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 07:54:42 | 玩车网
如果不说,你大概不会知道在刚刚过去的3月,
奇瑞
集团的销量已经来到了自主品牌的第三名,仅次于
比亚迪
、
长安
两家。这里面虽然有奇瑞出口量更大的原因,但是奇瑞在国内市场的声势也开始赶超
长城
了。
如果提起自主品牌,还是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那你就真OUT了,据近日公布的3月汽车销量,比亚迪不仅超过南北
大众
之和,问鼎中国车市销冠,而且奇瑞集团的销量也悄悄冲到了自主品牌前三,超过了长城和吉利,仅次于比亚迪和长安。
为什么要将奇瑞和比亚迪单拎出来论述一番?
纵然奇瑞销量当中,出口占到了1/3,但是不得不说近年来,奇瑞大招频频,不仅声势巨大,而且奇瑞和比亚迪一样,都还有几张重要的手牌尚未打出。
除了王朝网、海洋网车型谱系进一步丰富之外,比亚迪
仰望
品牌给人带来高山仰止的既视感,即将发布的F品牌和
腾势
品牌也将陆续带来不错的增量。
奇瑞作为曾经的“黄埔军校”和自主品牌扛旗者,过去几年依靠出口业务一直在“闷声发大财”,眼看这些年友商的助力和造车新势力的搅局,提前实现了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觉得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在4月初于
北京
水立方举行的
奇瑞新能源
之夜活动上终于祭出了重磅武器,举集团之力All-in新能源,
星途
高端纯电产品——星纪元STERRA系列也完成了首秀。
而这一次,主角终于轮到iCAR,作为奇瑞在新能源车市场新落下的一子。iCAR的故事,从其商标注册开始其实可以追溯到2003年,这连iPhone都无力与之竞争,可以说这种先见性的背后,可以说奇瑞在造车理念方面是非常超前的。
当然,iCAR品牌的出现,不免会让人产生疑问:到底奇瑞需不需一个新的新能源品牌?关于这个新能源品牌奇瑞又准备怎么做?
但是说归说,做归做,
残酷的竞争环境下,高度内卷的车市,奇瑞当下所面临的境况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了十年前的
观致
,那句发人深省的自问“这世界还需要一家新的汽车公司吗?”如今,奇瑞再次成为作答者,
不管是作为领跑者的比亚迪还是曾经的“一哥”吉利,抑或是央企中的扛把子长安,以及一直以来被冠以燕赵侠客之风的长城,都已经在新能源品牌完成了多梯次的布局。
那么奇瑞的机会在哪里?
关于是否需要新品牌的争论,其实从奇瑞现在推出iCAR的这个节点已经有了结论。不管是领跑的比亚迪,还是曾经的“一哥”吉利,又或者追随者长安、长城,都已经布局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新能源品牌。比如比亚迪除了母品牌之外,还有仰望、以及还未面世的F品牌;吉利有
极氪
、有银河;长城有
欧拉
、有
魏牌
;长安有
阿维塔
、深蓝,还有马上要公布的启源。
相比之下,奇瑞在新能源独立品牌上反而是比较慢的——奇瑞新能源还在用奇瑞标。所以,这次iCAR的发布,算是奇瑞在新能源市场上的一次厚积薄发。
从官方表述来看,iCAR将以场景智能为核心价值赋能用户车生活,大家注意将“场景智能”划重点,今后应该要考,关于iCAR的定位,在奇瑞内部是主打年轻化的市场,定义为“力争做智能电动乘用车的普及者”,当然值得关注的是,iCAR除了品牌之外,也是广义上的开放性全域共创生态,将传统线下的生意引入线上,从渠道、体验上进行全面的革新,最终要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营销和用户生态,星途品牌推出了星纪元系列高端新能源产品、奇瑞则主打大众性家庭用户,
捷途
则偏重于多元与跨界。
可以说在奇瑞体系内部,iCAR是有清晰的战略定位的。一个扁平化的logo,由七巧板拼成的“i”字符号,非常巧思。
产品方面,iCAR不仅公布了未来6款车型的产品计划,而且此次首发亮相的两款产品中,包含一款
iCAR GT玩车网
概念车和一款名为
iCAR 03
的硬派电动SUV车型,之后还有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
关于Logo的应用,在前大灯、轮毂、尾灯等的设计上面,融合感也很好,但是笔者更希望这种融合是将“i”体现在真正的内核上面,而非形式大于内容。
当然,作为传统大厂,奇瑞要实施新能源战略转型,更多是依靠体系能力来实现整体推动,技术方面就主要表现为平台化战略,iCAR不仅共享技术平台、供应商资源,甚至制造体系,以及相关电动化技术,另一方面定位于“智能电动车普及者”,作为传统车企中的新势力,iCAR又是一个年轻化的品牌,天生自带互联网基因,更强的社交属性、融入各种奇思妙想,与“Z世代”的年轻人打成一片。
依托于E0X高性能电动子平台衍生出的专属架构,iCAR CTO单红艳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和i-VA 生态。
在i-MS架构的加持下,平台带宽从4300mm到5200mm,可完整覆盖目前行业卡主流产品车身长度;动力版本方面,提供包括后驱、四驱、纯电、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电压平台也有400V与800V两种配置可选,当然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扩展坞功能,提前预埋总线和硬件,支持比如摄像头扩展、中央杯架扩展、副仪表扩展、后备箱扩展等等,这意味着应对各种用户场景,后期的改装和可玩性大大提高,让各种品牌与产品周边,真正有了用武之地,而这也将带来更多的用户话题,让APP不再是一个空架子,UGC成为更多现实的可能,让线上用户生态成为新的营销驱动方式,并帮助厂家在后期对产品实现改进与提升,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商业逻辑正向循环。
iCAR作为传统车企内部孵化的造车新势力,并不同于以往的PPT造车,不依赖于供应商的深度自研能力,帮助企业在不断改进与提升用户满意度方面获得关键性的卡位,譬如智能热泵系统、多合一电驱动总成、全铝车身和一体化压铸技术等等。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通过使用车控域和舱驾域分离的架构,让整个车辆的神经网络更加发达,不仅能有更强的感知,而且也能轻松处理海量数据,提升驾驶安全性,更大的惊喜还在于官方宣布,迭代体验将按月发布,意味着车辆的使用体验将像目前的手机一样,保持常用常新。
除此之外,奇瑞近年来加快了对产业上游的整合力度,进一步提升话语权,实现技术突破并打破产能瓶颈,奇瑞旗下全新电池品牌ENER-Q,将覆盖全动力类型、全材料体系的全应用场景,具备高适配性、高安全性和品价比。同时,作为奇瑞的股东方之一,宁德时代和奇瑞也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商业与技术协作关系,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将在奇瑞车型上首发搭载量产,这将意味着奇瑞未来车型会有较大的成本下探空间,尤其对于经济型产品而言,或将获得关键性竞争优势。
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除了产品和技术之外,渠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意味着其营销模式的形态,值得关注的是,iCAR虽然在创新力方面与造车新势力比肩,却没有盲目选择新势力的直营模式,而是依然和大经销商集团进行合作,但是与传统的4S店可能不同的是,iCAR的营销终端将建立新的名为i-Space的零售渠道,预计在先期200家网点落地之后,后期会扩张至600个网点。
当然,渠道的扩张也是跟着产品节奏来的,除了iCAR GT概念车之外,代号为iCAR 03的硬派SUV电动车也被iCAR定义为“新能源时代的AllRoad产品”,尽管此次
上海
车展,
奔驰
带来了电动版的大G——EQG,但是对于平民而言,毫无疑问,iCAR 03才是更能实现更多人的诗与远方的梦想。
笼统地说,这同样是一台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产品。首先新车在外观设计上就足够方正、硬派越野,虽然还是概念车形态,但是距离量产并不遥远,与前不久发布的捷途
旅行者
遥相呼应。后者主打旅行风格,前者则在硬朗造型的基础上增添“赛博朋克”风格,更适合穿梭于都市的车水马龙之。
接近于全封闭造型的前脸,衬托出科幻设计风格下“冷峻”的感觉,但与此同时,车身后部原本的备胎位置演变成方形储物箱,并且足够装载下2套钓具以及户外帐篷等,令人倍感亲切的场景化体验。
从车身基本架构来看,智能自适应电动四驱的搭载,动力可基本换算为2.5T燃油发动机,提供10种驾驶模式,内置全铝大梁,提高车身刚性,1630mm的宽轮距,大概率会是一台“中型SUV”,新车还有前液压减震、后全铝H臂悬挂、智能分配前后轴扭矩等等,都是满满的奇瑞理工男做法。说了这么多硬核的参数,但是硬核越野能力又不是这台车最重要的卖点了,相比之下,休闲娱乐和网红效应带来的异化作用或许才是更多人的真实需求。
奔向而立之年的奇瑞,即将大展宏图,作为奇瑞旗下的第四个品牌,依托奇瑞25年的造车经验,iCAR已经确定6款车型的产品阵容,覆盖轻度越野、轿车、SUV、MPV等多品类车型,以出圈方式为年轻消费者提供能够激发荷尔蒙的产品。
尽管立讯精密入股之后,对于奇瑞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不断有奇瑞即将代工苹果汽车的传言,但是,对于始终觊觎iCAR商标的苹果汽车而言,率先发起攻势的奇瑞iCAR势必会让前者感受到莫大的压力,无论如何,奇瑞都牢牢地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经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副总经理。查询奇瑞公司官网显示,公司副总经理章红玉、周定华、程国强、李勃、单红艳、于东海,总经理助理蔡交华、瞿国峰,于东海去奇瑞副总经理职位。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尹同跃。
有件事,确实没想到,iCAR这个名字,居然在2003年就注册了。
尘封20年,今朝启用,
奇瑞
是颇有想法的。因为电动化、智能化的风暴来袭,它需要筑起一艘大船,不仅要抵御巨浪的撕裂,而且要斩开狂风的怒吼。
为什么是七巧板?
既然是iCAR的首次见面会,这份简历会详尽一些。
先从LOGO说起:其实,从奇瑞赠予媒体的七巧板小礼物,早已猜出一二,iCAR的LOGO源自于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这说明从一开始,在iCAR的理念中就融入了一定的东方色彩。
最为关键的是,这一LOGO的设计师,也是冰墩墩的设计师,他的名字是曹雪。
当天,曹雪教授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他说的一句话蛮打动人心的。大意是“设计二字,偏旁既不是手字,也不是金字,而是言字,说明前期的脑暴和讨论,其实非常重要。”
其实,一个战略的制定,或者说,一个品牌迈出第一步,听上去简单,其实很难,因为前期要经历事无巨细的论辩与商讨。
言百遍,行动是关键的一遍。最后一遍的执行很重要,前面一百遍的讨论也很重要。
混沌之际,如何大闹天宫?
有了亲切的LOGO,师出有名,iCAR就有了更宽广的雄心,去实现更大的理想。
在介绍iCAR时,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是这么说的,大意为“i是七巧板,但也是金箍棒的形状,要当孙悟空,要带领iCAR的团队大闹天宫。“
今年的车市,既明朗,又混沌。明朗之处在于,新能源的主角地位不再被质疑,各家车企拼命朝着新能源“卷“;混沌之处在于,价格战弥漫,不管有没有能打的产品,都被推到了第一线,关乎生死的边缘。
奇瑞在去年的“战绩“颇为向好,年营收200亿,年销量123万辆,年出口45万辆,新能源卖出23万辆,堪称狂飙的一年。
所以,来到2023年,奇瑞汽车还要搏一把,在奇瑞、
捷途
、
星途
之外,托举起一个新品牌iCAR。
你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吉利的
极氪
、北汽的极狐、
长安
的
阿维塔
、上汽的智己。
电动车时代,还是否需要一个新品牌?我们不必去精神内耗,但“东风压倒西风“、”新能源狂吃燃油车份额“的时候,就意味着,做新能源,有增量市场可图。
别人能干,奇瑞也相信自己不会差。
双车发布,以及一个联盟展开
在发布会现场,iCAR发布了两款概念车,分别是双门轿跑
iCAR GT
和硬派风格SUV
iCAR 03
。
之后,iCAR旗下会有6款产品陆续上市,包括一款ARV(他们叫ARV,也就是iCAR 03)、两款轿车、两款SUV,还有一款MPV。
从产品布局,以及iCAR CEO鲍思语的表态来看,iCAR的售价区间应该会比较广,覆盖消费群体比较多,要做电动车的普及者,价格不会很贵,但面临的竞争肯定也会很大。
如何在竞争中杀出血路?目前的有效途径就是技术为先,再转化为用户有感知的体验。
同样在发布会现场,iCAR CTO单红艳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和i-VA智能生态,该架构可拓展多元化的新能源产品,再结合i-VA智能生态,也许,无感连接的用车体验也就实现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奇瑞与宁德时代再牵手,联合打造了全新电池品牌ENER-Q。并且,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将会首发搭载于奇瑞车型上。
除了与宁德时代结盟,iCAR当晚与更多的头部生态企业达成更大的联盟,包括腾讯、京东、阿里云、中国移动、
博世
、
高通
等。
一直以来,奇瑞均以“理工男“的身份在谋事,技术是其立身之本。
来到电动车时代,奇瑞能否继续厚积薄发,iCAR将是一处新舞台。
“破局者存,掌局者胜”,奇瑞可以“十分天下得其一”吗?拭目以待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4-01-18 14: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