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

2024-03-07 22:32:27 | 玩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相关的问题,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

我17年本科毕业,大老远跑到南方工作,去的是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图的就是新能源发

你好,你的心情我很理解,曾经我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刚工作就发现节奏有些停滞。建议你做到以下几点:1.调整心态,因为不论你在一个大企业还是一个小企业,起步都是低效率的,这个时候看看比你多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人,根据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收入情况判断这个单位值不值得你留下。2.骑驴找马,你既然已经有工作岗位了,就可以不必很着急,稳重寻找优秀的用人单位,因为这样的单位制度健全,有比较优秀的用人策略,不仅能够理解你经验少,而且也并不会让你小马拉大车,所以你也不必担心毕业生的帽子不见了。3.评定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毕业条件挺优秀的,那你完全可以自信一些,寻找大单位;如果你没有好的毕业条件,同时又没有任何经验优势,那建议你放低工资要求找大单位,或者是有实力的小一些的单位。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

为何发展新能源汽车 用事实证明!

1、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达到67%)。预计到2020年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美国能源部预测,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2050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2000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与此同时,交通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全球已达成共识: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200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70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自主品牌轿车和汽车出口均出现大幅增长。预计2020年前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我国目前的汽车人均保有量还很低,2003年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美国的2.5%(19辆),大约相当于美国90年前的水平,是世界上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预计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3~1.5亿辆。但是,当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门槛,车用石油消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1/3以下)还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时(1/2以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同时,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CO2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CO2排放国,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将会愈演愈烈。这充分表明,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将来势更猛、影响更大、挑战更加严峻。按传统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不可持续,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2、未来20年是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历史上,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一直处于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的核心位置。十九世纪,煤和蒸汽机火车引发了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二十世纪,石油和内燃机汽车促成了美国的经济腾飞,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也带来了能源环境的巨大挑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替代燃料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各种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迅猛发展,相互竞争,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变革,预示着人类将要进入后石油时代过渡期和能源动力技术创新突破的机遇期。

这场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汽车能源多元化、汽车动力电气化和汽车排放洁净化: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生物燃料对于各种车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成为各国共同推广的新型燃料;混合动力作为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共性平台,继承了先进内燃机技术,结合高效洁净的电力驱动方式,既充分利用现有燃料基础设施,又能包容各种新型燃料,现已成为新型动力汽车产业化的里程碑;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能量转换装置,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但其作为新一代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远期解决方案仍然被全球所看好。

汽车能源动力技术的变革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混合动力有望在近中期逐步普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商业化大约在2020年以后。面向中长期的汽车技术发展,我国汽车所处的这一技术变革时期为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历史机遇。

机遇之一:中国的资源和能源状况适合发展新能源交通动力系统。中国缺油、少气、多煤,这一结构特点给交通能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各种资源特点的多种替代燃料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基于生物质的农业能源和基于天然气的各种气体燃料技术,从而实现交通能源来源的多样化。同时,从我国城乡布局看,城市模式以大城市群为主要特点,汽车燃料基础设施比较集中,有利于燃料清洁化管理和监督。我国广大农村,随地区不同,其一次能源资源特点也不同,这比较适合发展一次能源来源多元化、燃料制取和消费当地化的燃料供应体系。

机遇之二:我国具有实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后发优势。从我国汽车发展阶段看,具有后发优势。尽管发达国家政府均大力推动各种代用燃料汽车的应用和向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转型,但是其传统汽车产业庞大,石油基础设施完善,消费习惯难以转变,实施转型社会成本高昂,转型难度很大。而我国汽车工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相对常规汽车而言,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政策得当,可以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转型。玩车网

机遇之三:实施汽车动力系统变革,是多年来我国发展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成功实践的战略总结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考虑,“九五”期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了“清洁汽车行动”,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燃气汽车22万辆,加气站700余座,年替代石油150万吨。而且天然气汽车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预计今后几年将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十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投入8.8亿元,是最大的科技专项之一。全国200余家单位、2000多名骨干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实施,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合作机制。目前,小型纯电动车辆已经开始小规模产业化,混合动力汽车已有多个车型通过国家认证成为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示范考核运行阶段。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这为我国汽车动力转型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人才和实践基础。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

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

1.正常驾驶:一种全方位的先进监控系统可以监控每一个电池,确保它们维持正确的电压值,并保证冷却系统提供最佳的电池运行温度。这对汽车安全和电池容量都很重要。如果出现任何偏差,蓄电池会采取一种预防性措施,自动关闭蓄电池供电电路。

由于汽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需要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高、工作环境恶劣等,加上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因此,用户对蓄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管理系统方面,由于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工作电压是12V或24V,而单个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单体电池的工作电压是3.7V,因此必须由多个蓄电池单体电池串联而提高电压,但由于蓄电池难以做到完全均一的充放电,因此导致串联的蓄电池模块内的单体电池会出现充放电不平衡的状况,蓄电池会出现充电不足和过放电现象,而这种状况会导致蓄电池性能的急剧恶化,最终导致蓄电池模块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从而大大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能。因此,电池管理系统的好坏对汽车的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2.紧急路况: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装配的电池重约150kg。新增加的这部分重量会影响汽车的运动特性,例如汽车快速移动避闪时的运动。沃尔沃公司通过试验,发现现有平台和制动系统有能力处理增加的重量,而且DSTC动态稳定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可以帮助驾驶者控制局面,保证安全。

3.避免碰撞:如果碰撞即将发生而驾驶者感到无法应对,汽车能激活带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和城市安全系统这样的主动安全装置,避免或减轻撞击力。电动汽车也可以像其它类型的汽车一样应用这些系统。

4.碰撞保护:为了减轻碰撞造成的影响,把蓄电池安置在后车轮之间妥善保护起来,远离汽车的撞击缓冲区。蓄电池还做了严密封装。安全工程师们发现2个后车轮之间的传动轴通道区域能保护电池不受尾部碰撞的影响。此外电池周围的钢梁和其它部件还能进一步保护电池在碰撞中的安全。

如果电池受损导致了气体泄漏,有专门的排泄管道让气体从车下部排出,不会逸出接触到车内乘员。如果电池过热,电池的外包装将起到隔热作用,也不会影响到乘员。撞击发生之时,连接到电池的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息发送给车内电脑。电脑会自动切断电力供应,避免短路的危险。液氢燃料的最大安全隐患是燃料泄漏,氢气闪点低,爆炸性强,因此防止燃料泄漏是目前广大工程师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玩车网。
与“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