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2023-09-10 16:43:41 | 玩车网

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北汽EV200纯电动车试驾评测

今天汽车编辑和朋友分享了北汽e200ev纯电动汽车和北汽EV200纯电动汽车试驾评测正式让我们很多朋友期待新车什么时候诞生,那么刚刚开发没多久的新车呢?以下车系将与朋友分享北汽e200ev纯电动汽车和北汽EV200纯电动汽车的试驾评价。

Bawe200ev纯电动汽车:试驾评估

本次试驾车型为纯电动汽车,厂家安排的试驾活动也独具特色。然后,车评文章不会按常理出牌。让北汽EV200用实际性能症状直接回答疑惑。纯电动汽车试驾厂商特别大胆。直接写下一句话:我们准备了6辆试驾车,已经充满电,把肇庆赛道挤了一整天。媒体将进行一场6人一组的耐力赛,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赢。因此,这场耐力赛不是比谁跑一圈快,而是比谁跑一圈长。

Bawe200ev纯电动汽车:行程分享 玩车网

拿到了40公里/小时的慢组,但跑了几圈后觉得速度太慢,就加速到了80公里/小时,我还没有忘记测试任务,除了几个常规圈以外,基本上都有以圈速和直线全加速的尝试(这些会在驾驶控制环节进行汇报)。当然,因为它是&ldquo省电。游戏,对待整个过程&ldquoSwitch&rdquo还是很温柔的,整个过程基本没有刹车。

最终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要求其他队员基本严格遵守限速),我们的车跑了248公里的续航里程,应该说吓到我了。此外,同组一辆车严格按照40公里/小时的限速行驶,全程不刹车,甚至跑了惊人的265公里续航里程。80公里/小时的赛道基本类似于城市驾驶(赛道上有很多弯道可以减速)。最后,无电行驶的整体续航里程基本可以达到200公里。

这种型号的BAIC被称为EV200,也就是说,它通常有超过200公里的续航里程。从现场经验来看,BAIC没有说谎。稍微注意一下驾驶习惯,基本上可以轻松提升2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这样的续航里程对于平时的城市通勤来说基本上绰绰有余。

以上是今日边肖汽车共享的北汽e200ev纯电动汽车和北汽EV200纯电动汽车的试驾评价结果。朋友们对这种模式满意吗?以上就是汽车编辑分享给朋友的所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请关注这个网站。

百万购车补贴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如果说,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最为耀眼的成绩是什么?“出口”应该位列前茅。

继今年一季度,我国以107万辆的汽车出口总量首超日本,位列全球汽车出口国第一名后,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 在过去的1-6月间,我国汽车累计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7.1%;出口总金额更是高达3,20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暴增123.5%

作为参考,2014年至2016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不过240万辆,而2014年至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金额甚至不足3073亿元人民币。

而就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将有望突破400万辆,并且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到2030年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将超过800万辆 ,其中,欧洲市场将在中国自主品牌输出和部分海外车企新能源产能转移的共同作用下,成为最大出口接收区域。

与其内卷,不如“走出去”

自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造车的历史,发展至今,中国汽车工业迎来70年华诞,我国更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毫无疑问,中国早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汽车大国,且伴随电气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在部分技术领域更已行至世界前列。

但不可否认的是,或因整体经济仍在缓慢复苏,抑或去年促销政策、补贴政策退坡提前透支消费需求,以及终端市场飞速发展背后基础设施、产业链跟不上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有别于过去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翻倍式增速,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增速正在放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不过,由于去年6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今年1-6月累计产销增速较前5个月回落1.8和1.3个百分点。

其中 新能源汽车半年累计产销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而要知道的是,无论是盖世汽车研究院还是各大协会机构、券商此前对于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约在900万辆上下,全年渗透率逼近40%,这意味着 若想要实现这一预期,下半年产销量或需突破500万辆规模,月均超80万辆。

在这一背景下,“卷”成了中国汽车产业上下主旋律。从最初的卷续航,到如今卷智能配置、卷快充速度,再到近期,由 特斯拉 开启的新能源降价狂潮, 比亚迪 以冠军版杀入10万元紧凑级车市,传导到产业端,便是需要以更低的售价,更快速地交付出更大空间、更长续航、更高科技的优质产品。

正如诸多汽车行业大佬在与盖世汽车沟通时输出的共同观点“只要能够在中国打赢市场,那么拿到全球市场上都不成问题”,越来越多行业巨头将目光向外转移,在他们看来, 与其内耗,不如“走出去”,走向更广阔的海外汽车市场。

海关总署标法中心TBT研究部副主任刘建华亦强调道,成为汽车强国,势必要走出国门,在世界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走,去欧洲!

事实上,去欧洲并非中国车企第一次尝试。

早在2005年-2007年间, 陆风 汽车、华晨汽车先后登陆欧洲,试图以低价打开这个密布 奔驰 、 宝马 、 大众 、 雪铁龙 、 标致 等传统汽车巨头的市场,却不承想两者极差的E-NCAP碰撞试验报告成绩,让“粗制滥造”成为欧洲对于中国汽车的刻板印象。

直至此后多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总聚焦东南亚、南美洲、非洲或是俄罗斯、墨西哥等市场,即便是近年来借新能源汽车逐渐走高的欧洲市场,若细细拆分其组成,仍聚焦在华生产的特斯拉、 沃尔沃 以及宝马等外资品牌,自主品牌占比较小。

就国际能源署( IEA)数据显示, 2022年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有16%是从中国进口,但其中中国本土品牌汽车仅占四成 ,而特斯拉中国在这一年共出口了30万辆电动汽车,相当于其产量的四成以上,且多数销往欧洲市场。

但若梳理我国车企近年来出海路线,去欧洲,正成为主流趋势。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欧洲建厂,是上汽人过去几十年的梦想。 ”日前, 上汽集团 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上汽国际总经理余德在其海外业务沟通会上如是说。

在他的分析中,借助 名爵 ,上汽在欧洲销量日益增多,欧洲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最高的市场之一,建厂的时机正成熟。

叠加欧盟于今年4月通过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意味着欧盟将是第一个实现汽车完全电动化的地区。同时,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贴力度分化,各国还通过减少车辆注册税、道路税等税收,以及为电动汽车使用提供更广泛的便利等路权优惠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

在此背景下,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认为,到2030年,欧洲每5辆汽车中就有3辆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60%,远超全球26%的渗透率。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当地汽车制造业电气化转型的严重滞后,为抓住这一市场蓝海,不只是上汽,包括但不限于比亚迪、 长安 、 长城 、 东风 岚图以及 蔚来 、 小鹏 等新能源车企纷纷瞄准欧洲市场。

长安汽车“海纳百川”海外战略规划,将进入欧洲市场视为其2024年重要方向;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仅以长安汽车为例,其于今年 上海 车展上官宣“海纳百川”海外战略规划,其中强调将于2024年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并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进入和布局。未来,长安汽车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而基于近年来中国制造不断升级,品质持续提升,价格也逐渐走高,开始向中高端产品细分市场迈进。2019年新能源汽车平均出口价格为5,000美元,2022年则增加到2.2万美元。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出口均价更是达到3万美元/台,高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出口均价,其中对西班牙和挪威的出口均价最高,为3.9万美元/台。

极氪001在欧洲售价比国内贵了将近58%,极氪X更是贵了88% 。” 极氪 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向盖世汽车透露。

得益于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加速出口欧洲,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面向2030年,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认为,我国出口欧洲市场汽车有望提升至264万辆,年复合增长率22%。

不只是整车,产业链集体走进去

中国风暴正笼罩欧洲电动汽车行业 。”这是 雷诺 汽车董事长Jean-Dominique Senard对于今时今日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市场带来的最直观感受。

这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夸赞,但同时更是对欧洲汽车产业的警示。

早在去年5月的一次演讲中,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表示,欧盟不应该允许中国扼杀其重要产业之一。“我们不能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重复我们在光伏领域所犯的错误,在这一领域,我们对中国工业产生了依赖,并让中国制造商繁荣起来。”

随后在近一年随中国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多点开花,由“首席贸易执法官”Denis Redonnet领导的欧盟委员会贸易保护部门于今年6月开启讨论是否启动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倾销调查,如有必要,或将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或实施限制。

当被问及调查时,欧盟内部市场专员Thierry Breton直言,“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欧盟行业面临的问题。”

就在一个月前,法国率先关闭非欧洲制造的纯电动汽车购车补贴,如无意外,接下来将有更多国家跟进这一政策,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无疑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带来阻力。

很显然,尽管前景广阔、目标清晰,中国车企的全球化之路依然挑战重重。

除政策约束外,海外供应保障不足、内部基础能力欠缺、当地市场资源有限、品牌优势尚未建立、产品技术“水土不服”等都是企业当前的共同痛点,制约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对此,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运营总监张彬向盖世汽车强调,“ 车企出海,不是简单将销售公司带出去,更要将生产基地、全生态以及全产业链带出去。

他进一步指出,全球化竞争不是单一企业的竞争,而是需要面向全球海外生态布局,参与全价值链竞争,将高端技术同步布局市场,快速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就全球汽车品牌。

概览过去数年,从电动汽车三大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集体卷向欧洲,根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至此已有超575GWh海外规划产能。

单以比亚迪为例,继匈牙利纯电动大巴卡车工厂之后,其于7月再度明确将在匈牙利建造一座全新的电池组装厂,预计此次投资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同时,根据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Michael Shu)透露,比亚迪正在物色其第一座欧洲乘用车工厂,且最快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

未来不排除基于自身业务拓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比亚迪进一步拓展核心零部件工厂海外布局的可能性。

BYD ATTO 3、唐、汉首入西班牙市场;图片来源:比亚迪

回望过去数十年,全球百年汽车工业的历次全球化窗口期均与中国无缘,但伴随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达成共识,中国汽车产业借电气化、智能化实现弯道超车,一跃从技术跟随者成为行业引领者,更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同时,是部分传统自主车企在产品设计理念创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零部件生产、配套建设以及品牌运营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推动我国本土汽车出海从整车、零部件的出口进入到汽车生产全价值链出海。

而带着“反攻”欧洲的野心,多数中国车企在全球化过程中正逐渐摘掉“性价比”的帽子,树立起有认知度的全球性品牌,从而实现在海外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与更强的盈利能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日渐壮大,以及我国经济、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及对汽车产业的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此次全球化窗口期中占据制高点,迎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是时候让全球用户知道中国新能源车有多香了

每次参加车展,我最爱逛的就是长安汽车展台,很有看头,这次重庆车展也不例外。

6月9日,以“智启新程潮领未来”为主题的重庆车展开幕,除了概念车VIIA,长安共带来了18款车型。我数了数,有6款是已在销售的电动化车型,既有REEV(增程式混动)、PHEV(插电混动)又有BEV(纯电动)。

据悉,下半年长安还将发布深蓝S7、启源A07、阿维塔E12、览拓者纯电版等一系列新车。

启源A07

这几款还没上市的车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采用了新能源技术。

这透露出一个信息,长安正在积极拥抱电动电气化。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因为趋势已经很明显,中汽协的数据显示,1-5月,新能源车销量为294万辆,同比增长46.8%,渗透率达到27.7%。要知道,2018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才4.3%,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行业已进入爆发的增长期。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预测,2030年新能源的渗透率将达到70%甚至80%。2030年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的比例或达4:3:3或3:4:3。

现在提起新能源,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新势力。

事实上,主导新能源车的一直是主流车企。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在1-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前十的企业集团中,只有2家新势力车企进入榜单,其余的都是本土主流车企。

在一众主流车企当中,除了一直领跑的比亚迪外,长安的表现同样亮眼。

统计显示,今年前5月,长安新能源车的累计销量达到了13.7万辆,增长93.7%!

在燃油车时代,长安无疑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如今的电动电气化时代,长安的大哥风范依然不减。

凡事预则立

长安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他们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持续投入,也离不开多个明星车型的实力支撑,但更深层的原因我认为是长安提前布局,在电动化、智能化层面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发布了新能源全新战略——“香格里拉”计划,明确发力新能源的战略目标,在2020年前打造三大新能源车专用平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目前,首款基于EPA1架构打造的增程式B级轿车深蓝SL03已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首款基于CHN平台打造的纯电B级SUV阿维塔11已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首款基于MPA架构打造的插电混动A级轿车UNI-V智电iDD也在2023年上半年上市。

深蓝SL03

阿维塔11

UNI-V智电iDD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多数车企集中纯电或者插混单一路线所不同的是,长安实现了多条腿走路。

产品上不仅有燃油、插混、纯电,更有增程、氢电等多种动力形式,在主流大众、年轻化、高端层面均有布局。

在长安看来,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但电动化不等同于只有纯电,纯电、插电、增程、氢电都是电动化。

伴随电动化的是智能化和网联化,“香格里拉”计划实施第二年,长安在智能化领域,开启了“北斗天枢”计划,明确2020年公司将不再生产非联网新车,实现100%联网,100%搭载驾驶辅助系统。

截至目前,长安汽车已实现IACC、APA6.0、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不管是售价10万元以下逸动PLUS,还是售价超20万元的深蓝SL03,均配备IACC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

与痴迷“黑科技”的车企不同,长安认为“科技的伟大不在于‘超级’而在于‘普及’。” 如何将“黑科技”以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带入现实,才是企业对于用户的真正关怀。

没有故步自封,主动求变,是长安在向上突破过程中最宝贵的战略思维。正因如此,在当前的电动电气化时代,长安才能果断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做出调整,并拿出最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回应市场。相比个别ALL IN纯电动的车企,长安对行业的预判更加准确。

此时不出海,更待何时?

自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就是无可非议的汽车大国,但中国市场再大也只是全球的1/3。

在做强国内市场的同时,长安汽车把眼光投向海外。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量193.3万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2022年,长安总体出口汽车24.9万辆,同比增长57%,从5万辆到近25万辆,只用了3年时间,实现规模的“3连跳”。今年1-5月,长安出口再创新高,到达14.5万辆车。

基盘表现稳定,新能源成功转型,出口数据亮眼……回望长安汽车上半年的市场表现,完全称得上惊艳,不仅成功占据了中国车市头部企业份额,也已初具国际车企的雏形。

今年借上海车展举办之际,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提出了 “五大布局”

一是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 。到2030年,将推出60余款全球产品,将把高品质的智能低碳产品布局全球。

未来同一款车型,将会有中国版、美洲版、欧洲版等多种版本,实现“一区一策、一国一策”。如南美洲和中东区域,仍将以传统汽车为主,欧洲和东盟区域将主推新能源车型,在南美洲、东盟、澳新等区域投放皮卡。

长安首次提出,要致力于打造“全球经典车型”,到2030年,力争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什么是全球经典车型?比方说丰田卡罗拉,这款车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辆。

长安透露,泰国基地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将增加至20万辆。还将适时在欧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在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布局 。海外市场将以 长安品牌 为主,持续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并持续强化企业品牌与产品推广的联动。或许以后在世界杯、奥运会这类赛事上,都会看到长安的身影。

三是加强营销服务布局 。到2030年,长安将在海外市场建立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

四是加快完善市场布局 。加快布局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2030年之前,将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

不局限于过往的中东、南美、东盟等全球二三线市场,这次长安要去欧洲攻城拔寨。

五是加强组织、人才布局 。将建成东南亚事业部,欧洲区域总部,还将适时在美洲、非洲等区域建立区域总部。到2030年,长安海外业务从业人员将突破10000人。

为何如此急迫?

因为当下海外市场只争朝夕。

最近几年时间,全球对碳排放越来越重视,为实现碳排放目标,按照全球各国的计划,很多国家都预计到2035年左右逐渐淘汰燃油车,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电动化,这对于新能源车来说是一个机会。

若是在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进入海外,特别是欧美地区,可以说是胜算不大,但凭借新能源车,现在中国车企成功撬开了海外市场大门。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4月,出口前十位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英国、泰国、西班牙、阿联酋和菲律宾。

“现在的机会难得,未来二十到三十年都不会再有。”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

所以此时不出海,更待何时?是时候让全球用户知道中国新能源车有多香了。

市场从不辜负那些心存敬畏、有备而来的人。

从兵工厂到汽车厂、从商用车到乘用车,从传统燃料车到新能源车,在过去161年间,长安已经完成了三次转身。

对于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接下来的表现,我充满信心。毕竟中国市场已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能在中国市场长期领先,海外市场自然不在话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Dear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玩车网。
与“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网站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相关推荐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试驾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试驾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华系军团进击慕尼黑车展,德系新能源翻身大反击?今年的成都车展的新车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力,尤其是新能源车市场可谓空前内卷,新一轮价格战一触即发。事实上,这场无比激烈的车市竞争,已经悄悄蔓延向了全球市场,将于9月5日开启的2023年慕尼黑国际车展,中国企业集体登陆抢占C位,德系本土车企也不得不施展浑身解数,可谓看点十足。大众、宝马等或将迎来重要转折点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席卷全球,

2023-09-10 10:01:21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试驾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试驾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国产Model3出口欧洲,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电动车制造“中心”?10月26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中国制造整车出口欧洲仪式在位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举行。约7000台中国制造的Model3整车将于明天启程远航,出口到欧洲市场,预计下月底到达比利时港口,销往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瑞士、瑞典等数十个国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也是特斯拉在美国之

2023-09-09 03:18:50
中国制造特斯拉将出口欧洲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中国制造特斯拉将出口欧洲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如果说,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最为耀眼的成绩是什么?“出口”应该位列前茅。继今年一季度,我国以107万辆的汽车出口总量首超日本,位列全球汽车出口国第一名后,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6月间,我国汽车累计出口234万辆,同比增长77.1%;出口总金额更是高达3,20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暴增123.5%。

2023-10-08 18:48:22
俄罗斯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是时候让全球用户知道中国新能源车有多香了
俄罗斯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是时候让全球用户知道中国新能源车有多香了

沃尔沃称XC40RechargeP8电动跨界车在俄罗斯亮相的时机沃尔沃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在俄罗斯销售全电动XC40RechargeP8跨界车。我们还不会展示任何模型。瑞典品牌新闻服务“AUTOSTAT”已获悉此事。回想一下沃尔沃XC40RechargeP8是XC40跨界车的全电动版本,基于CMA的紧凑型模块化架构,CMA是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的先进汽车平台。全轮驱动沃尔沃XC40

2023-09-09 14:04:59
俄罗斯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沃尔沃称XC40RechargeP8电动跨界车在俄罗斯亮相的时机
俄罗斯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沃尔沃称XC40RechargeP8电动跨界车在俄罗斯亮相的时机

沃尔沃称XC40RechargeP8电动跨界车在俄罗斯亮相的时机沃尔沃计划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在俄罗斯销售全电动XC40RechargeP8跨界车。我们还不会展示任何模型。瑞典品牌新闻服务“AUTOSTAT”已获悉此事。回想一下沃尔沃XC40RechargeP8是XC40跨界车的全电动版本,基于CMA的紧凑型模块化架构,CMA是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的先进汽车平台。全轮驱动沃尔沃XC40

2023-09-09 14:04:57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 这个国家,正成为中国汽车大本营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 这个国家,正成为中国汽车大本营

新能源汽车内卷现场多种花样玩法引领新潮流易车原创对于众多自主汽车品牌来说,探索品牌的高端化显然新能源赛道最为合适,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30万元以上价位的新能源车型已经涌现出不少竞争力极强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怎么样一次性把这些车型看个够呢?11月11-11月20日,“世界很来电——仲盛世界商城新能源汽车生活节”正式启幕,仲盛世界商城联合场内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包含高合、特斯拉、极

2023-09-01 10:57:22
中国新能源汽车试驾网址 汽车网站哪个好
中国新能源汽车试驾网址 汽车网站哪个好

深度:综合研判广汽新能源AionLX四驱版之车型平台篇2019年10月,广汽新能源Aion LX电动汽车上市,扣除补贴后售价24.96-34.96万元,长宽高4786x1935x1685、轴距2920mm,搭载由宁德时代提供的590(Ah)规格811高镍三元锂电芯、装载电量93度电、能量密度180Wh/kg的动力电池总成,NEDC续航里程为650公里且具备Level3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2023-09-05 21:25:04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 「试驾测评」月销1.5万台,领跑新能源市场,试驾特斯拉Model3!
俄罗斯新能源汽车试驾评测 「试驾测评」月销1.5万台,领跑新能源市场,试驾特斯拉Model3!

「试驾测评」月销1.5万台,领跑新能源市场,试驾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 3目前在中国市场有着极好的销量表现,凭借前卫的造型、亲民的价格、领先行业的自动驾驶技术,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粉丝。那么今天小编碰巧拿到了这样一台试驾车,想知道Model 3到底有怎样的表现吗?一起来看看吧!外观方面,国产特斯拉Model 3车型与进口版保持一致。取消前进气格栅的做法在纯电车

2023-09-08 2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