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06:00:53 | 玩车网
说起小鹏这个名字,第一印象就是我国的一个著名体操运动员,和汽车完全就不沾边。再者,以“小”字开头的著名品牌就是小米手机,可小米手机当初进入市场完全就是靠性价比来打开市场的,所以小鹏汽车这个名字给人就十分廉价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看小鹏汽车的竞品蔚来汽车,人们听见蔚来汽车这个品牌一下就联想到了“未来汽车”这种事物,既高端又有一定的科技感,所以,两相比较,从名字出发小鹏汽车在命名上就处于劣势。
接下来看看小鹏汽车的价格,小鹏汽车的P7起步价已经达到了22万元这个价位,现在22万都能买奔驰A级车了,所以注定了小鹏汽车在品牌命名上是失败的。
说起电动车,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品就是特斯拉、蔚来汽车,因为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电梯里都能看到这些产品各种各样的广告,证明其在产品宣传和品牌传播中是非常有力的。我们反过来看看小鹏汽车,一般消费者是很难想起在什么地方看过小鹏汽车的广告的,就更别说小鹏汽车的logo长什么样子,所以说小鹏汽车在产品宣传上是失败的,品牌完全没有传播力。
虽然对于汽车造型每个人的审美都会不同,但对比现在流行的汽车造型设计,其在设计上是完全没有更上时代的脚步的,我们拿小鹏P7来举例,整个车身的造型给人以“小气”的感觉,特别是它的前脸,来对比下宝马、凯迪拉克、奔驰的大中网,给人在视觉的呈现上感觉就完全地不同。
自今年开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直没有停止过上涨,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特斯拉的连续盈利和市值飙升,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信号,新能源汽车第一次战胜了传统车企,坐上了新旧交替时代第一把交椅。
阿里巴巴之所以这么急于出手,也与其他互联网巨头近期在智能出行场景紧锣密鼓布局有着密切关系。腾讯选择了蔚来汽车并且不断加码,美团则一直是理想汽车忠实拥趸,并且还在最后关头拉上字节跳动,用真金白银径直把理想送到了纳斯达克。随着蔚来和理想相继上市,眼看着其背后腾讯、美团等巨头赚盆满钵满,而且还趁人不备,率先跑入了行业第一梯队。阿里巴巴岂能怠慢,毫不犹豫选择小鹏汽车。这不是阿里第一次投资小鹏汽车,在小鹏汽车A轮与B轮融资时,阿里都曾参与,但这次是第一次作为领投方参与投资,据36氪报道,一位消息人士称,小鹏这一轮3亿美元融资,几乎就是面向阿里巴巴的,其他投资方只是少量参与。
每个季度发财报的日子,就是业绩大比拼的时候。尤其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Top3来说,经营情况怎么样,帐要算的明明白白。
01
蔚来总营收45亿、理想小鹏次之
从总营收来看,蔚来依然是最强存在。
蔚来于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蔚来三季度总营收45.26亿元,同比上涨146.4%。净亏损10.47亿元,同比下降58.5%。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11.88亿元,同比下降53.5%。汽车销售毛利率14.5%,综合毛利率12.9%。单车销售及综合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8.2%。
当季录得毛利润5.86亿元,较第二季度环比增加2.73亿元,而2019年第三季度曾录得毛亏损2.22亿元。
李斌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为62.6亿至64.4亿元之间,高于分析师预期的54.2亿元,预计四季度交付16500至17000辆电动车,并将实现全年经营现金流转正。
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25.11亿元,汽车销售收入达24.65亿元;汽车销售毛利率19.8%,较第二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9.30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05.8%;自由现金流为7.50亿元,环比大幅增长149.3%;现金储备丰厚,达189.16亿元。玩车网
毛利方面,理想汽车三季度毛利为4.97亿元,较第二季度的2.60亿元增长91.3%,整体毛利率为19.8%,较第二季度的13.3%提高6.5个百分点。今年三季度理想汽车净亏损为1.04亿元,已较二季度进一步收窄。
需要强调的是,美股上市后,这是小鹏汽车的首份财报。
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0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9.90亿元(2.9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4.50亿元增长342.5%,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5.91亿元增长236.9%。
第三季度净亏损为11.488亿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净亏损7.763亿元相比,同比有所扩大。财报显示,亏损主要来源于研发及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上的支出。
02
三家手握611亿现金流
理想毛利率直逼特斯拉
要比较的东西自然很多,不过我们说四个最关键的。
首先是三家现金流表现亮眼。简单计算,蔚来、小鹏、理想合计拥有611亿元的现金流储备,短期内不会受到资金困扰,这对于三家都在重资本押注的智能驾驶研发,有百利而无一害。
其次,毛利率提升,这是一家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标志,尤其是理想汽车毛利率最高,直逼特斯拉;
研发投入上小鹏下手最狠,原本蔚来汽车一直是三家中研发投入最高,但显然小鹏汽车想要打造的智能标签,需要更大的资本投入。
对于研发投入同比下滑,蔚来汽车表示,研发投入下降主要因为2019年第三季度EC6和2019年第四季度推出的全新ES8的设计和开发成本增加,同时,研发部门的整体成本节约效果和运营效率的提高也减少了部分研发投入。
尤其是蔚来NT2.0架构和正在传闻中的蔚来要自研芯片,假若为真,这将是非常大的研发费用投入,不缺钱才能搞研发。因此,毛利率的提升,现金流充足,对于三家造车新势力,意义重大。
理想汽车也是重金挖来原伟世通全球首席架构师王凯任CTO,可以预计,后续研发投入会逐步加大。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随着平台、自动驾驶的研发推进、团队规模的扩大,理想研发投入会成倍数增长。
1、毛利率
蔚来综合毛利率从二季度的8.4%大幅跃升至12.9%,2019年三季度曾为负12.1%。理想ONE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最亮眼的数字可能就是毛利率,较第二季度的13.7%环比提升6.5%,达到惊人的19.8%。小鹏汽车2020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4.6%,去年同期及2020年第二季度分别为-10.1%和-2.7%。
理想汽车表示:毛利率的提升则主要得益于部分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产量提升带来的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哦,对了,特斯拉是23.5%的毛利率,在汽车行业一骑绝尘。
2、现金流
从当初蔚来的命悬一线,到如今不缺钱,人生啊,真是大起大落。截止今年三季度,蔚来所持现金储备222亿元,较二季度末所持的112亿元几乎翻倍,短期内没有融资计划。
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达189.16亿元,相比2019年底的37.09亿元大幅提升。小鹏汽车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人民币199.98亿元(29.45亿美元)。
3、研发
今年第三季度,蔚来研发费用5.9亿元,占支出38.5%;理想汽车研发投入3.3亿元,环比增长66.1%;小鹏汽车支出约6.35亿,上季度支出约3.19亿元,去年同期支出约4.35亿元。
4、交付
在新车交付方面,蔚来三季度总交付量为12206辆,其中ES8交付3530辆,占比28.9%;ES6交付8660辆,占比70.9%;2020年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理想汽车在财报中预计,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新车交付量在1.1-1.2万辆之间。
小鹏汽车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总交付量达8,578台,较2019年同期的2,345台同比增长265.8%,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3,228台增长165.7%。
总结
盈利尚早,造车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经历了10个月的筹备后,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设施开始为其创造商业价值。
这家美国电动车制造商周一(12月30日)在其上海超级工厂向15名员工车主交付了首批国产Model 3中型轿车。后者预计将自2020年1月底起实现针对当地用户的大规模交付。
作为全球最具话题性的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部署产能一事长期受到业界关注。其中频度最高的一项观察是,特斯拉的到来是否会在当地不断涌现的新兴电动车制造商之间产生“黑船来航”效应?
公开数据显示,在政府补贴、优先路权及环保法规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自2015年起超越美国,跃居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在当前补贴退坡的背景下,这一地位似乎仍未遭到撼动。
中汽协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新车销售87.2万辆,同比增长20.8%。
摩根大通预测称,中国将在未来数年内轻松维持其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主导地位。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6%,产量达到25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460万辆。到2020年和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份额将从2017年的2.3%分别升至7.2%和12%,其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销量的比重则将分别高达59%和55%。
近年来,庞大的市场体量及富有潜力的商业前景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新玩家进入中国电动车市场。在当地,后者被称为“造车新势力”,以区分其有别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身份。
在当前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中,威马、蔚来等两家公司的总部设立于上海,与特斯拉势成德比。今年前11月,蔚来汽车和威马汽车凭借17395辆和15355辆的累计交付数分列中国新兴电动车制造商排行榜的第一及第二位。其中,威马EX5是造车新势力中交付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LMC Automotive咨询公司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0542辆——尽管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倍,但在销售绝对值方面仍逊色于其中国竞争对手。
不过,考虑到特斯拉的上述在华销量是在主力车型Model 3未实现国产的前提下所完成,业内人士依然对其上海超级工厂投产后对本地竞争对手可能造成的冲击产生了担忧。
彭博社18日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称,特斯拉正考虑自明年二季度起下调中国国产Model 3车型的价格,下调幅度有望达到20%。这或将令Model 3在当地市场上的入门价格下探到30万元以下(按汇率粗略估算约为28.5万元)。可供对比的是,蔚来旗下最便宜的车型——ES6的起售价为35.8万元,而中国新造车头部企业中的另一家——小鹏汽车上个月所公布的预售价格,其旗下最新的P7轿车将自27万元起售。
基于类似的判断,日经新闻此前曾援引摩根士丹利报告称,特斯拉2020年全年在华销量预计将接近20万台,并乐观预测这一数字将在2024年前后提升至巅峰的25.4万台。
然而作为即将与特斯拉短兵相接的同城竞争对手,威马汽车或许并未如外界预料的那样心存忧虑。
“特斯拉无疑是电动汽车领域的‘网红’。特斯拉国产是好事,可以引起更多人对电动汽车的关注,对于新势力品牌来讲也是一个机遇,可以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进行同台竞争,促进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日前在该公司上海总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认为,在非零和博弈的业态下,业界无需对特斯拉实现国产一事产生过多焦虑。
“有人会买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也有人会买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从而整体拉动中国电动汽车的消费。更能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沈晖补充道。
更亲民的产品售价,或者说与特斯拉的错位竞争构成了这位“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普及者”最显而易见的信心来源。
威马汽车官网信息显示,该制造商旗下价格稍高的中型SUV——EX6 Plus自28.99万元(补贴后23.99万元)起售,而另一款紧凑型SUV EX5的起售价则低至18.48万元(补贴后13.98万元),其中最新推出的EX5 520版本起售价为21.98万元(补贴后16.98万元)。根据NEDC标准,EX6 Plus及EX5 520版本的最大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均达到了500公里以上,而特斯拉官网对国产入门版Model 3续航里程所给出的描述则是“445公里(国标工况法)”。
而在这场德比较量中,较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一点是,威马汽车作为特斯拉在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拥有与之类似的制造理念。对于自建工厂的坚持或可被视作一个例证。
早在威马汽车创立的第二年,这家新兴电动车制造商便投资67亿元,在温州瓯江口建起工业4.0标准的智能化工厂,后者总用地面积达648422.83平方米。基于智能制造理念,该工厂可实现C2M客制化生产方式,满足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同时借助威马云服务系统,实现最快6周交付和定制车型最快3周交付。
“汽车是世界上制造标准和要求最复杂的智能硬件,这一点我们都有共同的认知。”沈晖解释道,“这也是威马坚持一定要自建工厂的原因,基础到电池包也要自己做,而不搞代工,牢牢把产品品质和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特斯拉在上海建立其海外首座整车制造工厂的意图也大致相似,后者将借助在组织内部进行的管理,确保其全球一致的产品品质,并通过本地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
与威马方面相较,特斯拉在华的另外两大竞争对手则略显逊色。今年3月,蔚来汽车叫停了在上海嘉定的自建工厂项目,直至两个月后才与亦庄国投签署协议,后者表示“将协助“蔚来中国”建设或引进第三方共同建设蔚来中国先进制造基地”。目前,该企业的产品仍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
小鹏汽车虽然早在2017年便宣布将在广东肇庆自建工厂,但按其最初规划,该工厂一期项目最快也要在2019年底方能竣工。除此之外,该制造商尚未解决汽车生产资质问题。对该企业来说,生产筹备和资质获取都均需时日。因此,由海马汽车代工依然是小鹏汽车当前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途径。
尽管在制造理念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威马汽车在与特斯拉的近距离接触中看到了可资利用的自身优势。
“特斯拉上海工厂相对建设周期较短,它还处于产能爬坡周期,目前供应链还基本在国外。而威马工厂的建设周期相对长一些,进一步解决了供应链国产化的问题。”沈晖总结道。
他认为,一些全球供应商在其他国家开发的技术并不总能适应中国用户的习惯,“比如博格华纳的电机和减速器的集成,国外可以进口现成的,但我们坚持让这些供应商实现国产化,并且成为国产后第一个用户。”
此外,威马汽车的地缘优势也将在与特斯拉现阶段的较量中得到充分发挥。基于对中国市场更深入的认识,该企业在成本控制、反应周期及软件体验方面均较特斯拉更占上风。
以软件体验为例,威马汽车目前已接入由百度、腾讯和小米等中国科技企业的多种智能应用,并在全面构建自己的移动智能空间生态。 “由于应用场景不同,一些国外的软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市场。比如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路况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做的很领先,但是威马已量产的L2级自动驾驶系统是基于中国的路况开发的,更适用于中国的国情。”沈晖解释道。
可对于特斯拉这样来自海外、最终互为德比的竞争对手,威马汽车仍表现得十分尊重。
“实事求是地看,特斯拉颠覆了汽车制造业的许多传统与常规,在全球范围内对电动汽车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动汽车、使用电动汽车。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沈晖说。
他同时表示,特斯拉在用户心中拥有显著的品牌优势,同时营销工作也相当出色。
除此之外,特斯拉多年来在盈亏线上下浮沉的经历,似乎也让他们的同城对手学到了不少。
“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实现盈利,需要一个过程。特斯拉已经做了十几年,还一直在投入阶段,在今年3季度已经实现了盈利,这让新势力都有了信心。”沈晖感慨道,“而威马汽车在精细化运营、平衡投入产出比、成本控制和团队经验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我有信心威马将成为第一家实现盈利的中国新造车企业。”
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投资者与资本市场似乎也产生了与沈晖相近的认知。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筹备期间,威马汽车宣布正在寻求新一轮(D轮)融资,希望融资10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用户服务及渠道拓展等方向。
“目前进展顺利,资本市场对威马汽车还是比较看好的。”沈晖说。
今年第一季度,威马汽车刚刚完成总额3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在C轮融资之前,威马汽车已经完成了6轮融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元。
同样的利好消息也从特斯拉的另一位同城对手那里传出。蔚来新任首席财务官奉玮周一透露,“来自腾讯的1亿美元可转债注资已经完成,李斌个人的9050万美元的注资也已完成,其余部分正在处理和交易中”。
受此消息影响,蔚来汽车当日股价涨幅扩大至40%,创上市次日来最大单日涨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5-17 20:48:44
2023-05-16 00:22:05
2023-09-06 09:35:33
2023-05-14 11:17:52
2023-05-12 10:37:42
2023-12-23 0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