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08:37:50 | 玩车网
距离 丰田 汽车推出bZ纯电动专属系列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自该系列首款车型bZ4X于2021年 上海 国际车展首发亮相以来,已经有bZ4X和bZ3两款车型上市销售,在中国市场也积累不了不少用户。通过这两款车,丰田汽车展示了它在电气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也向市场展示了它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
作为丰田汽车电动化转型的里程碑式车型,bZ4X和bZ3产品力如何?在竞争惨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能否立足?3月中旬,EV君在海南试驾体验了这两款车型。本文来谈谈试驾感受。
bZ4X:充满驾趣的纯电SUV
bZ4X是一款SUV,主打驾驶乐趣和超越同级车型的越野能力。尽管它是一款家用SUV,但由于采用了突出运动性能的车身结构设计和专业的四驱系统,它的动力性能、通过性和脱困能力都显著强于同级的家用SUV。从实际体验感受来看,确实能让驾驶者感受到丰富的驾驶乐趣。
bZ4X基于丰田汽车e-TNGA架构下的BEV专属平台打造,这个平台由丰田汽车与 斯巴鲁 汽车共同开发,具有低重心、高刚性的特点。基于该平台的纯电动车不仅拥有充满魅力的外观设计、宽大的车内空间,还拥有独特的越野驾趣、全方位安全保护和人性化的智能科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bZ4X出色的驾乘性能。
动力方面,bZ4X有两个动力版本,前驱版本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266.3N·m的永磁同步电机。四驱版本前后轴各搭载一台最大功率80kW,最大扭矩168.5N·m的永磁同步电机,EV君试驾体验的是四驱版本, 最大160kW的输出功率并不高,0-50km/h加速时间3.9秒,0-100km/h加速时间7.7秒(两驱车型为8.4秒)。
仅从账面数据来看,bZ4X的动力性能很一般,有人甚至会觉得很奇怪,单电机两驱版最大功率都有150kW,双电机四驱版综合最大功率才160kW,那推出四驱版的意义何在?笔者认为,这还是得回到bZ4X的家用SUV定位,它并非一款追求极致加速性能的纯电SUV,而是希望在动力性能、能耗、经济性方面取得平衡。而从实际驾驶体验来看,它的动力性能足以应对日常驾驶所需。
由于电机的功率不是很高,动力输出的调校也比较线性,bZ4X起步加速非常平顺,急加速时乘客也不会有眩晕感,制动也很线性,如果不是特别明显的紧急制动,不会出现“点头”的现象。虽然初段加速不是很猛,但在路口等红灯变绿起步时秒杀一众汽油车也不在话下,而且时速80公里以上的中后段加速也很有力,不会让驾驶者感到力不从心。高速行驶时车身很稳,胎噪和风噪也不明显。
由于电池包放置在底盘上,车辆重心比较低,再加上bZ4X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也提高了bZ4X的操控稳定性,当车辆以较高速度过弯时车身的侧倾幅度比较小,姿态稳健。由于是家用车的定位,bZ4X的悬架调校风格偏舒适,路面上的坑洼过滤得比较好。而且,悬架韧性十足,驶过坑洼路面时能给车身提供很好的支撑。 玩车网
需要指出的是,bZ4X的转向手感并不是像很多电动汽车那样调校得很轻,感觉转向助力似乎不太够,这可能是为了体现它的运动性,借鉴的是德系传统燃油车的调校风格。在城市里中低速驾驶时间长了,感觉还是有点累,尤其是对于女性车主而言。关于电动汽车转向助力的调校,笔者的经验是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的方向盘手感调校得都很轻,这也是很多用户普遍认为电动汽车比燃油车“好开”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电动汽车的运动性和操控感也不再通过方向盘较重的手感来体现,比如, 宝马iX3 的方向盘手感相比燃油版X3的调校就非常轻。
制动能量回收方面,bZ4X的的动能回收强度共有两挡可调,一种是较强,一种是较弱。如果选择较弱挡,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进入自然滑行状态,基本和燃油车的体验一样。较强挡的感受类似于单踏板模式。松开加速踏板后,制动能量回收强度会逐渐增大,直到车速降低至蠕行速度。
接下来要重点说一下bZ4X的越野性能,虽然它是一款家用SUV,但它确实具有较强的越野性能,因此除了满足日常通勤之外,偶尔去野外碰到不好的路况也能比较轻松地应对,也就是很多车企定义的轻越野。
bZ4X之所以拥有比大部分同级纯电SUV更强的越野能力,是因为它搭载了丰田汽车与斯巴鲁汽车共同开发的X-MODE四驱越野辅助模式和Grip-Control智能蠕行模式
X-MODE有雪地/沙地,以及积雪/泥地两种模式,车辆的动力会根据路面状况在四个车轮上智能分配,如果路上有积雪,车轮会有大约30%的空转,挠开积雪露出路面,增加轮胎的附着力。
此次试驾,主办方专门安排了越野场地的试驾,无论是坑洼、泥泞还是松软的沙地,bZ4X都能应付。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bZ4X有强大的四驱系统,但仍然需要一定的越野驾驶技巧。笔者就曾两次陷入沙地动弹不得,最终在试驾教练的指导下才得以脱困。
此次试驾中也体验了较长时间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bZ4X搭载了最新版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辅助套装”,摄像头和雷达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探测角度更广、探测距离更远,对车道和障碍物的识别更精准。从实现的功能来看,bZ4X能够达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L2级辅助驾驶,虽然没有比较花哨的功能,比如打转向灯变道、领航辅助驾驶等功能,但最基本的ACC自适应续航、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交通标识识别等方面的表现非常稳定,技术也比较成熟,车辆加减速的时机、力度控制得都恰到好处。
丰田bZ3:创新设计多、更智能
此次试驾笔者还体验了bZ系列的第二款车型bZ3的试装车。bZ3是丰田汽车及其中国合资公司 一汽 丰田与 比亚迪 汽车合作开发的一款纯电轿车,专门针对中国年轻消费者,车辆采用了丰田汽车的e-TNGA架构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同时在外观内饰造型设计方面做了很多创新,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也大幅提升。
首先说说设计上的创新点。bZ3确实做了很多创新,但笔者不太理解有些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也许只是尝试性的,要测试一下用户的接受程度。比如,隐藏式的车门把手不是往外拉,而是要把手伸进门把手里面的凹槽中从里面抠开。日方的设计人员解释这是为了优化车身风阻,确实隐藏式门把手在车辆行驶中有这个作用,但开门方式的设计似乎与车身风阻无关。唯一的解释可能是与车内开门方式决定的。
如上图所示,bZ内部也没有门把手,车门开关隐藏在扶手里面,需要把手伸进去按一下开关。设计人员解释称这是为了增加车内空间。扶手上只有一个用来开关车窗的按键,那么它如何控制车辆前后左右四个车窗呢?答案在下图仪表盘上的提示,先要向不同方向按下按键选中目标车窗,然后再开或者关窗,仔细研究了一下 发现 学习起来并不难,但要完全适应还是要花些时间的。
为什么不采用更传统的方式呢?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扶手比较小,上面无法设置四个车窗按键。
内饰还有一些设计不走寻常路。比如转向灯杆设置在了方向盘上,是左右两个按键( 按下后中控屏上会出现车侧的监控画面,提高转向安全性,这一点值得称赞),传统设置转向灯杆位置安装了拨片,是用来控制雨刷的。
仪表的设计也有些小心思,如上图所示,方向盘后方和悬浮式仪表之间还有一块小屏幕,本来可以全部显示在仪表上的信息被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些显示在那块小屏幕上,但这块屏幕的面积不大,位置不显眼,看上面的信息并不是很方便。
除了以上这些创新的小细节之外,bZ3的内饰比较独特的就是Digital Island数字岛的设计,它将大型纵置显示屏、无线充电、车机互联等智能化配置和功能集成在一起,还是有些新意的(但这种设计衍生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中央通道处没法设置杯架,而是挪到了主副驾空调出风口位置下方)。触控多媒体大屏可操作空调、音响、车窗、后备箱等功能。语音唤醒速度很快,但由于是试装车,无法体验更多语音功能。
车机的功能比较多,除了预装的应用比较丰富之外,车控功能也比较丰富。因为相比bZ4X,bZ3在驾驶和安全方面的车辆功能本身就比较丰富,比如驾驶模式有经济、正常、运动、雪地四种可调;制动能量回收强度有较小、适中、较大、大四档可调;辅助驾驶功能的参数也能调节。相比bZ4X,bZ3能给用户更多个性化的选择。
bZ3的试驾是场地体验,主要项目是零百加速和蛇形绕桩。bZ是单电机前驱车型,搭载比亚迪提供的一台永磁同步电机,低功率版本最大输出功率135kW,高功率版本最大输出功率180kW,最大扭矩均为303N.m。官方公布的0-50km/h加速时间分别为3.2秒和3.4秒,最高车速为160km/h。
和bZ4X一样,bZ3的动力输出也很线性,起步平稳,全力踩下加速踏板没有出现轮胎打滑的情况,说明电控系统对动力的分配非常精准。初段加速并不是特别猛,但中后段提速的感觉非常明显。
e-TNGA架构的高刚性底盘和低重心设计也赋予bZ3非常出色的操控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激烈驾驶时车身的侧倾幅度,保持比较稳健的车身姿态。
总结: bZ系列电动汽车是丰田汽车向电动化转型非常关键的一步,无论是它倾力打造的首款车型bZ4X,还是与比亚迪合作开发、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bZ3,我们都能看到丰田确实在bZ系列上下了很大功夫。bZ4X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不错,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没有达到丰田汽车的预期。 与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产品相比,bZ4X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仍比较弱,bZ3所做的一系列创新是否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则有待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汽车对此次试驾活动相当重视,丰田中国常熟研发中心的多位研发人员和工程师来到了活动现场,和参与试驾的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笔者也将自己对这两款车的一些看法反馈给了他们并得到了详细的解释。从这一点能够看出丰田汽车重视中国市场和用户需求的态度。bZ4X和bZ3只是一个开端,相信丰田汽车后续推出的bZ系列其他车型将更符合中国用户的喜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世纪,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挂在b档后, 变速箱 被锁止机构限制在1-2档的低档位,然后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让车辆利用低档制动,从而解放了制动器的大部分压力。B档的作用跟L档相似,在陡坡 半坡起步 也可以用到B档,起到低速高扭的作用。
B档其实是一个辅助制动的档位,一般出现在新能源的车型上。目的是为了在向下的陡坡上等松开加速踏板后,施加发动机铲制动或强力制动(拖拽效果),从而防止刹车过热的情况出现。
途观l新能源的特点
途观L 混动版在依靠多出来的电机系统驱动下,虽然只是1.4T的发动机,但是在性能上足以匹敌2.0T的燃油版车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5KW,最大扭矩为400N·m,还搭载了一个总功率为85KW,总扭矩为330N·m的电机系统。
由于是插电式 混合动力 的新能源汽车,所以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依靠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其稳定性和舒适性都要比燃油版的车型更好。途观L混动版具有纯电动模式、混动模式、蓄电池维持模式、蓄电池充电模式、GTE模式共五种驾驶模式。在没电的时候可以用发动机启动,进入油电驾驶,不仅环保而且省油,五种模式任意切换。
口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纵使新能源车的争议性很大,但是连续多月的销量增长足以证明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今年11月份新能源车的销量增幅还高达139.2%。
确实,感受过新能源车的人基本都会被它们出众的行驶质感吸引,开起来平顺安静,同时动力也很充沛,甚至出行也可以更环保。近日轱辘哥也借了一台广汽丰田CH-R EV车型回来,试驾完后也被种草了,因为这款车的驾控性能充满惊喜。
三电系统的表现是重中之重
对于一款纯电动车来说,三电系统的表现尤其重要,续航性能、充电效率、电池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消费者注意的点。
先来看续航里程, 广汽丰田C-HR EV的理论续航里程达到400km,而轱辘哥拿到试驾车时,由于电量没有完全充满,表显续航里程仅有272km,车辆的行驶里程是3038.2km。而试驾路线的起点是位于广州市从化区广汽丰田4S店,终点是海珠区一带,涵盖了高速路和城市低速路。
试驾结束后,车辆显示的行驶里程已经达到3190.8km,剩余电量的续航里程是71km,换算得知,试驾车行驶152.6km,续航里程掉201km。这样的续航衰减速度已经比很多纯电动车有优势。需要一说的是,试驾过程中,轱辘哥为了测试车辆的动态性能,依然是偶尔偏激烈驾驶,并且几乎全程都是运动模式,这也会进一步增加电耗,如果驾驶方式更温和,相信消耗的电量会更少。
而广汽丰田C-HR EV的续航衰减速度能达到这样的表现,一方面得益于丰田汽车在电池技术上有多年的积累,电池系统采用了丰田研发混合动力而积累的低损耗技术。另一方面是C-HR EV配备了松下大容量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组,这套电池组的容量高达54.3kWh。
不仅是电量损耗慢,充电速度也比较快。这次试驾,轱辘哥也体验了充电便利性,首先是找充电桩方面,便利性不亚于找加油站,如今很多地方都设有充电桩,尤其是城区,并且在一些主流导航app上也能轻松找到。此外,车辆的充电速度也比较快,充了14.373度电,用了24分钟左右,电池电量已经充到48%左右。而试驾时没有充满电量,是由于当天还有任务在身,不过从这个充电速度来看,效率还是不错的。据悉这款车用快充充电时,电量从0充至75%仅需要50分钟。
电池系统安全性更让人放心,要知道,丰田汽车发展混动技术20多年,截止目前依然是0事故,这是技术实力的体现,而广汽丰田C-HR EV也有效发挥了丰田在电池技术上的优势,比如这款车采用车身一体化结构,将电池包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有效提高了电池包的防护性能。另外,电池包两侧还布置导风槽,协助散热之余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高压回路布置在电池包中央,避免撞击后漏电。
正因为电池技术够硬核,广汽丰田也表示C-HR EV的电池使用10年后的容量保持率依然能在80%以上,同时还提供了10年不限里程的EV电池保障服务以及8年/20万公里的三电系统保修。这有利于提高车辆的保值率。
SUV也能有不错的驾控性能
由于配备了电池,广汽丰田C-HR EV在驾驶质感方面也有不错的感受。众所周知,电机的特性就是在刚工作时就能输出峰值扭矩,因此在刚踩加速踏板时,试驾车就能输出充沛的动力。而发动机参数上,广汽丰田C-HR EV配备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最大功率是150kW,峰值扭矩为300N·m。
电动车做到加速快并不难,难的是加速时电力输出要做到平顺,从而保证驾驶质感。而广汽丰田C-HR EV在加速时给轱辘哥的感受就是线性,电力输出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这种调校对于电动车很重要,因为电动车主要是在低速城市路行驶,需要频繁加速,如果电力输出太鸡贼,那么频繁加速,车辆会经常窜出去,车内人员会非常不舒服。
而在刹车时的道理大同小异,广汽丰田C-HR EV的表现处于适中范围,就是制动力来得循序渐进,又不会给人刹车无力的感觉,开起来很容易适应
驾驶模式上,广汽丰田C-HR EV有可选择SPORT、NORMAL、ECO三种动力输出模式,其中轱辘哥建议大家使用SPORT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动力输出比较积极,油门踏板也比较灵敏,开起来有不错的轻快感,加上这款车的电力输出平顺,因此长时间用SPORT模式也会感觉比较舒适。而NORMAL模式下,动力和油门响应度都更慢,比较适合佛系开车的朋友。
至于ECO模式,更建议在电量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因为一切表现都太慵懒。另外,这款车还有B挡模式,该模式是为了回收动能设计,有smart、middle、large三种回收强度可以选择,其中large强度下,车辆的拖拽感最明显,如果车辆不是严重缺电,轱辘哥更建议大家选择middle。
试驾过程中,广汽丰田C-HR EV令轱辘哥感到意外的一点是操控灵活性,通常来说,SUV车型由于重心较高,驾控性往往都难以让人满意,然而广汽丰田C-HR EV却能提供一定的驾驶乐趣,车身灵活、转向有一定的精准性、底盘韧劲十足。这除了试驾车有比较短小的车身,还要归功于TNGA架构底盘及EV结构特性所带来的低重心特征。
广汽丰田C-HR EV采用了麦弗逊式前悬架和双叉臂式后悬架,在保证驾驶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好的驾乘舒适性。此外,这款车的电池包也放置于底板下方,并且设计成车身骨架的一部分,这对于降低车身重心和增强车身刚性也有很大的帮助,而更低重心的设计和刚度更高的车身能显著提升车辆的驾控性能。
如果是高配,体验会更好
与电池系统的表现相比,试驾车的配置表现有些普通,由于此次试驾的是领先版(最低配),因此没有搭载丰田最新一代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仅有一些基本配置,比如ESP车身稳定系统、坡道辅助、自动驻车、无钥匙进入/启动、8个安全气囊等,只能满足日常用车的基本需求。
预算足够的情况下,轱辘哥还是建议大家选择更高配版本,因为广汽丰田C-HR EV除了最低配,其他版本均搭载丰田最新一代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包含了PCS预碰撞安全系统、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LTA车道循迹辅助系统和AHB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实现了准L2级自动驾驶性能,并且从轱辘哥以往对该系统的体验来看,实用性非常高,灵敏度较好,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行车安全。
虽然内饰配置不多,但是试驾车的储物空间给轱辘哥留下不错的印象,手套箱、扶手箱、门板等位置都有很大的储物格,放饮料或者其它其它杂物完全没压力,此外,车内还设置了多个杯架和小凹槽,基本上开车时经常使用的小物品都能找到适合的地方放置。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乘坐空间,广汽丰田C-HR EV加上电池后没有垫高地板,前后排的空间都可以接受,不过由于这款车的后排车窗设计比较小,因此坐在后排容易有一些不适应。
广汽丰田C-HR EV是在今年4年月才进入市场的车型,也是丰田的首款纯电动车,来得比较晚,但是来得也正是时候,如今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广汽丰田C-HR EV,无论是三电系统的性能,还是驾控质感,都比很多纯电动车有优势,更能满足用户的购车需求,加上这款车还有广汽丰田优异的品控和品牌口碑加持,还有助提高车辆的保值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能源汽车b挡试驾 丰田bZ双车试驾体验:驾趣丰富设计有创新,但智能化待提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4-02-28 20:26:26
2024-02-29 08:05:43
2024-02-29 01:41:08
2024-02-28 13:02:19
2024-02-28 20:02:52
2024-02-21 1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