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07:31:18 | 玩车网
奇瑞汽车
是自主品牌中为数不多的做正向研发的车企,当然奇瑞汽车刚刚成立的时候,也是有过逆向研发的,但是从奇瑞汽车2.0时代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在做正向研发,无论是从发动机还是变速箱,还是底盘等方面奇瑞汽车都有着很强的过硬技术。
自己研发的CVT质量怎么样?
奇瑞做cvt变速箱的研发已经有很多年了,在这方面的技术是相当成熟的,但是有一个硬伤,就是传动钢带被巨头博世公司所垄断了。大家会发现,奇瑞以前的车型所搭载的变速箱基本上都是CVT的,而且大家也很少能听到,奇瑞生产的cvt变速箱出过大的毛病,所以它的产品质量还是非常过硬的。玩车网
为什么从瑞虎七开始使用的
双离合变速箱
?
刚才我前面也提到了,奇瑞在cv
t变速箱的研发路上遇到了是一个大的阻碍,而且现在10万元家用suv或者是轿车领域的车企都开始使用双离合变速箱了。所以奇瑞开始和格特拉克开始了合作,瑞虎7上面搭载的就是来自于哥特拉克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这台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表现,根据网友和用户的反馈来看,还是比较不错的。
CVT变速箱
的好处有哪些?
奇瑞自己家研发的cvt变速箱基本上已经可以和其他的主流品牌的变速箱相媲美了,成熟度也非常的高。更重要的是质量可靠,稳定性好。大家都知道的,ct变速箱换挡平顺,没有顿挫感,而且燃油经济性上的表现也非常的好,但是因为当下的消费者还有未来的一个走势,使得奇瑞不得不使用双离合变速箱了。
总结:奇瑞汽车还是非常不错的,在正向研发以及发动机的技术,还有变速箱的技术上,都有着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是就是旗下的车型卖不好,这一方面是因为同级别车型的产品力也比较强,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奇瑞早早留下的一个品质问题现在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最近这段时间,虽然新势力造车的嘴仗打的不可开交,一会儿冰箱彩电大沙发,一会儿又是AEB,但真正安心高技术的品牌,往往会选择沉默,并且暗暗发力。前两天,
BAO
师傅有幸参与了由寰球汽车集团与
星途
汽车联合主办的寰球思想汇。在这场汇集了行业专家与企业技术大咖们的知识盛宴里,BAO师傅发现,一直默默造车并低调连续多年拿到出口冠军的
奇瑞
,正在闷头逆袭!而其最重要的利器星图E0X平台正在崭露头角。
众所周知,一个高档品牌背后最核心的支撑并不是外形设计,亦或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包装,核心还是前沿技术的支撑。比如
大众
的MQB、
丰田
的TNGA,这些平台架构都给整个集团的产品发展,奠定了基础。而E0X平台作为奇瑞集团“瑶光2025”战略的核心落地成果之一,将赋予星途星纪元冲击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底气。
从E0X平台的命名有着深刻的寓意。E指Electric电动,代表星途星纪元布局新能源领域;0代表星途星纪元在新时代下勇于归零的技术态度;X 代表平台具备无限拓展的可能,具有纵向垂直整合和横向水平延展的立体化拓展能力,可覆盖A~C级SD/
SUV
/
MPV
,五座、六座、七座车型。
在电气化方面, E0X平台技的首款车型星途星纪元ES应用了800V高压平台,实现百公里电耗11.7kWh,快充5分钟续航150km。以电池安全为例,E0X专门建立了一个1+8+1电池安全技术体系,其中,“1”是指M3P高安全电芯,在保证电池安全的同时,最大化实现高能量密度;“8”即超级防水、极致防热、极致高压安全、超级抗撞等8重安全防护;最后一个“1”是全时安全监控,通过预埋800多个数据点,做到及时诊断预警,实时保证电池安全。
在电子电器架构方面使用EEA 5.0架构,拥有高达1000 TOPS的算力,采用SOA双解耦软件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面向服务的架构)、千兆以太通信网络,全面支撑高阶智能驾驶和Lion 6.0 第三空间智能座舱。最关键的是,这套架构可承接“LION AI”大模型平台、讯飞星火大模型等。在大模型的支持下,可以建立车辆功能导师、冷暖共情伙伴、知识百科全书、旅游规划管家、身体健康顾问五大应用场景。
在驾乘感受层面,E0X平台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了升维,一是驾驶性,二是空间性。通过前虚拟双叉臂、后轮转向等技术的应用,E0X平台提供了比以往更高的底盘舒适性。同时,借助7个传感器的实时感知,还可以不断采集路面信息,配合着CDC以及空气悬架,调整悬架特性。另一方面,空间的有效利用也是影响驾乘舒适的重要因素, E0X做到了轿车得房率达到70.4%,
SUV
得房率66.8%,这一成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最后BAO师傅想聊的是算力,随着智驾功能的逐渐完善,城市驾驶辅助功能将成为新的竞争点,并且随着语言大模型的导入,车内娱乐系统的性能提升,以及车辆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普及,算力会成为车辆的动力系统之外,有一个核心竞争点。E0X平台具备高算力、高解耦的特点,支持1000+TOPS算力平台和最高100+个智能传感器的使用,支持多模交互座舱和全场景智能驾驶。
当然,除此之外,在传统制造领域E0X平台也有很多突破,比如一体压铸车身技术的使用,以及铸铝底盘的使用,将传统78个零部件减少到4个,减重30%,簧下质量减少了25%-31%,车身刚性大于3万5千牛·米等等,可以说当别家都在忙着“打嘴仗”时,奇瑞星途正在默默地努力,闷头逆袭。
人们都说奇瑞是个“理工男”,BAO师傅感觉这样的评价真的挺贴切。毕竟汽车界不是娱乐圈,不是靠炒作和嘴仗就能支撑前行的,脚踏实地,真材实学才是竞争的核心。所以,那些乱花迷人眼只是表象,真正的企业会在这种纷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奇瑞正是这其中非常有实力的一员,而E0X平台无疑将成为其中的核心支柱。根据奇瑞官方透露,未来基于这一平台奇瑞将在2年内推出超过15款高端电动车型,涵盖轿车、
SUV
、
MPV
。而前期的扎实基础,必然引领之后的强力爆发,而未来两年内奇瑞的雄起已然可以预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BAO爱车工作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
奇瑞
汽车正式对外发布了新能源全新品牌——风云,该系列将采用专属的新能源LOGO,还将以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共五大技术为支撑,并推出包含轿车
SUV
在内的多款高端车型。
全新风云架构有哪些“黑科技”?
首先聊聊整车架构方面,奇瑞风云系列产品将基于火星架构打造,主打鲲鹏超能混动C-DM动力系统,这套系统可以看成是在售鲲鹏DHT的2.0版本,未来不光会在风云序列上搭载,也会出现在奇瑞、
星途
、
捷途
品牌的多款车型上。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风云系列将主打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在强大的第五代混动专用1.5T发动机、三挡双电机DHT、以及后桥电机加持下,其动力和油耗表现均值得期待。同时,这套混动架构还支持电四驱扩展,整车0-100km/h加速时间仅4.26s,最高时速达到240km/h。
未来风云系列还将在智能安全、智能交互和驾驶辅助层面全面发力。其中,白车身部分将在火星架构基础上进行“热成型钢+高强度钢+铝合金”的进一步升级,以提升整车刚度;同时,电池安全防护、电池温控管理,以及信息安全密钥等多个层面也将达到行业新高度。
智能座舱方面同样硬核装备拉满,新架构将以200-400K算力平台为基础搭建应用层和中间件的全栈自研硬件和双解耦设计,实现更智能化的AI智行管家以及健康顾问。智能驾驶方面,全新升级的驾驶辅助系统不光有激光雷达,还将实现城区/高速NOP,外加支撑跨层和长达1公里的路径记忆。
风云系列有哪些重磅新车?
在发布会现场,奇瑞风云系列首次展示了
风云A9
和
风云T11
两款概念车,这两台新车都将应用上述“黑科技”,主打高端价值体验。
其中,风云A9是一台豪华新能源轿车,车长近5米,轴距近3米,外观设计灵动、流畅、简洁,星光点阵式中网、贯穿式尾灯、多幅式轮圈、隐藏式门把手等等潮流元素均有体现。同时,该车还应用5纵3横一体化座舱搭载零重力座椅,不光有AI全场景智能交互,还能在大卓智驾体系支持下达到L3+驾驶辅助。
而在三大件部分,应用鲲鹏超能混动C-DM的风云A9,纯电续航里程将超过200km,馈电油耗低至4.2L/100km,综合续航里程1400km以上;至于底盘架构方面,该车也采用更高端的双叉臂前悬+五连杆后悬体系,并且还融入CDC自适应电磁悬架系统,从而实现舒适性和支撑性的平衡。
同期亮相的还有定位中大型豪华
SUV
的风云T11车型,挺拔魁梧的车身让整车看起来大气、稳重,并且整车前脸是当下新能源更流行的半封闭设计,搭配悬浮式车顶、前后贯穿式
LED灯
带等元素,看起来更有前卫科技气质。
座舱部分,风云T11将主打“2+2+2”豪华六座布局,头顶有双天窗,车顶有激光雷达,全车可实现六屏联动,以及5G网络和高速OTA迭代。动力架构方面基本可上面的A9相同,电四驱版同样有着5s级的强大性能。
官方披露,这两台概念车会在2024年尽快引入量产,而在此之前,风云系列即将推出的量产车则是基于
艾瑞泽8
打造的
风云A8
(A级插混轿车,预计15万左右),以及基于
瑞虎9
打造的
风云T9
车型(中型插混
SUV
,预计20万以内),预计年内就会正式和广大消费者见面。
奇瑞新能源未来有哪些产品规划?
除了上述四款车型,奇瑞风云系列未来还将推出风云E3、风云E7、风云E8、风云A8、风云T6、风云T7、风云T8、风云T8Max、风云T9等多款车型,全面覆盖从A级到D级的轿车、
SUV
产品线。
至于其他品牌的新能源规划,同样应用奇瑞鲲鹏超能混动C-DM动力系统的
捷途山海L9
、
捷途旅行者
C-DM、
星途瑶光
C-DM、
星途揽月
C-DM等等,也将陆续和广大消费者见面。而在纯电领域,奇瑞iCAR系列后续还有基于轻质铝合金架构打造的
iCAR 03
,星途品牌全新高端C级车——星纪元ES预计也会在年内发售。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中国汽车消费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3-12-23 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