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20:14:24 | 玩车网
曾经被称之为造车新势力三巨头的“蔚小理”,或许就要分道扬镳了。
得出这样的结论很简单,那就是
理想汽车
的销量越卖越好,而
蔚来
与
小鹏
在市场中的表现却不尽如意,甚至已经和前者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再加上
哪吒汽车
与
零跑汽车
也追赶了上来,“蔚小理”俨然已经变成了“理哪零”。
理想与蔚来、小鹏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从各大新势力给出的5月销量榜单来看,这种趋势确实越来越明显。
毫无疑问,5月新势力的销冠依旧被理想汽车收入囊中。根据数据显示,理想在5月份交付了28277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45.97%;而在1-5月份,理想汽车已经累计交付了106542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24.87%。可以说,理想汽车的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已经到了断层的地步,毕竟目前其他几家主流车企的累计销量最多只有5万辆,若是接下来几个月都按照这种趋势,理想在2023年突破20万辆应该不成问题。
相比较之下,其他几家造车新势力就不够看了。其中,哪吒汽车与零跑汽车还勉强可以,前者在5月交付了13029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8.35%,排在新势力的第二名;后者在5月交付了12058辆新车,同比增长了19.75%,排在新势力的第三名。虽然两家车企与理想汽车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月销量都有超过万辆。
最惨的当初小鹏与蔚来汽车,作为曾经的新势力“三巨头”,它们在5月份的交付量都未超过万辆,这无疑是个差劲的数据。要知道的是,蔚来与小鹏可都曾在一段时间里当过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王者”,只是没想到大家的跌落来得这么快。以小鹏汽车来讲,它在5月份只交付了7506辆新车,同比下跌25.87%;至于蔚来汽车,在5月份则交付了6155辆新车,同比下跌了12.37%。再来看蔚来月销量超2.8万辆的数据,是小鹏与蔚来销量的4倍,谁敢不说增程式电动车真香了呢?
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曾经被视为新势力三驾马车的“蔚小理”,如今竟然只剩理想汽车在一枝独秀,这放在三年前是想都不敢想。毕竟在最开始,大家对于理想采用增程式的做法并不看好,因为这技术早在N年前就有了,再加上它还可以烧油,从政策层面上来讲也不环保。然而它却凭借着无续航焦虑优点,以及可提供实用性更强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可以这么说,理想汽车也算是“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道路。不过,蔚来与小鹏就不这么好过了,毕竟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月销超过万辆才算是达到了及格线,显然它们退步了不少。当然很多人也认为,这是因为蔚来与小鹏都处于产品的更新期,比如小鹏才在最近推出了全新P7i与G6,这都是需要时间反馈的。而在蔚来这边,则在5月份上市了一代ES6,目前正处于一个产能的爬坡期,这也是蔚来能否重返主流市场的关键。
不得不承认,如今新势力之间的竞争是越发激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了。而除了独立发展的新势力,依托传统车企集团的“新二代”们也很活跃,它们也在无形之中挤占着新势力的份额。比如说
比亚迪玩车网
旗下的
腾势
汽车,就已经连续几个月销量破万辆了;而来自广汽旗下的
埃安
汽车,5月共交付新车45003辆,同比增长114%;此外,吉利旗下的
极氪
汽车,在5月份也共交付了8678辆新车,同比增长100%。
很明显,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加入其中,给新势力们的压力也会加大,毕竟自今年以来,诸如威马、天际、
爱驰
、
雷丁
等等新能源车企都逐渐走向了破产的边缘。而作为曾经的头部造车新势力,蔚来和小鹏也必须得加快进步的步伐,不然在市场中也会危机重重。
写在最后
从目前新势力的市场表现来看,月销上万辆已是常态,而率先进入新能源市场的蔚来与小鹏反而还后劲不足了。不过,虽然这两家车企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但也并不是没有翻身的余地,特别是它们还都在近日推出了新车,那问题来了,随着产能的提速,你觉得蔚来与小鹏还能重回头部位置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言车有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5月10日,乘联会公布4月份销量业绩,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2.7万辆,同比增长85.5%,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以SUV市场为例,4月份新能源SUV销量榜前10名中,有6款车型月销过万,而且有9款都是国产车型,看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势还在延续。
比亚迪、埃安强势
比亚迪
的强势人所共知,而且它的强势体现在各个细分市场。4月份新能源SUV销量榜前10名中,比亚迪自己就占了4款。
销量最高的是比亚迪宋家族,月销量为33007辆,与去年巅峰期超7万辆的成绩相比,有点儿拿不出手,但依然傲视群雄,目前基本上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
紧随其后的是
元PLUS
,月销量为28931辆,这款车定位较低,但性能却比较强,因此销量持续提升。
比亚迪唐家族以12247辆的成绩位居第5,同比增长21.2%;同级别的
护卫舰07
月销量10042辆,首次杀入月销万辆俱乐部,这款车的售价并不低,能有这样的表现是超出了预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
埃安
也很强势,
AION Y
月销量为21065辆,同比暴涨242%,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新势力分化,理想渐入佳境
4月份新势力分化明显,
小鹏
、哪吒、
蔚来
全部被挤出新能源SUV前10,而上榜的理想和零跑却似乎找到了门道。
理想汽车
4月份销量突破2.5万辆,其中L7销量为10486辆,L8月销量为6887辆,表现都相当不错,而榜单之外的
理想L9
也达到了月销6000+的水平,事实证明,只要能满足实际需求,消费者愿意为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买单。
极氪
001月销量为6463辆,同比增长202%,这款车现在是极氪品牌的绝对主力,不过极氪要想长期在市场上立足,还需要极氪X这种相对低端的车型发力。
零跑C11则是依靠低价优势,在4月份拿下了6146辆的成绩,在放弃此前的高端定位,推出14.98万元起售的2023款车型之后,零跑C11的销量有明显提升,不过这个成绩并没有达到零跑的预期,它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特斯拉Model Y成唯一的“洋车”
洋牌子在新能源领域表现不佳,这种现象在4月份得到了延续,仅有
Model Y
一款车进入了前10。
Model 4月份以26760辆的成绩杀进销量榜三甲,证明前期的降价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样的表现还不足以让
特斯拉
与比亚迪抗衡。
结束语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开始,头部厂商实力越来越强,实力不济者面临被淘汰命运。对消费者来说,这其实是好事儿,厂商们卷得越厉害,产品性能越有保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讯
12月9日,
理想汽车
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3.4亿元,同比增加20.2%;季度交付量达到26,524辆,同比增长5.6%。研发投入再创新高,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103.1%。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储备达558.3亿元。同时,2022年11月创下单月交付纪录,共交付新车15,034辆,同比增长11.5%。
理想L9
、
理想L8
自交付以来便收获积极的市场反馈。2022年第四季度,
理想汽车
已连续两月交付破万。其中,2022年11月交付量达到15,034台,创下单月最高交付纪录,同比增长11.5%。第四季度业绩展望,
理想汽车
预计实现交付量45,000辆至48,000辆,同比增长27.8%至36.3%;收入总额预计为165.1亿元至176.1亿元,同比增长55.4%至65.8%。
理想L8
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发布。该车作为
理想ONE
的换代车型,继承了
理想ONE
的经典中大型六座SUV的空间和布局,围绕家庭用户打造了六座豪华舒适空间,并标配全新四驱增程电动系统、魔毯空气悬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
理想L9
,在首个完整月交付10,123辆,是首个单月交付量过万且售价在40万以上的中国品牌车型,并已连续两个月成为中国大型SUV市场的销量冠军。
除研发和产业链的投入,
理想汽车
不断拓展服务网络建设。截至2022年11月30日,
理想汽车
在全国有276家零售中心,覆盖119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317家,覆盖226个城市,进一步推动销售增长的向前发展。
从百亿到千亿,理想汽车全面升级成为矩阵型组织的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
理想汽车
都将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设立为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通过七年时间,
理想汽车
成功搭建了完整的产品、研发、供应链、生产、销售、服务和组织协作能力,实现了在产品和商业两方面的初步成功。
理想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在全员公开信中表示:“从今日起,
理想汽车
正式启动面向千亿规模年收入的全面矩阵型组织升级。在从0-1的发展阶段,速度就是效率,垂直型组织的模式帮助我们实现了百亿收入规模,我们做得非常好;而从1-10的发展阶段,质量成为了效率,我们需要用组织升级实现千亿收入规模的突破,向万亿收入规模发起挑战。接下来,我们要一如既往的以创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为目标,保持健康的毛利率,以持续投资我们的研发和能力提升,支持
理想汽车
的持续产品成功。”
对研发的投资包含产品研发、平台研发和系统研发。
理想汽车
在研的多款智能电动车将陆续推向市场,包括
理想L9
、L8和L7在内的REV车型产品,以及多款MEV车型产品,覆盖更广泛的家庭用户。
同时,
理想汽车
始终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在电驱动、智能空间、智能驾驶等多个关键领域达到领先技术水平。
未来,
理想汽车
将持续深化自研力度,围绕着电驱动和人工智能两个底层技术,打造四大技术平台:增程电动平台、高压纯电平台、智能空间平台和智能驾驶平台。
此外,在顶层技术方面,逐步实现AI操作系统、AI芯片、AI云服务和AI电子电气架构四个系统的深度自研。
对能力的投资包含商业能力、供应能力和组织能力。2021-2022年,
理想汽车
在研发、供应链、充电网络、销售服务等多项业务模块吸引到了多位具备顶层设计能力的业务架构人才的加入。同时,
理想汽车
从成立之初就坚持采用自建工厂这条极具挑战的道路,未来还将继续夯实采购供应和生产制造能力。2022年下半年,
理想汽车
常州智造工厂已完成产能扩建,支持
理想L9
和L8的生产;而位于
北京的绿色智能制造基地,计划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支持纯电车型的生产
。此外,
理想汽车
与新晨动力合资的四川理想新晨科技有限公司,也已于2022年正式投产,全面生产
理想汽车
自研的增程器。掌控核心部件及整车的生产,并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为
理想汽车
及时高效交付高品质的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想汽车
选择主动拥抱矩阵型组织模式,以提供最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打造超越用户需求的产品,向着成为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目标大步迈进。
理想汽车发布全新人事任命
同期,
理想汽车
发布人事任命:总工程师马东辉将接替沈亚楠担任
理想汽车
总裁并进入董事会,整体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
理想汽车
总裁 马东辉
高级副总裁谢炎将出任
理想汽车
CTO,全权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
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楠则退出董事会,加入
理想汽车
流程变革委员会。沈亚楠所管理的供应团队(包含供应链、制造、质量)将交由总裁马东辉管理,商业团队(包含销售、服务、充电网络)将交给CEO李想直接管理。
以上任命,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易车App“销量榜”显示的数据,理想L9在增程式纯电动中排名第1位。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3-12-23 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