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09:16:34 | 玩车网
有两个按钮,一个是前挡风玻璃除雾,它的标志是一个扇形,里面有三条向上的波浪线。另一个是后挡风玻璃除雾,它的标志是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三条向上的波浪线。
如果说是提前预防起雾,那自然还是需要准备除雾剂。除雾剂的原理就是让玻璃表面多了一张保护膜,让很小的雾气凝成大水珠,从而不会遮挡视线。使用的时候将除雾剂喷在车窗内表面,再用纸巾或毛巾擦拭干净就行了。
汽车除雾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车内雾气不大的话,可以将两侧的车窗打开一条缝隙,这样车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温差也会减小,雾气就会慢慢消失。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开空调冷风是一样的,但不增加油耗。开窗对流的弊端非常明显,雨雪天气、高速路、雾气较大时都不可用,而且开窗会降低车内温度。
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使用
空调系统
除雾是最为普遍的。现在市面上基本所有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下,都有空调出风口,只需将空调选至相应档位就可利用空调吹出的风除雾。
导语:汽车除雾的方法有哪些?细心的车主会注意到每当阴雨天的时候,特别好死早晨气温较低时,驾驶室内的车窗上雾蒙蒙的状态严重影响大家的行车视线。有些车主会在车上准备抹布,每当红灯停时就会抹一遍车窗。显然,这种除雾方式不安全又费劲。下面为大家带来汽车除雾的方法,快来看看吧。
1、首选方式:空调除雾
空调除雾当然是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对大多数拥有自动空调的车辆来说,除雾操作很容易。只要打开自动空调,把模式开关调到除雾档,这时空调将自动转换为外循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车主认为空调状态下,车内温度需要比车外低,因此很多人打开空调时一般使用的是制冷模式。其实,不存在制冷才能除雾的这一问题。大家多可以试一试,只要打开了车辆空调的除雾模式,就能达到除雾的效果。
唯一存在的情况时,制冷模式除雾远比热风状态下除雾的`速度更快。因此,如果急需除雾的状态下,可以先打开制冷模式,等雾气迅速除去后,制暖模式也是可以选择的,并且不会再产生雾气。
2、节能方式一:除雾后将空调调回正常模式并开至内循环
不过,很多注重节能和行驶经济性的车主并不愿意打开空调,毕竟空调开启后,外循环除雾的状态下,车辆的耗油将较空调开启前增加不少。
车主面对这一情况,其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稍微节能的方式,就是在除雾后将空调调回正常模式并开至内循环。虽然内循环除雾效果一般,但在之前雾气清除后却能有效地保持车内干燥,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燃油的损耗。
3、节能方式二:打开车窗
另外一种方式,当然是打开车窗。当车窗开启后,车内外温度一致,就不会产生雾气的问题。当然,采用这一节能降耗模式的车主恐怕要被外面冷风吹得够呛。另外,侧面车窗的雾气往往是难以去除的。这时车主不妨关闭中央的空调出风口,两侧的出风口风量因此增大也能达到更强的除雾效果。其实,用热风吹玻璃的效果是好于用冷风吹的,只不过是过程比冷气慢了很多。刚打开的时候确实会使玻璃内侧的雾气变得更大,这是因为内外温差更大了,等热风将车内的水分烘干后,玻璃就会变得透亮了,过程几分钟就好。操作过程是将车停在路边,打开热风,将温度调节到25摄氏度或者更高,等待到玻璃内侧的雾气全部吹干后将温度降低一些就OK了,这样行驶过程中也不会再次起雾的,因为车内干燥了。
我认为除雾话话还是打开车窗更为方便,这样室内外温差一样就不会产生白雾了,比起开空调也好得多吧。希望以上的小经验能帮助各位因为车窗起雾而烦恼的司机们。
2019款锐成CC中控空调按钮图解(图片编号对应以下序号)
前挡风玻璃除雾
迅速去除挡风玻璃上的雾气。此时空调A/C会启动制冷,但冷风只会吹到挡风玻璃和侧窗,风量最大化。
后挡风玻璃除雾/后视镜除雾
车窗和后视镜上的电热丝产生热量,附着在玻璃上的雨水被蒸发。因为玻璃不适合长时间加热,这个功能只会持续15分钟。
关闭
如果当前处于吹风、加热/冷却模式、除雾模式或自动模式,按下后将关闭。
风量调节
调节风量,有几档可以调节。
内/外循环
内循环是指将车内空气加热或冷却后送回车内,外循环是指车内外空气的交换。在一般拥堵或外部空气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打开内循环。高速路段应每隔一小时左右切换外循环,避免车内空气中有害气体超标。
汽车
开启自动功能后,系统会自动识别温度并主动调节,不再需要手动设置。包括此时制冷还是制热,空调系统都可以通过传感器信号做出判断,并能智能的做出及时的调整。
出风口模式
可以选择吹头、吹脚、吹玻璃,或者两者结合,每次按下就切换。
末端空调开关
可以降温除湿,同时增加发动机的负荷。
风口的叶片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改变风向。
键启动
参数显示
30全景图像
多媒体文件玩车网
无线电模式
危险警示灯
警示功能: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停在路边警示其他车辆,避免二次事故。
2023-09-02 01:54:12
2023-05-17 20:48:44
2024-01-31 19:33:05
2024-01-04 18:13:32
2023-12-24 02:03:30
2023-12-22 17: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