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04:13:28 | 玩车网
8月10日,乘联会新鲜出炉的厂家零售销量数据公布了。相比于去年7月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实施下,今年大部分以燃油车为主的厂商销量不可避免的下滑也属于正常现象。而能在今年实现同比增长的厂家无疑都是新能源车领域的佼佼者,才能弥补上燃油车销量下滑的亏空。当然 比亚迪 去年4月全面停售纯燃油车后,自然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下面看看到底有哪些厂商入榜单了?
1、比亚迪
7月销量:230882辆
比亚迪自从2021年1月1日更换了新的LOGO后,21-22年连续两年拿下厂家年度销量榜一的位置。看今年比亚迪相比于去年7月同期销量同比增长45.2%,应该是能继续稳拿23年度冠军不成问题。而且比亚迪今年还有 宋L 、 海豹 DM-i等新车辆准备上市,让人更加期待比亚迪在今年能不能完成30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
2、 一汽 - 大众
7月销量:152062辆 玩车网
一汽-大众作为曾经的销量冠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汽-大众仍然占据7月零售销量的8.6%的份额。说明一汽-大众旗下的经典车型依旧受到市场的认同,而一汽-大众也对经典车型如 速腾 、 迈腾 等走量车型进行了升级改款,不仅外观更加年轻、运动、时尚,而配置上也更加丰富多样。在新能源如火如荼的进行时,依旧稳住销量可见一汽-大众的实力深厚。
3、 吉利汽车
7月销量:117653辆
吉利7月的销量相比于去年7月同比上升7.5%,占市场6.6%份额。可以说是稳中有进,马上杭州亚运会就要开展,吉利作为亚运会的赞助商应该还能再出一波风头。不过最让人期待的还是吉利集团收购魅族后,能不能改善吉利车机系统的风评。隔壁的 领克08 已经搭载上的魅族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得到了不少的好评。而吉利最近的银河系列势头也非常强劲, 银河L7 L6都是冲着比亚迪的秦、宋家族的地位发起挑战。销量上也获得不错的成绩,相信未来吉利能超越一汽大众的位置。
4、 长安 汽车
7月销量:117424辆
长安汽车销量上可以说是紧追吉利汽车,7月零售销量仅比吉利少229辆。长安汽车相比于去年7月的销量今年同比增长3.0%,还算不错。最近的长安 深蓝S7 也是刚刚上市就成为了爆款,只是目前还在产能爬坡阶段。相信8月销量应该能破万,毕竟深蓝S7只要14.99万的价格就能享受到轴距2900毫米的增程式新能源中型SUV。“量大便宜”还有长安品牌背书,销量肯定不会太差。而长安除了深蓝以外,还准备了另一个“杀手锏”—— 长安启源A07 。有望能和比亚迪汉EV展开激烈的斗争,值得期待。
5、上汽大众
7月销量:100003辆
如果是一汽大众能稳住7月销量是依靠经典的车型的活,那么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旗下则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特供车”。而今年7月的上汽大众销量上相比去年7月同比下降16.7%,当然原因不出在所谓的“特供车”。而是上汽大众的旗下的小弟—— 斯柯达 和上汽 奥迪 实在不给力,而上汽大众的 朗逸 、 桑塔纳 等走量车型又面对自主品牌和降价的日系品牌双重挤压。销量上自然更加难看,而上汽大众寄予厚望的新能源ID系列。在大幅的优惠力度下,大众ID.3的7月销量才七千多,完全不能抗下大旗。所以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现在都只能排在厂家销量榜第五名。
6、上汽通用
7月销量:83021辆
上汽通用7月的销量上可以说和上汽大众同为“难兄难弟”,同比去年7月的销量降低9.8%。7月销量仅为83021辆。除了上汽大众燃油车市场失利,注重新能源市场之外,上汽通用也试图在新能源发力挽回销量。发布了全新的纯电奥特能平台,最近也发布了基于奥特能纯电平台打造的新能源车—— 凯迪拉克 锐歌、 别克E4 /E5。既然燃油车都卷不过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车在7月给上汽通用带来了将近一万的销量。其中六月刚刚上市的 别克E5 月销量3722辆,别克E4月销量1762辆。而7月大降价的凯迪拉克销量更是只有500辆,如此惨淡的数据显然不能挽回燃油车市场的颓势。
7、广汽 丰田
7月销量:71343辆
广汽丰田同样也面对和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一样的困境,今年7月的销量71343辆。同比去年7月下降13.1%,原本广汽丰田引以为傲的智能电混双擎被插电式、增程式等新能源混动车给抢占市场份额。而新能源纯电 广汽丰田bZ4X 也得不到市场认同,成为丰田保值率最低的车型。而去年加价还需要购买的 汉兰达 、 赛那 如今也有了不少的终端优惠,只能说广东人的信仰也撑不起丰田。
8、 长城 汽车
7月销量:70787辆
长城汽车在最近依靠 哈弗枭龙 系列和注重越野 坦克 系列,还有各种“猫狗”家族车型。7月销量也只差广汽丰田不到一千辆的差距,达到了70787辆。虽然同比去年7月销量下降6.4%,但也是不错的成绩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长城的 哈弗猛龙 准备在成都车展上亮相,不知道会不会能成为下一个销量担当。
9、 奇瑞 汽车
7月销量:64940辆
奇瑞汽车可以说是中国自主品牌里汽车出口的标杆,出口到俄罗斯、南美、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今年7月汽车出口数据更是接近6万辆。而在国内市场的7月销量则是64940辆,都快被出口量反超过去了。不过奇瑞也在布局新能源市场,而且旗下的微型车—— QQ冰淇淋 和奇瑞 小蚂蚁 也非常受市场欢迎。在最近大热的混动领域,奇瑞也推出了火星架构的超级混动平台。最近也是准备推出 瑞虎8 的插电混动版,相信奇瑞在补足混动车型后能接下来的汽车销售旺季上超越更多的合资品牌。
10、一汽丰田
7月销量:62976辆
一汽大众依靠深厚的老本能保住今年的排名,一汽丰田则是本次榜单销量下滑程度最高的车企。相比去年下降了16.8%,基本上可以说是差点就被五菱给代替,勉强保住第十的位置。当然一汽丰田面对销量燃油车下滑的销量,也同样打起新能源的主意。同比亚迪合作的丰田bZ3依靠比亚迪提供的三电系统和丰田的品牌,刚上市确实斩获了每月三千的月销量。不过7月份的就因为门把手问题需要召回的事件更是给本不乐观的bZ3的销量一记“重拳”,7月的销量只剩598辆。上市没有半年的新车就出现召回,一汽丰田新能源车型的质量品控让人担忧。
从乘联会过去一年按国别区分的销售比例图来看,除了一汽-大众还能维持合资的销量牌面,其它的合资品牌都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去年7月开始自主品牌就在不断蚕食日系品牌的市场。究其原因是不断推出的混动车型“直插”日系品牌的传统价格腹地。而日系车的省油经济的特点在插电式混动上没有优势,还不能上绿牌。去年的购置税减半政策极大地促进燃油车市场,而今年对新能源车购置税将实施“两减两免”,和“百城联动”、“千县万镇”等多项汽车消费促销活动,进一步的释放有利于新能源车型的政策。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耀腾车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7月10日,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 一汽 丰田 2023年半年销量累计达到373195辆,同比增长6%。在整个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下降的大背景下,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增速超过大盘3.3个百分点,合资市占率提升0.4%,成为2023年极少数销量与市占率处于增长状态的合资车企,销量增速领跑在华所有日系合资车企。
除了在销量规模方面逆势增长外,一汽丰田上半年围绕新能源、智能化与中高端产品取得坚实成果。1-6月,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占比超过31%,不仅成为丰田在华新能源战略落地的排头兵,也成为整个日系车企中新能源销量成果最显著的车企之一。在智能电混双擎领域,一汽丰田继续保持混动市场的绝对领导者优势,销售规模占HEV市场份额的26%。
在中国汽车整体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上半年一汽丰田中高级车型销量占比达到46%。6月21日,随着 皇冠 SportCross 2.5HEV尊贵版与2.4T HEV四驱至尊版两款车型以进口形式正式在国内销售,丰田全新皇冠品牌车型正式引入中国市场,继续提升一汽丰田高端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硬件是船、服务软件是帆的中国汽车市场,一汽丰田上半年能够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在智能化与服务领域的深耕。2023年,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系列产品成矩阵焕新上市。值得一提的是,一汽丰田将智能技术作为标配,让每一位智能电混双擎消费者都能体验到智能化带来的平权安全与舒适。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显示,一汽丰田三年保值率70.47%,位列合资厂商第一。一汽丰田在终端市场的服务和产品质量体系,有效保障消费者用车和置换品质。
销量稳定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向上;混动实现规模、效率和智能化全面提升;电动化基础、份额与性格基本形成;服务与产品长期保值率不断攀升……2023年上半年,一汽丰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没有短板的“木桶”。
如何做好日系合资新能源领跑者?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35.1%,其中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仅为3.7%。与行业发展趋势相比,2023年上半年,一汽丰田在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遥遥领先于其他合资车企。
1-6月,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累计销售114376辆,占比31%的份额不仅远远超过主流合资车企渗透率,而且跑赢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零售市场占比。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 上海 车展上市的bZ3上半年累计销量8222辆,批发量达到11334辆。按照规划,bZ3今年下半年预计月度交车规模将会提高到6000-8000台。
之所以能获得市场认可,源自bZ3的产品竞争力。bZ3采用多项降低能耗技术,最优电耗百公里仅需11度电,远远低于我国2025年规划的单车百公里能耗12度电的要求,真正实现最环保节能的纯电动汽车。
好的产品需要通过好的服务作为保障,为了让消费者对电动车用得放心,一汽丰田对每一款电动汽车产品都会推出售后服务承诺书。一汽丰田承诺,bZ3整车保修期不低于3年或1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对关键零部件(三电系统)保修期不低于10年或20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对易损件提供6个月或1万公里的保修(以先到者为准),对零件提供1年或2万公里的保修(以先到者为准,易损件除外)。
打造智能双擎电混+中高级产品经营新结构
根据2023年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调研,以目前的主力价格段10万~15万元为例,现有车辆价格在此区间的车主中,有超过54%的受访者表示会在下次购车时考虑更高价格的车型。在现有车辆价格为15万~20万元的车主中,也有接近一半(47%)的车主表示再购时会升级新车的价格区间,所以消费升级的愿望依然强烈。
在整个汽车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一汽丰田围绕中高级车型与智能电混双擎产品进行全面升级。2023年5月,一汽丰田依托“4T”智能化技术,成矩阵对外推出2023款新产品。据悉,“4T”智能化技术指的是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THS II、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oyota Connect 智能互联、Toyota Space 智能座舱。目前,2023款 卡罗拉 、 亚洲狮 、 凌放 、卡罗拉 锐放、 亚洲龙 等7款车型已经全面搭载“4T”智能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丰田在华合资车企将智能技术作为选配,一汽丰田将智能安全技术作为标配,让消费者实现安全平权。
多年混动技术的稳定性,加上“4T”智能技术标配赋能,让一汽丰田在2023年上半年智能电混双擎(HEV)市场累计销售99895辆新车,占整体HEV市场份额26%,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智能与混动细分市场升级同时,6月21日,一汽丰田皇冠SportCross 2.5HEV尊贵版与2.4T HEV四驱至尊版两款车型以进口形式正式在国内销售,这意味着一汽丰田产品将矩阵式上升到40万元以上市场,为一汽丰田向上进阶打开新局面。
2023年上半年,一汽丰田中高级车型销量累计达到170822辆,占比达到46%。目前,一汽丰田主销车型25万-30万元以上车型包括陆放、 格瑞维亚 、亚洲龙以及刚刚引入中国的皇冠多款车型。除了不断推出高端车型外,一汽丰田围绕皇冠产品也在打造相对应的皇冠级服务。目前,一汽丰田正建造“皇冠独立展厅”,加快推进现有4S店升级到第三代店铺,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专享服务。另外,一汽丰田还为皇冠等高端车型用户打造经营服务团队,打通线上与线下空间,提供最尊贵的皇冠服务。
对于一家合资车企来说,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中高级车型市场是保证企业经营与研发效率的关键,也是检验市场对前瞻技术认可的指标。从这一点看,一汽丰田上半年在20/30万元以上市场取得了相当高的消费认可。
合资保值率第一,奠定一汽丰田综合竞争力
对消费者来说,经常能听到“汽车保值率”。“保值率”保的什么?最明显的一点保的就是产品在若干年后二手车市场上的价格,保的是消费者的财富。但如果对保值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这一层,只能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保值率表面上看,是二手车市场对产品的价格体现,实际上其背后真实反映的是一家汽车企业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用性以及品牌的服务和知名度等综合竞争力。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综合数据显示,一汽丰田三年保值率达到70.47%,位列合资车企第一。衡量保值率的第一要素是产品的延续性。作为丰田在华战略布局最完整的合资车企,一汽丰田旗下多款车型无论在保有量还是稳定性上都遥遥领先。例如卡罗拉,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辆,中国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卡罗拉的动力、配置以及新技术的运用,让这款产品不仅成为畅销车型,也成为细分市场的技术与消费标准。
除了销量规模,渠道与服务建设是保值率高的重要保障。目前,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拥有727家经销商,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汽丰田目前在天津、成都、常熟围绕生产厂及港口建有三处“中心零件仓库”,在天津、成都、常熟、西安、武汉、 北京 、广州、哈尔滨、沈阳建有九处“地区零件仓库”。零件供应率达到97%左右,全国90%以上的经销店能在24小时内得到所订购的零件。
截至2023年4月,一汽丰田所有经销店已经实现数字化服务打通,通过客户端、接待端、车间端、车联网等多个系统的数字化打通,使得服务体验从预约接待到生产交车,全流程完成了无纸化和可视化,为用户带来更智能化的体验。
作为连续八连冠、第九次获得丰田全球服务表彰金奖的企业,一汽丰田近年来通过制定《经销店技术规章制度》、《区域技术报告制作流程》等规程文件,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反馈体制,以搭建“经销店和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及“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和生产厂家”之间的桥梁,从而使技术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
围绕消费者关心的新能源汽车长期使用效率与安全性问题, 一汽丰田bZ3 动力电池以“10年后电池容量保持在90%”为目标,努力抑制电池老化,让消费者在纯电动汽车产品上继续享受丰田一贯的耐用品质。截至目前,丰田全球电池已经实现连续25年“0事故”,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一汽丰田电动车的长期使用安心。
多种因素的累积,让一汽丰田成为合资车企保值率最高的企业,也说明一汽丰田规模、产品质量以及维保成绩得到后端消费市场的认可,证明了一汽丰田战略车型未来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综合来看,一汽丰田上半年除了规模可圈可点,在产品与企业经营质量提升上更值得关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十三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高速增长迈入平缓增长期,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带来的市场冲击等多重复杂因素,传统燃油车面临的挑战逐步加剧。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始终站在合资车企头部的 一汽 丰田 ,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快速做出应对,于去年末广州车展,发布了“向新、向上、向未来”全新目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进程。
通过扎实布局,创新施策,2023年上半年一汽丰田交出了终端销售汽车373,195辆,同比增长6%的亮眼成绩。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一汽丰田增速跑赢大盘3.3个百分点,合资品牌市占率提升0.4%,在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一汽丰田是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合资车企,头部地位愈发稳固。
不仅是销量速度上的正增长,在销量结构中,一汽丰田也呈现出电动化车型占比提升、高端车型热销的高质量增长特点。其中,电动化车型销售114,376辆,占比31%。以 亚洲龙 、 格瑞维亚 、 皇冠陆放 、 凌放 、 RAV4荣放 为代表的TNGA-K平台下的中高级车型累计销售170,822辆,占比提升至46%。
而这背后“向新、向上、向未来”的全新战略目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让行业看到了时代变局之下汽车本身价值的回归。
向新: “多样化”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看未来,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而当下,燃油车仍是市场主流。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一汽丰田坚持推进燃油与电动化共进的“多样化”驱动战略,致力于满足所有用户需求。一方面,务实推进燃油技术优势,使其拥有更强动力的同时更节能;另一方面,持续加速电动化进程,形成了业内少有的涵盖纯电、智能电混双擎、智能插电双擎、智能氢电在内的多元电动化形式。
从市场反馈来看,一汽丰田燃油和电动车型保持着均衡增长。今年1-6月,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销售99,895辆,同比增长6.3%。纵观行业,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占整体HEV市场份额26%,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截至上半年,一汽丰田电动化汽车累计销量已达80万辆;伴随着今年8月, 亚洲狮 和锐放双车“智能电混双擎”版的连发,一汽丰田将实现全面电动化,让更多用户获得全新的智电新体验,也为自身打开了变革时代的全新局面。
千万用户基盘之上,一汽丰田的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建设了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工厂,该工厂搭载丰田最新的BEV平台,拥有高自动化率、高智能化、高效率、高柔性化的生产线,可最大程度实现“量身打造”的精品概念,为一汽丰田的电动化转型深度赋能。
向上:高端车型发力, 加速品牌向上
在汽车行业内卷加剧的大环境下,一汽丰田主动推动产品向高端、高价值上布局,以产品高端化带动品牌向上,持续引领价值消费。作为一汽丰田品牌向上的重要牵引力, 皇冠 品牌焕新战略加速落地。6月21日上市的全新皇冠 SportCross与皇冠 威尔法 、皇冠陆放构成了在售新矩阵,加之不久之后将推出的皇冠Sedan,皇冠品牌将形成覆盖轿车、SUV、MPV和跨界车全细分市场的全新产品阵容,全面满足中国高级车用户需求。
同时,一汽丰田还通过建立皇冠展厅及升级店铺设立“专属展区”、配套“专属服务团队”、“专属交车礼遇”的“三专属”,让用户拥有“用车提醒”、“入场特权”、“增值服务”的“三专享”。从产品到服务,全面加速品牌向上。
7月25日,一汽丰田以脱口秀的形式,为用户带来了“时间的臻选”——新亚洲龙2.0L臻选版,官方指导价为20.98万元。新车全面配备“真皮套装”,以远超同级的“超高性价比”成为“B+级轿车价值标杆”。同时,带有岭南地域特色专属标识的亚洲龙岭南版同步登场,且将以丰富的超值礼遇持续抬高丰田高端轿车价值“天花板”。
高价值是高端产品的必备属性,而一汽丰田产品的高价值则彻底贯穿了全系车的全生命周期。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精真估”刚刚发布的《2023年度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一汽丰田以三年保值率70.47%的卓越成绩位列合资厂商第一。
向未来: 全新智能化技术,实现智能平权
面对智能化时代的技术变革,上半年,一汽丰田发布了全新技术主张——“IT''S TiME 此刻,智未来”,其蕴含四维技术,即4T,包括全新智能电混双擎、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联、Toyota Space智能座舱。“4T”全新智能化技术不仅展示了一汽丰田拥抱新浪潮的积极姿态,也彰显了为用户制造更好的汽车,以进化抗内卷的深厚实力。
随即,搭载“4T”技术的“全球SUV销冠”新RAV4荣放、“家轿之王”新 卡罗拉 等7款新车型陆续上市, 以集“智混、智驾、智联、智舱”为一体的产品实力与价值,为用户带来“好用、实用、爱用”的全新出行体验,进一步提升了一汽丰田产品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
同时,无论是“入门版”还是“顶配版”,新车全系全序列搭载了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表达出一汽丰田“奢享有不同,生命安全无高低”的造车态度。
为迎接新机遇,一汽丰田还进行了营销体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机构改革,构建了 “三重”新营销体制。包括重专业、重用户、重渠道,而新的体制也激发了经销商更强的战斗力。5月,一汽丰田再夺丰田全球服务表彰金奖,达成八连冠九加冕的佳绩。
持续巩固在燃油车的市场地位,在新能源新赛道上持续发力,面对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一汽丰田选择向新转型、向上升级,向未来持续进化,应对市场变局。从2023年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来看,一汽丰田正以自己的持续进化之路,兑现发展承诺,也让行业看到了时代变局之下汽车本身价值的回归。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晶报车元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为大家带来的一汽丰田销售 跑赢大盘,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 !一汽丰田如何做到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半年销量同比增长6%皇冠低调入列一丰迎来“关键”时刻6月21日,丰田皇冠SportCross发布2.5HEV尊贵版、2.4THEV四驱至尊版两款车型,并以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这是自2021年,一汽丰田正式打造皇冠品牌以来,这一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次车型扩充,也是首次引入轿车产品形态。随着SportCross的入列,皇冠品牌正式扩充到了包括皇冠SportCross、
电动智能与高端化领跑日系合资车企,一汽丰田做对了什么?7月10日,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一汽丰田2023年半年销量累计达到373195辆,同比增长6%。在整个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下降的大背景下,一汽丰田上半年销量增速超过大盘3.3个百分点,合资市占率提升0.4%,成为2023年极少数销量与市占率处于增长状态的合资车企,销量增速领跑在华所有日系合资车企。除了在销量规模方面逆势增长外,一
丰田致享底盘质量如何致炫汽车底盘悬架基本上概述致享是来源于一汽丰田威驰的网站打造出而成,因而在车体大小和轮距上的技术参数都同样。总体调校硬软适度,根据橡胶减速带时主要表现还算能够,不容易造成很显然的左右颤动。悬架组成的调校相对性较软,因为遭受扭力梁的限定,后排座坐椅舒适性并不如前座那_柔韧性。尽管致享汽车底盘给不上高_厚实的意见反馈,但舒适性和支撑点中间的稳定性比较好,对比于广
一汽丰田官网怎么看优惠【钜惠一】购车通辽一汽丰田超低价,综合优惠高达2万元。【钜惠二】贷款享1-2年零利率、2-3年低利率的金融优惠政策,贷款手续批复快省时、省力、省钱。【钜惠三】购车置换享高达0.5万元置换补贴。【钜惠四】卡罗拉优惠高达1.5万元。(需店内上保险、持本地车牌)【钜惠五】亚洲龙优惠高达1.2万元。(需店内上保险、持本地车牌)【钜惠六】威驰优惠高达
官降3万,经销商最高优惠6万,丰田bZ4X值得买吗?丰田bZ4X上市4个月后(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均于2022年10月上市),广汽丰田日前(2月9日)宣布bZ4X“厂家直降3万元限时购”活动,一汽丰田部分经销商更给出6万元的优惠。此次优惠之后,广汽丰田bZ4X起步价进入16万元区间,仅需16.98万元起,一汽丰田bZ4X更低至13.98万元。如此一击,最受伤的是谁?我
深圳一汽丰田4s店深圳一汽丰田4s店一汽丰田深圳4s店地址如下:深圳中升民康一丰,地址:龙华梅观高速民治出口8号仓旁深圳北站东行2KM。深圳平湖都通一汽丰田,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新厦大道21号。深圳光明一汽丰田,地址: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松白路705号松明工业区内。深圳深业隆华一汽丰田,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街道和平路28号。深圳宝安大兴一汽丰田,地址:深圳市
RAV4怎么样?值得买吗?荣放rav4在紧凑型SUV中算是不错的,值得购买。丰田RAV4是丰田公司的微型多功能越野车家族中的基本型车,RAV4的亮点在于其配置相当优越,定速巡航、EPS电动助力转向、可滑可一键放倒式后排座椅等均属于标配。除了最低配的经典版车型,RAV4全系还配置了VSC车身稳定系统、6安全气囊、TRC牵引力控制系统、HAC上坡辅助系统、自动限滑
一汽大众2021年终端销售185.77万辆,与往年相比这一成绩如何?一汽大众2021年终端销售185.77万辆,与往年相比这一成绩如何?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一汽大众发布2021年全年度销售量数据信息,总计终端市场销售新汽车达1,857,777辆(含奥迪进口汽车),在其中大众知名品牌终端市场销售988,677辆,奥迪知名品牌终端市场
2023-09-03 13:51:19
2023-09-23 14:45:09
2023-10-21 15:26:14
2023-09-04 13:12:36
2023-09-03 19:08:56
2023-09-03 18: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