企里,AITO的销量是最高的,问界M5在21年底发布,22年3月开始交付,6月份销量就超过了7000辆,问界M5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精准的市场定位,20-30万区间中型混动SUV,这个价格往下是玩车网

比亚迪

的势力范围,基本没有赢面,往上又有理想和

蔚来

,同价位

特斯拉

是纯电,而混动领域并没有实力很强的对手,问界M5无疑准确的切入了这块细分市场。但另一方面,问界M5的成功无疑和华为的关系更大,因为M5的前身

赛力斯SF5

,上市2年月销量基本在2位数、3位数徘徊,华为仅仅把赛力斯SF5小改一下,然后拿进自己的店里去卖,就能3个月冲到7000+的月销量,这个成绩是其它任何品牌都做不到的,可见华为的效率和影响力有多高。

问界M5的大卖,让华为尝到了甜头,于是只花了半年时间,就以

东风风神

iX7为基础魔改出了问界M7,但问界M7并没有延续M5的成功,在发布后的第3、4个月短暂冲到了4、5千的月销量,然后在理想发布L8后迅速下滑至如今的几百辆。而问界M5也在推出纯电车型之后,销量慢慢下降,今年一直保持在2-4千的水平,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

问界M5的失意,在于赛力斯SF5本身的产品力就不行,在去年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尚且可以通过华为加持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今年“20-30万中型混动SUV”这个细分市场来了太多竞争对手,下有零跑C11增程版、

深蓝S7

,上有

理想L7

、L8,同价位又有

魏牌

摩卡

DHT-PHEV、蓝山DHT-PHEV,问界M5的压力瞬间变大,而纯电版车型的对手就更多了。虽然华为ADAS的水平极高,但不足以抹平问界M5其它方面的短板,况且智驾版的价格接近30万,对比竞品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至于问界M7,原型本身就是一台毫无产品力的三线自主品牌燃油车型,经过华为的改造,能与

理想ONE

掰掰手腕已经很厉害了,但L8一发布,问界M7马上没了竞争力。

从AITO的兴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要想卖得好,华为必须全程参与其中。技术要用华为的,因为华为的技术很强,平台、电机、快充、车机、驾驶辅助一应俱全。营销也要让华为来做,因为华为有丰富的手机行业营销经验,手机行业要比汽车行业卷得多,从手机行业拼杀出来的团队,营销能力绝对是顶级的。最后,渠道更得是华为渠道,相比传统4S店模式,造车新势力更喜欢把展台放在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而华为数量众多的终端体验店,则是所有新势力都无法企及的。所以要想成功,必须全流程让华为参与其中,而华为没有全流程参与的品牌,销量都没有很好。北汽极狐,华为只参与了驾驶辅助系统的零部件供应。阿维塔,华为只提供了技术支持,营销和渠道都是长安负责,所以即使阿维塔比问界用了更多华为技术,但热度明显不如问界。

二,合作车企本身需要有硬实力,并且成本控制能力要好。今年新能源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市场总量已经不再增长,各家车企被迫开始打血腥的价格战,要想在残酷的市场中存活下来,车企的硬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一定要强。

小鹏G6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SIC碳化硅技术、800V高压平台、580KM续航、300匹马力的中型纯电SUV只要20.99万起步,XNGP高阶辅助驾驶只要多花2万就能选装,反观问界M5 EV智驾版,在没有SIC+800V技术、其它各方面也没有太大优势的情况下,价格却比小鹏G6贵了6万,正说明了赛力斯在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不足。再加上之前华为宣布不造车,余承东的造车路线被否决的情况下,这次华为找奇瑞合作,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奇瑞在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上要比赛力斯强很多。

回到最初的问题,LUXEED能成吗?或者说,华为智选车模式能成吗?虽然华为的技术实力很强,奇瑞的整车制造水平和成本控制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华为×奇瑞完全符合第二个结论。但真正的问题出在第一个结论上,华为是否能全流程参与LUXEED项目?奇瑞会不会放权给华为,自己只负责制造?如果放权,那LUXEED还是奇瑞的品牌吗?反正我是觉得够呛,奇瑞不是什么小企业,而是年销量100多万、年营收2000多亿的大国企,而且从奇瑞的发展史来看,这是国内最注重自主研发、拒绝外部干预的车企之一,甚至比比亚迪还要保守,而华为自己则是中国第一民营企业,同样注重自主研发,擅长整合,并且压迫感十足。两家强势企业合作,谁都想掌握主动权,大概率就会陷入内耗,如果LUXEED的平台、电机、车机、驾驶辅助都用华为技术,营销和渠道也交给华为负责,那么奇瑞扮演的角色仅仅是代工厂而已,华为也不太可能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一家代工厂。如果平台、电机用奇瑞技术,而华为则负责驾驶辅助系统、营销和渠道,那么奇瑞在新能源尤其是纯电方面的技术积累,能否撑起足够的产品力,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汽车行业的“华为智选车”模式,和手机行业的“华为智选”模式有本质区别,拿小米的“米家生态链”举例,在米家生态链里,小米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经常投资生态链企业,而生态链企业只生产充电宝、灯具、扫地机器人、热水壶等智能产品,这些产品只是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延伸,接入米家APP,和小米一起构建起了小米生态,而不是米家生态链企业自己也研发手机和系统,和小米对着干。华为智选模式也是这样,智选企业的产品只服务华为手机/鸿蒙系统,是华为生态的延伸,而不是另立山头,哪怕在华为被制裁期间,华为智选也卖鼎桥、iNOVA等品牌的手机,但那也是华为控制的小公司,在华为智选模式里,华为依旧掌握绝对话语权。

但到了智选车模式,华为和合作伙伴的角色变了,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却拥有一辆新能源车的所有技术,平台、电机、快充、车机、驾驶辅助一应俱全,而被供应的合作伙伴,要想产品卖得好,不仅需要采购华为的所有技术,还需要把营销和渠道交给华为,等于说到头来自己只是个代工厂。放在手机行业就相当于华为有处理器、系统、内存、电池、充电器所有零部件,零售店数量也多,营销水平也高,然后合作伙伴只负责设计logo,贴标卖手机就行,那这样和江淮未来、力帆理想、

北京

奔驰

、华晨

宝马

还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合作伙伴是羊,华为是狼,狼掌握所有资源,随时可以吃掉羊。

这种狼与羊的关系,任何一家体量稍大的车企都是无法接受的,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本来就是核心技术,只要是体量稍大一点的车企都会自研,就连被称为组装厂的蔚小理基本上也都是全栈自研。宁德时代作为一个只研究动力电池的供应商,已经表现得够没有攻击性了,但也只是提供电芯而已,封装技术、热管理系统依然掌握在车企手中,甚至一些车企依旧有自己研发动力电池、抛弃宁德时代的想法(比如蔚来),而华为掌握全套新能源技术,整个公司的狼性文化和超强的执行力又是业界闻名,几年前在手机行业差点把友商全部干掉,现在因为被制裁转战汽车行业,如果你是车企老板,就问你怕不怕吧。所以华为智选车模式,注定只能与实力弱的车企合作,而在新能源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垂直整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雪球越滚越大的现在,实力弱的车企的竞争力会越来越低,所以我是非常不看好智选车模式的,我觉得迟早有一天,华为要自己造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寒霜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

理想汽车8月销量断崖式下滑,这会对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当理想汽车出现断崖式下滑,那么这种情况对该企业肯定是不好,首先来讲会影响该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对该汽车的销量会带来急剧的刺激作用,当然对该汽车口碑效应也会带来一定影响。总之销量下滑对企业发展是不利。

任何一个汽车行业都是希望自己的销量越来越高,肯定都不希望自己销量越来越差,在面对着销量急剧下滑的情况,该企业的发展和影响力是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影响该汽车的发展

实际上该汽车发展会因为销量减少而带来最直接影响,如果汽车的销量急剧的下滑,首先就会影响该汽车的长远发展,毕竟一个汽车如果想要发展的更好,变得更加受大众的喜欢,首先就是要考虑汽车的销量,如果汽车销量做得很好,那么大家也都比较喜欢这些汽车,那以后汽车想要发展,就会更加有基础。

二、影响该汽车的总体销量

实际上一个汽车行业销量急剧下滑,影响的绝对是这个汽车总体销量,毕竟一辆汽车想要成为行业中佼佼者,必须要稳定汽车的销量才行,比如说一个汽车,如果是每个月销量都达到了标准,甚至还超过标准,那就说明该汽车行业的口碑优势性比较强,至少老百姓比较信任吧,如果有一个月急剧下滑,那就说明这个汽车销量稳定性不是很好。

三、影响该汽车的口碑

如果该汽车品牌的销量下滑以后,对汽车的口碑是会带来急剧影响,毕竟一个汽车品牌,想要发展的更好成为行业的顶尖者,那么口碑是不能够变差,如果口碑变差,那么该汽车想要有更好发展,销量想要提高那是不可能,要知道这个社会口碑和品牌效应才是最主要,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才是最有利。

以上就是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玩车网。
与“AITO后华为又找奇瑞,智选车模式能成吗?丨炉边谈车”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