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00:04:55 | 玩车网
减震硬比软好,因为在转弯时不会发动侧倾的那种心悬的感觉。而且开车时不会有波浪感,有驾驶的动感与乐趣,如果减震软,你会感到加油也软,开起车来起伏感难受,转弯时感到车身象要
翻车
一样。玩车网
你看到现在
改装车
那里。大家改的都是把减震改得硬一些,不想太软,如果你觉得硬的话是没有办法改软的,只能是减震老化以后不要换,那样就会软。
相信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对于国产车还有合资车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到底哪一个更有优势呢?大家今天一起再来看看有什么区别吧。国产车跟合资车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品牌的影响力。作为消费者来说,当然希望每一个国产的自主品牌都能够走向世界,跟世界上所有知名的一些汽车品牌来竞争。
只是由于国内汽车比较粗犷的发展,给消费者的印象不是很好,比如车辆款式的抄袭,还有故障率很高的。所以想要改变消费者对于国产车的看法,还是需要再多努力一下的。国产车的发展也不是很平衡,这个现象在当今社会也越来越明显,现在国产车的SUV销量还是不错的,可是在轿车类型来说,国产车并没有什么能够能拿得出手跟合资车较量。
其实消费者的态度也是国产车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产品做得再好,消费者不认可也没有用,毕竟还是需要消费者来买单的,但是一些固有的观念在消费者的心中还是比较沉重的,一提起国产车大家都说国产车的质量不太能相信,觉得用国产车没有面子。很多家庭也选择过国产车,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好的感受,国产车在刚买的时候开起来与合资车没什么区别,但是时间一长国产车就会出现一些小毛病,到处发生异常的响声,但是合资车的质量问题就会好很多。
不过有的网友认为用以上的观点来判定谁好谁坏都不太公平,因为不管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都会有好的一面,也都会有坏的一面,不能够全盘否决国产车也不能因为某一个国产品牌来否定整个国产车的行业,毕竟国产车也有一些优点,最主要的还是价格更加的亲民,配置也比较符合大家的喜好以及使用习惯。
汽车底盘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其设计和制造难度是比制造发动机更大的工程
不能否认曾经国产车与外国品牌在底盘设计上有巨大的差距,但近几年的技术储备和进化已经非常明显了,与外国品牌对比至少是超过一部分但和一线国际品牌还是有差距的,至于差距有多大无法量化。
汽车底盘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细分之后包括传东西、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四个单元;最长被提及的悬架系统属于行驶系之一,其次还包括车架、车桥、车轮等等。完整底盘需要精确的计算负载、弹性元件力、结构抗扭力、金属屈服强度、行驶中的姿态等N多参数才能设计出一个看似简单但无比复杂的几何结构。
设计底盘真的要比模块化生产且有成熟方案的发动机变速箱难度更大,这也是初期自主品牌被诟病的主要原因。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二三线品牌仍旧停留在“有形无神”的阶段,搬来一台成熟车型按照底盘结构布局复刻出完整的造型,燃油加上动力传动和悬架系统就那么组装出来一辆车,知名度较高的某泰就是这样了。
即使底盘悬架结构甚至包括弹性元件都采用完全一致的结构,但发动机动力不同变速箱的结构不同也会明显改变原有底盘设计好应该实现的车身姿态,所以早期的仿品多大都有不错的悬架结构但都没有良好的驾驶感受。
后期一线自主品牌以重金请来海外优秀的底盘设计和调教团队,技术上的升级确实非常明显,这点不能否认技术储备是落后于外国品牌的,毕竟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能师夷长技也没有错。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是仅依靠第三方的调教并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也有类似比亚迪这种企业以N多亿买来一台现有团队都不会用全球仅有30多台的MTS整车模拟测试设备以及K/C试验台,虽然技术一穷二白但在不断的“偷师”下也已经掌握了核心的调教技术。
在这些企业的不断发力下国产车的底盘至少和同级合资车相比是有些优势的,但和主攻高端的豪华品牌轿/跑仍有的不小距离。合资车在20级以下大部分车型几乎谈不到操控,这类车是以廉价的配置和平台谋取高利润的资本,国产车背后虽然也是利益但毕竟是民族品牌且还在发展阶段,为获得更好的口碑抢占市场份额所以在很多方面还是会更注重车辆品质的。
所以想要极端的操控体验考虑中高端进口,普通代步车可以尝试对比体验一线自主品牌和一线合资品牌,实际体验的回馈会非常可观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23-10-28 07:49:57
2023-10-21 15:26:14
2023-10-20 11:31:48
2023-08-24 06:46:53
2023-09-05 08:57:46
2023-10-19 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