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00:58:00 | 玩车网
先问一个核心的问题:你考虑买增程式车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天这篇新车试驾分享,相信会合你胃口。
相比于其它新能源车型,目前增程式汽车选择并不算多,10个手指头基本可以数得过来。其中 理想汽车 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 理想ONE ,到现在的 理想L8 和L9,它们的热销都证明了增程式电动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当然,动辄30甚至40多万的价格也确实让人犹豫。
而最近增程式圈又来了一个新晋选手,还带着显眼的标签“30万内最强无焦虑增程电动SUV”。它就是来自吉利旗下的 星越L 增程电动版,新车共有2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为23.97-25.37万。近日我对新车(顶配版本)进行了试驾,借此机会就来帮潜在消费者们验验货。
新车基本信息点:
1、 星越L 增程电动版是吉利首款基于e-CMA超电架构打造而来的雷神增程电动车;
2、新车定位紧凑型SUV,属于 星越L 的衍生产品,此前的 星越L 雷神Hi·F也是如此;
3、新车的造型与 星越L 雷神Hi·F(油电混动)基本保持一致,区别在于它属于新能源,后者只是节能车。
直接来聊聊车辆的实测数据和试驾感受,先介绍它基本的动力总成:
1、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25N·m;
2、单电机驱动,总功率107kW,总扭矩338N·m;
3、41.2kW·h的三元锂电池包,WLTC纯电续航里程为205km。
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同时拥有“纯电、增程、混动”三大电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中控台的模式旋钮进行切换。简单说,你可以一键切换车辆的属性,并且有三种选择:一台纯电动车型/一台增程电动车型/一台混动车型。
纯电模式
先是体验纯电模式,它的官方续航是205km(WLTC工况),相比于 问界M5 的200km,以及 理想L8 的175km确实要更有优势。而此次试驾,我们要检验它的实际续航,以下数据可以供大家参考。
测试条件:空调24度+两挡风量;车上载重3人+3个行李包;城市快速路占比30%,高速占比70%(注:驾驶习惯和日常一样,无刻意控制)。
出发前表显里程:110km
实际行驶里程:92.6km
表显剩余里程:2km(-15.4km)
平均电耗:18.6kW·h
可以看出,新车的实际续航表现还是比较坚挺的,不会打折太多。而在这个模式下,开起来和纯电车的感觉是一样的,油门响应迅速,加速平顺有劲。而且或许是因为底部电池包的加持,车辆在高速状态下,开起来会觉得相当平稳。
增程模式
接着是体验增程模式,现在是发动机最忙的时候,不仅要为驱动电机供电,还要为电池充电。
前面我们已经把电池电量基本耗尽,这时候我们检验的是,车辆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经过100.9公里的行程后,并且还是在亏电的情况下,车辆的百公里油耗数据是6.9L,数据还算不错。而且需要提及的是,相比于 理想L8 和 问界M5 需要加95号汽油, 星越L 增程电动版只要喝92号即可。
而在增程模式下,由于发动机全程在工作,所以隔音方面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而从实际体验来看,即使是亏电状态,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也都控制得非常好,跟纯电模式基本没有差异。
混动模式
最后是混动模式,需要先知道,其它增程式的发动机是不参与驱动的,最终车辆的驱动任务只由电机主导。而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的发动机是可以参与驱动的,并且还能和电机协同驱动,这也是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相比于其它增程式车型,最大的一个不同点。
而进入到混动模式后,借助3挡位的变速结构,当车辆的车速超过20km/h,发动机和电机就能进入并联模式,即发动机会与电机共同驱动。这样的好处主要体现高速状态下超车,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后段动力爆发比一般的电机驱动要更猛。
当然,多挡位的存在,大家可能会担心出现顿挫,但实际上在车内却没有感觉到明显的顿感,无论是发动机的噪音,还是平顺性都是控制在一个很舒服的状态。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模式,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的质感都是无限接近电动车,即使是亏电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槽点。不过还是需要提出的是,新车整体的操控性稍微会弱点,属性上还是一台十足的家用SUV。
再来说说其它的指标,首先是智能化,12.3英寸的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12.3英寸副驾驶液晶屏,这样的组合还是挺有科技感的。而在骁龙8155芯片的加持下,新车的语音响应速度和准确率,以及屏幕的操作流畅性,都是相当在线的。
配置方面,包括L2级驾驶辅助功能、540度透明底盘、前排座椅加热与通风功能、带记忆的电动感应尾门、真皮座椅、机无线充电、72色氛围灯、Infinity 10扬声器音响、AR-HUD抬头显示等,整体也对得起它25万级的售价。
再来说说空间,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95*1689mm,轴距2845mm。从实际体验来看(身高170cm)车辆的后排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均有2拳的距离,值得肯定。并且相对柔软的真皮座椅,配合靠背调节,整体的坐姿状态也是比较轻松舒服的。
此外,它的后排还配备了独立自动空调,并带有两个充电接口。不过可能稍微让人介意的就是,后排中央地台有个比较明显的凸起。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 星越L 增程电动版主要两大优势,一是相比于理想、问界等车型,它的价格并不算贵,而且配置、空间、智能化等方面也给出了相应的诚意;二是它的动力模式比较新颖,纯电、增程和混动三种模式的切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并且在隔音、油耗、滤震等方面,也是表现可圈可点。所以如果你想在30万元内找一台增程式车型,那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相信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行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微型电动车是一种适合城市代步的新能源汽车,它以小巧灵活、低碳环保、价格亲民等特点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微型电动车也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趋势,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微型电动车产品,试图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2023年2月6日, 吉利汽车 旗下全新双门四座微型电动车—— 熊猫mini 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99-5.69万元。据悉,这款车是专为新势代年轻人打造的“国民出行新玩伴”,以“Q萌大熊猫”为核心设计语言,搭载吉利三电系统,提供20kw/30kw两种动力选择,续航里程最高可达200km,并支持直流快充功能。此外,新车还配备了手机蓝牙钥匙、手机App 远程 控制、8英寸中控大屏等智能配置。
那么,这款熊猫mini究竟怎么样呢?它是否值得入手呢?为了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答案,我们对这款车进行了一次试乘试驾体验,并从外观、内饰、空间、配置、动力、续航、充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小巧可爱,萌趣十足
熊猫mini的外观设计十分有特色,它采用了微型车惯用的小方盒子造型,整体十分小巧可爱。前脸采用窄条幅封闭式前格栅,并在格栅边缘加入饰条进行装点,配合圆形的大灯组,整体十分Q萌。侧面来看,新车采用双门4座布局,并配备低风阻造型轮圈。尾部方面,该车采用较为简洁的设计风格,多边形的尾灯组搭配内嵌式倒梯形牌照区域,层次感较高。
熊猫mini提供竹竹青、滚滚白和噗噗粉三种潮流车色可供选择。我们试驾的这款是噗噗粉色的超萌熊版,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喜好。不过,在我们试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说,前后保险杠和侧裙都是塑料材质的,并没有喷漆处理,容易划伤和褪色。另外,由于前后保险杠和侧裙都是黑色的,并没有和车身颜色相匹配,显得有些突兀。
内饰:简约时尚,科技感十足
进入到车内,我们首先被吸引的是中控台上那块8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这块屏幕支持手机无线互联功能,可以通过手机映射来实现导航、音乐、视频等功能。不过,这块屏幕并不支持语音助手,整体使用体验比较一般。另外,仪表盘上也有一块9.2英寸的窄条幅式液晶仪表,显示了车速、电量、续航、驾驶模式等信息,科技感十足。
熊猫mini的内饰设计相对简约,同样萌力十足。新车提供呆萌绿、激萌蓝、软萌粉三种内饰车色可供选择。我们试驾的这款是软萌粉色的内饰,和车身颜色相呼应,非常温馨可爱。不过,在我们试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说,内饰材质多为硬塑料,手感不够细腻。另外,内饰的做工也有些粗糙,部分地方出现了缝隙和毛刺。
空间:四座布局,储物空间丰富
熊猫mini的车身尺寸为3065/1522/1600(1610)mm,轴距为2015mm。虽然是一款微型车,但是空间表现还是不错的。前排乘坐的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都很充裕,座椅也比较舒适。后排乘坐的空间相对较小,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都比较紧张,适合小个子或者儿童乘坐。后备厢空间也比较有限,只能放下一些小件物品。不过,后排座椅可以放倒,增加了一些扩展空间。
熊猫mini的储物空间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中控台上有一个带盖的储物盒,可以放置手机、钥匙等小物件。前排门板上有一个开放式的储物格,可以放置水杯或者雨伞。后排门板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储物格,但是比较小,只能放置一些纸巾或者口罩等物品。此外,后排座椅背后还有一个网袋式的储物袋,可以放置一些书籍或者杂志等物品。
配置: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
熊猫mini在配置方面还是比较丰富的。新车提供手机App远程控制功能,可实现远程寻车、车况查询、远程解锁、远程开启空调和后备厢等。此外,新车还提供手机蓝牙钥匙,无需车辆钥匙,通过吉利车主App登录,即可实现手机远程解锁。另外,熊猫mini可实现手机无感连接,首次扫码连接,再次连接无需扫码即可互联。
在安全性能方面,熊猫mini也做得不错。新车严格按照乘用车标准打造,并通过了C-NCAP碰撞测试。新车拥有同级独有的激光焊接车顶、同级少有侧防撞钢梁、笼式车身打造全方位安全防护。 玩车网
动力:20kw/30kw两种动力选择,加速性能一般
熊猫mini搭载了吉利三电系统,提供20kw/30kw两种动力选择。我们试驾的这款是30kw的超萌熊版,最大功率为30kw,最大扭矩为95N·m。新车采用后轮驱动方式,并提供了经济、标准、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可供切换。
在试驾过程中,我们对熊猫mini的动力性能进行了测试。实测0-100km/h加速时间为15.70秒,和一起测试的 长安Lumin 加速性能接近。在经济模式下,新车的动力输出比较平顺,但是响应速度较慢,适合日常代步使用。在标准模式下,新车的动力输出有所提升,响应速度也有所改善,适合一般路况行驶。在运动模式下,新车的动力输出达到最大值,响应速度也最快,适合高速路或者超车时使用。
总体来看,熊猫mini的动力性能还算可以,但是并不突出。对于一款微型电动车来说,这个水平已经足够满足日常需求,但是如果想要追求更好的操控感和驾驶乐趣,可能会有些失望。
续航:官方续航里程200km,高温满载续航成绩124.9km
熊猫mini的官方续航里程是200km,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中等水平。为了测试新车的真实续航表现,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高温满载续航测试。测试条件为:车内空调开启、外界温度35℃、车内4人乘坐、行驶速度60km/h。
测试结果显示,熊猫mini的高温满载续航成绩是124.9km,续航达成率62.5%,是能耗第二低的微型车。对于短途通勤代步来说,这个续航足够。不过,在高温环境下行驶时,电池温度会升高,影响电池寿命和充电效率。
充电:支持直流快充功能,充电功率较低
熊猫mini支持直流快充功能,在0-99%的充电区间内,最大充电功率可达19.8kW。为了测试新车的充电表现,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高温充电测试。测试条件为:外界温度35℃、电池剩余5%、连接直流快充桩。
测试结果显示,在高温充电测试过程中熊猫mini功率较低。由于未配备液冷技术,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最高达到了51℃,峰值功率为19.82kW,平均充电功率为8.8kW,0-99%充电时间为114分钟。充电表现较差。
空调降温:降温效率一般,无法快速降低车内温度
在夏天开车时,空调降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测试熊猫mini的空调降温效果,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暴晒降温测试。测试条件为:车辆暴晒4小时、外界温度35℃、车内空调开启。
测试结果显示,暴晒4小时后,吉利熊猫mini在15分钟将车内温度降低了10.3度,降温效率一般,无法快速降低车内温度。在车内乘坐时,还能感觉到一些热风吹来,影响舒适度。
隔热防晒:隔热防晒表现并不好,容易导致车内温度升高
在夏天开车时,隔热防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测试熊猫mini的隔热防晒效果,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隔绝率测试。测试条件为:外界温度35℃、使用专业仪器测量。
测试结果显示,熊猫mini平均红外线隔绝率为22.2%,远低于本次测试的平均值72%。平均紫外线隔绝率为49.3%,同样和本次测试的平均线84%有明显差距。综合两组成绩,熊猫mini的隔绝率表现并不好,但在10万以内的车型里,熊猫mini的表现排在中游。
甲醛含量:甲醛含量表现良好,远程开启空调后有所下降
在新车中,甲醛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测试熊猫mini的甲醛含量情况,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暴晒甲醛释放和远程通风降低甲醛含量两个项目的测试。测试条件为:车辆暴晒4小时、外界温度35℃、使用专业仪器测量。
测试结果显示,吉利熊猫mini在暴晒4小时后,车内甲醛含量达到了0.11mg/m³,暴晒甲醛释放项目中表现良好。手机远程通风15分钟后,车内甲醛含量降低至0.06mg/m³。
隔音能力:隔音能力较差,在颠簸路上噪音值较高
在开车时,隔音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测试熊猫mini的隔音能力情况,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颠簸路噪音测试。测试条件为:在统一非铺装路测试、使用专业仪器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在颠簸路上,我们也测试了车辆的隔音能力。
隔音能力:隔音能力较差,在颠簸路上噪音值较高
在开车时,隔音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测试熊猫mini的隔音能力情况,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颠簸路噪音测试。测试条件为:在统一非铺装路测试、使用专业仪器测量。
测试结果显示,在颠簸路上,前排噪音值为76.6分贝,后排噪音值为77.2分贝,均高于本次测试的平均值72.5分贝。从实际感受来看,车内噪音较大,主要来自于轮胎和悬架的异响,影响了乘坐舒适度。
操控性能:没有配备电子稳定系统,车速过高时容易打滑
在开车时,操控性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测试熊猫mini的操控性能情况,我们对熊猫mini进行了变道和绕桩两个项目的测试。测试条件为:在统一路面和速度下进行。
测试结果显示,在变道项目中,熊猫mini的最高通过速度为64.49km/h,低于本次测试的平均值68.5km/h。在绕桩项目中,熊猫mini的最高通过速度为59.32km/h,低于本次测试的平均值62.3km/h。从实际感受来看,车辆在车速过高时容易打滑,转向反馈不够清晰,操控稳定性不够好。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试驾评测,我们对熊猫mini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总体来看,这款车在外观、内饰、空间、配置、安全性能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和需求。但是,在动力、续航、充电、空调降温、隔热防晒、隔音、操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熊猫mini是否值得入手呢?我们认为,这取决于您对微型电动车的期望和需求。如果您只是想要一款小巧可爱、智能化程度高、价格亲民的城市代步工具,并不太在意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那么熊猫mini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您想要一款加速性能强、续航里程长、充电效率高、空调降温快、隔音效果好、操控稳定性高的微型电动车,并且愿意花费更多的预算,那么您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品牌或者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笔试tr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是什么阻挡了你购买电动车?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是里程焦虑,毕竟续航短、充电难曾是不少人的噩梦。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观念投入到电动车的怀抱,这点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能看出一二,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25%的大关达到历史新高度。可即便如此,对有频繁跨城通勤需求的消费者来说选购电动车依旧存有疑虑。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纯电动车型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跨城通勤需求呢,这次将通过 哪吒V 为大家测试一番。 这次参与测试的具体车型为哪吒V 2022款潮400 pro,定位小型纯电SUV,搭载一台最大功率55kW、峰值扭矩175N·m的永磁同步电机和一块容量为38.54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具备401km的续航里程。 众所周知,跨城通勤大部分是高速行驶,而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面对高速行驶时又会大打折扣。以高速行驶续航里程打7折推算,这次跨城通勤测试将目的地定在了距离 北京 260公里外的河北保定曲阳。为了更贴合日常通勤的使用场景,这次测试选择下班高峰期出发。
测试前一晚我们将哪吒V充满电,仪表显示续航里程401km,第二天将车辆开往测试起始点行驶14.1km,仪表显示剩余电量95%,剩余续航里程386km,掉电15km,行驶里程与掉电量基本持平。
测试刚开始就赶上了北京的晚高峰,随着时间推移道路的拥堵程度也在不断加剧。历时2个多小时终于从东北五环穿过北京城驶上了西六环,共行驶39.3km,仪表盘显示减少续航里程40km,基本与实际行驶里程持平,剩余电量84%。
从西六环到京昆高速这一段基本就进入了高速行驶的路段,从石门营收费站入口到进入京昆高速前的有10多公里的限速100公里行驶路程,剩下的200公里路程几乎全程高速。不过虽然是全程高速但哪吒V的行驶速度也是不特别快,因为哪吒V的最高行驶速度只有110km/h,在时速110km/h时电池输出电流会达到45A左右,基本是城区行驶平均输出电流25A的近一倍。
从电流输出情况来看,高速行驶对续航里程的损耗特别严重。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京昆高速上行驶了近200km的路程,在距离目的地还剩20公里时表显续航里程仅剩27公里,电池电量7%。与刚驶上六环时电量对比,表显续航里程减少319km,实际行驶里程190.1km,高速行驶让哪吒V的续航实力瞬间缩减4成,如此成绩即便是100%电量行驶也很难完成260km的跨城通勤。
难道跨城通勤对电动车只能是奢望?在有了这种想法时高速服务区的充电设备却给出了惊喜。在高速服务区仅用13分钟电量就从7%充到了42%,续航里程也增至180km,这个时间也就等同于燃油车加个油上个厕所的时间,可以说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率都十分令人满意,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动车跨城通勤的可能性。
不过在这次测试回程过程中也 发现 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高速服务区充电车位普遍较少。以京昆高速为例大部分服务区都设置了4个充电车位,在回程时就遇到了三辆车同时充电的情况,如果是小节假日势必会造成充电排队,这也是为什么在去年十一期间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最后说下哪吒V的驾乘感受,哪吒V搭载的55kW驱动电机在中低速行驶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输出,无论是急加速还是并线超车都十分轻松。不过受制于电机功率的大小,在后段加速过程中哪吒V会稍显乏力,这也是其选择最高限速110km/h的原因之一。哪吒V采用怀挡设计,方向盘比传统方向盘要略小一圈,转向手感也比较请,适合女性驾驶者使用。
悬架上,哪吒V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后拖拽臂非独立悬架,前悬架不必多说属于20万元以内价位车型普遍选用的类型,哪吒V的后拖拽臂非独立悬架明显是处于成本的考虑,该悬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不过在使用上也会对乘坐体验造成影响,特别是在过减速带时多余的跳动会很明显。
其实这次测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吒V的配置,你可以说哪吒V在悬架等方面尽量在压缩成本,但在这个价位哪吒V的配置堪称豪华。以官方指导价9.69万的测试车为例,其14.6英寸的中控大屏不仅支持语音控制、在线导航等传统功能,像车道保持、交通标识识别等功能同样是在该屏幕上显示。当车辆不打转向灯并线时,中控屏对应侧会出现红线提示并伴有提示音。它的交通标识识别不仅限于限速,还能识别路口的红绿灯,这在八九万的新能源车型中实属罕见。
在这次测试中可以发现,哪吒V在城市路况使用中基本可以做到表现续航等于实际续航。高速续航中因为驱动电机功率相对较小,高速续航打折扣问题被再次放大,哪吒V高速续航只能实现表现续航的60%。以此成绩250公里以内跨城行驶哪吒V完全可以胜任,多余超过250公里意外的目的地也不用担心,高速服务区的快速补能能够完全打破电动车的里程限制,不过在重大节日时还是需要慎重规划补能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产新能源汽车试驾 挑战电动车最大出行半径 试驾哪吒V 潮400 Pro,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何应对国产新能源车?试驾第十一代雅阁混动版当下汽车市场热门话题非新能源莫属,新能源中混混动持续成为时下顶流话题。面对中国汽车品牌该领域的内卷程度,广汽本田不拿出点真东西看来是不行,全新雅阁作为当家花旦,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近距离接触它之后,相信其能赢得中国新消费群体的钟爱。作为雅阁第十一代车型,新车设计发生明显改变,区别于以往车型,全新一代雅阁造型更加年轻化,同时其最大的
新能源豪华MPV标准试驾传祺智电新能源E9作为广汽传祺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全新力作,同时也是传祺智电新能源落地的首款产品,传祺智电新能源E9,是传祺E系列开山之作。凭借着传祺多年来对MPV市场的精准洞察,传祺智电新能源E9以中国最强智电技术加持,以及“宁劲智远”四大核心优势,强势切入35万+新能源市场,重新定义新能源豪华MPV标准。外观方面,传祺E9的轮廓与传祺M8基本一致,
对比试驾“雷元Y",13万纯电SUV怎么选现如今,之前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迟疑态度的大多数人,已经开始追捧和享受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福利。面对居高不下的燃油价格,而百公里才几块钱的电车,自然在当下更能脱颖而出。在13万级纯电SUV市场领域,风行雷霆、元PLUS和AIONY率先实现油电同价,而这3辆车,以其超高的性价比,为想要购买入门级SUV的人们,给出了标答。那“雷元Y”具体
挑战电动车最大出行半径试驾哪吒V潮400Pro是什么阻挡了你购买电动车?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是里程焦虑,毕竟续航短、充电难曾是不少人的噩梦。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观念投入到电动车的怀抱,这点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能看出一二,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25%的大关达到历史新高度。可即便如此,对有频繁跨城通勤需求的消费者来说选购电动车依旧存有疑虑。
挑战电动车最大出行半径试驾哪吒V潮400Pro是什么阻挡了你购买电动车?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是里程焦虑,毕竟续航短、充电难曾是不少人的噩梦。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观念投入到电动车的怀抱,这点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能看出一二,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25%的大关达到历史新高度。可即便如此,对有频繁跨城通勤需求的消费者来说选购电动车依旧存有疑虑。
挑战电动车最大出行半径试驾哪吒V潮400Pro是什么阻挡了你购买电动车?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是里程焦虑,毕竟续航短、充电难曾是不少人的噩梦。不过随着技术进步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观念投入到电动车的怀抱,这点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能看出一二,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突破25%的大关达到历史新高度。可即便如此,对有频繁跨城通勤需求的消费者来说选购电动车依旧存有疑虑。
全面进化,有颜又有智!车叔试驾哪吒U-II据最新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5.6%,这意味着每4个汽车消费者当中,就有1人投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怀抱。众所周知,15万A级纯电SUV是国内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同时也正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而在目前15万A级纯电SUV市场已成红海之势的大环境下,哪吒U-II要来分一杯羹,还是很需要勇气的,相信
感受大自然的呼吸,坐标京西房山,全新秦新能源山路试驾大家好,我是西城小磊。6年前,我购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2014款 秦;次年,我再次购买了2015款 秦。因为在那个时代, 秦是在15万元价位上唯一一个满足5.9s加速动力需求的车;时过境迁,秦早已完美蜕变,作为两代老秦车主,想带着老铁们,一起来看下全新秦的进化。在前几天的帖子中,我写了一篇关于全新秦EV静态体验的看车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3 13:43:52
2023-05-12 1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