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试驾评测一定都很关心,今天玩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小米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 小米汽车已申请280余条专利,你对小米汽车有哪些期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疑似小米汽车首款车型路试曝光 预计2024年量产
易车讯
近日,社交媒体上曝光了疑似
小米汽车
首款车型路试谍照。据悉,图片拍摄于小米科技园附近,考虑到传言中首款车型造型酷似
保时捷
Taycan
,因此本次曝光的谍照有着较高的真实性。根据
小米汽车
公布的规划显示,旗下首款车型预计2024年正式量产。
此前有媒体爆料称,
小米汽车
首款车型已经定版,造型酷似
保时捷
Taycan
。从本次曝光的路试谍照来看,新车的车侧造型确实有些
保时捷
Taycan
的韵味,采用了溜背式的轿跑车身结构,车顶上方还配备有激光雷达。
小米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为8.29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35.68%。今年前三季度小米造车业务已累计投入18.65亿元。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对于
小米汽车
实现2024年正式量产的目标,公司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小米在造车上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集团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2022年8月,雷军在年度演讲中透露,小米自动驾驶要全栈自研已组建了500人规模的团队,计划到2022年底扩张到600人,目标是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谍照来源:微博电动知士大雨)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小米汽车已申请280余条专利,你对小米汽车有哪些期待?
小米公司有着很深厚的技术沉淀,无论是智能座驾还是操作系统,都没有问题。也让众多米粉更期待这辆车的亮相。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公司,也在探索着各种领域的发展,小米汽车的研发也标志着小米公司近正式进入汽车产业。未来小米汽车肯定会搭载最新的尖端产品,也让用户对他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对小米汽车的期待。
玩车网
小米公司自创建开始就在探索各个领域的发展。这次获得授权专利车辆的小米汽车给业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个专利涉及到整个车身的摄像头模组,还有采集方向图像信息。这也夯实了,小米要进入汽车行业的方向。同时小米还在整个车身的智能化系统终端传感器等多方面进行了专利的申请保护。小米公司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大家呈现出一辆智能化的潮流汽车。也让更多米粉为之期待。
二、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积极探索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小米的加入不仅给市场上带来了新鲜活力,刷新了市场上的冲击力,也给普通大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便利。
三、我个人看法是什么?
小米有着积累多年的丰厚生态体系,无论是自家的小爱同学还是操作系统,此次小米申请的专利中,其中授权的80项都是汽车的发动机装置和危险物等。这也充分表明了小米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小米汽车也给了当下许多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未来新能源汽车一定会以布衣的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 。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更好的保护环境,也给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了许多改变。

小米测试CarWith车机互联功能释放了什么信号?
据悉,用户通过CarWith连接手机与 汽车 ,可以实现在 汽车 中控屏上使用手机中的导航、音乐、电话等应用服务。该功能目前仍在测试之中,点击“支持车型”显示的是“该功能正在开发中”。
在打造 汽车 生态的路上,小米似乎并不孤独。
小米测试CarWith车机互联功能并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已正式对外公告,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小米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小米集团财报显示,目前智能电动 汽车 业务顺利推进,团队成员已超过500人。其智能电动 汽车 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对于造车业务,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曾表示,小米造车不是在追风口、赶潮流,而是因为智能电动 汽车 已经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了。
雷军进一步指出,整车电子件BOM(物料清单)占比已经超过50%,未来比例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 汽车 的研发成本中2/3是电子相关,电动 汽车 越来越成为消费电子。
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技术部主任、智慧车联产业生态联盟副秘书长韩昭分析,从消费者需求方面上看,消费电子的场景已经转移到 汽车 上。随着消费者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手机应用的喜好也会迁移到车载 娱乐 信息系统上,如导航、音乐、社交功能等。
“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数字座舱类的体验支付意愿也有所提高,这些变化使 汽车 这一出行工具逐步转变为生活中的‘第三空间’。消费电子场景从手机延伸到 汽车 ,整个产业必然也迎来移动生态服务的转型与融合。”韩昭说。
自小米官宣造车计划以来,其在 汽车 行业布局不断加速,投资版图不断扩容。小米集团在2021年8月披露,以总交易金额约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 科技 ,在完成交易后,深动 科技 将成为小米的全资附属公司。据悉,近日国内领先的新能源 汽车 电气系统供应商苏州智绿环保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完成亿元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小米领投。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在智能驾驶、芯片、电池等领域均先后投资了数十家 汽车 产业链企业。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先后完成了对智慧停车方案提供商爱泊车、ADAS技术供应商纵目 科技 、激光雷达提供商禾赛 科技 、智能车供应链公司上海几何伙伴、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等的投资。在芯片领域,小米先后投资了黑芝麻、云途半导体、裕太微电子、聚芯微电子、易兆微电子等公司;而在电池领域,先后投资了赣锋锂电、蜂巢能源、中航锂电、珠海冠宇等电池企业。
在移动终端与智能网联 汽车 结合的趋势下,互联网企业、车企纷纷布局“车机互联”。据悉,近日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星纪时代正与手机厂商“魅族”接触洽谈收购事宜,目前处于尽职调查阶段。
在洪仕斌看来,无论是小米布局造车,还是吉利收购魅族,都释放了一个行业整合的信号。同样,韩昭亦表示,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我国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生态融合基础。
《智能网联 汽车 与移动终端信息交互功能标准化需求研究报告》指出,传统车端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手段都相对有限,能够实现的增值服务也相对较少。与车端面向用户的服务不同,移动终端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应用生态,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移动终端与智能网联 汽车 的结合逐渐成为趋势。
不过,韩昭也指出目前产业面临一些困境:国外的以Apple CarPlay为代表的产品应用起步早已形成生态门槛,而在国内的互联产品还是各自为战,碎片化严重,造成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和 汽车 行业之间的对接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增长,也不利于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副总工程师李传峰指出,新能源 汽车 和智能终端目前都是发展的热点,两个行业的融合是个人消费和产业消费的融合, 汽车 成为第三空间的智能终端。目前两者融合有两个热点,一是车机互联,二是数字车钥匙。
“现在智能座舱功能发展很快,手机和 汽车 的车机有互联的需求。手机和 汽车 各有各的优势,终端的优势在互联网资源,手机里面有百万级APP的生态和大量的互联网资源,内容资源特别多。 汽车 方面有更大的显示屏,扬声器、麦克风更好的音质效果。”在李传峰看来,手机和车机的互联是扬长避短、强强联合,可以做到资源的共享。
手机数字车钥匙无需额外的实体车钥匙,而是将车钥匙功能集成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中,基于SE、TEE等安全工作,使用NFC、蓝牙、UWB等技术实现车辆的开门、启动等功能。
洪仕斌表示,手机是人在未来不可或缺的应用产品,它可以提高用户在使用方面的方便性,比如不带钥匙就可以控制 汽车 。如果用户越方便,产品就越具价值性。未来两大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以上就是关于小米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 小米汽车已申请280余条专利,你对小米汽车有哪些期待?的全部内容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玩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