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08:27:10 | 玩车网
设计师成舆论焦点
”
作者|融溪
刚刚,车圈发生一件大事。
长安
汽车给
吉利汽车
送去一份律师函,原因是前不久吉利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涉嫌抄袭长安的设计。
按照律师函的要求,长安要求吉利“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月23日,吉利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系列银河,承担着吉利新能源冲高向上的重任,为了凸显全新系列,银河还有一个专属的LOGO。
而银河之光搭载不少吉利先进的技术理念,无论是造型技术,是代表银河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银河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介绍这个原型车。
如今反转竟来的如此之快。
不过吉利也刚刚作出回应:
原创设计,不存在抄袭
。玩车网
是否抄袭?
先看长安汽车的律师函怎么说的。
来源:长安汽车
律师函称,2023年2月23日,吉利汽车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召开了以“智能电动,依然吉利” 为主题的“
吉利银河
新能源战略发布会〞,在该发布会上吉利对外发布了吉利银河 " 银河之光〞原型车。
“经比对
发现
,该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
律师函提到,银河之光原型车等未经长安汽车许可,涉嫌大量
抄袭长安汽车已经发布车型的外观
,已经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相关的汽车知识产权。
长安汽车要求吉利停止相关行为,并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手段的权利。
吉利不含糊,发布回应声明,称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
毫无根据
,误导公众。”
来源:吉利汽车
所以,到底有没有侵权抄袭?
银河之光定位于大尺寸轿跑车,风阻系数仅0.19,这款车的设计非常前卫,还采用了对开门,而且前门为翼展式的设计。
来源:吉利银河
按照吉利的说法,银河之光继承了吉利涟漪美学的设计理念,点阵式的格栅,带有可以和外界交互的“灵动岛”元素。
并且这款车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正向设计研发,有着独立且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
来源:网络
在双方你来我往的回应中,我们可以实际对比,看是否存在相似。
长安深蓝SL03
陈政成关注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银河之光”设计的主导者——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
陈政
,曾长期任职长安,银河之光也是他加盟后带来的新作品。
2022年3月,陈政加盟吉利,担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而在此之前,陈政一直在长安任职。
陈政2002年开始就入职长安,从汽车设计工程师做起,先后担任长安汽车创意设计师、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首席品牌运营官、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总经理、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职务。
UNI-V
在长安工作近20年的时间,陈政先后完成长安
逸动
、致尚XT、
睿骋
、UNI系列等量产车型的设计工作。
如今加入吉利后的新作品惹出不少争议,也让其深处此次事件的舆论中心。
外观设计是一款全新车型的第一标志,为了在设计上下功夫,车企都会花费大笔真金白银投入。
比如
长城
汽车曾邀请大名鼎鼎的设计大师,皮埃尔·勒克莱克(Pierrre Leclerq)主导WEY品牌的设计,在加盟长城以前,皮埃尔·勒克莱克先后供职于意大利Zagato造型工作室、
福特
汽车、
宝马
集团。最著名的经历是曾任职宝马高级外观设计师,产出过
宝马X5
、X6等车型作品。
事实证明,WEY的设计非常成功,VV7和VV5这两款SUV的内外造型,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比如豹型前脸、收紧的尾部窗线、LED大灯内的竖形家族DNA元素等,都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全新的品牌。
当时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WEY的外形设计非常经典,几年之内都不会过时。
为了在设计上别出心裁,设计师也会绞尽脑汁。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车企会有“皮尺部”,按照豪车的造型,去复制粘贴自己的车型。
不过任何一个设计师,在设计车型都具有自己的传承性,是否存在抄袭也会有自己的说法。
目前银河之光的外观到底是否抄袭,还需要双方提供更多证据。
其实在此之前,车企之间也有过口水仗,比如长城汽和吉利之间的爱恨情仇,BBA更是互黑不断。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风波都会不了了之。所以,还是先静待事件发展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电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我们常用“日新月异”一词,来形容一个产业乃至科技、社会等,呈现出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状态。
在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以及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同样正处于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随着电机、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续航里程、充电速度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驾驶体验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对于车企而言,用户期待“高价值、更安全的智能电动车”成为当前的最终诉求,而行业也亟需以科技突破引领高价值增长的正向发展之路。
吉利银河
新能源的出现,汇聚了吉利智能架构、三电技术、天地一体,万物互联智能生态等全系尖端科技。尤其是在吉利
银河L6
性能首测后,更是彰显了“新一代全能电混家轿”实力。
加速快、极速高,碾压同级合资的越级性能
吉利凭借强大的造车体系力,以及打造高价值精品车的丰富经验和深厚技术底蕴,赋予了吉利银河L6无与伦比的体系优势。
首先,全新雷神电混引擎BHE15 Plus就值得好好说一说。相比同级别其他发动机,这款电混引擎拥有44.26%的量产最高热效率,在高效燃烧同时实现行业超低亏电油耗。
同时,自研的燃烧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强台风式缸内滚流运动,缸内混合气流速度300m/s,达到亚音速的水平,能够充分压榨每一滴燃油的热能。另外,同级最低4.55L/100km亏电油耗(WLTC),令车辆的续航超过1300km,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准。
其次,与雷神电混引擎相匹配是新一代3挡变频电驱DHT Pro。它是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其重量仅120千克,轴向长度仅有354mm,比竞品小26-56mm,而传动效率却高达97.5%。
在实际测试中,驾驶者在深踩油门时P1电机可辅助驱动,还能实现弹射起步,起步加速能力提升50%,0.11s就能产生推背感,0.26秒即可输出电驱最大扭矩,百公里加速仅需6.5秒,整体性能水平比肩30万级BBA豪华车。
在80-120km/h加速测试阶段,通过3挡速比,这款变速箱可做到全速域并联输出动力,时速20km以上即可进入全速域并联模式,80km/h以上可通过3挡换2挡,释放2680N·m轮边扭矩,80-120km/h取得3.7秒的突出成绩。
而在高环极速科目测试中,在“全域三挡”加持下,吉利银河L6以超前身位率先进入49°大倾斜度弯道。在持续加速过程中,拥有0.26cd超低风吉利银河L6凭借0.26cd超低风阻系数,以247km/h的全场最高极速进入外环第四车道,即便是BBA等主流豪华轿车也只能望其项背。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吉利银河L6搭载的PCM电驱控制系统,可实现每秒3亿次极速运算,开启智能模式后,串联、并联、混联等20种智能工况能在0.2秒内快速切换。其中,纯电模式能够实现0油耗以及低油耗,满足消费者日常代步出行;而智能模式则属于“懒人专用”,他能够智能切换,不仅省油而且省电。
操控与舒适兼具,比肩30万级BBA旗下产品
对于当下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而言,一款电混家轿不但要性能出众,而且还应当兼具驾乘舒适性。
得益于全新e-CMA智能电混架构赋能,吉利银河L6的车身采用了29100N·m/deg同级最强扭转刚度,不但能提高弯道行驶中的稳定性,而且高水平的车身抗扭刚度带来更高水准的NVH性能。
同时, 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实现速度与操控的精妙平衡,亦能保证乘坐舒适性。而该车搭载的DP-EPS随速助力转向系统,相较传统的EPS转向系统更先进。转向助力随速可变,兼顾低速时转向轻快性及高车速时的平稳性,具备高传动比、高应答性、更精准的操作优势。
尤其在麋鹿测试环节,这对于车辆转向的灵敏度、底盘的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吉利银河L6打破常规,选择了能够在更高标准、更高难度的湿地紧急避险测试中,以全场最优的80km/h成绩顺利通过。
除了车身同级最强扭转刚度,更先进的DP-EPS随速助力转向系统为吉利银河L6保驾护航外,其全新专属轮胎的表现也是功不可没。
该款轮胎采用数字仿真和虚拟验证技术,完全有别于市场上已有的成品轮胎方案,不仅具有优异的轮胎抓地力,而且更节能、更安全、更耐用。
此外,搭配ITT赛车级陶瓷摩擦片,大直径刹车盘、大规恪制动钳,进一步保证了充足制动性能。即便是在连续制动、极限制动时。热衰退性能表现依旧良好,其百公里制动距离仅36.5m,不仅领先同级合资家轿,更优于30万级豪华轿车。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守护新一代安全出行
普通的电池安全保护主要关注电芯自燃。但通过电芯的规模化生产和热扩散技术的更新迭代,电芯技术已相当成熟。当下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是“电池模块系统的安全问题”,不仅要做到电芯的安全,还要做到电池包Pack及电池模块等系统安全。
该系统采用十宫格专利架构,又融合了整车、智控、云端的“无盲区”安全防护系统,构成层层“护盾”结构。具备母婴级防辐射、电芯针刺不起火、电池包防爆设计、行业领先的BMS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等八重安全保障。
即便是在意外热失控情况下,神盾电池使用的单向防爆阀泄压速度是普通电池用的透气阀的2倍,内部热量可以快速排出,保证电池迅速平衡内外压力,最大幅度降低电池爆炸风险。
同时,传承e-CMA安全世家基因,吉利
银河L7
拥有同级独有的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强化了车身的封闭式“笼”式框架结构,堪比赛车式的防滚架,带来整车的扭转刚度和抗压强度大幅提升。
另外,同级最厚实的7系铝合金防撞梁,“日”字型专属设计,三叶草溃缩卸力的专利结构等诸多技术的应有,能够有效减缓正面碰撞所带来的伤害。而四横四纵的专利结构设计,将电池包牢牢固定在底盘上,结合侧边纵梁CBS加强块填充,能有效满足侧柱碰撞的安全防护。
写在最后
通过百公里加速、高环极速、湿地操控等六大科目的测试,吉利银河L6以极致的动力性能和卓越的驾控品质,完全能够媲美30万级豪华轿车,在彰显全面硬核实力的同时,更是重新定义了新一代全能电混家轿的驾控体验标准。
更重要的是,吉利银河新能源并没有简单去模仿友商,而是凭借手握26年的造车经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打磨中,造就了银河L6性能和操控完美融合。随着充分的蓄能和产品布局的完善,我们将有望看到一个独一无二、全知全能的新吉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螺丝刀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月23日晚,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正式发布,现场除了常规化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展示之外,更是让吉利的一众高官“站台唱戏”,做得声势浩大。而主导此次“吉利银河”发布的
吉利汽车
集团CEO淦家阅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极氪
突围以后,整个大吉利要全面向新,而银河的到来意味着吉利开始全面向新,要快速向新能源转化。银河的‘新’,包含全新的造型设计,全新的产品技术,全新的渠道,全新的服务,我们接下来的新能源产品,也是要围绕这四个全新来推进。”
但是整场发布会下来,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种疑问,当下的吉利旗下已经布局有极星、几何、极氪、睿蓝等众多的新能源品牌,那么此时再推出一个“银河”新能源品牌究竟意义何在?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线来看,对吉利新能源发展之路的总结就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软绵绵”。
“蓝色吉利行动”沦为业内笑柄
2015年,吉利汽车就决定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雄心勃勃的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期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要达到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当时,大家都深信吉利汽车的转型决心,也期待品牌通过5年的时间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翘楚。
在大家的翘首期待中,然后呢?可以说就没有然后。5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蓝色吉利行动”的最后一年,吉利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数据,全年销售汽车超过136万辆,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3万辆,占总销量不足10%,说好的销量达到90%以上成为一句空谈。
事实上,吉利在发布“蓝色吉利行动”之后的两年里,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无任何建树。要知道2016-2017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当时市场上的小型和微型电动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在这大好形势下,吉利却只发布了
帝豪EV
300与
帝豪PHEV
两款产品,主打目标错误的瞄准了主流家轿市场,最终结果就是被
比亚迪
和北汽远远抛在身后。随着前期关键的市场争夺失利,吉利离自己设定的销量目标越来越远,“蓝色吉利行动”宣告彻底失败,而此前的壮志雄心不仅没能化为动力,反而成为了业内的笑柄。
几何汽车再次败走麦城
在谈到“蓝色吉利”战略时,李书福曾在内部谈话中表示,失败不是战略问题,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0万辆,行业发展一片向好,李书福口中的良好时机俨然到来。2019年4月11日,吉利全面摆脱了“蓝色吉利计划”失利的阴影,再次踌躇满志,风光无限的在新加坡正式发布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并且底气十足地喊出了“致力于成为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的口号。
结果是品牌调性被拉得很高,但“口号响,行动弱”的老毛病依旧没有治好。整个2019年几何品牌只有
几何A
一款车型在撑门面,到了2020也只多了一款
几何C
来助阵。车型少,车价贵,体系转型匆忙,让几何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缺少声量,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也不如同级对手。
根据乘联会之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11月,
几何汽车
的累计销量只有区区的8911辆。这样的表现不仅与其它竞争对手差距巨大,就算和2019年品牌同期的11592辆相比,也是大跌了26.8%,同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上涨的势头完全背道而驰。
几何汽车再次重蹈覆辙,究其原因其实显而易见,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造车技术方面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家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品牌带来的车型就是通过简单的“油改电”,相比竞争对手开发的新能源专属平台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国内汽车市场经历多年的发展,消费者早已不是“吴下阿蒙”,选择产品他们会用脚来投票,并不是说口号喊的有多响、造势的声音有多大,消费者就会傻傻地跟着,时代变了!
吉利银河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吉利不管是宣布未来发展规划,还是新能源新品牌的推出,高调叫嚣“永不出戏”,豪言壮语“荡气回肠”,听的人热血澎湃,看到的结果却内心拔凉。这就不免让人想到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次次给到希望,却又一次次铩羽而归,让人心生倦怠。
此次“吉利银河”的阵仗更大,除了吉利高管们一起“搭台唱戏”,朋友圈也是各种刷屏,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相信经过前面几波的折腾,这次大家在心底应合的力气恐怕都没有了。银河品牌的“上线”给人一种“仓促上马”的强烈感觉,从之前的宣传推广看,吉利首次放出“要推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的消息到正式发布,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种“高效”不免让人心惊胆战。
按着时间线走,吉利官方首先在春节期间宣布会推出中高端的新能源系列。两周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内部年度经营工作大会上宣布,吉利品牌将于2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正式发布“吉利品牌新能源战略”。活动当天,吉利宣布要在2年内向市场投放7款新车,包含纯电和电混两种动力。
纵观整场发布会,总结下来就是一个仓促上马的新品牌带来一台“似曾相识”的新车型和一台有着抄袭嫌疑的原型车。当大家看到
银河L7
的那刻,心中残留的期许被无情地戳破了,这是什么?熟悉吉利车型的小伙伴一看就知道,这台银河L7不就是
博越L
插电混动版嘛!除了格栅做成封闭式,大灯采用分体式之外,完全一模一样,也难怪有人吐槽银河L7就是“美妆版”的博越L。
现场吉利银河推出的原型车“银河之光”也好不到那去,初次亮相的时刻有那么一丝惊艳,不过仔细端详之后感觉不对啊!这造型和
长安深蓝SL03
实在是太像了,毫不夸张的说遮住车标,单从车头来看让人傻傻分不清。同时,吉利银河原型车与
长安
VISION-V概念车在尾灯,车头的设计方面也有一些类似。对此,长安汽车目前已经给吉利发律师函,内容指出吉利银河发布会上“银河之光”概念车与长安之前的概念车和量产车非常相似。长安汽车认为,吉利涉嫌侵权,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
面对长安汽车发出的律师函,吉利汽车集团官方也做出了及时回应。吉利表示,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孰是孰非相信吉利最清楚状况。而我们看到品牌发布会上的两款车型,银河L7是博越L的“同体”,“银河之光”又身缠抄袭的嫌疑,由此可见银河新品牌的落地是多么的匆忙。只能说面对持续向前的电动化浪潮,和全面崛起的新能源车企,昔日的绝对龙头这次可是真的急了。
淦家阅难以助力吉利新能源之路
我们知道吉利在新能源赛道上始终举步维艰,淦家阅在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之后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为集团做出成绩,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从他的履历来看,淦家阅在2003年加入吉利,到今年刚好20年,早先从仓库管理的基层位置做起,随后一路向上发展,担任过吉利汽车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经营管理高级总监、集团财务部部长等职务。自2020年6月起,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负责集团的采购工作。2021年3月25日,淦家阅接替安聪慧,正式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一职。那么,作为李书福一手提拔上来的80后当家人,注重企业管理,但缺乏产品研发经验和市场推广经验的淦家阅面对时下波云诡谲的新能源市场能否带领企业走出荆棘,一路向前呢?综合来看基本不可能,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淦家阅为何难以助力吉利的新能源之路。
首先就是吉利汽车集团的自身原因,在上文中我们也讲到吉利迈开新能源的脚步其实挺早,但是2015年“吉利蓝色行动”的失败,已经让企业错失了发展新能源的最佳窗口期。早期吉利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可谓急功近利,甚至跳开技术研发这个关键步骤,过分依赖于“油改电 ”的新能源布局。所谓“油改电”模式就是在不改变车身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发动机、油箱等传统动力装置全部拿掉,将其更换为电池、电机等部件。这样就可以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创造先机。
可是当吉利沉浸在“油改电”带来的短暂欢愉中时,国内其他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埋头研发纯电平台。暂时的良好销量表现让吉利在随后几年的发展策略上出现了严重误判,企业不去潜心研发纯电技术,还是将大量精力倾注于没有
前途
的“油改电”,推出的几何A、枫叶等基于“油改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型,投放市场后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最终失去“自主一哥”的地位。
所以从宏观层面上看,淦家阅接手吉利之后,也难以摆脱企业自身多年来的“顽疾”,没有出众的技术支撑和优秀的车型产品,发展吉利新能源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无法经受市场的考验。
其次,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大落后于当下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面对汹涌而至的新能源浪潮,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由于自己的短视行为,正在沦为新时代的后进生。当新能源车企都向着纯电化昂首阔步的时候,此时此刻的吉利还在为自己的混动车卖力吆喝,可见其在新能源赛道上落下的何止一个身位。
由此不难
发现
,银河品牌的“上线”多少有种 “赶鸭子上架”的意味在里面,用一个月时间仓促上市,相信对于淦家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被逼无奈的感觉,最后依然还是回到了吉利之前失败的老路上。当下,吉利更需要的还是整合集团力量提升技术储备,这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不过一旦在行业中形成技术创新与突破,将会为后续投放市场的产品带来强大的竞争力。而吉利没有选择后者主要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感觉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上升,传统车企也在转型后迎来了销量上的增长,自主品牌中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
埃安
等不断有新车型推向市场;
特斯拉
通过降价手段,让主力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左右的中端市场;造车新势力更是一股崛起的中坚力量,颠覆我们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在如今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上,没有太多技术储备的吉利基本看不到出路,所以银河品牌的到来可谓得不偿失。
第三,还是回到吉利多品牌战略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上。在集团层面,与吉利并列的十多个品牌各自发展,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了,难以形成合力。现在又多了银河品牌,势必又要在品牌的技术研发、宣传推广、渠道搭建等方面做出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变得更加分散。从吉利的财务状况来看,2022年上半年,极氪造成7.6亿亏损,同期吉利汽车净利润为15.5亿元。而今年再大规模投入银河系列的产品,净利润将进一步受到侵蚀。反之,如果把对新品牌的支出部分投入到薄弱的技术研发环节,从长远来看会为吉利集团注入更强的助力,提升旗下车型的整体产品力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在品牌层面,吉利旗下不同品牌的同价位车型会拥挤在同一细分领域,造成相互间的拉扯和冲突。银河系列出来后,将主打15-30万元的价格区间,从这个价位区间来看,
领克
的位置就显得异常尴尬,目前领克旗下除了旗舰09之外,其他新能源车型均处于15-30万这一区间。同时,该区间内还分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Vide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02 01:54:12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