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

2023-09-03 12:14:54 | 玩车网

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

新能源汽车在日本被称为什么

新能源汽车在日本也被称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相比内燃机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纯电动汽车依靠电动机驱动前进,电动机的动力输出方式不同于普通汽油机和柴油机。

一般汽油机或柴油机都需要达到一定的转速才能输出最大扭矩,而电动机则不需要。

将油门踏板踩到底后,电机可以立即输出最大扭矩。

这种动力输出模式更适合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中行驶。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响应非常迅速。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有电动机和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最大的区别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使用外部电源为电池充电。

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无法使用外接电源充电。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更长。如果对插电式混动车感兴趣,可以去4s店试驾。这种车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纯汽油车向纯电动车的完美过渡。

百万购车补贴

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

中国汽车征战海外,战况空前

汽车行业站在电动化改革的转折点上,借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更早的布局,以及产业链较为强大的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得到的认可越来越多。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介绍,自2021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全年总量首次突破200万辆,打破了之前在百万辆左右徘徊的局面,2022年,汽车累计出口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也由此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进入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进一步提速。据中汽协数据,一季度,汽车企业共出口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对比来看,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日本一季度汽车出口95.4万辆。由此,中国完成对日本的超越,成为一季度全球汽车出口销量冠军。中国汽车出海大幕正在开启全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升整个汽车出口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1-4月,汽车共出口137万辆,同比增长89.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呈持续的加速上涨走势。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整车产品在续航里程、整车性能、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具备较好的竞争力,有良好的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和技术支持。随着全球电动车市场快速扩张,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机遇。

不久前的 上海 车展上,也看出了车企们向全球市场传递的进攻信号,传统车企在出海方面不断寻求着新的突破口,一众刚刚起步的新势力车企也把整车出海提上了日程。

长城汽车请来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媒体与经销商; 奇瑞 汽车请来了80多个国家1000多名外宾; 长安 汽车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在泰国市场投入40亿元,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覆盖澳新、英国、南非等全球右舵产品市场;高合汽车宣布HiPhiX和HiPhiZ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欧洲销售。

6月8日, 哪吒汽车 正式登陆约旦, 哪吒U 和 哪吒V 在约旦上市并交付。据哪吒汽车透露,今后, 哪吒GT 也将在约旦上市。这意味着,哪吒汽车“深耕东盟,开拓欧盟”的出海战略在中东进一步落地。

与此同时,哪吒汽车还与约旦Tahboub汽车公司举行了战略签约发布会,未来双方将在整车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合作,加快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5月,哪吒汽车交付13,029台,同比增长18%。其中,哪吒V车系交付5,138台,哪吒U车系交付3,963台, 哪吒S 交付2,212台,哪吒GT交付1,716台。在5月交付量中,海外市场为哪吒汽车贡献了2,042台,占哪吒汽车月销量比重的15.7%。哪吒U和哪吒V在约旦的上市,将进一步推动哪吒汽车海外销量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很多品牌正在做出海的打算,例如 腾势 汽车,在前几日的采访中,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表示:“腾势汽车将有序进入亚太、港澳和欧洲市场。”

不难看出,出海业务如今已经是中国品牌的战略重点。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外的好成绩,让更多国内的汽车品牌看到了机会,中国汽车的出海热潮,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飞猛进,为中国车企“出海”打开了难得的窗口期,成为中国品牌追逐的新目标。放眼望去,当前出海市场战况空前,众多中国品牌正摩拳擦掌,征战海外。

产品竞争力的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欧美传统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的身影越来越多,海外市场也逐渐成为有实力的品牌竞争的新焦点。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有着明显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海外市场对中国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走出国门。”

需要注意的是,海外市场虽好,但出海但挑战并不小。汽车产品成功出海离不开国内外团队在产品、服务、供应链、品牌方面的紧密协同。未来,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并建立其品牌,也是对车企的一大考验。【iDailyca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天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

玩车网(https://www.ssxw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的相关内容。

当日系三强和德国巨头都来抱大腿,中国新能源该如何面对海外资本?

在大众牵手国轩高科,奔驰联姻孚能科技后,又有一家汽车制造商爱上中国电池企业。这次,故事的主角是本田和宁德时代。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

7月10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其与本田(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就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推广电动车普及并加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具体到商业合作层面,一方面,本田与宁德时代将结合双方技术优势,携手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未来电池基础技术;另一方面,通过此次合作,本田将获得以纯电动汽车(BEV)电池为主的宁德时代电池稳定供应。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车型预计于2022年开始首先向中国市场投放,未来双方还将探讨在全球领域的扩大合作。

此外,双方还将对未来动力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展开合作探讨。

资本合作层面,本田将参与宁德时代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认购的股份数量约占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后总股本的1%。通过投资认购股权,本田将成为宁德时代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实际上,在此次战略合作达成之前,宁德时代已与国内外多家车企展开合作,其中包括特斯拉、宝马、奔驰、丰田、大众、蔚来、小鹏、长安、广汽、上汽、北汽、吉利、东风等。在此之中,虽然此前长安、东风、上汽也入股了宁德时代,但是本田却是首个外资入股的车企。 玩车网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宁德时代和本田首次“牵手”。早在2018年5月,《日本经济新闻》就曾报道,本田将和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用于纯电动汽车主力车型的新型电池,并联合开发一款电动车,新车预计2020年上半年在中国和其他地区推出。当时日媒指出,在电动汽车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本田采用中国供应商制造的重要零部件是一大趋势。

直到2019年2月,这一消息才得以证实,双方在日本东京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2027年前,宁德时代将向本田保供电量约56GWh的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中国市场以外,本次双方合作车型也将向全球范围内的其它市场推出。

这意味着,此次签署合作协议,是双方在过去合作关系基础上的又一次升级。双方发言人一致表示,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彼此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全球伙伴关系。

中国新能源该如何面对?

日系车企牵手中国电池厂商,一方面是基于电池本土化生产的考虑。另一方面,主要是出于对后者技术水平和市场表现的认可。公开资料显示,在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稳居前三,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为31.71GWh、10.76GWh、3.31GWh。其中,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据半壁江山,占比较2018年提升9.86个百分点。

相对而言,日系车在纯电方面是处于弱势地位,而“弱弱抱团”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日系还是得和中国电池制造商或电池包供应商合作。无论是本田,丰田,亦或是日产,显然日系三巨头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去年7月,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已签订合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合作车型将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上个月,丰田市值被特斯拉超越,相信前者现在也非常眼红纯电动车市场。不过,早在去年6月,丰田就已将“2030年销售纯电动汽车550万辆”的目标提前至2025年,选择加码纯电动。因此,丰田选择与比亚迪的联姻也不难理解。

日产也于上月宣布联合欣旺达开发下一代电池。今年6月,日产汽车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与欣旺达联合开发适用于日产e-POWER智充电动技术车型的下一代车载电池。

而日产在中国构建电池业务,可以追溯到2017年,其将电池业务AESC卖给金沙江创投。可能,有读者好奇为何出售电池业务还能够解读为“布局”。

一方面,出于电池经济性的考量,日产打算从外部采购电池,而不再是局限于采购AESC的电池。换而言之,全球性采购范围,将让日产在配置的时候有更多的电池供应来源,制定更为灵活的配置方案。

另一方面,从中国市场角度层面考虑,业界已经公认AESC移交中国有利于在华获得政府认可。彼时,AESC生产的电池搭载了已经进入了第五批企业进入推荐目录的常隆客车上。因此,之后日产纯电动车聆风如果继续搭载ASEC电池,有利于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从而获得补贴,

因此可以看出,日产希望通过将AESC出售给中国公司,从多个方面提高新一代电动车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当然,不仅仅是日系车企,如文章开头所提及的那样,大众和戴姆勒这样的德系巨头也选择了相似的发展途径,即外资车企绑定中国动力电池厂商。

5月末,大众宣布投资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股份,成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是首家直接投资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外资车企。

本月初,另一家德国豪华车制造商戴姆勒也宣布加入到这场电动车“军备”竞赛中来。其宣布,赛德斯-奔驰与孚能科技建立深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入股孚能科技,持有约3%的股份。

由此可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本田入股宁德时代成为第三起外资汽车制造商入股中国电池企业的案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会充斥着许多有关外资车企深度绑定本土电池企业的传闻。

这意味着,海外车企更多地涌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甚至控制电池供应商。那么,中国新能源该如何面对海外资本?一方面,市场更加开放的确有利于提高产业活性,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可能导致当下比较有限的新能源优势遭遇冲击,在电芯制造方面,中国对比欧美有着明显的规模优势。

对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宏伟构想来说,海外企业的介入,一方面会带来技术、制造方面的收益,另一方面又可能从供应链体系、整车份额层面进行瓜分,统而观之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同样都采取如是的模式,对积极进取者而言,能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通过吸收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而对惰于求新者来说,或许就指望着“外来的朋友”完成任务,显然对新能源大业并非好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玩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玩车网:www.ssxw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日本试驾中国新能源汽车 本田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电动车优势还能守得住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