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导购 > 正文

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

2023-12-12 23:50:26 | 玩车网

玩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

小鹏:越向上越黑暗?越黑暗越向上!

在车企发新车、秀肌肉的 上海 车展这个大舞台上,冰淇凌俨然成为了“ 流量密码”,不少车企趁势送起了冰淇凌,向忙中出错的传统“豪强”发起进攻。

身为造车新势力的 小鹏 汽车自然没有放过这波大好的营销机会,愉快地玩起了“冰淇淋”游戏。然而近期,小鹏因一场动画广告陷入舆论危机。部分网友指责小鹏,“不仅碰瓷 特斯拉 ,还公开侮辱科学家。”

如今,这个视频已经被骂到全网下架,但其背后的动机引人深思。

最直接的关系,莫过于即将要上市的 小鹏G6 ,需要声量和热度,而此举也恰好暴露了小鹏对自身产品的信心不足。

作为扶摇架构下的第一款车型,产品力上对标特斯拉 Model Y ,但除拥有更加智能的辅助驾驶系统外,似乎很难找出其他的亮点,多次预热丝毫未能引起足够多的关注。

而其过分卖力的营销,暴露出来小鹏汽车平淡无奇的产品创新,更加掩饰不了巨额亏损的市场业绩。

困窘之下,小鹏汽车请来了前长城汽车的得力干将——“铁娘子”王凤英,在王凤英运作下,小鹏汽车2023年一季度销量有了好转,但巨亏之下,资本市场不太相信小鹏能逆风翻盘。

更有内部消息称,小鹏汽车在2023年预计亏损120亿,形成一个累计亏损超过338亿元的天坑。

前路漫漫,但2023年,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依然是生死关键年。

驶入寒冬,孤勇自救

回顾2022年,蔚小理年交付量均突破了10万辆,仅从销量数据看,小鹏与 蔚来 和理想的差距并不悬殊,但从营收来看,小鹏汽车营收为268.6亿元,远低于蔚来的492.7亿元与 理想汽车 的452.9万。

基于市场的低迷表现,股价也随之震荡,2022年全年,小鹏美股跌幅为80.25%,市值蒸发348.57亿美元,股价跌幅高于蔚来和理想。

要知道,2021年的小鹏汽车在“蔚小理”中拔得头筹,如今却掉队,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被 赋予众望的 小鹏G9 上市伊始过于复杂的选配逻辑,以及看家的XNGP不能全系标配等问题,招致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不满,距离小鹏G9正式上市还未过去48小时,便出现了上市即降价的闹剧。

小鹏G9的“滑铁卢”也暴露了小鹏汽车在产品规划、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一系列短板。于是,善于学习和改正的小鹏汽车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积极自救。

小鹏汽车内部开始变动组织架构,换掉总裁和副总裁以及大批高管人员,让新鲜血液注入,传统车企出身的原长城汽车总经理王凤英、原吉利高管易寒加入小鹏汽车,明确集团未来的目标方向;何小鹏也再次重回一线,主抓核心业务;销售体系上,全国两大渠道的销售大区撤销,调整为小区制……但目前从结果上看,小鹏汽车的自救收效有限。

很长时间内,何小鹏对于小鹏汽车的运营遵循着:「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而不在制造」的运营论。马斯克对此做了个测评,当特斯拉掀起价格战时,直接将小鹏汽车靠价格回暖的美梦粉碎,而对于被迫卷入价格战的小鹏汽车来说,更大的考验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将价格战打下去,才是小鹏汽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XNGP高阶驾驶是市场认识小鹏的唯一标签,当L2+成为行业标配时,市场不再为智能驾驶故事买单,而且当大家都在谈架构时,小鹏G6、P7也会陷入同质化竞争,小鹏独特的标签价值将进一步被稀释。

扶摇架构能“扶得起小鹏”?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淘汰赛才刚开始”,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大鱼吃小鱼”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俨然已经到了清理边缘化品牌的阶段。

掉队的小鹏汽车在组织架构调整下和“王凤英”的加持后逐渐看到了一丝曙光。2023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以累计交付18230辆,3月交付7002辆的成绩,为近乎完败的2022年勉强止血,虽然不及去年同期,但有了明显好转的迹象,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次架构重组初有成效。

汽车是效率化的极致,过去,在成本控制方面,小鹏汽车做得并不好。因此,小鹏汽车设立财经平台,旨在提升成本费用管控的精细化水平和财务体系的合规能力。此外,小鹏汽车还表示,到明年小鹏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的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成本下降超50%,整车硬件含动力系统成本下降约25%。

4月18日的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携小鹏G6再谈扶摇架构。

在何小鹏看来,扶摇架构整合小鹏汽车在动力补能、智能化体系和智能智造等领域的自研核心技术,搭载了全新标配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能让小鹏汽车在技术上保持3年的领先优势。此外,扶摇架构会覆盖小鹏汽车从去年年底到2025年所有的车型,且基于同一架构,可以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带动成本持续下降。

作为扶摇架构下首款全新车型,小鹏G6亮相以来,拥有不少的关注度。但实际上,小鹏汽车每款产品都有着极高的关注度,技术含量也十足,但最终反映到销量上,表现总是不尽人意。

小鹏汽车如果想要靠最新发布的扶摇架构提升销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予小鹏G6一个合理亲民的售价,才能将其打造成爆款,否则会被再次打脸。

特斯拉此前降价换来销量的大幅提升,很好地说明了与其天花乱坠地吹技术,不如一个诚意十足的价格来得实际。

回望2017年中国市场接近300家的造车新势力,在几年时间内经历了洗牌与淘汰,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加剧,一场新能源市场淘汰赛正在激烈开启,未来的3-5年,行业头部效应越发突出,很多竞争力不够强的新能源车企将被淘汰出局,与前两次起死回生相比,小鹏汽车的这次生死战并没有前两次容易。

写在最后

2023年是小鹏汽车的产品大年,但愈发明显的疲软迹象和愈发严重的亏损, 账上382.5亿元的资金能否扛得过厮杀,有待进一步观察。

面对激烈的竞争,想要走出瓶颈期的小鹏,难度并不小,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下一步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玩车网

新能源淘汰赛已经开启,没有任何准备停下来的迹象。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是越向上越黑暗的宿命者,还是越黑暗越向上的孤勇者?

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生死抉择!

如何度过生死劫,市场在等待小鹏汽车给出回答。

留给小鹏汽车的时间不多了。

但,小鹏,期待扶摇直上,展翅翱翔,不是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厘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

长城汽车又一高管离职!

5月24日,媒体报道称, 长城 汽车 欧拉 沙龙品牌总经理文飞因“身体原因”从公司离职。如上述消息属实,意味从2018年加入长城汽车的几位职业经理人基本已相继离开长城汽车,文飞也是继王凤英出走 小鹏 汽车后,近期离开长城汽车的第二位营销大将。

此前媒体爆料称,文飞的工作目前由欧拉技术负责人董玉东负责,但文飞何时离职、后续由谁接替,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尚未对上述消息做出回应。

资料显示,文飞毕业于北京大学,于2018年6月加盟长城汽车担任销售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彼时正值 哈弗 F系列的新生,在其主导下,哈弗F系产品上市后次年累计销量超20万辆。

2020年文飞升任哈弗品牌总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哈弗品牌延续此前几年的增势,长期保持SUV市场霸主地位。除销量层面变化外,文飞任职期间还为长城汽车带来了全面的营销思维方式。文飞颠覆了长城哈弗固有的 H 系、F 系的命名规则,通过全球征名创立了“狗系”家族,通过另类的车名和别样的营销模式,令长城汽车全新SUV“ 哈弗大狗 ”未上市就暂获了巨大的网络热度,哈弗“狗系”家族也从此创立,此后推出了二代大狗、酷狗等车型,此后还延伸出赤兔、神兽、初恋等一系列别致的命名。

2021年3月,文飞改任沙龙品牌CEO,负责长城汽车沙龙智行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之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市场上关于沙龙品牌的新进展并不多,一直到2022年12月,长城汽车宣布对旗下品牌进行重组整合,其中欧拉和沙龙、 魏牌 和 坦克 采用双品牌运营的模式。调整后,由沙龙品牌CEO文飞担任沙龙和欧拉双品牌CEO。2023年3月,欧拉品牌与沙龙品牌正式整合,沙龙旗下车型 机甲龙 入驻欧拉社区。

作为汽车圈老将,在加盟长城汽车之前,文飞曾先后在 东风 日产 、 沃尔沃 和东风 英菲尼迪 品牌任职。

2005年文飞通过求职节目获得东风日产副总裁任勇的青睐,2006年进入东风日产,此后开始其在汽车领域的职业生涯,入职东风日产期间先后担任公关科科长、市场部副部长及沟通传播部部长等多个重要角色。10年后,文飞从东风日产转战豪华品牌市场。2015年8月,文飞担任沃尔沃市场部部长,但好景不长,次年沃尔沃发生人事大调整,沃尔沃中国总裁付强以及首席运营官柳燕相继离职,文飞或受波及最终从沃尔沃离职。离职不久,文飞很快便跳槽至东风英菲尼迪。2016年11月,文飞任职东风英菲尼迪市场营销策略与传播总监,加入英菲尼迪后主导品牌重新定位,在“敢爱”的品牌口号基础上推出了“ 挑战者 ”品牌战略。但任职两年后,文飞再度离任,彼时日产汽车同样面临中高层大面积出走。

三次辗转后文飞最终才加入了长城汽车,从长城汽车销售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到哈弗品牌营销副总经理、哈弗品牌总经理,再到如今的沙龙和欧拉双品牌CEO,文飞可以说是长城汽车继王凤英后的第二位营销大将。

进入2023年,哈弗、WEY、欧拉三大品牌的营销高管相继离职。1月30日,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向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汇报。随后长城汽车也迎来人事变动, 领克 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陈思英已加盟长城汽车,出任魏牌CEO兼坦克品牌营销总经理。

回顾2022年,长城汽车的市场表现并不乐观。数据显示,2022年长城汽车全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6.66%至106.75万辆,仅完成190万辆年销量目标的56.19%,与年销目标相差甚远,旗下五个主力品牌中,仅坦克实现全年正增长。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4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7.18%至31.31万辆,旗下除坦克品牌同比增长10.39%外,包括哈弗品牌、魏牌以及欧拉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魏牌累计销量仅5778辆,同比暴跌65.15%,是长城汽车旗下销量下滑幅度最高的品牌。

在过往,长城汽车凭借 哈弗H6 连续多年斩获SUV销冠头衔,但随着车市格局的变化,长城汽车的SUV红利时代已走远。如今欧拉品牌与沙龙品牌正式整合运营已2个月,但运营效果并不明显,文飞的离开或为长城汽车的双品牌模式运营带来不确定因素。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眼下急需推出一款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同的产品,以此止住销量的下滑,今年长城汽车接连推出多款插混SUV车型,其中包括被寄予厚望的枭龙MAX车型,至于新车上市后能否对长城汽车的销量起到改善作用,有待市场检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行业关注,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

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

提起汽车行业的“大佬”,似乎男性形象居多,但杰出的女性代表同样不少,王凤英便是不可不提的一位。作为 长城 汽车发展史上的“二号人物,王凤英此前在长城汽车任职30年,以战略规划和营销见长。

王凤英对于长城汽车的贡献,透过长城在 SUV 方面的发展可见一斑。在早期轿车市场占据主流时,王凤英等人通过国内外调研,预测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崛起, SUV 市场将大有可为。这一关键战略规划的推动,帮助长城汽车在 SUV 赛道取得了先发优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不过,今年1月份,王凤英正式入职 小鹏 汽车,担任总裁一职。外界评价王凤英与小鹏的这场合作是“乱点鸳鸯谱”、“互相伤害”。毕竟,从品牌气质上看,小鹏汽车更有互联网品牌、科技品牌那味,而王凤英则是在传统汽车文化中浸染多年。

眨眼间,王凤英加盟小鹏汽车已经超过200天了。一直被外界质疑的“铁娘子”,到底有没有给小鹏带来新的“突破”呢?今天,咱们来聊一聊。

据公开资料显示,加入小鹏后,王凤英依然发挥自己在营销和战略规划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全面负责小鹏汽车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与营销体系。

互联网背景出身的小鹏汽车,在汽车这条赛道里面只能算是一个半吊子选手。从P5和G9两款车的表现来看,小鹏汽车对于一款新车在上市前的定位、配置、价格的考虑显然不够,屡屡引发车主不满。

而且,从目前的产品体系来看,小鹏汽车共有5款产品在售,这5款车型的发布轨迹却有些不成章法:从 小鹏G3 到P7是“品牌向上”,而后推出P5是“向下惠及”,紧接着的G9是往上,接下来的G6又是往下了……忽上忽下的产品布局显得不够成熟稳定。如何打造一套有效的汽车销售、营销、产品体系,就需要一个资深人士来掌舵了。

不过,在王凤英初到小鹏汽车时,首先把动刀的目标对准了自己最熟悉的销售渠道上。将小鹏汽贸和用户服务发展中心两套销售体系合二为一,并重新梳理了渠道,并将“东南北中”四个大区改为 25 个“战区”,实现了销售的扁平化。

在产品定义上,为了避免重蹈G9覆辙,王凤英执掌后的小鹏,大幅精简新车的SKU,细分车型冗杂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譬如上半年发布的车型P7i,只有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而G6也只有5个版本。据说,王凤英还力排众议,将 小鹏G6 的价格定在了20.99万元。最终,小鹏G6上市后的热销表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王凤英给小鹏汽车带来的变化。

在一系列的“操作”下,7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11,008台,环比增长28%,连续六个月实现正增长,重新迈入万辆交付新里程。

从目前交出的市场答卷来看,小鹏汽车正往一个增长的趋势发展。当然,目前国内市场“内卷”严重,王凤英的压力可想而知,“传统汽车人”与“造车新势力”的磨合,二者想要调和契合也非一日之功。

可以说,小鹏汽车陷入困境的一大原因就是品牌在战略规划和销售体系方面的短板,而这正是王凤英的强项,只是战略转型和营销调整能否成功还需要更多时间验证。

当然,小鹏汽车选择王凤英,并非“病急乱投医”,而是因为王凤英早已对小鹏汽车的核心问题有着见解。在离开长城汽车后,王凤英的汽车专家团曾与里斯咨询中国合作,发布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类趋势研究报告》,在其中指出了小鹏汽车主干品类认知模糊、智能特性不够聚焦等问题,而这也或多或少切中了何小鹏对品牌困境的认知。

当然,将在传统车企上成功的手段直接照搬到新势力上也不行。王凤英称,加入小鹏也是在产业链更庞杂、更具互联网思维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实践、论证和升级自身战略思维的一次重要机会。小鹏汽车并非“PPT造车”的空谈企业,而是有着一定资源储备与群众基础的实力车企,拥有“试错”的机会。

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推出一款纯电MPV X9,或将用这款产品打开“年轻态”MPV市场。届时王凤英的工作成效将再度接受检验。总之,“传统汽车人”与“造车新势力”最终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结果,对于业界的样本意义,是值得关注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域无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履新200天,从长城离开的王凤英,帮助小鹏突破瓶颈了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