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对于汽车导购一定都很关心,今天玩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为什么最近汽车价格 2023年的汽车为什么会降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感觉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只能说题主没有看清楚汽车市场的全貌,一叶蔽目。只看到国产车有更多的车标出了高价,就觉得国产车越来越贵。看到一些合资车疯狂打折降价,就觉得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没有无缘无故的提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降价。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合资车以前溢价太高,现在价格慢慢回归理性
汽车算是我们的薄弱产业,在90年代才开始发展乘用车。在那个时代,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合资车。物以稀为贵,直接推高了合资车的价格。
上面二张图片,就是90年代,市场在售的合资车市场价格。其中,我们熟悉的桑塔纳,雅阁,思域,皇冠,帕萨特等车型,价格不菲。
其中我们熟悉的桑塔纳,在当时价格是138500元。现在觉得138500元不多,但是,90年代138500元可是天价。
那个时候,我爸妈背井离乡,在海南岛种椰子树,一个月无休,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才赚三百多四百块钱。就这,还是人人羡慕的高工资了。
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民收入,桑塔纳看似价格最低的138500元,其实已经是天价了!普通人不吃不喝十来年未必都买得起。当时买一辆车的钱,可以买几套房了。拿我家90年代的农村自建房来说,花了一万多起了个小平顶,当时一辆车,可以建好几层了。
现在合资车价格低了,无非是生产力进步了,不再是物以稀为贵,曾经的高溢价也维持不住,只能一点点,趁着改款换代慢慢降价。
同级别对比,国产车仍然比合资车便宜
现在国产车开始冲击高端,以往看国产车发布会,价格都低。但是随着国产车冲击高端的进程加快,发布会上的新车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像吉利有领克系列,价格区间到了14~23万。奇瑞有星途系列,价格区间在15~22万。长城有WEY系列,指导价14~21万。比亚迪有王朝系列,从10万到30万不等。就连以性价比做卖点的五菱宝骏,都推出了新宝骏品牌,试图把价格打到十万以上。
但是,就算这样,同级别同配置对比,合资车的价格仍然高了国产车一头。
拿家用轿车举例。国产家轿卖的比较好的有吉利帝豪系列,荣威i5,长安逸动,奇瑞艾瑞泽系列等等,这些车,价格普遍在十万以内。
合资家轿,卖的最好的轩逸,起售价9.98万,叠加优惠后,可以便宜二万块左右,实际起售价在8万块左右。但是,这种丐中丐车型,基本是没人买的。真正能用的配置,至少要十万块左右。
雷凌,卡拉罗,一母同胞的兄弟车型,起售价11万左右,没啥优惠。真正能用的车型,也要到12万左右。
那么,十万块,就可以拿到国产轿车的顶配车型了。拿逸动plus举例,顶配优惠完十万以内。可以拿到1.4T160马力+七速湿式双离合+前后板悬+2718mm轴距+一大堆高科技配置和高强度车身。
合资家轿,十万块钱,拿轩逸来说,可以拿到1.6L135马力自然吸气+CVT无极变速箱+前后板悬+2712mm轴距+一堆略次的配置和薄皮车身。
如果想拿到逸动PLUS这个配置,至少要十四万。比如速腾中高配,优惠完十四万左右。可以拿到1.4T150马力+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板悬这些配置。
所以,同级别对比,国产车现在也比同级别的合资车要低几万块钱。
题主觉得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是拿国产车的高端车型跟合资车普通车型做对比得出来的结果,那能不显得国产车更贵吗?而国产品牌的高端车,跟售价更高的同级别合资车比起来,那也是性价比满满,也达不到比合资车更贵的层次,还是妥妥的性价比。
国产车纷纷加量不加价,合资车为了降价疯狂减配
国产车价格越来越高,不是无脑加价,是靠实力撑着的。
拿国产家轿来说,算是国产车的薄弱点。但是,现在也有逸动这种使用国际一流发动机的家轿,也有帝豪这种以质量稳定出名的家轿。
纵观越卖越贵的家轿,都是定位清晰,为什么卖高价,背后都有实力撑着。就拿吉利星瑞来说,一台国产紧凑级轿车,起售价到了十一万,凭什么?
凭的,是沃尔沃的2.0T19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凭的,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凭的,是前后双独立悬挂。凭的,是更加犀利的内外型设计,更高级的用料,以及更全面的配置。
就这,还只是十一万起步。看看合资车,十一万给到了什么?所以,越卖越贵的国产车,背后有实力撑着。实力普通的国产车,比亚迪F3,宝骏310,吉利远景这些,五万块不到,也没有贵到哪里去。
合资车越卖越便宜,基本靠减配撑着。拿奔驰GLB来说,奔驰车标,还是SUV,甚至还是七座SUV,结果只卖20多万。但是,低价的背后是什么?是中低配1.3T136马力发动机。是30多万1.3t163马力发动机。还有凑数的七座,紧凑的车身以及空间。
还有奥迪Q7,指导价从16款的75.68万,到了21款的68.88万。尺寸降了,Q5,Q7傻傻分不清楚。动力弱了,像油耗妥协了。以往霸气的Q7,变得跟Q5差不多,价格也低了。
综合来说,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是个错觉.同级别对比,国产车还是那个以性价比为主要卖点的国产车。而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原因很多。有减配导致的官方降价,有品牌溢价撑不起来的理性部分,也有国产车质量越来越好,消费者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的竞争倒逼降价。总之,随着汽车市场的进一步饱和,汽车价格只会越来越理性,一分钱一分货才能督促车企给消费者做出更有诚意的产品。而不是靠着一个车标,就疯狂的撸消费者羊毛。
玩车网
2023年的汽车为什么会降价
汽车品牌集体大降价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以来,汽车却忽然出现了下降的势头。最开始,新能源汽车界的佼佼者特斯拉以创纪录的大降价给了行业当头一棒;紧接着随着东风的一声炮响,30多个汽车品牌都纷纷下场参与了这场汽车价格战之中,优惠力度之大,品牌规模之多,实属罕见。
而且在这次降价的汽车品牌之中,不乏曾被国人捧得高高在上的奔驰、奥迪、宝马等高端汽车品牌。
有人认为,这次汽车品牌的大降价行动,虽然让汽车厂商取得了短期内的销量,但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信誉、拉低了品牌的定位,也玩崩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经此一役,很多保值的高端汽车品牌,将不再和以前那样保值。
但对此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次汽车行业的大降价,其实很多品牌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站在汽车厂商的角度来说,如果其他车企都开启了降价,那么没有降价的汽车品牌销量一定会因此受影响,加剧库存车的风险,所以其他汽车厂商不得不跟上降价的脚步。
有消息称,2023年的这次汽车大降价会在今年4月份或者7月份结束。很多还未买车或者换车的朋友担心,这次汽车大减价后,今后会不会迎来“涨价潮”呢?
对此我们认为,今后涨价潮出现的概率会非常小,接下来笔者从3个方面告诉大家答案。
第一个方面:汽车行业低迷是大势所趋。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这些年有经济能力买车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已经全款或者贷款买了汽车,那些还没买的,基本上也处于没钱买或者没意愿购买的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行业近几年持续低迷,甚至出现了“强者越强、弱者更弱”的竞争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全球经济低迷,我国经济增速也在放缓,这就意味着未来汽车行业发展很难有提升,因而汽车涨价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第二个方面:见识到汽车高利润后,消费者不愿意再傻乎乎“被割韭菜”。
在经历了这次汽车价格“集体跳水”后,很多老百姓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车子原来都买贵了。并且,很多汽车都是换了一个壳,三大件都没变,就敢卖出更高的价格,实在是拿消费者当猴耍。
在了解了汽车价格背后的黑暗和猫腻后,很多老百姓当然不愿意再花高价买车,这是肯定的。
第三个方面: 汽车行业越来越激烈,涨价不太可能。
最近几年,各行各业内卷加剧,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汽车品牌都在艰难求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没有强硬的科技力量支持,涨价只会引来消费者的反感而不是支持,所以今后汽车品牌不会轻易搞“涨价逼单”。

为什么汽车会降价
汽车价格的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因此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需要看汽车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汽车市场需求强劲,而供应又无法跟上,厂家可能会选择维持高价或者逐步调高价格,以稳定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反之,如果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厂家可能会通过降价等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因此,判断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需要看市场供求关系的具体走势。
其次,汽车生产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汽车价格的走势。如果某一时期内,原材料价格或生产成本迅速上涨,厂家可能会选择提价抵消成本压力。反之,如果成本下降,厂家可能会通过降价等方式来刺激市场需求。因此,判断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涨价,也需要考虑汽车生产成本的具体变化。
最后,需要考虑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政府出台稳定汽车市场的相关政策,比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可能会对汽车价格形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环保要求、能源效率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汽车价格的变化。
综上所述,汽车降价结束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涨价,需要考虑市场供求关系、汽车生产成本和政策因素等多个因素。如果市场需求强劲,且成本压力不大,同时政策支持也有助于稳定市场,厂家可能不会出现报复性涨价。反之,如果市场需求疲软,且成本压力较大或者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厂家可能会通过提价等方式来维护盈利空间。汽车降价一直是一个关心度较高的话题,而在近些年来,汽车市场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和调节。当汽车厂家为促销,维持产能、争夺市场份额等原因而推出降价促销时,不少消费者会担心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涨价的情况?
事实上,从大局格局来看,在整个国民经济内,以汽车行业为例,周期波动是其内部产生回升的因素之一。虽然整车价格与原材料价格的盈利比例是有规律可摸的,但制约着企业减小成本并不能这样简单地因此而吞噬掉降价所带来的利润。
考虑到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便汽车行业在大力推广降价活动,也无需过分担心报复性涨价的情况出现。事实上,汽车市场的价格变化与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让市场自我平衡、自我优化的趋势是自然而然的。
不过,作为消费者,面临着这种不确定的局势时,该如何处理?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购车时强求做好涨价与跌价的判断是不利于有效的决策;其次,应该保持充分的警惕意识,尤其在面对宣传媒体混乱的打击下,仔细分析企业降价政策、提高购车技巧等等,就是保险起见的最佳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投资人合理配置资金。
可以肯定的是,汽车行业在变动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都是符合市场的总趋势和阶段性发展要求的。消费者应该保持清醒的认知,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尊重市场的规律,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程度得以保障。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以考虑到。比如,汽车行业中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不断上升是常态。自然灾害、运输成本增加、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等都会对整个供应链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整个汽车生产成本的上升。此时,汽车厂家会通过涨价来回收部分成本,以保证公司的盈利。
局部地区的消费市场需求也可能成为报复性涨价的重要动力。当某个地区抢手车型的供需矛盾日趋紧张时,汽车厂家也不排除通过提高汽车价格来平衡供需关系。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策风向。政府相关部门会制定限购措施、限 traffic 控制车辆数量等政策,这些措施往往引发市场的恐慌和焦虑情绪,从而导致汽车价格上涨。此时,汽车厂家通过调整售价来适应新政策也在所难免。
汽车降价结束后是否会迎来报复性涨价这一问题并不存在确认的答案。不同的市场环境、经济形势和政策风向都会对汽车价格产生影响。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汽车价格的变化都是基于市场规律和客观环境所作出的反应,而非厂商刻意制造的结果。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了解市场环境和政策动向,做好投资规划,以便在市场波动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表现
除了汽车降价和报复性涨价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影响汽车价格。以下是一些值得考虑的因素:
品牌知名度:一些知名品牌或高端品牌的汽车价格通常比同级别的普通品牌汽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品质与安全性能有较高要求和信任,而高端品牌在品质方面更具有保障,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
车型配置:不同的汽车型号可能会拥有不同的配置。配置更高的汽车通常会比低配置的汽车价格更高。例如,高端车型常常配备高科技设施、更豪华的内饰等配件,从而推升了总成本和售价。
特殊功能:某些汽车配备了特殊功能,如混合动力、四驱系统等,这些特殊功能会导致汽车价格上涨。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最近汽车价格 2023年的汽车为什么会降价的全部内容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玩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