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3 04:17:34 | 玩车网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国内7月份的 汽车 销量数据,乘用车整体卖了150万辆,同比下跌6.2%,环比下跌4.9%,下滑主要受上游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不过在新能源这边,风景依然是独好:7月销量达到22.2万辆,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169.4%;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4.8%,1-7月渗透率10.9%,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同时7月30,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支持新能源 汽车 加快发展,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鼓励方向。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美国在2030年销售的所有新车中将有一半“电动车”。同时在很多行业都有一个规律,一旦某个新物种的渗透率开始突破10%,其后便会开始加速发展,国家制定的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20%的渗透率大概率会超额完成。
7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共计56975辆,同比增长89.4%,环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占比创新高达到88%,7月新能源销售共计50057辆,同比大涨262.7%。同时其中DM插电混动和EV纯电基本上是平分秋色,都卖出了2万多台。
具体来看,比亚迪有三款纯电车型进入了TOP15,分别是汉EV的5592辆、秦PLUS EV的5342辆和元EV的3785辆,下半年还有元PLUS EV、海豚、改款唐EV等新车上市,比亚迪纯电增长的势头还很足;其中汉EV+汉DM的7月销量达到8522辆,上市一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绩。
最关键的就在于DM-i车型了,最近比亚迪接到投诉,很多等了4个月的客户(实际上还有更久的)至今仍没提到车,目前DM-i车型主要有秦PLUS、宋PLUS和唐,部分准车主等不下去了,想要4S店退回定金,但由于已经签订购车协议定金无法退还,且协议中没有规定交付时间,因此这些准车主非常尴尬。再加上前段时间曝出的“昆仑战役”,很多人质疑比亚迪搞地域歧视,提车不公平,中间还有去广西提车广东上牌的案例。
对于DM-i的产能,据比亚迪的介绍,新的厂房刚刚建好,还需要招聘培训工人,并且刀片电池和部分零部件也在提产能中,因此预计到9月份开始DM-i的交付量才会开始明显大幅提升。
相比纯电动车,DM-i超级混动是一个能完全颠覆燃油车的技术,无论是纯电的驾驶感受、比“两田”更低的亏电油耗以及与燃油车同级的价格,都是很多人等DM-i车型的原因。同时比亚迪还即将发布一款F5 DM-i车型,动力系统和秦PLUS DM-i一样,但配置和价格有望拉低到8.5万元左右起售,如果产能没有问题,年底比亚迪仅DM-i系列车型就可能完成月销8万甚至10万的神话。
7月特斯拉的国内销量仅为8621辆,相比之下6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达到了28138辆,环比暴跌69%。其中Model 3卖了6477台,Model Y仅为2144台。
不过特斯拉中国7月仍生产了3万多台新车,批发量达到32968辆,除了内销的8千多台,其余的24347辆新车全部出口到欧洲为主的地区,环比增长385%。
对此特斯拉一位内部人员解释道:特斯拉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出口量会明显增多,1、4、7月的出口占比都比较高;另外特斯拉已经将上海工厂定义为其主要的 汽车 出口中心,需要同时向欧洲地区等市场供货。
当然出口只是一个挡箭牌,关键还是7月特斯拉国内的订单不够了,因此特斯拉在7月8日推出27.6万元的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Y,比在售的长续航全驱Model Y一下便宜了7万多,但续航至少了69km,同时加速也只慢了0.6秒,磷酸铁锂电池还更安全,一下又“收割”了至少两三月的Model Y订单;Y的订单够了,3的怎么办?7月30日,标准续航版的Model 3突然降价1.5万元,因此可以推断接下来的8、9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会迎来一波暴涨。
7月,理想凭借ONE一台车实现了8589辆的成绩位列新势力第一,可见其改款后的产品力提升明显,定位也十分准确,同时理想也在8月12日在港股上市,募集更多的资金为后续车型和自动驾驶研发等项目准备。
小鹏也突破了8000辆位列第二,其中P7的销量超过7成达到6054台,何小鹏说的小鹏P7销量过段时间会超奥迪A4看来并不是痴人说梦。同时其第三款车型P5和G3改款车型即将上市,有望进一步拉升销量。
蔚来则交付了7931台位列第三,不过其平均成交价大约在42万左右,销量的含金量最高,并且8月12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仅”净亏损了5.87亿元,现金储备高达483.2亿元,并且NT2.0平台的ET7将于明年一季度如期交付,并且明年还将发布两款基于NT2.0平台的新车,蔚来布局和发展在提速。
7月广汽埃安的销量达到10604辆再次破万,并且官方称订单达到16000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还公布了一项关键数据,上半年个人用户占比达到了77%,可以说基本摆脱了对出行市场的依赖。
这里对比一下同样在起步阶段依赖B端市场的北汽新能源,曾经一度连续7年获得国内新能源车的销冠,现在销量连续暴跌,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6959辆。
潮水退去,终于看出是谁在裸泳了。
最后还有一些声量不错但销量却并不如意的车,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华为相关的极狐和赛力斯了,前者搭载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并且HI版本搭载了华为ADS自动驾驶系统,4月的一段自动驾驶路试视频引发了全网的轰动;后者则和华为结合的更为深入,除了华为的车机系统,车上的音响系统,一套三合一电驱都由华为供应,最关键的是其在华为的渠道的售卖,可以说流量是肯定不缺的。
可是二者的销量足以令华为的光环黯然失色,根据网友整理的中汽协终端销量,极狐的销量仅为324台,而就在不久前极狐阿尔法S还和比亚迪EV撞过一次并且撞赢了,其车身结构安全性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但尽管如此,大家仍不买账,总结原因还是产品力比较一般,外观内饰设计没有太多高级感,但价格却来到了25.19-34.49万元的区间,华为HI版更是来到了40万左右,在特斯拉不断的背景下,极狐的定位十分尴尬。
另一个则是赛力斯SF5了,7月终端销量仅为507台,在华为如此大力的宣传以及超强的渠道下,这个成绩显然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并且赛力斯产能爬坡已经几个月了,据了解7月份小康可能生产了2000多台赛力斯,但只卖出了500台左右,可见消费者并不认可赛力斯的产品,大咖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设计方面,外观缺乏新势力的未来感,同时内饰缺乏豪华感,网友调侃中控黑边都能“停航母”了。
总体来说,虽然大家都支持华为,但毕竟是动辄20多万的大额消费,没有人会因为几个部件或渠道而选择一台车,而对华为来说其“不造车”想做博世这样的Tire 1供应商的道路无疑变得十分艰辛,哪天实在没办法亲自下场造车也在情理之中。
11月16日晚上7点,黑夜笼罩下的凤凰中心正灯火通明。
“今天是滴滴第一次发布硬件产品,我们想搞个不一样的。”此时,在这个圆环形的建筑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正站在舞台上挥舞着双手,很是兴奋地说着。
她所提到的那个不一样的“硬件产品”,正是其与比亚迪联手打造的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
在重塑乐队迷离的开场乐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一款将要重塑出行行业的汽车,同样也看到了正在重塑临界点的出行行业。
为共享出行而生的汽车新物种
对于D1,我们实际已经不陌生,在此前多次官宣的剧透和“饭拍”的图片中,这款车的外形与参数基本已经“公布于众”了。
但尽管如此,此次真正见到实物,在场的很多人还是发出了阵阵欢呼。随着更加详细的功能被逐个曝光,我们也不禁感叹,这真的是一款为了网约车而生的汽车。
首先,在尺寸方面,滴滴出行副总裁、D1首席产品官杨峻称,D1有着A级车的尺寸,B级车的轴距,C级车的后排空间,以及MPV上下车的便利性。对应到数字上,D1的长宽高分别为4390mm×1850mm×1650mm,轴距为2800mm,轴承比为63.8%。
滴滴出行副总裁、D1首席产品官杨峻
而在后排空间上,为了保障乘客的乘坐舒适度,D1后排腿部空间为1米、头部空间为0.992米、后排肩部空间则为1.425米。对于这样的后排空间,没有驾照的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用了一种更具象的方式来形容:“我在后面坐着可以翘脚。”
其次,在车内,也有着很多专属于网约车的配置。比如,为了提升司机的驾驶感受,D1采用了高度定制的超级座椅、移动公文包等,让司机在长时间驾驶工作中减缓疲劳。同时,为降低司机的营运成本,D1在租金、充电等方面更加实惠。D1还联通了车与滴滴平台,通过一块10.1寸大屏实现车网一体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盘上的“滴滴键”,司机师傅通过“滴滴键”一键接单,再也不用在行驶过程中用手机接单。
对于乘客来说,除了后排更大的空间,D1还是一款“可遥控”的网约车。乘客上车前可以通过滴滴App调节车内空调温度、风量等,避免了不好意思与司机沟通的尴尬情况出现。同时,当乘客呼叫D1时,平台会派发一个彩虹颜色与迎驾车辆匹配,“彩虹接驾灯”的出现也让乘客更方便找车,而不再需要通过仔细核查车牌号码的方式确认。
此外,D1与其他车型看起来最为不同的是,它将右侧常规的车门改为电滑门,这不仅能够提升乘客上下车的体验,更能够避免很多因开车门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车辆还搭载了AEB系统,急行遇障时会自动刹车,保障司乘安全。这是在同档车中首次采用AEB系统,也是首款搭载AEB系统的网约车。
“D1的设计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背后是千万次的用户反馈和近万次的深度调研,实时了解用户的需求。”相信即使柳青没有强调,人们也不难从这些设计中看到滴滴在背后做出的努力。而这款拥有着多个“首次”功能的D1,也难怪程维会用“快车级的价格,奥迪A6的空间、30万+车的安全系统”来形容。
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
很快,人们便在街头能看到这款“青苹果”色的D1。滴滴网约车CEO付强透露,D1将于12月份,首先在长沙试运营,陆续推广到全国,让更多用户可以通过滴滴App呼叫D1。玩车网
共享出行的故事正在重写
当天在现场的,不止有声势浩大的滴滴团队,台下同样坐着来自比亚迪汽车的领导。但就如同柳青一开始介绍的那样,制造商比亚迪在滴滴的链条中,只是一个普通的硬件供应商,即使这台车是由他造的。
为什么说他普通?因为在滴滴洪流联盟的首批31家成员中,最不缺的就是车企。除比亚迪外,北汽、一汽、长安、奇瑞、理想、东风等都是这个联盟中的一员。对于滴滴而言,在如此多的车企之中,比亚迪的确只是1个分子而已。
台上的D1正面对着聚光灯下的长枪短炮,而台下的比亚迪,却在没有光的地方,做了一次全程的旁观者。这反差极为强烈的画面,不禁让人想到了2018年,那场在如今看来,颇有深意的对话。
一身艳丽的柳青,让对面五位穿着统一的车企掌门人谈谈,未来10年,车会变成什么样子。
当时,一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北汽集团(时任)董事长徐和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广汽总经理冯兴亚、车和家(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徐留平说,未来的汽车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随心所欲”;徐合谊说,以往,汽车车是解决人出行的工具,而未来的车则是除了家庭和办公地点之外的,人类生活的第三大场景;王传福说,作为电子化程度更高的电动车,它无法想象,很酷;冯兴亚说,未来汽车的造型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从汽车的功能上讲,未来的汽车功能肯定更加多样化、多功能;李想则说,未来10年以后的车一定是自动驾驶的,在这个空间里,乘客可以办公,可以娱乐,可以社交、开会。
随心所欲、第三大场景、多功能……。
包括自动驾驶。在开放日上,程维提到,“过去滴滴致力于优化软件,未来十年将会同步优化软件和硬件,快速迭代。我们预测,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如今看来,当年那个由柳青问出口的问题,最应该回答的反而是她自己。汽车行业的改变,从那一刻开始,便已发生。
在那场论坛开始前,程维就已经展示出了自己的野心。
“中国每天3000万订单是共享出行,北美300万至400万,南美200万至300万,欧洲100万。中国有几十年沉淀的汽车工业基础,我们还有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网络和被教育得越来越成熟的共享出行用户。未来引领下一个十年,交通产业变革的中心,不一定在欧洲在日本,而是在中国。为此,滴滴希望能成为未来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运营商。”
半个月前,滴滴宣布国内月活用户突破4亿。过去五年,滴滴年运送乘客量超过100亿人次。今年国庆节前,滴滴创下了单日为全球提供6000万次服务的纪录。
如此巨大的流量与需求,让滴滴成为未来最大新能源汽车运营商的希望,也变得更加轻松了一些。2017 年,滴滴平台上注册车辆中有 26 万辆为新能源汽车。到 2019 年底,滴滴平台注册的纯电动车达到 96.9 万辆,在中国当年的纯电动车保有量中占比超过 3 成。而最终,滴滴要实现10年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在C端市场呈现购买力下滑的今天,共享市场中仅一个平台就有着如此大的流量与需求,也难怪滴滴会成为各个车企拥抱的对象。
而D1只是滴滴与车企开启的第一次尝试,无论这款车型具体运营的结果怎样,但比亚迪的在年底能够交上一份更为漂亮的成绩单,已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接下来谁又将成为第二个“吃蛋糕的人”,或许18个月之后,在下一个迭代版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得到答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品牌值得推荐的国产品牌应该是:比亚迪,北汽
外国品牌肯定就是汽车界的苹果:特斯拉
首先说一下比亚迪吧,比亚迪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老牌的国产汽车制造商,创立于1995年,早在2002年就已经在香港上市了,比亚迪曾经推出过的比亚迪F3,比亚迪唐等系列销量一直都非常的红火。这两年新能源汽车热潮中,比亚迪绝对可以说是弯道超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越做越好,甩很多国产汽车品牌一大截。
它旗下比较著名的新能源汽车有比亚迪秦,比亚迪唐等多种车型。比亚迪秦走的是亲民路线,报价不算高,最低起售价是17万起,还有国家补贴,买它还是比较合算的。同时比亚迪秦的续航也算不错,400公里的续航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的代步出游使用。
比亚迪秦比较突出的优势是有电池质保服务,8年或者15公里的电池质保可以打消很多车主对于换电瓶或者电瓶不经用的顾虑,这也是比亚迪秦之所以这么畅销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亚迪唐:比亚迪旗下的高端车型之一,也是一款双动力的车,它既有内燃机又有电瓶组,所以完全综合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燃油车的优点,起步快动力足续航持久还省油,这样一款无论哪一方面都很能打的车型,报价自然不便宜,目前比亚迪唐报价在24万起,属于价格劝退型高端车系。
说完比亚迪我们说一说北汽,北汽同样也是燃油车辆做好以后赶上新能源汽车热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突出的品牌。北汽是中国五大汽车集团之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它直接将以前热卖车型改一下动力组,把内燃机换成电瓶组就可以了。
北汽热销的新能源汽车是北汽EU系列,这一系列走的也是亲民风,不到8万的起售价,还是能吸引很多消费者的,而且有北汽的口碑做保障还是要比知豆江淮这一些车靠谱多了,在续航方面它会比比亚迪秦稍微弱一些,综合续航只有300公里,这个数字还是能满足家用代步,但是上高速就不要想了。
而北汽EU的电池质保也会相对差一点,它是3年或者12万公里的质保服务,因此北汽EU适合充电方面开车相对较少一些的人使用,而比亚迪秦就会比较省心一些,所以买谁好全看个人需求。
说完国内品牌说一下国外大佬特斯拉,特斯拉以高科技出名,它就像苹果手机,在性能上远超同行业,因此即使是一个新兴品牌没有老资历最背书,特斯拉依旧在全世界卖得很火热,目前特斯拉应该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令人看好的品牌了。
特斯拉最基本款就是model3,这款车在续航上表现很亮眼,600公里的超长续航里程让它笑傲江湖。3.5秒的百码加速时间几乎没有新能源汽车可以打破,再加上酷似跑车的炫酷外形,难怪特斯拉那么受人欢迎。
作为一款颜值高性能好的车,它的价格自然不低,model3是最便宜的车型,起售价都是40万+,还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系列,当然它也是除了贵没别的毛病,想买高端车型可以考虑它。
2023-09-05 10:40:57
2023-09-03 13:51:19
2023-09-24 02:36:39
2023-10-28 07:49:57
2023-10-21 15:26:14
2023-10-16 03: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