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00:49:42 | 玩车网
2023年一季度结束之后,车市就进入了相对正常、平稳的状态,此前1、2月份很多因为大环境而出现销量下滑的车型,在3、4月份都有了普遍回升,但令人不安的是,部分此前热销的产品,到了4月份仍然没能恢复到去年的状态。
与此同时,
上海
车展前后上市的一大批新车,已经对市场格局产生了根本影响,汽车市场的竞争从4月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我们还是以小见大,通过4月份几款关键车型的销量表现,来摸一摸整体市场的脉搏。
五菱
宏光MINIEV
/吉利
熊猫mini
4月份上险量:宏光MINIEV 17080辆/熊猫mini 5900辆
上市(换代)时间:宏光MINIEV 2020年7月/熊猫mini 2023年6月
统计4月份上险量数据时,首先引起我关注的不是近期上市的新车,而是5万级电动微车这个近两年十分爆火的细分市场,在4月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跌幅最明显的是领跑的五菱宏光MINIEV,4月份上险量仅1.7万辆出头,虽然仍稳坐电动微车头把交椅,但对比此前3万辆以上的月均销量规模,再加上3月份已经下滑到2.3万辆,下滑的趋势已经形成。
实际上,自上市后单月销量破2万辆以后,宏光MINIEV在4月份的销量已经是历史最低点,甚至比今年1月整体车市疲软时还低了1千辆,这也佐证了宏光MINIEV在4月份的下滑,是确实遇到挫折了。
除了宏光MINIEV之外,今年2月上市当月已经突破7千辆的吉利熊猫mini,到4月份又下跌到了不到6千辆,此前预测整体市场回归正常后,熊猫mini有望破万,现在来看前景就不是很明朗了。
与此同时,5万级电动微车市场的另外一款小爆款——
长安Lumin
,4月份过得也不顺利。2月份还能破1.1万辆的Lumin,3、4月两连跌,4月下滑到了7762辆。
作为对比,宏光MINIEV、熊猫mini、Lumin再加上
奇瑞
的
QQ冰淇淋
,2、3、4月份的总销量分别是52800、45358和35211辆,这说明几款电动微车的下滑,并非同级竞品增多导致此消彼长,而是这个细分市场整体从2月份开始就在快速萎缩了。
排除了市场大环境和小细分市场的内部竞争,这些车型下滑的直接原因其实并不难找。
五菱缤果
4月份上险量:14781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3年3月29日上市
说实话,对于3月底才上市的五菱缤果,我虽然比较看好它的产品力,但4月份上险量飚到了近1.5万辆,真的大大超出了我最乐观的预期。
其实如果没有4月下旬上市的
比亚迪
海鸥
,缤果的这份成绩单也不会让我过于意外,但是在海鸥临近上市、且动力、续航、安全性都明显更强的前提下,缤果依然能拿下如此高的销量,就反映出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海鸥此前预售价过高,即便有人拿它和缤果对比,考虑到较大的价格门槛的差距,就提前选择了缤果。如果是这样,那么海鸥上市之后,缤果的销量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明显的下滑。
第二种可能,是市场对于6-8万元这个价位,基于纯电平台的精品电动小车的需求真的非常强烈。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即便海鸥也成为爆款,缤果依然会有足够大的生存空间。
有意思的是,如果把4月份缤果的销量也加进去,那么它和宏光MINIEV、熊猫mini、Lumin和QQ冰淇淋加到一起的销量,恰恰与此前5万级电动微车市场的规模相近。虽然我们无法下确定的结论,但今年3、4月份5万级电动微车的整体萎缩,就是受到缤果、海鸥的影响。
花5万元买电动微车的消费者,如果有更精致、更宽裕、更高级的选择,有相当一部分是不介意加两三万预算的,只是此前市场上满足这个标准的选择太少了。如今缤果和海鸥就位,10万元内电动小车市场的格局,马上就要有根本性的变化了。
名爵
MG7
4月份上险量:2848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3年3月29日上市
名爵品牌去年9月份推出的纯电动车MULAN,有着“20万内最速电动汽车”的耀眼标签,不过由于这个性能只局限于18.68万的顶配车型,而主销的后驱版在尺寸、空间、续航等方面又表现平平,所以这款车的月销成绩始终维持在三位数的水平。
今年3月底上市的纯燃油车MG7,是名爵品牌又一款关键的全新产品,尽管它没有“3.8秒破百”的炸裂性能,但是它的运动轿跑范儿,再加上中型车级别的尺寸,明显要比MULAN更吃得开了。
3月底上市,之后在完整的4月销量月份MG7上险量达到2848辆,直接超越10万内的MG5,成为名爵品牌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MG7的核心卖点,其实和
长安
UNI-V类似,就是足够拉风的运动气质,而与目前比较热销的几款运动范儿轿车不同的是,MG7真正达到了中型车的标准,车长已经大幅超过了吉利
星瑞
,所以其它运动轿车在空间、实用性上的短板对于MG7就不存在了。
不过,这种打法的产品,热销周期往往比较短,对于名爵品牌来说,一款以个性、运动为卖点的产品成为销量担当,并非是一件好事,就好似灵感枯竭的网红,只能通过整活来吸引流量,不但辛苦,也难持久。
丰田
bZ3
4月份上险量:1408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3年4月16日上市
不管是研发模式还是定价策略,bZ3这款车都算得上是丰田对新能源市场破釜沉舟式的产品了。16.98到19.98万元,在丰田体系内部达到中型车级别的bZ3,定价已经比自家的
凯美瑞
要低一大截了。
实际上,这款车在上市不久就罕见地给出了大幅优惠,目前部分地区的优惠力度已经达到2万元以上,这款车实际的主销价位,已经进一步降到了15-17万元区间。
和
零跑C01
、
哪吒S
这类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相比,丰田bZ3的尺寸其实并没有优势,设计风格也仍然偏保守,但是不管是设计创新、价格定位还是功能配置,bZ3这款车确实给足了诚意,尤其是对于整体销量势头依然稳健的丰田来说,能主动走出这一步颇为难得。
实际的市场反应,4月中才上市,相当于在半个销量月份里bZ3的上险量达到1408辆,这表明bZ3即便不会成为爆款,但如果后续完整月份的销量能到3千辆左右,这对丰田就等于在新能源市场跨入了新的阶段。
如果bZ3能成功,它就可能会成为丰田未来开发新能源车的样板,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打法,也将进入到一个新的状态。
比亚迪
海豹
4月份上险量:3719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2年7月29日上市
对于比亚迪海豹这种上市半年多的半新车,我一般不会再做销量追踪,除非出现了明显的涨跌。这次聊海豹,是因为下跌——4月份的上险量只有3719辆,这也是海豹自去年9月份正式交付以来,月销首次跌到4千辆以下。
海豹上市初期的势头是很猛的,去年从9月份的4860辆一路上涨到12月的10402辆,这对于一台中国品牌20万以上价位的轿车来说,非常出彩,海豹也大有成为汉之外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上的另一个销量支柱。
到了今年一季度,海豹销量跌到了5千辆左右,但这并没引起我太大关注,因为今年前两个月几乎所有车型的销量都大幅下滑,这是市场环境所导致。而在整体市场恢复正常的3月份,海豹销量依然只有5千辆出头,到4月份又进一步下滑到3719辆,这就明显不正常了。
一个乐观的猜测是,消费者得知海豹将推出冠军版,为了防止被新款背刺,所有持币待购,导致了3、4月份的下跌。不过这个理由并不够充分,因为近两个月海豹已经有了不小幅度的终端优惠,网上甚至出现了降价2、3万的消息。
也就是说,在冠军版推出之前,老款海豹其实已经进入降价状态,而此时距离其上市只有半年多时间,这与海豹上市初期提车都需要排队等车相比,状态已经完全不同。
比亚迪的冠军版,已经涵盖了秦PLUS DM-i、汉DM-i、海豹、唐DM-i以及最新的宋PLUS DM-i,关于这一系列冠军版,有人认为是比亚迪主动让价,但从海豹的情况可以看出,比亚迪全系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已经停止,虽然整体销量上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比亚迪过去两三年高速增长的状态,可能很快就会停止了。
文|冰心皮蛋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海鸥背刺缤果?未免太看得起五菱
直到
海鸥
上市的前一刻,五菱或许还沉浸在“缤果上市两周时间成交开票突破1万辆”的美梦里,或许对于不能退款的用户来说,这将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海鸥的正式价格比预售时降低了6000元左右,这对于缤果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它既摧毁了五菱一直以来的价格优势,也让五菱避开
比亚迪
的幻想破灭。”在闲聊时,一位来自汽车行业的资深媒体人向汽车有文化感慨,“购买缤果333km续航里程的消费者简直成了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到底有多大?以7.38万元的同价格车型对比,如果你是缤果的用户,那么你将看着隔壁开海鸥的既有4安全气囊、刹车辅助、ESP等安全配置,又能通过10.1英寸旋转悬浮Pad接入一系列智能网联功能,同时还有比亚迪最具代表性的刀片电池加持,而你只能坐在缤果空荡荡的中控台旁默默流泪。
7.38万元的海鸥内饰
同价位的缤果内饰
用降维打击,仍然不足以形容缤果之惨败。那么,比亚迪是否大费周章推出海鸥只为打击缤果呢?这么认为,你就小瞧了比亚迪,高看了五菱。
五菱走不出3万怪圈
造人民需要的产品,是五菱一直所贴的标签,但人民与五菱之间一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那就是人民所认可的一直都是五菱的低价,而非是五菱的品牌。
从第一季度销量来看,五菱在新能源市场销量为7.7万辆左右,而在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就达到了6.9万辆,占比高达约92%。也就是说,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征战的五菱Nano EV与
五菱Air ev晴空
等纯电产品均吃了败仗。
消费者为何不买单了?源于产品更高的价格,以五菱Air ev晴空为例,当消费者面对近7万的起步价时,大多数人的影响是“我为什么不加点钱,直接上
海豚
”,亦或是在燃油车中选择一辆同样适合代步的
飞度
。
不得不承认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仍然足够能打,能打到在3万的价格区间内,这是一款没有对手的存在——因为五菱在每辆这样的小车上,仅仅收获了89元的利润。
因此,哪怕五菱在2022年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在新能源领域销量同比上涨达到33%,但其总营收却仅为125.96亿元,同比下降12.58%,且归母公司净利润仅有2261万元,仅仅相当于比亚迪的一个零头。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再也不会认为比亚迪有意推出海鸥,去狙击缤果这样一款注定与Air ev晴空、Nano EV相同命运的产品,道理其实很简单,说直白点就是周杰伦在《我很忙》专辑中的一首歌。
那么,五菱又为何不配“高价”,甚至连7万以上的市场都难以闹出水花?
看到这个问题,想必大多数人脑中蹦出的都是“技术”二字,确实,在去年,五菱曾因技术缺陷问题,召回了60余万辆宏光S3与新宏光S汽车,成为了2022年汽车召回榜中排名靠前的品牌——而本该是五菱的当家车型的宏光S,却没来由地给了消费者一记背刺,其中影响相当恶劣。
但更深层次去发掘,则能够
发现
五菱在市场竞争中的全面失位。有业内人士评价:“无论在商用车领域,还是在MPV领域,亦或是针对今天的新能源转型,五菱都难以承担起国民二字。”
一来,五菱真正所依赖的,是隐藏在低价背后的,分布于全国的密集经销商以及随处可见的汽贸市场。五菱以分布于全国的近3000家经销商将汽车“重资产”的故事讲到了极致,而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则必将是马斯克口中“轻运营”。营销模式上的陈旧,让五菱不得不为此支付巨额资金,叠加产品的低利润,以至于这样一个百万级体量的品牌,在过去三年的研发投入仅为10亿元左右,甚至仅与
蔚来
汽车在去年的平均单月研发投入相当。
二来,五菱缺失比亚迪那样的垂直整合能力,就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例,在这款起售价仅在三万元的小车中,依然有大量的配件源自于采购,如有行业资料显示,其电机是由方正电机、卧龙电驱和双林股份三家品牌商来供应,电池则由由国轩高科、星恒电源、鹏辉能源、宁德时代和华霆动力5家电池生产厂家配套。
因此,从今日五菱宏光MINI EV之惨胜,能够看到五菱于日后之惨败——“只要产品价格略微提高,五菱很难用相应的品牌力或技术力去实现产品的支撑,而在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掀起之时,仍然在走老路的五菱,无疑将走在时代淘汰的前列。”有行业人士与汽车有文化探讨时聊到。
从“人民需要”变成惊弓之鸟
因此,五菱急于将新能源业务切割出原品牌,并在去年3月底完成了“五菱新能源”的资产重组,以便开展全新的业务模式。而在五菱新能源投产后,五菱工业及其附属公司将成为其主要战略供应商,为五菱新能源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汽车零部件及组件,以改变如今的技术与采购局面。
但在短期内,五菱在新能源市场仍将是惊弓之鸟,对于任何一款产品,五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因此,在晴空推出的短短4个月之后,五菱才会空降一款虽定位高于晴空,但在价格上却与晴空高度重叠的缤果,如果仅仅从这两款产品来看,缤果才像是对晴空用户的一次背刺。
这种脆弱并不仅仅体现在内部的承压能力,外部稍微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五菱造成致命的影响——即使是象征着高端的五菱银标,也有着相同的命运。
就以凯捷为例,作为五菱在MPV领域的焕新之作,它本该承担起颠覆五菱面包车的责任,但面对吉利
嘉际
、
传祺M6
两大对手在动力性与科技化上明显高出一截的实力,加之本身产品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仅仅1年之后,这款产品就由6万辆跌至了年销2万辆,成为了五菱品牌中的又一个鸡肋。
从整体销量来看,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的持续强势,五菱的大多数产品均走在了下滑之路,无论是上文提到的凯捷,亦或是同为银标车型的星辰与佳辰,均处于不断下滑的局面。不仅仅受竞品影响,五菱同样承受不起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变迁,以今年1-3月为例,
五菱汽车
销量同比下滑超30.4%,即便是神车宏光MINI EV,叠加吉利熊猫MINI EV入局以及市场全面降价等因素,在3月亦难逃销量腰斩的局面。
五菱过去的优势,正被车企们摧枯拉朽式的破坏,但这种破坏并不是车企们有意而为之,或是出于产品结构调整的考虑,又或是出于新能源积分上的需要,其它自主品牌们总能轻易地践踏五菱苦心经营的一亩三分地,而此刻的五菱,或许也只能在B站UP主们的恶搞视频中,随着一声声的“逮虾户”落寞地狂飙。
有文说
犹记得在2021年,雷军甚至都要造访五菱生产基地,为日后的
小米汽车
取经,但在2023年到来以后,五菱却在销量急速下滑中彻彻底底失了声。
有人评价:“五菱汽车并非大家口中的‘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公仆形象,而是看到哪里热度高,哪里能挣钱,就想插一手的移动商贩。”从五菱的起源以及现阶段五菱的品质与技术来看,用移动商贩来形容确实更加恰当,而五菱在最近提出的“两个百万、五个百亿”新能源战略的背后,更真实的五菱,是一个连8万级产品都驾驭不了的面包车制造商。
撰文丨欧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有文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说到现如今的新能源车,走量的基本都是20万以下的产品。就比如最近一年里,销量前十名中有六个指导价都在20万以下。而20万以下新能源车中又分为两类,一个是10万以下,一个是10-20万。这时候你就会
发现
一个有趣的现象,玩车网
10-20万是比亚迪的天下,而10万以下又是五菱的天下
。
回看2022一整年,光
比亚迪
宋PLUS
DM-i和五菱
宏光MINIEV
这两台车的销量加一块就接近88万台了。所以四舍五入,20万以下买宋PLUS,10万以下买五菱宏光MINIEV。不过玩笑归玩笑,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大家熟知的五菱宏光MINIEV,而是五菱刚刚上市的一款新车缤果。
简单来说,缤果定位小型纯电轿车,有五个门四个座。它比宏光MINIEV大了一圈,但是它的售价也贵了一些,5.98-8.38万。不过,很多网友看到这个售价之后直呼真划算。当然,也有网友觉得这价格没诚意,说之前2.88万能买宏光MINIEV的时代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那么今天这期节目就来好好聊聊
五菱缤果
这款车,售价到底贵不贵?有哪些亮点和缺点?以及适合什么人?配置该怎么选?
五菱缤果售价贵不贵?
直接说结论,定价并不贵,
原因有3点。
第一,和自家兄弟比,缤果尺寸更大,但是价格更便宜
。参考五菱新能源的主力干将宏光MINIEV的售价,3.28-9.99万,实际上最贵的9.99万是敞篷版,去掉这个特别版本,他的顶配应该是7.28万。
其中200KM 续航的GAMEBOY版本售价5.58-6.28万,普通版与马卡龙版售价还要更便宜一些。而缤果续航203公里续航的入门版起售价5.98万,可以说和宏光MINIEV无缝衔接。
(五菱宏光MINIEV后排)
而
缤果是小型轿车,宏光MINIEV是微型车
,不管是定位还是尺寸高了一个级别。要知道宏光MINIEV虽然也是4座,但是只有三门,且后排的空间也只能坐得下两个未成年人。
(五菱宏光MINIEV后备箱)
在车里坐满四个人之后,后备箱基本就没有任何空间了,别说行李箱,就连一个小书包都塞不下。所以宏光MINIEV准确来说只能当个两座车来用,而
缤果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五门四座车
,因此售价只比普通的MINIEV马卡龙贵了7000元我觉得也非常合理。
除了宏光MINIEV之外,五菱缤果这个售价也比自家的
五菱Air ev晴空
和NANO EV要便宜的多。其中,Air EV晴空其实就是宏光MINIEV精装PLUS版,车长依然没有达到3米,但是售价却要6.78-8.28万。
NANO EV的尺寸比宏光MINIEV还小,售价却高达5.68-6.68万。如果再算上隔壁的7.78-10.28万的
宝骏KiWi EV
,整个五菱新能源也就只有宏光MINIEV最有性价比。我甚至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会不会这些车放在展厅,就是为了衬托宏光MINIEV的高性价比呢?
第二,和同级别的其他竞争对手比,五菱缤果价格也不算贵。
比如和之前停产的
欧拉黑猫
、白猫比,缤果尺寸更大,且白猫8.68万起,搭载30.3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版,NEDC续航305公里;黑猫8.48万起,搭载30.3度的磷酸铁锂电池板,NEDC续航301公里。
而缤果的顶配只要8.38万,搭载31.9度的磷酸铁锂电池,续航333公里。当然,现如今碳酸锂价格已经从50多万一吨跌到了20万左右了,我估计
欧拉白猫
、黑猫复产应该也不远了。
再比如现在很火的
哪吒V
,虽然它是小型SUV,但是怎么看都只是个小型轿车。那车起步价都要8.39万,搭载31.15度的磷酸铁锂电池,NEDC续航301公里。
即便是对比号称价格杀手的
零跑T03
,五菱缤果也依然尺寸上要大它一圈,定位也要高一个级别。同样是搭载31.9度的磷酸铁锂电池,T03 310公里续航轻享版售价6.99万,和缤果333公里续航的版本起售7.38万,只差了3900块。
两款车最入门的200公里续航版本,一个起售价5.99万,另一个5.98万,只相差100块钱。所以可以说,
五菱缤果就是奔着零跑T03去打的
。
第三,五菱预热营销做得不错。
缤果比之前网传定价7-10万,正式价格一公布,整整便宜了一万多,网友皆大欢喜。虽然回头看,这里面多少有些套路。但心理暗示对于消费决策来说,还是有非常大影响的。
因此综合来说,五菱缤果的定价并不算贵,还算比较合理。要知道
之前传闻6.58万起的时候缤果就收到了约2万张订单
。所以不管你觉得贵也好,不贵也罢,销量实打实的就摆在那儿。
不过五菱缤果价格虽然便宜,
却谈不上“性价比”高
。因为性能方面,只能算是勉强可以开走,你不能跟它急。比如,缤果的续航虽然和零跑T03差不多,但是在动力上,缤果的电机最大也只有68匹马力,而零跑T03和哪吒V最大马力都在100匹左右,因此开起来提速感受都要比缤果更轻快。
其次,不少人觉得五菱缤果的定价偏高,也是因为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微型车的入门价真的太便宜了,简直跟不要钱一样
。你想想,当时宏光MINIEV是如何一战成名的?不就是因为最低配只要2.88万起吗?
以至于后来微型、小型电动车不管定什么价,
大家都没有觉得意外和惊喜
。有些车厂家都说是贴钱在卖,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微型、小型电动车一直在涨价。
因此有时候买车就和谈恋爱一样,
如果一开始就全盘托出,那日后对方会越来越拿你不吃劲
。这也像男生追女生,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一旦变成了舔狗或备胎,就再也回不去了。
定价不贵,但是配置很低?
虽然缤果的定价不贵,但是
配置却并不算高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高低配一眼就能辨认出。
官方宣传的双10.25英寸大连屏只有顶配的8.38万才有,并且这个双联屏集合了Ling OS灵犀智能系统。其余四个配置只有一个7英寸的小液晶仪表。
不过目前购买次顶配和中配,据说会送你一个大屏幕,那个只是在7英寸液晶仪表的右边临时加的一块屏而已。所以网红拍摄的那些短视频,如果你看了入迷,再去店里可能会失望而归。
(顶配的灵犀互联版)
(中高配后期送的大连屏)
第二,安全配置低。
比如前排双气囊不是标配,5.98万的203KM轻享版和7.38万的333KM快享版只有主驾驶一个气囊。其次,新车最多只有两个气囊,并且
全系都没有刹车辅助、牵引力控制和车身稳定系统,也没有上坡辅助
。
所以在主被动安全性方面不能说有些寒酸,只能说基本没有。让我无法理解的时,低配没有就算了,但是连8.38万的顶配也没有就属实说不过去了,毕竟落地也是9万左右的车了。
作为2023年的电动车,我觉得车身稳定系统、主副驾气囊是最基本的安全配置。如果五菱缤果对标零跑T03、那么零跑T03全系标配主副驾安全气囊,顶配8.99万版本甚至配上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这一点是否可以学一学呢?
所以我觉得缤果最大的槽点就在于高低配肉眼可见的差距,以及它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低。
即便全系都没有配备,但是好歹也给个选装项吧
,结果选装也不可以。难道说五菱默认买这车的人,不会愿意额外掏钱选装?哦也对,面包车客户从来不选装。你说对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百车全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4-01-18 14: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