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2 05:06:55 | 玩车网
只要身处中国汽车市场,甭管企业嗷嗷待哺还是枝繁叶茂。先卷进来!已经成为2023年达成共识的生存法则。
油电同价,在汽车领域,被认为是纯电动车具备充分竞争优势的起点。此前,人们预估这一情况在2025或2026年发生。但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汽车企业发布的多款车型,已经在同品牌内实现了油电同价,而 小鹏G6 的油电同价,更是向自主品牌燃油车看齐。
小鹏 G6,作为一台轴距达到2890mm的中型纯电SUV,其售价区间为20.99万~27.69万元。而 瑞虎9 作为一台传统燃油中型SUV,其轴距为2820mm,售价同样去到了20.99万元,油电同价在这一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小鹏G6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并非瑞虎9,而是同为纯电且轴距完全一致的 Model Y 。那么小鹏G6到底有没有抢夺Model Y市场份额的实力?我们通过探店,对G6做了一次全面了解。
因性价比突出,所以G6的关注度很高,来到店里的消费者,基本都想对G6做一些了解。而且据店员介绍,G6当天试驾行程已经排满!以至于我们预约的试驾,要排在几天之后,不过此前预约过的客户,到时间点后可直接试驾。说实话,G6的热度高到试驾要排队,的确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也难怪G6预售3天,他的订单能达到2.5万辆。
G6因采用了溜背造型,所以即便是一台中型SUV,他在视觉感受上也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压迫感,但比Model Y好的一点,就是从外观造型和车身高度上,能明显看出这是一台SUV。而Model Y和 Model 3 过于相似,如果只是瞟一眼,很多时候都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因此在外观辨识度上,G6占有优势。
至于好看与否,其实看到实车,感觉G6造型协调,但并不属于惊艳的类型,略微中庸,不过整体形面光滑圆润,所以很有科技范儿。
坐进G6驾驶位,第一感觉就是头部空间非常充足,这一点比Model Y表现要好一些,尽管Model Y的头部空间也足够充裕,但离车顶稍远一些,头部能减少更多压迫感,还是会感觉更舒服点。
只是G6采用溜背造型,且车内后视镜为普通玻璃后视镜,这就造成其车内后视镜视野较差,目测会比常规车型少接近二分之一的视野面积。本期望G6后期会推出流媒体后视镜,但现场销售顾问表示,G6成本已经压得很低,后期几乎没可能配备流媒体后视镜。
G6的方向盘有点类似矩形,但无论在握感还是触感上都非常出色,尽管展车是一台入门车型,座椅采用仿皮材质,但在触感上却非常细腻且舒适,这种感觉跟 魏牌 拿铁的座椅有些类似。两者都没有采用真皮,但在触觉上,却都营造出堪比甚至超越真皮的触感,所以看中G6的朋友,完全不用为座椅是不是真皮而纠结。
与当前所有纯电车型一样,G6前排除了一块中控大屏,就没有其他按键了,像温度、风向、座椅加热之类都需要在屏幕内调节,但好在G6的中控不用唤醒词就可以直接使用,在人机交互上更自然一些。
车内采用电子按钮开启车门,这已经是纯电车型的惯用操作,不过在前门板储物盒后方,G6还预留了机械拉手;但后排机械拉手就有些隐蔽,有盖板挡住,需要打开盖板才能操作。虽说Model Y后面还没有机械拉手,但我们并不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还是有简便物理连接的机械拉索更靠谱一些。
坐进后排,G6长达2890mm的轴距空间,能让乘客明显感觉到这就是一辆中型SUV,充裕的腿部空间也完全不用几拳几指来测量,因为他留出的余量完全够用,座椅靠背四级可调,让后排乘客端坐或者半躺,都能找到比较舒服的坐姿,纯平地台让中间位置乘客也不会太难受,而后排头部空间又一次给了我们惊喜,非常充足。
通常情况下,电动车因为电池缘故,车内竖向空间都不算充足,但G6这次给人的感觉跟传统油车空间体验基本一致,头部空间非常充足,只是头顶没有遮阳帘的天幕,让我们对夏季的曝晒天气仍抱有疑虑。虽说这些高科技玻璃可以隔绝一定紫外线和红外线照射,但玻璃本身仍存在导热现象。如果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再高科技的玻璃,都逃不过基本物理现象,该热还是得热。
而G6如此充裕的头部空间,本可以加装一套遮阳帘,但却并没有。关于这点,还是前不久上市的 深蓝S7 考虑得更周到一些,一层遮阳帘,就能够彻底打消所有人对高科技产品的疑虑。
那么,在和Model 3的比较中,小鹏G6到底能不能凭借入门车型高达5.4万元的差价优势,以及最高800V的充电电压,从Model Y那边抢占客户。答案是,能,但抢占数量有限。这部分被小鹏抢占的客户,基本都是家庭用户,并且在预算上刚好够到Model Y。
而有商务用途的客户,很大概率还是会选择Model Y,尽管这部分用户的预算也可能刚好够到Model Y。但因为在这部分朋友的朋友圈里,大家都开 特斯拉 ,所以无论出于共同话题还是从众心理,都不会轻易选择小鹏G6。其实说白了,选择G6肯定更理性,但买车往往不是一件理性的事,里面掺杂了太多感性因素。
这个时候就需要小鹏树立起一定品牌形象,如果G6换成 蔚来 的标,那么G6有很大概率会对Model Y形成实质性威胁。
因此,在我们看来,G6对小鹏的销量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但其对销量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选择哪款车型更加合适?我们认为,如果家里有燃油车,G6作为增购,选择续航580km的Pro版即可;如果是家里唯一一辆车,且对城市自动驾驶没有很多期待,那么选择续航755km的Pro版即可。至于755km的MAX版和四驱版,则属于对智能化和性能有更高追求的少数消费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与驾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鹏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款车——G6,上市了。
产品发布会用时一个小时左右,发布会后,小鹏又组织媒体进行了超过一个小时的群访, CEO何小鹏、智能驾驶负责人吴新宙、三电系统负责人顾捷到场,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传播的副总裁易寒主持。
关键是:发布会结束后,全然没有小鹏G9发布后的兵荒马乱,无论是现场气氛还是媒体反馈,最大的意见公约数应该是:这款车大概率会爆火。
这并不让人意外,20.99万元的起售价,浑身点满科技树的配置,有序清晰的SKU设置……G6绕开了G9所有的坑,具备了成为爆款的潜质。
如果说G9那场发布会是小鹏滑坡的起点,那G6完全有可能成为其触底反弹的拐点,什么拐点?
销量的拐点、由智能驾驶走向自动驾驶的拐点……总之,我们在G6身上看到了一个经历了刮骨之痛又全新重塑的小鹏。
不过,对于小鹏来说,要走向“正循环”,还差了那么一点点。
01
有爆款潜质的G6,一款什么样的车?
从上海车展前夕的亮相开始,G6的宣传周期已经过了两个多月。直到这次的上市发布会,这款车的所有信息终于完备,我们简单做个梳理:
首先,上市发布会上最终公布的价格和配置,带来了惊喜。G6价格由低到高,一共提供5个车型版本,SKU划分主要是续航、智能驾驶配置以及动力3个标准:
售价27.69万元的700四驱性能版Max ,属于最顶配的车型,搭载XNGP智能驾驶系统,能够实现包括高速、城区以及泊车域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搭载87.5kWh电池包,CLTC工况续航700公里;前后双电机综合输出功率358kW,峰值扭矩660N·m,零百加速3.9秒。
售价25.49万元的755超长续航版Max ,智能驾驶和电池包与四驱性能版Max相同,但只有一个后驱电机,最高输出功率218kWh,峰值扭矩440N·m,零百加速5.9秒,不过续航也因此有所增加:CLTC工况续航755公里。
售价23.49万元的755超长续航版Pro ,续航、动力与长续航版Max一致,但只搭载了 小鹏 上一代XPILOT智能驾驶系统,可实现高速及泊车域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
售价22.99万元的580长续航版Max ,与超长续航版Max的区别只有电池包,66kWh的电池包,CLTC续航580公里。
售价20.99万元的580长续航版Pro ,搭载66kWh电池包,续航CLTC同样为580公里,智能驾驶与动力系统配置与超长续航版Pro保持一致。这款车也是G6系列中最低配的一个版本。
整体来看,全系20.99-27.69万元的价格区间,起售价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这也成为G6上市之后短时间内,被舆情看好的理由之一。
当然,只在价格上做出妥协是无法成为爆款的,作为小鹏SEPA 扶摇2.0架构的首款战略车型,G6身上集成了小鹏在过去5年研发的所有技术成果,号称领先行业三年。 玩车网
关于SEPA扶摇2.0架构的具体信息,此前官方已经公布了详尽信息,我们在这里从智能化、三电以及制造工艺三个方面简单做个梳理。
智能化上, 首先要说的就是小鹏新一代XNGP智能驾驶系统,也被小鹏看作是自动驾驶前最后一代智能驾驶系统 ,整套方案的算力基础是2颗英伟达OrinX芯片,综合算力508TOPS,同时还搭载有包括2颗激光雷达在内的31个传感器。
能力方面,上文有所提及,可以实现包括高速、城区、泊车域在内的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能力,目前城市高阶智能驾驶(城市NGP)已经在北上广深几个城市落地,目前是国内城市高阶智能驾驶落地城市最多的一套方案。
另外,小鹏Xmart OS座舱系统也在G6上升级到4.0版本,更加智能,语音AI也更加灵活,响应速度更快。
据小鹏透露,基于SEPA 扶摇2.0架构,Xmart OS开发成本和使用体验也更加具有优势。小鹏透露,有了扶摇全域智能架构加持,Xmart OS的综合研发周期以及语音对话服务可以缩短50%,未来迭代上车的速度也会更具优势。
当然,无论是智驾还是智舱,都离不开一个智能的基底——电子电气架构。 小鹏G6所搭载的X-EEA电子电气架构已经迭代到3.5版本,属于目前业内比较领先的中央计算+域集中式架构,可以在整车内实现更高层级的软硬解耦,同时还拥有更直接快速的网络通信。
三电领域,小鹏的800V⾼压SiC碳化硅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首搭车型就是G6 。注意,这个平台是包括动力电池、电驱、电源、压缩机等所有高压部件整车全域的800V。不仅在补能效率上有了跨越式的提升,整车的电机效率、能量管理也有优势。
最后在制造工艺上,前后车身一体化压铸也在G6上实现,最大压铸力可以达到12000吨,这在业内也是头部的存在。
另外,何小鹏还表示,目前小鹏的一体化压铸的良品率超过了公司的预期,不会影响后期的交付能力。
科技树点满,基本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标配,再加上这个价格区间,小鹏这波操作多少有点“面子里子都给用户,自己卖车只为交个朋友”的感觉了。
02
G6上市,小鹏销量拐点要来
小鹏在G6这款车上如此用力,有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感觉。自G9之后小鹏急速下坠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种下坠不仅仅是销量,而是伴随着整个企业经营的基本面和公司管理的系统性危机。
当然,这一切危机最初也是从销量开始的。
其实在G9上市之前,小鹏销量的颓势就已经有所显现,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开始,小鹏的销量就开始长达4个月的连续下跌,直到10月份随着G9的上市,更是加剧了这种趋势。
10月份之后直至现在,虽然整体有回升的趋势,这里有去年年底促销的因素,也有P7i上市带来的提振作用,但显然,这种提振作用并不明显,今年1-5月,小鹏的月交付量从5218辆增加到7506辆,给人感觉每提升一步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
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是P7i的供应链没有准备好,拖累了产能,另一方面,P7i上市的时候,市场竞争格局早已不是当初P7上市时的境况。
三年时间,同一个价格区间内进来的同类产品,除了比亚迪汉、Model 3这些经久不衰的车型,哪吒S、零跑C01等等竞品也都鱼贯而入,市场拥挤不堪,爆款的门槛比当初高了不知多少倍。
销量暴跌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财报基本面的崩盘, 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小鹏汽车营收规模缩减至4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5.9%,环比上个季度减少21.5%;其中,汽车销售业务营收为35.1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49.8%,环比上个季度降低24.6%。
比营收更严酷的是毛利率和现金储备,在一季度财报中,小鹏毛利率已经跌到了1.7%,汽车销售毛利率直接干到-2.5%,上一次小鹏这么惨还是在两年半之前。
现金流方面,截止到第一季度末,小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1.2亿元,较去年年末减少41.3亿元。
而这一切的根源,除了销量还是销量,小鹏太需要一款车来拯救颓势,创造拐点了。
很显然,G6就是这款车,也只能是这款车,因为在G6之后,小鹏还有没有力气再去努力一下,非常难说。
乐观的一面是,小鹏在发布会上给出的售价,和其自身所具备的硬实力,在前文已经说的非常详细了,G6具备成为一个爆款产品的前提条件,短时间内市场的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 小鹏透露,预售的72小时内,G6的预售订单就已经达到25000台,之后回落到正常水平,以每天增加订单在700-1000台的趋势在上升,直到上市前超过35000台。
何小鹏本人,也对G6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 希望G6可以在两个月内成为25万元级别SUV的销冠,在随后的群访环节,何小鹏也给出了这款车最低销量目标的预期:
月交付1万辆。
小鹏的拐点真的要来,似乎已经是一个8成确定的结果,剩下的2成不确定在哪里?
一是后续的营销渠道体系,能够从用户咨询、购车、服务全流程中形成正向的循环,让口碑持续扩大 ,这部分压力给到从传统车企出身的王凤英、易寒这边,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会给外界困扰已久的一个问题填上答案,这个问题是,传统车企的前台销售经验,能否在新势力身上得到复用。
二是品控问题 ,G6身上有太多新技术的应用,虽然炫酷,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一体化压铸的良品率,小鹏能否保证品控,或者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的处理解决,回答好市场的问题很重要。
当然,供应链的稳定也是一个问题,P7i和G9上踩过的坑。不过何小鹏也表示,在G6上市之前已经在相关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这样的前提下,接下来的3个月,G6的产能会有一个很快的提升。
03
G6支线任务:智能驾驶迈向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前的最后一款车”,这顶帽子是G6上海车展前夕亮相时,何小鹏给G6戴上的帽子,同样的一顶帽子也被戴在了XNGP智能驾驶头上,而从这次发布会来看,小鹏G6显然也是带着这个任务而来的。
根据小鹏的规划,XNGP的落地(主要是城市NGP功能)已经实现了上半年的任务,即在有高精地图的前提下,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落地;
第二阶段,也就是今年下半年,城市NGP会快速扩大到50个城市,落地逻辑是根据小鹏用户的区域密度。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脱图的问题,而按照规划,小鹏XNGP无高精地图版本会在下半年同步推出;
最后,到了明年,小鹏城市NGP要加速落地,目标落地200城。
显然,这是一个短期规划,规划围绕的中心,主要就是城市开放道路高阶智能驾驶的快速铺开。
城市开放道路的高阶智能驾驶,可以被看作是智能驾驶迈向自动驾驶需要翻越的最后一个山头,翻过这个山头,小鹏智能驾驶负责人吴新宙为我们讲述了山后面的路。
按照计划, 今年下半年,小鹏将整合LCC/ACC这类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到XNGP系统当中去,也就是用一套算法搞定不同的功能,而这种整合将会持续到明年,高速NGP、泊车域功能、城市NGP也将被整合到一起,真正实现端到端的全场景高阶智能驾驶。
在这之后,小鹏的计划是,进行低成本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开发,在此基础上进行智能驾驶的全系标配,既然是低成本,届时大概率激光雷达会被砍掉。标配的结果,就是数据驱动快速迭代,形成技术闭环,逐步向L4去演进。
<strong style="color: rgb(251,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为曾经和理想平起平坐的 小鹏 汽车,眼下正面临一些销量困境。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3年5月份小鹏汽车累计销售新车7506辆,环比虽有上涨,但是同比下滑了25.8%。坦白说,这样的降幅很值得小鹏警惕。
之所以这么说,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在于眼下新能源车销量依然处于快速上涨阶段,渗透率不断提升,增量红利依旧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5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了58万辆,同比增长60.9%。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鹏汽车不升反降,更显得其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
其二则在于,从绝对体量上说,小鹏汽车已经掉出乘联会今年5月份的新能源厂商销量TOP10之列,其前面不仅有 比亚迪 、 特斯拉 这样的绝对强者,也有吉利、 长安 、 长城 这样的传统厂商,而在2023年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公开表示,随着市场的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汽车行业盈利性进一步削弱,预计90%以上的新势力将关停并转。这也意味着,虽然眼下小鹏汽车还有七八千台的月销量,但是从长远看,现在可能并非小鹏的“至暗时刻”。
想要扭转现状,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无疑是推出爆款大单品。而近日刚刚开启预售的 小鹏G6 则将扮演起这样的角色。作为一款中型轿跑SUV,小鹏G6预售价22.5万元起,新车将于6月29日上市,并在7月开启交付。
小鹏G6基于小鹏SEPA2.0“扶摇”架构打造,外观上采用“科技流动美学”设计理念打造,整体依旧使用小鹏家族式设计,前脸部分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两侧灯组使用上下分层式设计,下包围则采用菱形形状格栅,看上去较为动感。
因为定位为轿跑SUV,其车身侧面也具备轿跑SUV的明显特点,车顶弧形线条十分流畅,并从B柱开始形成明显溜背趋势,其尾部设计看上去十分圆润光滑,车尾LOGO同样嵌入贯穿式灯组中央,与前脸形成相互呼应,并提供不同样式的后风窗和电动尾翼。
内饰上,新车配备了10.2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4.96英寸的中控屏,搭配Xmart OS 4.0车机系统,风格上主打简洁与科技感。
至于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53/1920/1650mm,轴距为2890mm。动力上,新车两驱版最大功率218千瓦,峰值扭矩440牛·米;四驱版综合功率358千瓦,综合扭矩660牛·米,电池方面则将匹配容量为66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容量为87.5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
从小鹏G6的产品力来看,其表现中规中矩,虽然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在同级和同价位车型中,也算是有不错的实力,其主要竞品也将指向特斯拉 Model Y 等车型,当然与Model Y相比,如果其最终售价再进行下调的话,其综合实力无疑将更胜一筹,只不过消费者是否买单还不好说,毕竟与小鹏相比,特斯拉的品牌溢价还是要高上不少的。
值得关注的是,从目前小鹏的产品矩阵来看, 小鹏G3 和 小鹏P5 已经处于产品的中后期,在5月份销量构成中,其当月销量分别为358辆和1704辆,而 小鹏G9 因为售价和定位较高,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实现销量突破,当月销量也仅有1005辆, 小鹏P7 则是其销量主力,当月销量为4439辆。
在笔者看来,即将上市的小鹏G6将和小鹏P7共同构成目前小鹏在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两者地位相当,对于G6的销量何小鹏也寄予厚望,称G6将成为中国20至30万元新能源SUV市场热销爆款,甚至小鹏汽车还邀请林志颖担任了小鹏G6的代言人,为新车上市赚足了眼球。从目前G6所处的区间来说,其确实处于颇能走量的细分市场中,如果能够走俏,那么小鹏就此“触底反弹”也未可知。
但相对应的,如果小鹏G6最终难以获得市场认可,仍然不温不火的话,那么小鹏想要翻身,可就变得更为艰难。毕竟,今年1-5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为3.28万辆,同比下滑38.88%,是蔚小理三家车企中跌幅最高的品牌。甚至某种程度上说,小鹏G6强则小鹏兴,小鹏G6弱则小鹏难。
写在最后:
随着小鹏G6上市日期的临近,小鹏汽车也将迎来能否“复苏”的考验窗口,希望小鹏G6能够为小鹏汽车销量攀升注入更多活力,而未来,相信还会有更多关于新车的消息曝出,我们也将保持关注。
(本文由【车界】新媒体编辑部原创出品,本文作者蓝湛,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探店:小鹏G6表现如何,能否抢夺Model Y市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023-10-25 09:40:31
2023-11-13 13:01:26
2023-10-21 15:26:14
2023-09-05 10:40:57
2023-09-23 21:06:52
2023-09-24 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