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13:08:26 | 玩车网
易车原创 在汽油车时代,我们凭着排气声浪就能分辨出某款发动机,甚至具体某款车型。随着新能源车热潮的来临,电动车的声音体验应该如何创新?
带着这个问题,我再次来到 比亚迪 坪山总部,听一听 比亚迪 NVH首席专家张强博士的介绍。(本文约合2600字,阅读难度两颗星,看完你就对 比亚迪 新车有更多了解。)
首先要向大家科普一个概念,NVH是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的缩写,是衡量汽车驾乘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汽车研发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静谧是NVH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除了给驾乘者提供安静的车厢环境,还赋予驾乘者舒适的听觉感受。NVH团队追求低噪声、无异响的同时,要把愉悦、舒适的主动声送进驾乘者耳中。
比亚迪 在改善整车NVH方面,投入资金近2亿,共建成10间NVH实验室,拥有40套测试设备和1000多个测试通道。
其中包括整车四驱半消声室、整车两驱半消声室、整车半消声室、零部件吸隔声实验室、听音室、模态实验室、整车异响实验室、零部件异响实验室、动力总成NVH实验室和发动NVH实验室。
这间整车四驱半消声室能支持轴距2200-4400mm的车型,并且四个车轮下方均有和滚轮相连接,能模拟在高速行驶时整车的噪音情况。
比亚迪 在新车研发中,都会将工程样车放在整车四驱半消声室,完成整车噪声与振动的系统分析,找出异响的振动源,就更容易解决这些噪声了。
据介绍,该消音室的设计最高车速为250km/h,常规情况下, 比亚迪 给电动车设计的最高车速为180km/h。
在人才方面, 比亚迪 就有NVH首席专家张强博士,他是一位NVH领域的技术“大神”。
张强博士曾是法国汽车工程师学会NVH分会会长, 雷诺 汽车NVH首席专家,在 雷诺 汽车工作近30年,并且在2015年成为了 雷诺 - 日产 联盟NVH技术总监,建立了联盟的统一技术标准,于2018年加入 比亚迪 汽车。
目前 比亚迪 NVH团队有着150余位工程师,过半数人拥有硕博研究生学历。
有了好的硬件条件和人才,再来看 比亚迪 在NVH技术开发工作上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比亚迪 NVH团队解决遗留的重大NVH问题,强化整车密封以及优化声学包材料和设计规范。
张强博士补充道,像是早些年 比亚迪 的2.0T燃油发动机,怠速时会出现不规则抖动问题。当时,NVH团队是通过整车排查,到系统排查,再到零件排查和工厂排查,最后落实方案,加强质量管控,从而实现整车NVH性能达标。
而整个过程,是通过跨部门协作、共同制定控制策略来完成的,能做到精准打击,准确找出问题根源,才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最近几年, 比亚迪 逐步完善NVH开发流程。NVH团队参与研发多合一电总成、DM-i超级混动以及e平台3.0,令NVH各项指标取得行业领先水平。
张强博士强调, 比亚迪 的NVH工作是在前期就介入,而不是设计好了车型,再来诊断补救。 比亚迪 NVH工作是通过系统平台化开发、平台化生产的方式,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举个例子,e平台3.0就是在系统平台化开发中诞生的。诞生于e平台3.0的新车,共用件高达90%,开发周期缩短50%以上,并且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零部件重量还能减轻20%左右。
系统平台化开发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此。譬如一台电动车可分为多个重要模块,这些模块系统性地同时开发,就有了以下这些优点:
在前模块中,副车架和前保险杠一体化的设计,体积上紧凑,刚度提升了,重量减轻了。
又如中模块, 海豹 就采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设计,能增强整体刚度,让电池既是能量体,又是结构体,大大增加了车身的抗扭刚度。
像后模块部分, 比亚迪 NVH团队就做出了兼顾总成噪音和路噪的优化结构,同时设计了加强声学包。这样的例子在e平台3.0新车还能举出很多。
从近五年专业媒体的评测结果来看, 比亚迪 各个级别的新车在车速120km/h时的车内噪音值不断下降, 比亚迪 NVH团队的工作取得初步成功。
就以汉DM-i车型为例,即便是车速在120km/h,车内噪音仅有62分贝,要比同为中大型轿车的燃油车型要安静,两人坐在汉DM-i车内轻声细语交流完全没问题。我们在试驾评测中,对汉DM-i的静谧性表现是给出了较好的评价。
现在 比亚迪 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后,NVH团队将会继续开发新技术和研究新的用车体验,结合每个子品牌特点,开发各车型专属主动声。
从大家熟悉的Windows系统、Mac系统等计算机操作系统,到诺基亚手机、苹果手机,要让消费者更好的记住一个品牌,专属声音必不可少。这就是研发主动声设计的初衷,对于提升品牌形象也很有帮助。
比亚迪 主动声设计是在去年2月份才立项的,第一款应用车型为e平台3.0首款新车 海豚 。后续 比亚迪 推出的新车,包括元PLUS、 海豹 、2022款汉/唐车型和 腾势 D9,均有搭载自己的专属声音。
据张强博士介绍,目前 比亚迪 内部约有200人参与该项目中,选择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其中男女比例接近3:1,年龄在30岁以上的和30岁以下的比例接近1:2。
比亚迪 的专属声音研发工作就在听音室进行,通过听不同风格的样本,结合图像或视频,来定出方案。
在研发主动声的过程中, 比亚迪 团队得到重要的反馈,包括令人愉悦、舒适放松的声音最受欢迎,纯科技感声音得分普遍较低。
于是,<a class="hidden" href=" " title="比亚迪" data-keyType="MasterBrand" data-id
先问一个核心的问题:你考虑买增程式车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今天这篇新车试驾分享,相信会合你胃口。
相比于其它新能源车型,目前增程式汽车选择并不算多,10个手指头基本可以数得过来。其中 理想汽车 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 理想ONE ,到现在的 理想L8 和L9,它们的热销都证明了增程式电动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当然,动辄30甚至40多万的价格也确实让人犹豫。
而最近增程式圈又来了一个新晋选手,还带着显眼的标签“30万内最强无焦虑增程电动SUV”。它就是来自吉利旗下的 星越L 增程电动版,新车共有2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为23.97-25.37万。近日我对新车(顶配版本)进行了试驾,借此机会就来帮潜在消费者们验验货。
新车基本信息点:
1、 星越L 增程电动版是吉利首款基于e-CMA超电架构打造而来的雷神增程电动车;
2、新车定位紧凑型SUV,属于 星越L 的衍生产品,此前的 星越L 雷神Hi·F也是如此;
3、新车的造型与 星越L 雷神Hi·F(油电混动)基本保持一致,区别在于它属于新能源,后者只是节能车。
直接来聊聊车辆的实测数据和试驾感受,先介绍它基本的动力总成:
1、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25N·m;
2、单电机驱动,总功率107kW,总扭矩338N·m;
3、41.2kW·h的三元锂电池包,WLTC纯电续航里程为205km。
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同时拥有“纯电、增程、混动”三大电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中控台的模式旋钮进行切换。简单说,你可以一键切换车辆的属性,并且有三种选择:一台纯电动车型/一台增程电动车型/一台混动车型。
纯电模式
先是体验纯电模式,它的官方续航是205km(WLTC工况),相比于 问界M5 的200km,以及 理想L8 的175km确实要更有优势。而此次试驾,我们要检验它的实际续航,以下数据可以供大家参考。
测试条件:空调24度+两挡风量;车上载重3人+3个行李包;城市快速路占比30%,高速占比70%(注:驾驶习惯和日常一样,无刻意控制)。
出发前表显里程:110km
实际行驶里程:92.6km
表显剩余里程:2km(-15.4km)
平均电耗:18.6kW·h
可以看出,新车的实际续航表现还是比较坚挺的,不会打折太多。而在这个模式下,开起来和纯电车的感觉是一样的,油门响应迅速,加速平顺有劲。而且或许是因为底部电池包的加持,车辆在高速状态下,开起来会觉得相当平稳。
增程模式
接着是体验增程模式,现在是发动机最忙的时候,不仅要为驱动电机供电,还要为电池充电。
前面我们已经把电池电量基本耗尽,这时候我们检验的是,车辆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经过100.9公里的行程后,并且还是在亏电的情况下,车辆的百公里油耗数据是6.9L,数据还算不错。而且需要提及的是,相比于 理想L8 和 问界M5 需要加95号汽油, 星越L 增程电动版只要喝92号即可。
而在增程模式下,由于发动机全程在工作,所以隔音方面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而从实际体验来看,即使是亏电状态,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也都控制得非常好,跟纯电模式基本没有差异。
混动模式
最后是混动模式,需要先知道,其它增程式的发动机是不参与驱动的,最终车辆的驱动任务只由电机主导。而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的发动机是可以参与驱动的,并且还能和电机协同驱动,这也是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相比于其它增程式车型,最大的一个不同点。
而进入到混动模式后,借助3挡位的变速结构,当车辆的车速超过20km/h,发动机和电机就能进入并联模式,即发动机会与电机共同驱动。这样的好处主要体现高速状态下超车,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后段动力爆发比一般的电机驱动要更猛。
当然,多挡位的存在,大家可能会担心出现顿挫,但实际上在车内却没有感觉到明显的顿感,无论是发动机的噪音,还是平顺性都是控制在一个很舒服的状态。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种模式,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的质感都是无限接近电动车,即使是亏电状态下,也不会出现明显的槽点。不过还是需要提出的是,新车整体的操控性稍微会弱点,属性上还是一台十足的家用SUV。
再来说说其它的指标,首先是智能化,12.3英寸的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12.3英寸副驾驶液晶屏,这样的组合还是挺有科技感的。而在骁龙8155芯片的加持下,新车的语音响应速度和准确率,以及屏幕的操作流畅性,都是相当在线的。
配置方面,包括L2级驾驶辅助功能、540度透明底盘、前排座椅加热与通风功能、带记忆的电动感应尾门、真皮座椅、机无线充电、72色氛围灯、Infinity 10扬声器音响、AR-HUD抬头显示等,整体也对得起它25万级的售价。
再来说说空间,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70*1895*1689mm,轴距2845mm。从实际体验来看(身高170cm)车辆的后排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均有2拳的距离,值得肯定。并且相对柔软的真皮座椅,配合靠背调节,整体的坐姿状态也是比较轻松舒服的。
此外,它的后排还配备了独立自动空调,并带有两个充电接口。不过可能稍微让人介意的就是,后排中央地台有个比较明显的凸起。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 星越L 增程电动版主要两大优势,一是相比于理想、问界等车型,它的价格并不算贵,而且配置、空间、智能化等方面也给出了相应的诚意;二是它的动力模式比较新颖,纯电、增程和混动三种模式的切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出行需求,并且在隔音、油耗、滤震等方面,也是表现可圈可点。所以如果你想在30万元内找一台增程式车型,那 星越L 增程电动版相信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行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02-28 20:26:26
2024-02-29 01:41:08
2024-02-28 20:02:52
2024-02-28 13:02:19
2024-02-21 15:02:25
2024-02-29 08: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