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

2024-02-04 09:57:26 | 玩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相关的问题,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

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

新能源车跑过的人都是灰头土脸的亏本收场,租赁公司稳赚不赔,谁租都是赔钱,租赁公司坐等干不下去了违约退车扣违约金,等于送钱给租赁公司。

如果想跑车可以单独自己去卖车市场去买新车跑或者买二手车跑,千万别去包货源的汽车服务公司买车,自己单独买车可以加入货拉拉,快狗打车,货满满等拉货平台,每天都可以300-800左右。玩车网

一辆新能源小货车可以说是赚到钱的,但是新能源的货车局限性很大,只能在很近的地方跑,如果是长途的是肯定不行的,而且时间上也要搞好,不能时间过长,机动性比较小。

一般货源是有的,特别是在这种一线城市,物流业很发达,城市配送业务很多,新能源货车从事同城物流会比油车更合适,首先在运输合同上写明项目工作时间、运费结算时间,还有待遇等等有关司机的利益。

扩展资料:

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要抓住试点有利时机,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改进,增强上下游配套能力,完善售后服务,努力提高产品水平和市场份额,尽快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业化和市场化。

整车企业要按照《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第44号公告)的要求,组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申报和生产。

示范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须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

整车及零部件和充电设施生产等相关企业,要向社会公开相关产品的性能参数和使用信息,如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率、动力电池的充电方式、时间、寿命等。

以及上述产品的保修、保换条款,确保用户全面了解和正确使用相关产品。

整车企业要保证上市销售产品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等与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产品状态相一致。

整车及零部件和充电设施生产等相关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相关技术人员培训,合理布局服务网络,信守产品保修等售后服务承诺。

整车或电池租赁企业要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体系,落实动力电池回收责任,制定相关的回收服务承诺,建立相应的处理能力。

整车及动力电池和充电设施生产等相关企业,要建立健全示范运行产品技术跟踪体系,建立产品运行数据库,掌握产品技术状态,及时做好技术改进工作。

企业要加强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要加强相关试验、研究能力建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新能源车

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3月21日,

吉利汽车

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

特斯拉

比亚迪

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

极氪

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领克

、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

睿蓝汽车

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

领克08

;在售产品

领克01

、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

沃尔沃

、极星、

路特斯

smart

集度

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

在吉利汽车工作怎么样

在这个跨界的时代,汽车公司在其他领域搞副业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情。但一个汽车公司要“上天”,就会导致人多。近日,一则关于吉利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招聘“火箭总工程师”职位的消息在网络平台传播。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先生也在社交平台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招聘火箭总工程师,欢迎报名”。但随后杨副总裁进一步解释称,吉利并不打算自己“造火箭”,而是将购买的火箭设备与自己的卫星设备进行匹配。因此,网上广为流传的“吉利造火箭”的谣言将被击破。

吉利似乎开始走航天路线了。算盘是什么?

与Space X有明显的不同

说到车企造火箭,不禁让人想起 特斯拉 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除特斯拉之外的另一家公司Space X。两年前,Space X的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将特斯拉跑车搭载至Tai 空。

但吉利的航天项目其实和Space X有很大的不同,Space X专注于航天运载火箭的生产和研发,也就是一般人想象的“航天企业”所做的“去上海空”的工作研究。事实上,吉利早在2018年就投资了一家名为“时代空鱼道”的公司。现在公司属于吉利科技集团,主要研发方向是服务于自动驾驶的低轨卫星。

换句话说,吉利“火箭计划”的最终方向是为未来的自动驾驶做更多的技术储备和支持,并不涉及敏感领域的航天项目。毕竟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从资质上来说,可能没有这样的开发能力和权利。

低轨卫星是近年的投资热门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几乎集中在偏向科技的“智能”、“自动驾驶”、“5G时代”等领域,低轨卫星成为投资的热门方向,尤其是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数据开发企业等领域,都非常热衷于投资或收购该领域。

上面提到的“Time 空鱼道”是一家在生产LEO卫星方面颇具实力的企业。据了解,低轨卫星的飞行高度在地面以上200公里至200公里之间,远低于GPS、北斗等大型导航卫星的飞行高度。,而低海拔的优势在于可以在两万公里以上的海拔使用。此外,由于飞行轨道的高度较低,卫星本身的R&D成本会有“更便宜”的优势。所以只要财力允许,各集团基本上都有资本尝试发展这类航天项目。

事实上,吉利汽车的“野心”早在收购大量汽车公司和相关零部件公司时就已经显现。作为中国品牌数量最多、技术背书最强的民营汽车企业之一,吉利汽车近年来在智慧出行、新能源等领域的投入有目共睹。而且,虽然目前自动驾驶还受到舆论质疑和技术不完善的阻碍,但这个市场的不成熟也是吉利尝试的绝佳机会。或许中国汽车公司在自动驾驶。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玩车网。
与“有人在做新能源货车保证货源挣钱真的如公司宣传的那么挣钱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