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5:26:56 | 玩车网
我认为特斯拉的这一业绩很厉害,不仅再创新高,而且汽车销量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
提到特斯拉汽车,人们首先想到它是新能源汽车的王者品牌,无论车辆性能还是外观都受到了消费者青睐,所以销量一直将其他汽车品牌远甩身后。即使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汽车销量受到了供应链、原材料短缺、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普遍呈现疲软状态的同时,特斯拉的营收依然再创新高,不得不说它的盈利能力很强。而且特斯拉的销量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相信这一现象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特斯拉的业绩再创新高
近期,特斯拉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中营收为214.54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3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而这一数据代表着特斯拉营收和利润都再创新高。之所以业绩如此突出,主要得益于特斯拉的汽车售价增加、零部件利润增长和汽车交付量提高,基本上没有受到严峻的经济形势影响,同时盈利也跟特斯拉很好地控制了成本有关。所以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再次令人惊叹。
特斯拉销量保持强劲增长
从汽车交付方向来看,特斯拉共交付了34.3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2.4%,这一数据说明特斯拉跟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拉开了很大距离,俨然成为了电动车时代王者般的存在。即使在过去大半年时间内,各大新能源厂商还在为芯片短缺等问题苦恼的时候,特斯拉早靠着独特的供应模式在既定时间内生产出了超过36.5万辆汽车,摆脱了库存和新车不足的产能危机。因此特斯拉这一业绩确实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而其品牌影响力也为营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长达6天的连续上涨后,特斯拉的股价在本周三开始跌落,尽管如此,其此前如坐了火箭般的增长速度还是令人瞠目。
特别是在2月4日,特斯拉的盘前价格突破900美元,甚至在当天美股开盘后一度刷新纪录达到了968.99美元,这也让其成为市值仅次于丰田的第二大汽车制造商。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特斯拉此轮股价飙涨在于去年四季度业绩超预期,连续两个季度盈利以及现金流大幅改善,让市场对特斯拉的前景普遍有所改观。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投产,并开始交付首批Model 3,尽管只是内部交付。
中国制造业强大的实力不容小觑,较低的人工成本、制造成本和完备的零部件配套,都是特斯拉交付能力的重要支撑,对于特斯拉进一步拓展市场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019年,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表现得比较低迷,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0%,自2010年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其中造车新势力的处境尤为艰难,因为交付困难、车辆自燃以及产品问题召回等情况饱受市场质疑,而且由于融资环境变窄,经营也不断出现状况,大量的造车新势力濒临破产。
如今特斯拉国产让“狼来了”的故事变成现实,对造车新势力来说犹如雪上加霜,那么国产特斯拉会对造车新势力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市场压力
犹记得,新能源汽车处于风口之上时,一张满是造车新势力LOGO的图片传遍了网络,网友们纷纷吐槽称一个也不认识。
据了解,风口前后共诞生了300多家造车新势力,但是2019年过去了,剩下的大约只有69家,真正完成交付的不过蔚来、威马、小鹏等12家。
造车新势力的淘汰赛早已经开始了,新能源市场的低迷让大量的造车新势力知难而退,同时也淘汰了部分没有实力的造车新势力,如今特斯拉的国产或将进一步加速淘汰的进程。
在中国制造交付的首批Model 3便引起了市场的轰动,因为标准续航升级版的补贴后起售价由原来的35.58万元降至29.905万元,且最低首付低至4.5万元。
起售价下探到30万元以下,无疑对造车新势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与国产特斯拉在同一价格区间的蔚来、腾势等。
无论是从品牌方面还是从技术方面来说,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都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如果一旦连价格优势也维持不住的话,那么只能被特斯拉这条“大鱼”吞掉。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国产化率还将进一步增加,目前Model 3的国产化率已经接近30%,到年中将达到70%,到年底则能够实现100%的本地化率,这也意味着其生产成本将会大幅下降,产品还有降价的可能。
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造车新势力累计销量为5.71万辆,另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2019年的电动车交付量达到了36.75万辆,中国的销量占13%,约4.775万辆。
在国内,愿意为造车新势力买单的人,大多是与互联网共同生长起来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在新能源市场中属于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是有限的,特斯拉国产势必会对造车新势力的销量造成冲击。
或许,短时间内与特斯拉Model 3同价格区间的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会首先受到影响,但是长远来看,整个造车新势力的格局或将重新被颠覆。
▍融资压力
众所周知,伴随着建厂、产品量产以及交付等一系列动作,很多造车新势力的融资已经见底,但是由于新能源市场遇冷,很多造车新势力也无法轻易获得新的融资。
特别是在2019年,只有为数不多的造车新势力能够顺利完成新一轮的融资,即便是有国内“特斯拉”之称的蔚来,也在融资时接连受挫。
造车是非常烧钱的一件事,在经历了量产交付的过程后,很多造车新势力的大佬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想要顺利熬过新能源寒冬,成为为数不多可以生存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势必需要研发新技术,提升产品力,便需要更多的资金,因此融资也在所难免,但是特斯拉的入局让造车新势力本就严峻的融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特斯拉股价连续上涨的同时,还带动国内特斯拉相关概念股上涨,宁德时代、威唐工业等特斯拉供应商甚至在2月5日出现了涨停。
更难得的是,蔚来汽车、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的股价也出现大幅上涨,这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依然被看好,资本逐利的特性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只是,在造车新势力中,目前只有蔚来汽车在纳斯达克上市,其它造车新势力尽管有冲击科创板的想法,但仍在准备中,暂时没有实现。
我们知道,投资人投资时看重的是企业经营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会更多的向头部的造车新势力聚集,处于第二梯队以及之后的造车新势力只会被更谨慎的看好,融资更加困难。
事实上,特斯拉也可以称得上是造车新势力,只是它成立的更早、技术更好、布局更完善、品牌也更出众。玩车网
如今,它正式进入国内,上海工厂在一年内便从开工到投产交付,Model 3售价下探引发热议,超级充电站覆盖数百个城市,投资人毫无疑问会更加青睐于特斯拉。如此一来,造车新势力想要获得融资更是难上加难,有很大一部分新势力不得不遗憾出局。
随着补贴退坡、传统车企入局,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真正的市场化阶段,而特斯拉的国产则是加速了市场的变动,对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空间造成了进一步挤压。
不过,它的到来也会让那些想要借新能源车红利圈占资本的企业黯然离场,促使真正有实力的造车新势力创新求变,凭借产品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对造车新势力来说,国产后的特斯拉是“恶狼”,也是催人向上的“鲶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指出了路径。由于此前有消息称,《规划》将在11月2日发布,新能源概念股11月2日已经掀起一轮上涨潮;3日,概念股继续上涨。
多板块齐飘红,多只概念股涨幅走势强
受《规划》带来的利好消息影响,汽车股大面积飘红。截至11月3日收盘,汽车整车板块涨幅为0.42%,新能源板块涨幅为1.52%,充电桩板块涨1.5%,燃料电池板块涨1.65%,氢能源板块涨2.04%,锂电池板块涨幅为1.52%,智能电网板块涨幅为1.92%。
整车板块中,港股汽车股走强明显,长城汽车涨7.11%,吉利汽车涨5.53%,华晨中国涨2.23%。美股新能源汽车股盘前继续集体上涨,其中小鹏汽车盘前涨4.58%,理想汽车涨3.58%,蔚来汽车涨3.38%,特斯拉涨0.93%。
《规划》提到鼓励充换电发展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竞争力提升、回收等。受此利好影响,充电桩个股涨幅明显,截至3日收盘,汉宇集团涨幅最高,达到20%,友迅达涨幅19.98%,立昂微涨10%。换电板块中,截至收盘动力源涨0.36%,中恒电气涨1.49%。
《规划》也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列为重要发展方向,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11月3日氢能源板块、燃料电池板块应声大涨,从个股表现来看,深冷股份涨13.4%,与丰田达成合作的雪人股份涨1.13%,此外,金固股份、创元科技均以涨停报收;宗申动力、德威新材、中泰股份等涨幅也超过7%。
锂电池相关个股中最高涨幅超10%。动力电池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宁德时代11月3日并未保持上涨,截至收盘,下跌1.58%;此外孚能科技和国轩高科也皆以下跌报于收盘,分别跌0.48%和0.3%。
获重磅政策支撑,新能源汽车未来五年或迎爆发期
《规划》对未来十五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了定调并指明方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无论是技术路线、产品形态,还是商业模式,此次《规划》的措辞、细则调整,均体现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实际上,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频出,从国家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以及推出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再到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通过给予购置补贴、充电补贴等来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不足5%,《规划》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20%,由此推算来看,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山西证券分析称,政策有望引导新能源汽车规模高增速、质量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竞争关键在于质和价。当前政策端有望持续助力行业提质降本,叠加众多车企加码新能源汽车布局,利好效应下,有望加速电动车普及、动力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相关零部件国产化进程,进而带动产业链受益。
基于《规划》,国信证券指出,目前行业有两个相对明确的投资主线,一是伴随着热销车型放量以及支持政策预期加强,产销呈现两旺趋势,产业链增长明显,行业龙头受益于集中度提升;二是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行的六氟磷酸锂/溶剂/电解液产业链,原材料钴环节将存在较大的价格弹性。
此外,国信证券认为从产业链维度来看,电池上游、电池中游、新能源整车下游、传统与新能源差异化零部件环节市场空间明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3-12-23 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