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 13:43:19 | 玩车网
前言:最近支付宝“集福”活动正式开启了,这意味着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足。而在前段时间,身边的朋友们也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2019全年支出账单”,有只花了几百块的,也有花上百万巨额的,顿时就发现手里的馒头不香了。其实车企也例外,近几天都纷纷晒出了2019年成绩单,但能笑得出来的真没几家,毕竟2019年汽车行业过得是相当难呀!
车市寒流袭来,唯有强者不惧
在整体车市持续下行的前提,广汽本田在众多车企中脱颖而出,成为汽车行业中少数实现正增长的品牌,全年累计销量770,884辆,同比增长4.0%,其中第十代雅阁的销量表现最为抢眼,全年累计销量223,706辆,同比增长26.6%,位居中高级轿车销量前列。值得一提的是,广汽本田SPORT HYBRID(混合动力)阵营销量表现在行内销量表现极为抢眼,全年累计销量66,686辆,同比增长劲增256%,助力广汽本田成功完成全年销量任务。
大咖身边朋友不少是第十代雅阁车主,他们对自己的爱车时常赞不绝口,特别是混合动力版本车型,据说加一箱油不到300块,可以跑上1000km,综合油耗才4.1L/100km,达到极致省油的境界,此外保养费用才500块左右,用车成本着实低,散发出的魅力十足。
皓影一经推出,顿时成为圈内的明星车型,经常会被提及到。最主要原因是皓影拥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同时也是CR-V的姊妹车型,有口皆碑,所以关注极高。其中,皓影锐·混动是新加入SPORT HYBRID阵营的成员,自2019年11月正式上市发布后,目前累计订单已突破2万台,并有希望成为2020年广汽本田的销量支柱之一。
此外,广汽本田缤智也是不少提及到的SUV车型,在2019年也累计卖出了117,064辆,其中2019年9月份推出的中期改款车型,就累计卖出了11,569辆,相信在2020年中延续热销的势头。拿着十几万的预算,新缤智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咖最为推荐的还是1.5T版本车型,动力够足,燃油经济性也相当不错,更重要的是车内空间足够实用,在细分市场中属于佼佼者。
20-30万元的购车预算,很多人都绕不开广汽本田冠道这款中型SUV,凭借其高颜值、大空间以及强劲动力,获得近25万车主信赖,并在2019年收获了71,552辆不错的成绩单。此外,广汽本田旗下的飞度、凌派、锋范以及奥德赛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也就不一一叙述了。
在新能源布局方面,广汽本田在2019年也落足了功夫,在2019年10月推出了新款理念VE-1,NEDC续航里程为401km,起售价仅为15.98万元(补贴后)的它是一款不错的都市代步纯电车。
对2020年有哪些展望与计划?
以上为广汽本田2019年的成绩单,旗下各细分车型可谓遍地开花,销量表现如此强势在车市寒流中实在难得。接下来,就来展望2020年广汽本田都会有哪些大动作。
在新的一年,Honda中国将进一步强化纯电动、混合动力等电动化产品阵容。目前已有VE-1这款纯电SUV了,接下来还会推出更多纯电版车型,有待今年四月的北京车展中正式公布。
此外,在混合动力阵营中,广汽本田凌派将会加入到这个混动大家庭中,未来还会扩大至其他中级车型。而关注度颇高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SPORT HYBRID e+,这项独创技术将会在今年正式导入中国市场,而这套动力系统将会率先搭载在CR-V上,相信皓影这款全新车型也会很快应用上。
值得一提的是,万众瞩目的新一代飞度也将会在今年正式引入国内市场,随后冠道、UR-V以及CR-V等车型都会陆续推出升级改款车型。所以结合以上,能预想到本田品牌在中国市场继续会占据 可观的市场份额,产能自然也得跟上。
根据官方数据,广汽本田将会进一步扩大增城第三工厂产能,由年产12万辆增加到24万辆,进而广汽Honda将形成年产72万辆的总产能。这样的增产量,就让我们这些客户能缩短提车周期,更快享用新车生活。
更多的技术升级,更多的产品推出,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广汽本田今年的销量能否超越去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现在谈起三菱,除了"山猫"帕杰罗外,恐怕出镜率最高的就是养活了半个自主品牌的代号为4G63s4t系列发动机了。这个曾经造出过经典性能车EVO,而且有军工背景的日系品牌最近好像有些"不思进取",慢慢退出了主流一线。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拥有多年发动机技术以及造车经验的三菱尚有余勇,虽然没有了爆款车型,但是在二线合资品牌里混得风生水起。
三菱欧蓝德严重被低估
尤其是在过去的2019年,广汽三菱总计销售了13.62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最重磅的车型就是三菱欧蓝德。定位于"20万级7座SUV"的欧蓝德总共售出了84960辆,月均超过7000辆,在合资7座SUV的销量排名中仅次于汉兰达!这个成绩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而且这是在几乎没有广告,没有任何水军宣传的情况下取得的,含金量十足。
欧蓝德能实实在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款没有过多关注的车型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呢?这就得归结于三菱多年积攒的口碑了。虽然没有了之前的风光,但是其可靠性、耐用性的底子还是被许多消费者所接受的。
在车主的评价中对这款车也大多是正面的评价,尤其是舒适性、平顺性以及实用性符合车主的需求。
而且欧蓝德十分精准地切入了15.98万-22.58万元这个区间,性价比甚至比起某些自主品牌车型还要高。而且我们发现,其最热销的车型为2.0L+7座版本,拿紧凑型SUV的价格提供7座SUV的体验,堪称市场上的独一份了。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养车费用,三菱欧蓝德维修保养费用很便宜,而且小保养仅有300多块,成熟稳定的发动机可靠性非常好,而且不需要特别维护。
当然,欧蓝德的缺点也很明显,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一款20万级的合资车型,欧蓝德的内饰显得廉价了一些。布局没有特别的设计感,整体的调性不符合当下的水准。
另外,三菱欧蓝德缺乏先进功能,虽然其配备了8气囊、倒车影像、定速巡航、天窗、座椅加热、自动空调等实用配置。但仪表还是机械的,不支持CarPlay,也没有时下流行的车联网、L2级自动驾驶,2.0L车型还全系卤素大灯。
综合来看,三菱欧蓝德的定位取向非常明显,不讲究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是却能实实在在满足消费者对于7座SUV的需求。
全新欧蓝德还能做市场上的独一份吗?
三菱欧蓝德是一款全球车型,根据海外消息,第四代欧蓝德最快将于2020年下半年与我们见面,全新欧蓝德还能继续保持成绩吗?
从产品端看,全新欧蓝德是稳中有升。首先在外型上,欧蓝德保持了三菱的"Dynamic Shield"家族式语言,X形+盾牌的前脸造型看上去稳重大方,当然辨识度是不错的。在细节方面,全新欧蓝德玩了一把个性化,采用分离式大灯组,上方为狭长的LED日间行车灯,在雾灯处则集中了大灯组。如果说之前的风格是稳重有余,活泼不足,那么全新欧蓝德就是改变了一些呆板的印象。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质感的提升,尤其是在内饰层面。从之前三菱的全新概念车能够看出,其对于内饰的设计非常重视,这款三排座的概念车很有可能成为全新欧蓝德的蓝本。当然,量产车型肯定会有大幅度的缩水,不过如果按照概念车的布局,以及两块大尺寸的屏幕,那欧蓝德的内饰可不止提升一个档次。
当然如果概念车跳水,那么退而求其次,全新欧蓝德最起码会采用与旗下奕歌同样的内饰布局,虽然也是务实的风格趋向,但比起现款欧蓝德来说,还是要年轻不少,如果再能增加全景天窗一类的配置,全新欧蓝德的内饰会有不小的进步。
除此之外,全新欧蓝德很有可能会与日产的Rogue(美版奇骏)采用同一平台,其车身尺寸将会进一步增大。而且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全新欧蓝德将会增加一款插电混动版本。
从市场端看,全新欧蓝德还是市场上的独一份。虽然在之前及之后会增加几款重磅的中型SUV,但是无论是已经推出的现代胜达、别克昂科旗亦或是即将推出的雪佛兰开拓者,其终端售价都会超过20万以上,而欧蓝德的价格区间正好处于15-20万元这个区间,与上述的几款SUV没有直接竞争。
而且从消费者的需求来看,一款拥有合资品质、省心实用并且价格便宜的7座SUV很有市场。虽然紧凑型SUV很多,销量也很火爆,但是大空间以及7座这个刚需是其弥补不了的,这就是欧蓝德的取胜之道。
总结:三菱欧蓝德就是一款不讲究花里胡哨注重实用性的车型。当下所宣传的车联网系统或是高科技配置它都没有过分追求,但是在基础的用车需求上却一点也不差。全新欧蓝德还会延续实用性的取向,而对于外观的调整以及对于内饰的升级就像锦上添花,提升其产品力。总之,三菱欧蓝德的定位就是市场为数不多的实用派,适合注重性价比的务实消费者。
声明:本文为高氏观市原创,如有抄袭和未经许可的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拉皮车”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原有的底盘车架等结构基本不变,甚至沿用整套动力总成,最多再调教下驾驶感受以及配置的差异等方式,套上一个新的外壳,同车不同命 “拉皮车”就完成了。其好处之一就是减少资金的研发投入,不少车企都热衷干这件事。但是,“贴标车”的做法比“拉皮”更加简单粗暴。
传祺GS4是广汽集团销量最好的车型之一,也是传祺 汽车 销量担当,其被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而作为合资品牌,丰田和三菱都找广汽合作,直接推出“贴标版”的广汽丰田ix4、三菱褀智PHEV,这两款车都是GS4贴标而来,并且三菱连传祺GE3都“不放过”。
为什么丰田和三菱要推出这些贴标车型?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占领更大的市场?还是另有原因?其实这还得从“双积分政策”下手。
《双积分政策》在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之后,着实在 汽车 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荡。玩车网
“双积分”是指乘用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新能源 汽车 积分”两个考量维度。
1、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简单理解就是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达标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额,与其乘用车生产量或进口量的乘积。达标值随着每年的政策会进一步严格要求,实际值则由工信部测试。
公式为:(油耗达标值-油耗实际值)×生产量或进口量=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
实际值低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高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
2、新能源 汽车 积分。企业新能源 汽车 积分实际值与达标值之间的差额。实际值高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低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
公式为:
CNEV = CNEV实际值 - CNEV达标值
近几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全球目前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国内新能源的产销已经不断地在创新高,国内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来支撑整个产业发展的体系化。
其次,不少企业看到了 汽车 制造的利润大,新能源 汽车 入门槛比燃油车低,同时抓住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漏洞,“骗补”等行为不断,而完善政策存在的BUG俨然是众望所归。
于是,在这些大前提之下,双积分成为新能源 汽车 补贴的另一体制化“改良”措施。双积分具有很强的“威慑跟强制”属性,其明确要求车企按指标完成,一旦没法完成要求的标准,那么将会面临处罚,其中大额罚款在所难免。
1、
传统燃油 汽车 年度生产或进口辆大于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需满足2019年10%、2020年12%的新能源 汽车 积分。
2、
汽车 行业要降低油耗并实现2050年5.0L/100km的行业油耗目标。因此,只能进一步推出更加节能的 汽车 双管齐下,同时加快转型新能源 汽车 的步伐。
3、
促进车企之间的新合作,展开新一轮的合资热潮,对资金、技术、管理等进行整合,打造新的品牌,合资新的产品,加快新能源车型的有力投放,并以此来获得更加灵活的积分积累。
这么说或许大家还没有个比较直观的感受,但是回到前文说到的,广汽丰田ix4、广汽三菱新能源车褀智PHEV跟褀智EV的话,或许就一目了然了。
为了进一步做到减排的目标,实现积分的正值,避免车企受到国家的处罚等,丰田直接跟广汽合作,推出丰田“贴标”版的ix4纯电车型。
该车基于传祺GS4 EV打造而来,如果撇开“亲生”的基因不谈,广汽丰田ix4就是丰田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
除了在进气格栅等处采用蓝色元素点缀,来凸显其新能源车的身份之外,ix4几乎就跟传祺GS4 EV一模一样,连车标都是广汽传祺的。
不同的是车尾贴了“广汽丰田”的字样,同时还加入了蓝色车漆的选择,能让人分辨出这是双积分政策下的“产物”。
三菱褀智PEHV也不例外,基于老款的GS4 PHEV打造而来,如果说丰田ix4使用了蓝色新样式的前格栅设计,那么褀智PHEV也是大同小异。
把整个前格栅内网换掉,用粗壮的大镀铬条装饰,确实颇有三菱比较粗犷的一面。车尾除了贴有“广汽三菱”的铭牌外,确实也不好认出原来这是一台“三菱车”。
而三菱褀智EV则是基于广汽传祺的GE3打造而来,做法也跟ix4和褀智PHEV大同小异。不过它们也会对动力电池,电池电压、纯电续航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升级。
并对内部配置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自己品牌的布局更调性。例如换装大尺寸液晶屏,旋钮换挡等。当然了,这些车的推出,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双积分的压力。
2018年双积分正式实施,对于不少传统车企而言,在新能源车的布局存在不积极跟转型难等问题。但是强制执行的体系之下,又使得这些车企们只能暂时寻找出路,来解决当下之急。
于是,车企间旗下比较优秀的产品,就会开始被拿来做文章,传祺GS4就是例子之一。作为过渡跟“应付”的“新产品”,它们的销量自然不高,没有积极的去宣传,更没有引导用户更多地选择这些“贴标车”。
用户一来对新能源车还存在抵触心理,二来获取这些新能源车的渠道有限。2018年全年,ix4全年销量999台,褀智PHEV全年销量2870台,如今它们每个月的销量也不过三四百台,表现算不上好。
对于这点,这些车企们也是心中有数,双积分下的应付产品,只是为了避免让企业陷入新能源积分不够的情况。在自身新能源产品不足,市场布局无法跟上之际,无疑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汽车 造车不仅仅要考虑利润跟生存的问题,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再到耐用性、好用性等需要太多方面去权衡。
既然自己目前无法满足双积分政策来提供自己的产品,那么最省钱,省力,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车企间的合作,这招叫“手拉手一起走,今后有难是好友”。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国家引导跟建议传统车企转型,向新能源产业化过渡跟升级的时候,不少车企并不是很愿意配合。
或者说在传统燃油车依旧是当今的大主流下,转型的艰难跟精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是不小的代价。
最终的结果就是火烧屁股,不得不求助“好友”,一起渡河,互相帮忙;虽然这是利用合作伙伴的产品来快速获取积分的快速途径,但也促进了车企间合作,加快技术共享,以及新品牌的打造等。
所以总体来看,“贴标车”确实只是政策下的应付产物,虽然它们跟其他车型使用上没有区别,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不是最好选择。
但对于车企而言,通过积分的转让、结转、购买以及类似的合作来完成任务指标却是明智之举。这或许也是双积分政策下所能被利用的“BUG”吧。
如今新能源 汽车 已经是未来趋势,车企们也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跟积极性,不断地在计划,布局跟推出插电混动以及纯电车型,这势必会更快的推动整个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发展。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还得从自己用车的需求跟途径来判断了。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3-12-23 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