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

2024-02-04 09:21:24 | 玩车网

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

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8月25日,以“智享蓉城,驭见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六届成都车展正式拉开帷幕。易车-汽车产经对话了数十位汽车行业老总,畅聊新车、技术、战略、行业等话题

在接受汽车产经专访时,

长安凯程副总经理、长安皮卡品牌事业部CMO牟爱明

为我们介绍了凯程的产品体系、销量表现、皮卡市场格局等重点内容,并阐释了对未来皮卡市场演变方向的理解。

另外,

牟爱明

表示,国家虽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有解下来。它作为一个货车产品,仍然纳入到货车管理。这也使得车主不管是年检次数还是高速行驶,都比乘用车遭受更多的限制。

“还有节假日过路费免费的问题,甚至是商业保险价格高的问题。国家现在也在逐渐放开,也在逐渐的改变,当然企业也在积极的呼吁,在双重作用下,我觉得抑制它需求的因素正在消散,消散之后它被抑制的这部分需求也会释放,也会爆发。”

牟爱明说,

除了政策放开,厂家也应该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让皮卡更满足客户需求。

以下为采访实录:

易车-汽车产经:请您先介绍一下这次成都车展我们的展台有什么亮点。

牟爱明:这次车展,展示了我们的

长安

览拓者

探索版。去年我们上市了览拓者,在过程当中有远行版、探索版,也推出了

览拓者EV

,年底我们还会上增程皮卡,超级增程皮卡,大概在四季度。

易车-汽车产经: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款增程皮卡它的一些特点,因为据我了解它应该是用的长安皮卡给我们提供的超级增程技术。

牟爱明:现在皮卡市场还是以柴油为主打,大概有80%以上的皮卡都是柴油动力。去年我们览拓者上市,虽然说有柴油,但是客户更多接受了我们的蓝鲸动力,今年

上海

车展我们推了览拓者EV版,所以今年年底还会推出我们的超级增程皮卡。增程的话到目前为止我们使用的是2.0T增程器,这个是增程器是当前行业最大的增程器,可实现亏电满电无动力差异体验。

第二个特点,它具备外放电功能。

第三个特点,增程皮卡也会有沙漠、雪地、泥泞路的驾驶与实际场景双匹配的驾驶模式。

第四个特点,这款增程皮卡综合续航是1000公里以上,很好的解决了用户里程焦虑问题。

易车-汽车产经:今年

特斯拉

Cybertruck

在中国要开启预定了,吉利也有自己的雷达品牌,这个市场越来越热闹,您觉得电动化会让这个市场怎么演变呢?

牟爱明:走向电动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是多动力形态的并存发展,但是在当前EV应用还不在个人客户,还没有真正进入到个人消费市场,就是它的接受度和渗透率还是比较低的,在这个阶段核心的还是一些行业大B端和工业领域,随着未来皮卡的续航也好,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也好,它的渗透率会快速的提升,但是当前阶段增程皮卡应该说是客户更好地选择,就是对于个人客户来讲是更好地选择,就是既解决了客户驾驶体验的问题,增程也好,纯电也好,它的驾驶体验更好,整个动力的输出,静音性,也表现的更好。第二增程它解决了纯电的里程焦虑问题。第三它还解决了客户的成本问题,就是客户的追求我觉得是三个,一个是体验要更好,一个是效率要更高,一个是成本要更低,假如说我作为一个消费者,那我肯定要体验很好,价格也不能太高,成本还要更低,就是说要通过我们的油电同价,我的购车成本,我的使用成本,我的驾驶体验,我的里程焦虑能不能解决,就是这些场景痛点能不能更好地解决。所以说在当下增程皮卡它是相对较优的解决方案。

易车-汽车产经:这次参展的车型,览拓者探索版它主打的是运动越野,您可以展开介绍一下这款车吗?

牟爱明:这次览拓者探索版概念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好看,颜值即正义,颜值比较高,从整个的造型设计看,长安皮卡的“三好美学”设计,包括前杠、车身、红色车漆,以及红黑的内饰搭配,就是让它看起来从感官上就是美观,内饰一看就感觉有很好的品质感。就是一看到这个车就给人有狂野的感觉,这是从形态、设计来讲。

第二个就是好用,这次的探索版实际上是搭载了我们的蓝鲸动力2.0T发动机和

采埃孚

8AT的变速器,黄金动力组合,并且这么重的一个车,百公里加速做到了10秒以内。

还有我们的五岳平台,这是长安自主研发的皮卡平台,它在去年做了一个吉尼斯记录挑战,就是汽车侧两轮往返绕桩用时最短,底盘比较稳,驾驶感受好,不管是动力还是底盘,就是开起来更好开。

第三个就是好用,比如说在我们的尾门,尾门是两段式尾门,可以放下来折叠的,不管是装卸货物,还是自己休息都更加便利。同时它满足更多个性化的越野需求,比如说我们14000磅的电动绞盘,2.5吨的拖拽能力,800毫米的涉水深度,就是对于越野和日常户外的体验需求是非常好的。

易车-汽车产经:在您的感受看来,您觉得今年商用车有没有价格战?

牟爱明:商用车不是说没有价格战,这个价格战已经打了两轮了,今年整个商用车市场的需求容量来看,上半年是稳中略降,所以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大多数企业对今年的预判,大家预测的都是要增长,会微增长,但是我们预测国内整个容量就是260万左右,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在价格上各个企业都会采取一些措施。当然在商用车的新能源里面也有成本下降的,就是电池成本下降,原材料下降的一些影响,这里面成本有下降,因为原材料下降。

易车-汽车产经:今年我们销量表现怎么样?利润情况在长安集团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牟爱明:我们今年上半年销售10.5万台,比行业好15个点左右,因为整个行业都是下滑,从1—7月份是下滑的,商用车下滑2%甚至更多,我们是跑赢行业大概15个点左右,我们上半年上市了两个新产品,就是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一些增量。

易车-汽车产经:您觉得皮卡未来会逐渐脱离商用化,逐渐走向乘用化吗?

牟爱明:我觉得是会的,因为从皮卡过去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它作为一个生产工具,在过去这些年实际上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来看没有太大的容量增长,容量基本是稳定在四十万台左右。事实上皮卡这个市场要增长,要扩容,它走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就是它必须要向生活化、乘用化发展,让它成为一个生活工具,往这个方向去走。

易车-汽车产经:这个应该很难,因为大家对皮卡的印象一直没有改变。

牟爱明:它这么多年没有发展的原因就是容量没有爆发,没有太大的增长,实际上就是它作为一个工具用车,原来客户心中就是把它作为工具用车,工具用车在很大程度上被真正的工具车取代了,真正的工具车就是货车,在路上跑的单排、双排、面包车,这些工具车的属性更强,它把皮卡取代了。而且它和皮卡的价格差异还是比较大,也可以说是差异很大。所以你说要去比价也好,要去竞争也好,皮卡它不具备优势。但是随着客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多元价值的追求,对于自然、对于生活、对于皮卡生活场景更多的运用,它在这个方向上面有很大的空间,因为原来它作为工具可能更多的是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供给不足导致的需求问题。当然还有行业的一些限制,包括外观形态。

上次上海车展的时候,各个主要的汽车品牌,包括刚才你提到的吉利、长安、特斯拉,随着更多的主力品牌进入到这个市场,那么这个产品怎么更好地去满足客户的体验,客户的价值需求,那要有更多更好的产品来满足,是供给驱动。还有法规要解除限制,法规现在还有很多的不便利。

易车-汽车产经:国家不是已经在鼓励皮卡进城了吗?

牟爱明:是鼓励,但是还有很多枷锁没有解下来。它作为一个货车产品,当然已经纳入到货车管理了。比如说十五年报废,每年年检,高速路限速,我们私家车可以跑120公里、130公里,它只能跑80公里、100公里,高速公路的限速对它有要求。还有节假日过路费免费的问题,甚至是商业保险价格高的问题。国家现在也在逐渐放开,也在逐渐的改变,当然企业也在积极的呼吁,在双重作用下,我觉得抑制它需求的因素正在消散,消散之后它被抑制的这部分需求也会释放,也会爆发。就是有一个更好地方向,更好地发展。产品方面供给方丰富了,体验更满足客户需求了,再一个就是政策上面要解锁,国家也在皮卡进城方面解禁,在大多数城市放开了,但是真正和乘用车同权的这些地方还不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打开。

第三个,随着皮卡文化的普及,皮卡实际上它是有文化的,而且这个文化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个产品的需求就越释放。现在户外的,越野的,这一部分追求这种生活的人越来越多,接近自然、贴近自然,那么皮卡这种场景对他们的使用,对他们的体验肯定是更符合的。应该说从需求端、供给端、政策,应该说都还是有改善,逐渐的在改善,我认为空间还很大。

特别是产品的形态,就是刚才你说的看起来像个货车,后面一个斗,但是这些随着我们的设计都会优化,就是让它看起来更容易进入到家庭使用,从这几个方面我觉得皮卡市场潜力还比较大。

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文 /《汽车人》黄耀鹏

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

长安

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

半年报的几个数字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30.65%;扣非净利润跌了51.3%。

在销量、现金流增长的背景下,扣非净利润(即日常经营净利润)的下跌,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单车净利润下滑)。同时,也反映了公司成本的上升。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既然净现金流有所增长(同比增长18.85%),公司赚来的钱都花哪儿去了?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4.27%)可以反映市场竞争烈度;管理费用只涨了4%,财务费用跌了3.49%,公司架构改革,多了好几个品牌,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基本原地踏步,这证明组织架构效率提升。

重头戏在于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3.42%。长安对于研发投入的强度不降反升。这表明,长安第三次创业的背景下,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种扣非净利润的收缩,股东方应该能理解并支持,这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何况,每股收益还涨了0.18元,眼前利益也并未损失。

现实产品结构

上半年,长安实现销量121.6万辆,同比增长8.0%,集团销量排名居行业第四,再次向前迈了一步,已经是连续3年半年破百万。

长安系中国品牌销量76.8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相对于新能源整体40%左右的增速,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业务跑出行业前列的加速度。即长安中国系快于长安整体,新能源板块又快于长安中国系。

如此一来,业绩就能和长安这几年大手笔的资源和资本投入对应上了。“投资有效”,似乎略显平淡,却是业内不可多得的成绩。

其中,深蓝凭借一款车SL03站稳了新能源阵营,SL03的销量在新能源B级轿车榜上,也排到第二位。

长安的智电iDD家族,6月销量也实现破万。其中,欧尚Z6智电iDD销量7174辆,环比增长222%;UNI-V智电iDD销量2830辆。

长安Lumin

品牌在6月份销量也超过1万辆,达到1.26万辆。

从销量结构上不难看出,长安系中国品牌的产品量能,仍压在燃油车上。而长安已经承诺2025年停售燃油车。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转向新能源的两条路线

长安当然清楚这个差距。所有产品在一年多以后全都转换为新能源方案,长安对此采取了两条线的做法:一种是将原有品牌的产品阵营,逐渐替代成新能源方案;另一种是直接创立新能源品牌。这两种做法是并行的。

长安母品牌旗下,UNI系列的趋势将是全系混动化;欧尚正处于燃油车向混动、纯电过渡;Lumin则一出生就是做纯电微型车。

阿维塔

作为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品牌,走的是豪华高端化路线。有非正式的消息称,阿维塔有可能推出增程车型。长安汽车是有这个技术储备的,有些新势力的增程器,就是采购的长安产品。而阿维塔刚完成B轮30亿元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首轮融资方全部追投以外,重庆产业母基金、交银投资、广开控股等国有资本跟投。阿维塔似乎更青睐国有资本,并未开放给其他私募资本。这体现了阿维塔资本运营上的思路,同时意味着它将来大概率不会去境外上市,这是和新势力不同的地方。

面对主流市场的深蓝,也将扩张产品阵营。与长安旗下品牌相比,深蓝独立性更强,但并非像阿维塔那样三方合资建立。

而8月27日长安正式发布的启源品牌,则隶属于长安汽车母品牌旗下。

启源的“数智化”基因

启源品牌发布会上首发的启源A07,似乎比

深蓝SL03

高半个级别,如果按照同价位区间来算,两者会有不少重叠区域。

既然深蓝面向主流消费者,那么是否意味着启源定位更高呢?如果两者价格接近,产品区隔度够不够,会不会出现内部互相争夺市场份额的局面?这都考验长安的技术实力。

根据现有的信息,启源A07与深蓝SL03在设计风格上区别比较大,这样从浅层次上就先大致区分了受众。

启源品牌对新能源未来的思考,与长安旗下其他品牌区隔还是比较大的。

从长安的视角,未来的新能源,不止比拼续航、动力、双智能力,这些固然与体验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汽车的演化形势,必然是“数智化”为支撑。一个涉及到智能化运用;另一个是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应用。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华荣

车已经变成一个载体,搭载着一个“智能体”。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其为“智能汽车机器人”。这个名字,就意味着要将智能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止要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还要拥有智慧和情感,这可能代表AI方向的演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车、生活的关系可能会得到重塑。

从这个角度,长安提出,新能源只是序章,数智化才是未来。

在某种程度上,软件定义汽车发展到高级阶段,可能与长安对启源的设想殊途同归。启源承载了长安的梦想。朱华荣所称的六层智慧架构,并没有提及具体层级。

实际上,L1-L3可以称之为物理架构,即机械层(底盘、悬架等)、能量层(动力和传递)、E-E架构层。

而L4-L6,《汽车人》可以认为是软件架构,对应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和云端。其中双智能力,都属于软件应用。云端则用于模型训练,提升机器人的智慧。

对全球而言,训练大模型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体系,而启源居然将其纳入到量产车规划中,其实是很疯狂的。我们还不知道,启源未来的A系列、Q系列和E0系列,虽然都基于SDA架构研发,哪些车型会应用这些新锐技术。目前启源A05、A06、Q05都已经向工信部申报,技术状态应该都已经确定。

在技术上很大胆的同时,启源A07面向的却是家庭用户。它体现在变身空间,搭载其他生活场景软件模块。

朱华荣将启源的能力总结为“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这大体上可以理解。其中,“场景可编排”,比较特殊,可能与能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

与启源不同,阿维塔是四大域控,深蓝是舱、驾、车控三域控制。而启源则可能由一个算力平台(可能也是一个主芯片+MCU)实现舱驾控一体。

那么,如果启源系列赢得市场成功,是不是所有的长安子品牌都将逐渐向SDA架构靠拢?而阿维塔和深蓝运营上保持独立性,技术上是否也转向平台共享?

技术路线即产品路线,如果市场最终证明控制和计算一体化的设计,效率最高,可靠性也不低于分域控制,从长远看,产品的演变也就像归一化方向发展。长安发布的新品牌,代表了各个方向的技术探索,并非仅仅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因此也就将技术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

长安并不在意,这几条路哪条能彻底走通(即取得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在2025年之前, 方舟架构(MPA,跨能源方案)、深蓝的EPA纯电架构、阿维塔的CHN平台,将继续多轨推进,它们将继续保持自己的品牌个性。

今年下半年到2025年,启源将推出10款产品,深蓝6款,阿维塔4款,这三个品牌就将推出20款产品。这个产品计划,同样说明了各品牌在2025年之前不会在技术上彻底融合。

截至2023年6月底,长安拥有国内外专利

9869件

、发明专利

2658件

,这和财报中的投入规模是相吻合的。相比净利润,长安更看重在智能制造和主机厂牵引的软件自研上,拥有核心竞争力。SDA的4-6层架构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由长安自研,这个还是比较令人惊讶的,只有很少的主机厂能做到这一点。

到2030年,长安将累计投入2000亿元,将研发队伍新增1万人,实现集团销量500万辆/年,长安系达到400万辆,其中启源150万辆。显然,在这个战略规划中,启源的地位举足轻重。

泰国项目进展

为了达成这个销量目标,光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长安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今年4月份的

上海

车展上,长安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先东盟,后欧洲(美洲、中东择机进入),这是既定策略。东盟的首站是泰国,已经敲定。在眼下这份半年报中,泰国项目支出尚未列入。

不过,8月15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发布声明,长安汽车已经提交投资申请,将在泰国投资2.5亿美元,建设EV和PHEV工厂,年产10万辆。这个产能是留有后手的,如果东盟范围内需求扩张,扩产(二期工程)才顺利成章。

泰国只是长安经略海外的一个节点。海纳百川的特点,重点不只是销售,而是产能布局、品牌建设、营销服务网络、当地人才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布局。其实质就是将目标海外市场,作为国内市场那样进行重资产建设。

想必,在今后几年里,长安财报中会批量列支这些支出,而收益则要滞后几年,需要等到体系基本成型,销量上了规模。这意味着,长安财报中的海外固投支出,还将上升。不过,长安可能采取分批投入,摊到每一个财季,形成可负担的财务负担。

财报能反映当季经营,但很难反映坚持长期主义背景下的研发和重资产、人力资源上的回报。应该淡化看待半年报的一些财务数字,重点是看当年的投入与现在产出对应关系,这样才可能对“收益滞后”保持耐心。【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

易车原创

翻开今年7月的销量成绩单,我们不难

发现

自主品牌成功抗衡合资品牌,作为1-7月累计总销量季军的

长安

汽车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

长安

汽车动作频频,既推出了

阿维塔

长安深蓝

两大新品牌,也有蓝鲸iDD混动系统技术、CHN平台等新技术赋能,销量表现与业绩表现双双开挂。

恰逢成都车展,易车专访了

长安

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从他的精彩分享中,我们找到了

长安

汽车一路高歌猛进的具体原因。以下为采访实录:

易车:进入2022年,长安汽车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新能源销量更是一路高歌,具体表现如何?

李攀

:今年7月,我们玩车网

长安

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

长安

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突破15万辆,

长安

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12万辆。

2022年1-7月

长安

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1059125辆,突破百万辆大关。

自主新能源方面,7月销量突破2万辆,达到23396辆,创历史新高;2022年累计新能源销量已突破10万辆,这可以证明

长安

汽车电气电动化转型效果显著。

之所以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

第一是坚持战略转型,抢先布局新赛道。

我们在2017年开启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这些年来全力推进了“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两大计划,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第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我们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推出蓝鲸NE动力、蓝鲸iDD混动系统等领先技术并不断落地,将技术优势不断地转化为产品优势。

第三是坚持产品创新,强化市场竞争力。

现在我们的产品选择非常多,覆盖面广,能够满足用户多场景用车需求。

一方面,我们将经典产品“PLUS”化,打造爆款;一方面就是品牌向上,推出高端产品UNI序列,深受用户喜爱;

另外,大力推进电动电气化转型,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

长安深蓝SL03

长安Lumin

以及UNI-K iDD等,都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和关注,非常具有爆款潜质和实力。

第四是坚持营销服务创新,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推出了深入推进客户服务“一号工程”,启动“知音伙伴服务计划”,为用户打造了“人·车·生活”服务体系。

易车:长安汽车2022年上半年业绩即将发布,根据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能发现长安汽车的业绩表现良好,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

李攀

:是的,在7月14日我们就披露2022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净利润2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

我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

长安

汽车在成长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都实现了突破与超越。

先来说成长性,我们持续提升扩张动能,不断打造经典产品。今年以来,CS75PLUS、

逸动

PLUS、 UNI序列等重点产品表现稳健。

同时,

长安

汽车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力,多款电动电气化产品也相继上市。市场表现持续攀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向前发展,以“满电姿态”释放企业全新增长潜力。

其次是盈利性方面,我们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促进盈利结构改善。自主板块正逐渐成为我们公司的利润支柱。

最后就是创新性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我们已构建起约5000人的工程研发团队,使得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我们还取得了行业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排名再创新高。

易车:长安汽车现阶段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攀

:我前面提到了“香格里拉”计划,这些年在该计划不断推进下,

长安

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收获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具体表现为新品牌、新平台、新技术三个方面。

比如新品牌方面,我们成功孵化出了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阿维塔

和全新数字纯电品牌——

长安深蓝

其中

阿维塔

聚合了华为、宁德时代等全球一流企业的强大优势,旗下首款情感智能电动轿跑 SUV——

阿维塔11

及联名限量款车型

阿维塔

011已发布,今年12月将进行交付。

长安深蓝

在今年4月推出了首款战略车型深蓝SL03,覆盖纯电、增程、氢能三种动力,上市 33分钟订单即突破一万辆。

此外,我们还在加速传统品牌焕新,持续打造电气化、电动化产品。比如国民出行精品车——

长安Lumin

,上市以来累计订单达51500辆,UNI品牌推出UNI-K iDD,欧尚品牌推出欧尚 Z6 iDD。

第二个重要成果就是新平台。

长安

汽车目前已掌握MPA、EPA、CHN,SDA平台架构也即将发布。

MPA架构兼容ICE及其电气化产品,是集成多元形态、多元能源、多元场景的智慧架构,已随UNI-V首发。

EPA架构是面向主流电动车市场的平台架构,纯电系列产品

长安深蓝SL03

长安Lumin

就是采用了EPA架构。

CHN平台是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由

长安

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开启以“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为特征的智能电动汽车新元年,已在

阿维塔11

上实现搭载。

而SDA平台将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

长安

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

第三个重要成果就是新技术,目前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突破400余项核心技术,包含

长安

新一代七合一超集电驱、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2+7”类主被动电池安全技术、以及

长安

智慧芯SVDC等。

易车:在本届成都车展上,锐程PLUS正式发布。请问锐程PLUS的核心价值点和竞争优势是什么?

李攀

:作为“新一代AR智能宽适家轿”,

锐程PLUS

拥有智能、舒适、超安逸的产品价值,深度满足了用户“超安逸人车生活”需求。

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总结四大核心价值。

一是焕新设计造型,我们的设计团队围绕“超安逸人车生活”,以新中式轻奢主义为基础,通过经典与创新的美学交融,赋予

锐程PLUS

打破界限、挣脱束缚的破风

型格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取向。

二是更懂你的进阶智能,我们基于科技时代人车生活场景,为

锐程PLUS

率先搭载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DMS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智能感应后备箱、8666平台车机硬件及飞鱼2.5生态系统、雷石车载互联KTV等智能化配置。

三是更舒适的驾乘品质,

锐程PLUS

拥有4800mm车长加2770mm轴距的超大车身尺寸,为用户带来“全家出行,全面享受,共享天伦”的自在空间。

它还搭载一体式运动座椅、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玻璃全幕全景天窗等多项关怀配置,让宽适座舱成为出行的“移动客厅”。

四是更安逸的乘坐体验,我们的

锐程PLUS

搭载蓝鲸新一代NE 1.5T高压直喷发动机与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同时,

锐程PLUS

全系标配增强式前后双独立悬架系统,实现了极致驾控与舒适驾乘的完美平衡,各种路况下都能始终保持从容姿态,让车上的老人无需担心道路颠簸。

与“长安凯程牟爱明:国家鼓励皮卡进城,但还有很多枷锁没解下来 自主板块崛起 成都车展专访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