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

2024-01-14 00:24:02 | 玩车网

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玩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

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开工启示录:做最极致的减法,画最大的饼

北京时间4月8日,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正式开工,在开幕仪式上举办了名为“Gigafactory  Cyber Rodeo”这一极具地域(Rodeo牛仔竞技)和产品特色的排队,即使不看台下女粉的疯狂输出,也能想象到这又是一场马斯克的个人大秀。

只不过,以往每逢喜事必跳舞的老马反倒是在自己美国老家收敛了手脚,身着得州特色

西部牛仔

套装耍起了酷。得州工厂开工,照例又来到了

特斯拉

的秀肌肉时刻:新工厂也是新产品、得州造Model Y新版本的交付、4680电池最大工厂、

Cybertruck

量产车亮相、FSD Beta今年覆盖全北美、或将诞生的Robotaxi...

除了现有成果的展示外,就是老马的填坑和继续画饼。这一次在12140亩的得州奥斯汀工厂,牛仔真的很忙,

特斯拉

依旧疯狂,电动车的发展或许又有了新的方向。

45秒生产一台白车身:它不仅仅是特斯拉的又一新工厂

特斯拉

把这座工厂本身也当做了一个产品。这座占地面积12140亩、体积约957万立方米、工厂长度约1166米的超级工厂,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超级工厂。马斯克生怕你不知道它有多牛,甚至想出了把它立起来和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比谁高的脑洞。但“大”或“新”不是它最大的特点,它的落地或许是汽车产业的又一次工业革命。

从工厂布局看,如芯片般密集的厂区布局已经脱离了传统汽车工厂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的串联形式,车身前后底板一体化压铸+CTC(即电芯直接安装到底盘)+4680电池的合作直接跑通了汽车生产的并行+模块化路线,真正做到了原料从头部进去,汽车从尾部开出来。

从显性效果看,这是一次成功的降本增效,装配路径被大幅缩短,曾经多个焊接件直接减少为一块整体零件,通过4台来自意大利 IDRA 的可形成6000吨最大压力的大型压铸机,解放了4x2(一前一后)x300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力,一台白车身生产时间仅需45s。提升效率、车身结构性能以及零部件一致性,并降低制造成本和设备占地,一石多鸟。玩车网

如果单就Model Y一款车型来看,得州工厂一年产能能够实现50万辆,如果加上未来即将量产的

Cybertruck

、Roadster 2和Semi,得州工厂的总体年产能预计将爬升至100万辆,产能不足再也卡不住

特斯拉

的脖子。

而更深度的意义在于,得州工厂的落地让我们看到了分模块迭代,异平台融合等可能更加适用于未来快速迭代的新能源汽车架构,它革了传统汽车生产的命。

特斯拉

最牛的地方不是在电池、车身这些东西,而是强大的工程能力。

完全体的Model Y:三块积木的组合,把减法做到极致

从柏林工厂的投产到今天得州工厂的开工,短短16天两座

特斯拉

超级工厂相继动工。而对于Model Y而言获得的结果是:完全体的Model Y新版本正式投产交付。在这两座工厂投产前,最早期的

Model Y

车型后车身是由数十个零部件经复杂的焊接和铆接制造而成,耗时且繁琐;而在

上海

工厂生产的Model Y新品最多只做到了车身后底板的一体压铸;16天前的柏林工厂,做到了前后车身底板一体化压铸,而这次得州造的新版本,即标准续航四驱版车型,则是车身前后底板一体压铸+CTC+4680电池的完全体。

CTC的落地是这次得州造Model Y的关键点,Structural battery pack(结构电池)正是CTC技术落地的产物。现场首次展示了全部组装过程,直接将电芯集成到车身底盘的做法再次展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又一秘籍。

CTC,即电芯直接安装到底盘(Cell to Chassis)。与传统的CTP(Cell to Pack,电池包)模式不同,CTC省略了将电芯组装成电池包的步骤,直接将电芯安装到底盘。相当于底盘本身就是电池的PACK,又少了一层包装,整个电池组+底盘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凑,不锈钢电芯本身也成为了结构受力件而不仅是依靠外壳受力,同时对电池整体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做了最好的提升。

CTC技术的落地,让前车身底板+CTC一体式电池包底盘+后车身底板这三块积木就拼成了一个完整的下底盘,从

大众

的PQ平台到MQB平台,

丰田

的TNGA架构...平台化模块化带来的一体性优势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4680电池量产:正式走向舞台中央

得州工厂相较于其他几座

特斯拉

超级工厂,目前其所承担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工作,是4680电池的量产和组装,这座将电池生产组装集成到整车制造的工厂在接下来几年成为全世界产能最大的单一电池工厂,让大家期待已久的4680电池量产成为了现实。

4680的量产是圆柱派电池复兴的重要标志。这几年我们在电动乘用车上见到最耀眼的名词是以刀片电池技术路线为首的CTP方形电池组的革新,而圆柱和软包电池相比之下更像是落后的产物,这次

特斯拉

再次凭借一己之力将圆柱电池带到了电池技术的最前端。

从18650到2170到如今的4680,

特斯拉

携手松下一直坚定不移地发展圆柱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伴生增长,而到了4680这里优点却非线性增加。电池设计、电池工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整车电池一体化五大创新呈1+1+1+1+1>5的效果。

首先是全极耳设计,基于46mm直径这一黄金身材,满足了提升续航和降低成本的最好平衡点的条件下,全极耳(也就是特斯拉自称的“无极耳”,但实际上是侧极耳)有效降低了电流的横向路径,大大降低了电池内损和内阻发热的问题,4680 电池内阻发热只有 2170 电池的五分之一。

结果导向,4680电池提升16%的续航能力,成本降低14%,单电芯容量是2170电池的5倍。此外,4680形态的电池就同时满足了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双提升的条件,大功率放电和快充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根据 Insideevs 的研究报告,400 V 的 4680 电池系统充 70% 电量需要 15 分钟,而未来引入800V高压快充后充电效率更加可期。

第二,正极材料高镍化去钴化。目前4680的正极材料仍是NCM811,我们熟悉的配方,但未来将会逐渐向NCM9/0.5/0.5甚至无钴和四元电池发展。镍能量密度最高、成本反而最低,逐渐无钴化的前提,就是提升电池稳定性,届时电池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被原材料卡脖子的因素也会减少。

第三,负极材料掺硅。这是在现有电池技术基础上,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方式之一。目前绝大多数电池都是石墨负极,实际比容量约330—370 mAh/g,几无提升空间,而硅基的理论比容量在4200 mAh/g,和石墨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埃安、

蔚来

等厂商的新电池技术都采用掺硅技术的原因。

以上三点再结合上文所述的CTC电池一体化底盘和电池工厂的高效运转,五位一体化,300Wh/kg的能量密度成为现实。从续航看,而四驱标准续航版的EPA续航做到279英里(449km),对比早期北美市场在售的单电机标准续航的EPA244英里(393km),电机多了一个,续航还大幅增加。未来在其他车型上的表现可以预见。

从产能看,Model Y全车搭载960个4680电池,数量是2170的五分之一,单车依赖的电池单体更少,这也是仅在得州工厂仅Model Y一款车就能实现全年50万产能的基础。工厂生产体系、4680电池体系、CTC体系等技术都是彼此相辅相成的,这也是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最好实践。

Cybertruck、Roadster 2 、Semi、V1 Optimus、FSD Beta、Robotaxi:填旧坑,画新饼

得州工厂让人看得到结果的必定是量产的Model Y,大部分内容也都在围绕着它展开,毕竟它是目前

特斯拉

销量的中流砥柱。但要耍帅秀肌肉,那还是几年前就亮相的这哥几个:

Cybertruck

、Roadster 2 、Semi。

<

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

汽车也能“跳一跳”?比亚迪“云辇”重新定义车身控制

少一个轮子也能跑,还能原地起跳,你敢相信这是在国内一辆汽车上发生的吗?

没错,

比亚迪

的技术鱼池中又加入了一条大鱼。

4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球首个新能源专属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云辇。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由比亚迪全栈自研,这也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说:传统豪华看车标,新能源豪华看技术。

毫无疑问,在一众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在技术层面可以算得上是先行者。几乎每年都有1-2个重磅技术发布。如今年年初发布的易四方技术平台,彻底颠覆以往燃油车的动力系统能力体系。而之前的“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每一个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这次云辇的推出,改写了车身控制技术依靠国外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同时也超越国外技术水平,完成了从1到2的提升。再加上一直以来比亚迪在命名上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这次的云辇就是妥妥的“中式新豪华”。

其实一直以来只要一提起车身控制系统,大部分人会想到

奔驰

的“魔毯系统”。在过去的时间里,车身控制系统大多数是由国外车企所垄断,但现在比亚迪全栈自研推出了云辇,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也给国外豪华品牌带去了压力。

当然,云辇这项技术也会应用在比亚迪旗下的部分产品中。整个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辇-A智能空气车身控制系统、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以及云辇-X。

云辇-C是通过控制减振器电磁阀调节阻尼,可实现阻尼的无级自适应调节,实现车辆舒适性和运动性的完美兼容,这项技术也已经搭载在比亚迪汉、唐及

腾势D9

三款车型的部分配置版本上,后续将通过OTA陆续升级。而云辇-A可根据不同车型类别适配,悬架调节行程可达150mm,系统提供十余种功能模式,可实现主动调节,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腾势N7

将会成为首搭车型。云辇-P则是集机械、液压、电控三项核心技术于一体,

仰望U8

是首搭车型,可实现200mm悬挂行程调节,以及超高举升、四轮联动、露营调平等超强越野功能。

而云辇-x就更厉害了,在发布会接近尾声时,搭载着云辇-x的

仰望U9

“跳舞”登场,甚至还来了个原地起跳,一时间刷爆各种视频平台。除此之外,发布会上还展示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仰望U9在缺少一个前轮的情况下仍能高速行驶,直接给人看傻了。

按王传福的话来说,就是走别人走不了的路,过别人过不去的坎,是云辇带给用户的惊喜,也是比亚迪一直坚持的技术探索理念!

近两年新能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比亚迪云辇技术一推出,让竞争对手们的心都颤上一颤。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比亚迪还是不忘在自家技术鱼池里“养鱼”。

2022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到了202.23亿元,同比增长90.31%;研发人员数量达到69697人,较上年同期增长72.59%。截至2022年底,比亚迪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3.9万项、授权专利超2.7万项,研发人数近7万人。可以看出,高端人才与持续研发投入是比亚迪技术鱼池的底气。也正是凭借着鱼池中的一条条大鱼,让比亚迪这两年走的又稳又快,甚至去年全年销量力压

特斯拉

,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进入2023年,比亚迪更是一路狂飙,第一季度销量突破55万,而在三月份举办的业绩发布上,王传福更是放话: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相信云辇的出现,让比亚迪离目标达成又进了一步。

历时五年,耗资数十亿,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始终秉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云辇的出现,无疑让中国品牌走在世界前列,对比亚迪来说也是质的跳跃,就如同发布会最后仰望U9那一跳一样。

比亚迪这一跳,还能跳出多少无限可能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事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

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

音乐叫《Don’t Doubt UrVibe》。

埃隆·里夫·马斯克(Elon Reeve Musk),1971年6月28日出生于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企业家、工程师、慈善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同时兼具南非、加拿大和美国三重国籍。

以上就是玩车网为大家带来的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特斯拉跳舞音乐叫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