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21:52:08 | 玩车网
作者|王云朋
出品|汽车大观
尽管当下还在盛夏,但对
北京
现代
来说,却感受不到一丝暖意。
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仅为12.32万辆。上半年,虽然销量同比增长了13%,很有触底反弹的意思,但也是建立在产品大幅优惠的基础之上。
换言之,目前北京现代仍在以价换量,继续透支着品牌力。
销量不济之下,北京现代产能大幅闲置。
资料显示,北京现代曾拥有五座整车生产工厂、三座发动机生产工厂和一座技术中心,整车年生产能力超过165万辆。
然而,面对巨大的产能和不断下滑的销量,北京现代于2021年5月27日出售了北京顺义基地第一工厂,2022年关闭了第五家工厂。
时间来到2023年,6月20日,在首尔举行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韩国现代汽车集团CEO张在勋表示,公司计划今年再停止另一家在华工厂的生产,两家暂停生产的工厂将被出售,同时在华提供的产品将从13款减少至8款,并专注于SUV车型和
捷尼赛思
品牌。
“为了改善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公司正通过优化生产能力和管理地区阵容来寻求在中国市场的优势。”现代方面表示,剩下的两家工厂将会优化生产,并主要面向新兴市场进行出口。
作为曾在国内与
本田
、
丰田
、
日产
等车企同等级别的合资品牌,北京现代或许不会想到它会沦落到今天这般光景。
但历史的进程总是令人唏嘘,即使是一家车企、一个行业,高光和暗淡的切换,也如此飘忽不定。
500把镰刀搞创业
2001年11月10日,经历15年旷日持久的谈判,距离北京4000公里之外的卡塔尔首都多哈,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文件,宣布自2001年12月11日起,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
而在中国加入WTO的23天前,即2001年10月17日,原韩国现代汽车会长郑周永之子郑梦九来到北京。在北京市委一间会客厅里,当时的北京市委领导会见了郑梦九,并明确表示北京市将支持北汽与韩国现代的合作。
2002年4月29日,
北京汽车
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现代汽车株式会社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5月,现代MOBIS的首个海外工厂——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模块工厂竣工,为现代汽车的国产奠定了基础。
2002年7月,北京现代工厂筹备组进驻位于顺义的原北京轻型汽车公司厂区,这里将被改造成北京现代的厂房。
当时,号称“十年规划、十年建成”的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厂区里有些地方杂草的高度甚至超过人。
为了解决厂区的荒草问题,筹备组进厂后的第一件事是每人发一把镰刀,把厂区内的荒草先清理一遍。这便是北京现代人后来口口相传的“500把镰刀搞创业”。
彼时,北京现代员工的敬业精神,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仅用了4个月时间,原先破旧的北京轻型汽车厂被整备一新。
2002年10月18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作为中国加入WTO后被批准的第一个汽车生产领域的中外合资项目,北京现代被视为发展首都经济的龙头项目和示范工程。
为此,当时北京市下达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任务目标,于是中韩双方在正式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后,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就实现了北京现代第一工厂的投产,首款车型为
索纳塔
。
2003年2月24日,北京现代完成四大工艺生产线的一期改造,形成了5万辆的轿车生产能力。当年12月28日,“家轿之王”
伊兰特
正式上市。在北京现代的发展历程中,这款产品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
生产线和产品的迅速落地,让北京现代在2003年对北京市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了8%,对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21.8%。
其中,拥有四眼花生灯的索纳塔在公务车、出租车等市场取得了出色的销量表现,达到52000辆,在B级车市场占有率达10%,创下汽车市场投产第一年产销总量的奇迹。
“现代速度”曾令人惊叹
2019年,当人们惊叹于
特斯拉
和
上海
打造的“特斯拉速度”时,却淡忘了17年前现代和北京达成的“现代速度”。
2002年12月23日下午3时,北京现代第一工厂,一辆白色索纳塔缓缓驶下生产线。
此刻,距北京市政府与现代的会面过去14个月、距项目确定过去8个月、距公司成立仅过去2个月。
那一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二年,也是韩系车在华极速之旅的开端。入世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与之伴随的还有迅速壮大的汽车市场。
在此背景下,凭借高颜值、高性价比等要素,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是节节走高,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北京现代方面,2002年索纳塔一战成名,投产第一年就取得了5.2万辆的傲人成绩,占当时B级车市场10%的份额。
2004年4月,北京现代一工厂二期改造工程竣工,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北京现代完成从5万辆到15万辆年产能的飞跃。
同年12月23日,北京现代第20万辆轿车驶下生产线。在当年中国汽车市场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北京现代逆势上涨,完成了全年15万辆的生产任务。
2006年,北京现代覆盖A0级、A级、B级、SUV多个细分市场的产品线初步形成,并完成第50万辆新车下线。2007年,北京现代先后完成发动机第二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大区调整、成立三大事业部、12个办事处,实现销售中心前移,提升了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2008年4月8日,随着第二工厂竣工并投入运营,技术中心完成一期建设,北京现代开始从单一型的汽车制造企业向全能型汽车企业转型。同样是这一年,北京现代缔造了国内汽车厂商累计产销100万辆的“用时最短纪录”。
2012年,北京现代销量接近86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5%,位居年度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第4位。其中,
悦动
、
瑞纳
销量超过20万辆,第八代索纳塔以月均8300辆的销量表现跃居细分市场前五,成为
帕萨特
、
迈腾
、
凯美瑞
、
雅阁
之外最畅销的B级轿车。
2013年,北京现代开始进入百万销量时代。数据显示,当年北京现代产销突破100万辆,位居年度国内车企销量排行榜第5位,市场份额升至6.8%。
北京现代也成为继
大众
、通用之后,国内第三家单一品牌产销破百万辆的车企和国内用时最短实现“500万辆”的品牌。
在此之后的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得益于此前的增长惯性、“D+S”战略以及多款SUV产品的强势表现,北京现代销量虽有浮动,但也都保持在年销100万辆以上。
从第1辆到第1000万辆,北京现代用了16年。而同样的目标,上汽通用用了17年,
一汽
-大众用了23年,上汽大众则用了30年。
可以说,在当时的“现代速度”光环之下,北京现代已隐隐有了与南北大众battle的实力。
高光与暗淡的切换
“大概是从17年开始卖不动了,之前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卖百来台没问题,现在每个月门店目标就40台左右,压力还是挺大的。”一位北京现代4S店工作员表示。
2017年正是现代的转折点。这一年,虽然北京现代推出了全新悦动、伊兰特EV等新产品,进一步完善了产品阵容,但销量还是骤降至近82万辆,一下子跌去30多万辆,降幅达到27.8%,
在此之后,北京现代更是难以遏制下滑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79万辆、71.6万辆、50.2万辆、38.5万辆和28.4万辆,遭遇“六连降”。
迈入2023年,北京现代的颓势也没有任何好转。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累计销量仅为12.32万辆。
销量持续滑坡下,北京现代的亏损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北京现代分别亏损62.8亿元、50亿元、62.84亿元。
由于销量和业绩的不佳,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管理层也开始频繁变动。
2017年,陈桂祥接替刘智丰担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
2018年7月,北京汽车副总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采购中心主任刘宇接替陈桂祥,担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
2020年6月,刘宇调任
北汽新能源
,北京现代中方一把手位置由杜君保接替。
2021年,北京现代两位副总经理向东平和樊京涛也相继离开。
2022年6月,吴周涛重返北京现代,出任常务副总经理一职,担任北京现代中方“一把手”。
2023年,杜君保离开,换成总经理吴益均。
此外,巅峰时期,北京现代拥有北京、重庆、河北三大生产基地,5座整车工厂总产能超165万辆。
但2021年5月,北京顺义第一工厂被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
收入囊中,将其改为了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2022年,北京现代北京第二工厂和重庆工厂相继停产;时间来到2023年,沧州工厂也被曝在6月停产,其他配套企业裁员撤离。
对于北京现代遭遇的困境,2022年3月北汽集团和韩国现代共同向北京现代增资约9.42亿美元(约60亿元人民币)。只是从目前的市场表现和业绩看,北京现代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从0到100万辆,北京现代创造了“现代速度”,但从100万辆跌落到20万辆,这种“高光与暗淡”之间的急速切换,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现代速度”?
探寻“失意”的根源
“从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的销量逐渐走低,真正的原因是:过去北京现代一直在过度追求销量,没有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上去,也没有在真正的做品牌,所以当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北京现代的销量下滑是必然的。”此前,吴周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事实也确是如此。如果说2017年韩系车销量的下滑是受“萨德事件”影响,那么在萨德风波远去之后,北京现代与
起亚
销量的持续下滑,就印证了“萨德”不是罪魁祸首,它仅仅是导火线,深层次的原因出现在企业内部。
首先是产品层面,由于多年来销量的扶摇直上,北京现代在此之前并未及时引入较为有特点的新技术与新产品,以至于出现了老伊兰特四代同堂销售的奇观。
而近几年主推的第七代伊兰特和第十代索纳塔,也因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佳而备受诟病。
2022年11月,中保研(C-IASI)发布的测试成绩中,伊兰特仅有一项评分获得G(优秀)评级,其余测试项目评级分别为A(良好)和P(较差)。第十代索纳塔方面,在2021年中汽研C-NCAP进行的正面40%偏置碰撞测试中,主驾驶一侧的A柱明显弯折,甚至是近乎断裂。A柱之折,也成为索纳塔的致命一击。
除了产品力不足,品牌力的逐步衰弱,也是北京现代困境的根源之一。
相较于一众欧美和日系品牌,现代汽车的历史并不算久远,而这也就致使北京现代一直都在走“以价换量”的道路。
但“性价比”是一把双刃剑,此举虽令北京现代一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市场业绩,但也对其品牌力和溢价能力造成了损害,给消费者留下了低端合资品牌的印象。
这也导致目前北京现代旗下售价在16万元以上的第十代索纳塔、第五代
途胜
L/途胜L N Line、第四代
胜达
旅行家等车型,月销量可以忽略不计。
总的来看,在中国市场上北京现代乃至起亚品牌,除了“性价比”以外就没有更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卖点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北京现代汽车报价及图片
现代车的车型有:
1、朗动:
朗动,是在海外率先上市的现代汽车全球车型。“朗动”有不折不扣的“国际范”——横扫世界四大洲,创造了辉煌战绩。从2011年至2021年4月,朗动同款车在全球范围内已销售308013台。
2、悦动:
“悦动”流畅的线条设计、宽大的驾乘空间、经济环保的动力系统,以及无微不至的车身安全,全面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为整个细分市场吹响了全面升级的号角。
3、北京现代瑞纳:
北京现代瑞纳是北京现代公司联合现代北美公司以及欧洲设计中心共同设计开发的一款车型。其外观运用了流畅的线条设计,风格偏时尚,定位于年轻消费者。
4、途胜:
途胜是现代汽车旗下最畅销的SUV车型之一,自2005年问世至今,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量已经超过700万辆。作为一款成熟的全球化车型,途胜在问世来的16年间已先后在韩国、欧洲、美洲、中国等国家取得成功,积累了深厚的用户基础与口碑。
5、格锐:
进口格锐,为现代旗下的一款车型。身长度达4.915米,轴距2.8米,底盘高度220mm,为您提供各种驾驶需要,男人味十足!3.0lv6gdi和3.3lv6gdi两款直喷发动机。其中3.3l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86马力。
北京现代4万到5万车
1、艾瑞泽5
官方指导价:4.99-8.58万
级别:紧凑型轿车
艾瑞泽5这款车是一款国产代步小车,指导价很低,但功能丰富空间也很好,前脸的设计让人有不错的印象,仪表台造型符合品牌调性,在能看得到的地方,这款车有很多可称赞的特点和亮点。而艾瑞泽5的不足,动力首当其冲,变速箱反应如果能够提高一点,市场上就没有对手了。
2、宝骏310
官方指导价:3.78-6.08万
级别:小型轿车
宝骏310这款车属于小型两厢车,5万块就能买到一台遮风挡雨的交通工具,说的就是它。很显然,这是一台比老年低速电动四蹦子稍微高档那么一点的车,多数配置只有高配才有,安全气囊也不例外,在如今实属罕见。推荐它的理由是什么?很好猜出来,售价足够低,用来占牌,或者买菜接娃都可以。
3、悦翔
官方指导价:4.99-6.79万
级别:小型轿车
悦翔属于长安品牌中的买菜车系列,它的造型潇洒,还有良好的开车体验,从侧面烘托出长安对悦翔的改造花了不少心思。既然属于买菜车,燃油经济性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特征,悦翔的1.5L发动机动力可谓是随踩随到,油耗还很小。
但是以5万左右的车来看,这款车依然存在特别鲜明的瑕疵,车机不好用、仪表台用料一般,这些都是需要去接受的。
4、焕驰
官方指导价:4.99-7.39万
级别:小型轿车
焕驰是起亚旗下的入门级小型车,像这样的车作为代步就最为适合。焕驰最大的优势就是空间好,这一级别的车型要把空间做大还是挺难的。1.4LNA发动机或许没什么力,但胜在油耗够低。不过舒适性和内饰用料一般般,毕竟价格摆在那,消费者对此也会有更大的包容。
5、瑞纳
官方指导价:4.99-7.39万
级别:小型轿车
瑞纳是北京现代旗下的一款低端小型车,也是买菜接娃的首选车型。主要是,它的定价很吸引人,5万多就有交易,此外,合资品牌始终比自主品牌香,但就是配置不如国产车有优势。省油耐用好养是瑞纳的最突出的亮点,如果你手头预算有限又想要一台车来上下班代步,这款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北京现代汽车报价及图片大全价格表
北京现代ix352021款是一款现代旗下的紧凑型SUV,其官方指导价为129800元-155800元。北京现代ix352021款2.0LGLS自动两驱领先版的官方指导价为139800元,以吉首为例,目前该地没有什么优惠;如果全款购买的话,再加上商业险6203元,上牌费用500元,购置税12372元,车船使用税400元,交强险950元,那么总的落地价就是160225元左右。
北京现代ix35中网采用网状的设计,并饰以镀铬饰条,霸气的造型很夺人眼球,再搭配线条年轻的前脸,给人一种较为活泼的感觉。
北京现代ix352021款2.0LGLS自动两驱领先版内饰以黑色为主,辅以银色饰板,再配合饰板,整体设计很耐看。另外,这款车标配了CarLife、前排侧气囊、胎压显示等多项配置,配置表现没得说,大大提升了用车便利性。
动力方面,北京现代ix35配备了2.0LL4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kw,峰值扭矩为193牛·米,匹配了自动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6.3L/100km。底盘方面,该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为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并采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
总的来说,北京现代ix35的综合实力还是比较符合其市场定位的,你会花这个价格购买这款车吗?快到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北京现代车价格及图片新款
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很能打动消费者,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买车时自然要对中意的车型有基本的了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类车型中的一员——北京现代ix352021款2.0LGLS自动两驱领先版,然后再为大家算一算它的落地价。
功能配置方面,北京现代ix35配备倒车车侧预警系统、前排侧气囊、胎压显示等四项安全性配置。同时,这款车还配备了无钥匙启动系统、自动驻车、定速巡航等十一项舒适便利配置。
下面咱们来看看落地价,北京现代ix352021款2.0LGLS自动两驱领先版的官方指导价为139800元,目前牡丹江市没有什么优惠,购置税和车船税等必要花费14222元,再加上商业保险6203元,最终的全款落地价为160225元。
总的来说,北京现代ix35的综合实力还是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屏幕前的你觉得这款车怎么样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北京现代全部车型报价
商家报价:5.55-7.39万厂商指导价:7.39万元全款购车:总价约8.60万元预估购车费用:查看明细裸车售价:73,900元新车购置税:6,316元汽车保费:4,787元车船使用税:480元验车上牌费用:500元总价:85,983元贷款购车:首付约3.43万元,月供约1589元贷款买车颜色:乌木黑乌木黑宝石蓝宝石蓝星辉银星辉银魅惑红魅惑红流沙金流沙金炫丽黄炫丽黄优雅白优雅白排量:1.4L变速箱:手动发动机:78.7kwL4质保:两年或6万公里长/宽/高:4340/1700/1460车身形式:4门5座三厢综合工况油耗:6.1L/100km网友油耗:9.2L/100km燃油:93#汽油查看全部参数配置
北京现代有10种车型。北京现代汽车的车型包括伊兰特、ix35、途胜L、悦动、悦纳、索纳塔、胜达、名图、ix25、LAFESTA菲斯塔。玩车网
1、伊兰特,很实用、外观不错、中控屏设计不错、转向轻重合理、很舒适。伊兰特的内饰设计简单却不简单,非常耐看,中控台更是触感更好,液晶仪表盘更是充满了科技感,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一股怪异的味道。
2、北京现代ix35,动力输出平顺、中控屏设计不错、后备厢空间宽敞、车机科技感强、行驶稳定性不错。这辆车静音效果很好,不管是开着车,还是怠速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都很大。座椅方面,感觉双腿无法完全包裹。
3、途胜L,转向没有虚位、经济实惠好开、男人的车、外观大气、加速强劲。操控性也挺棒,本身辅助功能都是特别多,语音操控还有它的多功能方向盘,还有倒车影像以及定速巡航都是很不错的。
4、悦动,性价比高、动力输出平顺、油耗低、动力十足、油耗较省。指哪打哪,很方便,没有虚位,底盘扎实,跑高速也不会感觉到轻飘飘的。就算过一些坑洼路面,地面上的振动也不会传递到方向盘上,感觉非常的舒服。
5、悦纳,后备厢空间大、颜值爆表、方向盘手感不错、操控不错、内饰做工好。操控也非常的不错,没有开过什么车,人生第一台车开这么一台车,感觉还是比较好控制的,至少没有任何别扭的感觉,操控起来也非常的容易上手。
6、索纳塔,油耗低、操控不错、舒适性好、后排空间大、真好看。别看这辆B级车有五米多长,但操控起来却轻盈无比。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太习惯,但现在习惯了,真的很方便。
7、胜达,内饰质感不错、高速省油、座椅舒服、外观时尚、舒适性不错。就是喜欢全新胜达。全新升级的外形,霸气!硬朗!威武!很符合现代车的科技感,时尚感,商务车感,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没必要纠结,选来选去的多麻烦。
8、名图,性价比高、天窗给力、外观大气、整体空间出色、性价比不错。知道目前车的市场行情,合资品牌,这个价位内饰都这样,硬质偏多,座椅比较满意,颜色很喜欢,舒适度不错。
9、北京现代ix25,动力十足、内饰质感不错、底盘高、整体空间出色、外观时尚。后排还算可以,三个标准身材坐着不算挤。后备箱相对来说小,放着日常用品是够用的,放大件可以后排座椅放倒。
10、LAFESTA菲斯塔,空间够用、外观拉风、操控出色、动力十足、动力响应灵敏。操控也很不错,方向盘没有虚位,用起来十分顺手,底盘悬架调校的很好,转弯掉头也没什么侧倾,刹车距离还不错,很有安全感。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简称"北京现代",于2002年10月18日成立,是中国加入WTO后被批准的第一个汽车生产领域的中外合资项目,被确定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首都经济的龙头项目和示范工程。
2023-09-03 13:51:19
2023-09-24 02:36:39
2023-09-05 10:40:57
2023-10-28 07:49:57
2023-10-21 15:26:14
2023-09-03 19: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