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

2024-01-16 18:27:20 | 玩车网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玩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当时的吉利汽车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配件的生产和销售。1997年,吉利汽车开始生产汽车,推出了自主品牌吉利牌轿车,成为中国第一家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家之一。2000年,吉利汽车成功研发出自己的发动机,开始向整车制造领域进军。

2003年,吉利汽车推出了自主品牌海格商务车,开始向商用车领域发展。同年,吉利汽车开始大力投资品牌建设,先后推出了自主品牌吉利、英伦、金刚等系列汽车,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品牌展厅。2005年,吉利汽车与美国著名设计公司italdesign合作,推出了自主品牌帝豪汽车。

吉利的创新业务有:

1、吉利科技集团

吉利控股集团在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无人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低轨卫星、激光通讯、太空探索等前沿技术方面不断提升能力,成立吉利科技集团。吉利科技集团积极构建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目前已形成新能源、出行服务、未来出行、线上生活和未来科技等业务群,稳健推进创新型科技企业的建设,逐步实现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变。

2、曹操出行

曹操出行是吉利科技集团布局“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战略性投资业务,秉持“低碳致尚、服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将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新能源科技,创新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致力于为用户创造和提供一站式的健康、低碳、共享出行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吉利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

屡战屡败,淦家阅为什么做不好吉利新能源?

2月23日晚,吉利品牌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玩车网

吉利银河

”正式发布,现场除了常规化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展示之外,更是让吉利的一众高官“站台唱戏”,做得声势浩大。而主导此次“吉利银河”发布的

吉利汽车

集团CEO淦家阅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极氪

突围以后,整个大吉利要全面向新,而银河的到来意味着吉利开始全面向新,要快速向新能源转化。银河的‘新’,包含全新的造型设计,全新的产品技术,全新的渠道,全新的服务,我们接下来的新能源产品,也是要围绕这四个全新来推进。”

但是整场发布会下来,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种疑问,当下的吉利旗下已经布局有极星、几何、极氪、睿蓝等众多的新能源品牌,那么此时再推出一个“银河”新能源品牌究竟意义何在?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线来看,对吉利新能源发展之路的总结就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软绵绵”。

“蓝色吉利行动”沦为业内笑柄

2015年,吉利汽车就决定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雄心勃勃的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期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要达到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当时,大家都深信吉利汽车的转型决心,也期待品牌通过5年的时间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翘楚。

在大家的翘首期待中,然后呢?可以说就没有然后。5年时光转瞬即逝,在“蓝色吉利行动”的最后一年,吉利公布了2019年的销量数据,全年销售汽车超过136万辆,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3万辆,占总销量不足10%,说好的销量达到90%以上成为一句空谈。

事实上,吉利在发布“蓝色吉利行动”之后的两年里,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无任何建树。要知道2016-2017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当时市场上的小型和微型电动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是在这大好形势下,吉利却只发布了

帝豪EV

300与

帝豪PHEV

两款产品,主打目标错误的瞄准了主流家轿市场,最终结果就是被

比亚迪

和北汽远远抛在身后。随着前期关键的市场争夺失利,吉利离自己设定的销量目标越来越远,“蓝色吉利行动”宣告彻底失败,而此前的壮志雄心不仅没能化为动力,反而成为了业内的笑柄。

几何汽车再次败走麦城

在谈到“蓝色吉利”战略时,李书福曾在内部谈话中表示,失败不是战略问题,而是历史时机没有成熟。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120万辆,行业发展一片向好,李书福口中的良好时机俨然到来。2019年4月11日,吉利全面摆脱了“蓝色吉利计划”失利的阴影,再次踌躇满志,风光无限的在新加坡正式发布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并且底气十足地喊出了“致力于成为全球用户纯电出行的首选品牌”的口号。

结果是品牌调性被拉得很高,但“口号响,行动弱”的老毛病依旧没有治好。整个2019年几何品牌只有

几何A

一款车型在撑门面,到了2020也只多了一款

几何C

来助阵。车型少,车价贵,体系转型匆忙,让几何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缺少声量,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也不如同级对手。

根据乘联会之前公布的数据来看,截止2020年11月,

几何汽车

的累计销量只有区区的8911辆。这样的表现不仅与其它竞争对手差距巨大,就算和2019年品牌同期的11592辆相比,也是大跌了26.8%,同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量上涨的势头完全背道而驰。

几何汽车再次重蹈覆辙,究其原因其实显而易见,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造车技术方面基本没有拿得出手的“家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品牌带来的车型就是通过简单的“油改电”,相比竞争对手开发的新能源专属平台毫无竞争优势可言。市场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国内汽车市场经历多年的发展,消费者早已不是“吴下阿蒙”,选择产品他们会用脚来投票,并不是说口号喊的有多响、造势的声音有多大,消费者就会傻傻地跟着,时代变了!

吉利银河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吉利不管是宣布未来发展规划,还是新能源新品牌的推出,高调叫嚣“永不出戏”,豪言壮语“荡气回肠”,听的人热血澎湃,看到的结果却内心拔凉。这就不免让人想到小时候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一次次给到希望,却又一次次铩羽而归,让人心生倦怠。

此次“吉利银河”的阵仗更大,除了吉利高管们一起“搭台唱戏”,朋友圈也是各种刷屏,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相信经过前面几波的折腾,这次大家在心底应合的力气恐怕都没有了。银河品牌的“上线”给人一种“仓促上马”的强烈感觉,从之前的宣传推广看,吉利首次放出“要推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的消息到正式发布,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种“高效”不免让人心惊胆战。

按着时间线走,吉利官方首先在春节期间宣布会推出中高端的新能源系列。两周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内部年度经营工作大会上宣布,吉利品牌将于2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正式发布“吉利品牌新能源战略”。活动当天,吉利宣布要在2年内向市场投放7款新车,包含纯电和电混两种动力。

纵观整场发布会,总结下来就是一个仓促上马的新品牌带来一台“似曾相识”的新车型和一台有着抄袭嫌疑的原型车。当大家看到

银河L7

的那刻,心中残留的期许被无情地戳破了,这是什么?熟悉吉利车型的小伙伴一看就知道,这台银河L7不就是

博越L

插电混动版嘛!除了格栅做成封闭式,大灯采用分体式之外,完全一模一样,也难怪有人吐槽银河L7就是“美妆版”的博越L。

现场吉利银河推出的原型车“银河之光”也好不到那去,初次亮相的时刻有那么一丝惊艳,不过仔细端详之后感觉不对啊!这造型和

长安深蓝SL03

实在是太像了,毫不夸张的说遮住车标,单从车头来看让人傻傻分不清。同时,吉利银河原型车与

长安

VISION-V概念车在尾灯,车头的设计方面也有一些类似。对此,长安汽车目前已经给吉利发律师函,内容指出吉利银河发布会上“银河之光”概念车与长安之前的概念车和量产车非常相似。长安汽车认为,吉利涉嫌侵权,并要求停止侵权行为。

面对长安汽车发出的律师函,吉利汽车集团官方也做出了及时回应。吉利表示,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孰是孰非相信吉利最清楚状况。而我们看到品牌发布会上的两款车型,银河L7是博越L的“同体”,“银河之光”又身缠抄袭的嫌疑,由此可见银河新品牌的落地是多么的匆忙。只能说面对持续向前的电动化浪潮,和全面崛起的新能源车企,昔日的绝对龙头这次可是真的急了。

淦家阅难以助力吉利新能源之路

我们知道吉利在新能源赛道上始终举步维艰,淦家阅在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之后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在如此重要的职位上为集团做出成绩,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从他的履历来看,淦家阅在2003年加入吉利,到今年刚好20年,早先从仓库管理的基层位置做起,随后一路向上发展,担任过吉利汽车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成员、经营管理高级总监、集团财务部部长等职务。自2020年6月起,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负责集团的采购工作。2021年3月25日,淦家阅接替安聪慧,正式出任吉利汽车集团CEO一职。那么,作为李书福一手提拔上来的80后当家人,注重企业管理,但缺乏产品研发经验和市场推广经验的淦家阅面对时下波云诡谲的新能源市场能否带领企业走出荆棘,一路向前呢?综合来看基本不可能,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淦家阅为何难以助力吉利的新能源之路。

首先就是吉利汽车集团的自身原因,在上文中我们也讲到吉利迈开新能源的脚步其实挺早,但是2015年“吉利蓝色行动”的失败,已经让企业错失了发展新能源的最佳窗口期。早期吉利为了迅速抢占市场,可谓急功近利,甚至跳开技术研发这个关键步骤,过分依赖于“油改电 ”的新能源布局。所谓“油改电”模式就是在不改变车身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发动机、油箱等传统动力装置全部拿掉,将其更换为电池、电机等部件。这样就可以让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创造先机。

可是当吉利沉浸在“油改电”带来的短暂欢愉中时,国内其他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埋头研发纯电平台。暂时的良好销量表现让吉利在随后几年的发展策略上出现了严重误判,企业不去潜心研发纯电技术,还是将大量精力倾注于没有

前途

的“油改电”,推出的几何A、枫叶等基于“油改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型,投放市场后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销量出现大幅下滑,最终失去“自主一哥”的地位。

所以从宏观层面上看,淦家阅接手吉利之后,也难以摆脱企业自身多年来的“顽疾”,没有出众的技术支撑和优秀的车型产品,发展吉利新能源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无法经受市场的考验。

其次,吉利汽车的新能源转型速度大大落后于当下汽车行业的转型速度。面对汹涌而至的新能源浪潮,曾经的“自主一哥”吉利由于自己的短视行为,正在沦为新时代的后进生。当新能源车企都向着纯电化昂首阔步的时候,此时此刻的吉利还在为自己的混动车卖力吆喝,可见其在新能源赛道上落下的何止一个身位。

由此不难

发现

,银河品牌的“上线”多少有种 “赶鸭子上架”的意味在里面,用一个月时间仓促上市,相信对于淦家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被逼无奈的感觉,最后依然还是回到了吉利之前失败的老路上。当下,吉利更需要的还是整合集团力量提升技术储备,这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不过一旦在行业中形成技术创新与突破,将会为后续投放市场的产品带来强大的竞争力。而吉利没有选择后者主要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感觉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上升,传统车企也在转型后迎来了销量上的增长,自主品牌中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

埃安

等不断有新车型推向市场;

特斯拉

通过降价手段,让主力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左右的中端市场;造车新势力更是一股崛起的中坚力量,颠覆我们对新能源车的认知。在如今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上,没有太多技术储备的吉利基本看不到出路,所以银河品牌的到来可谓得不偿失。

第三,还是回到吉利多品牌战略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上。在集团层面,与吉利并列的十多个品牌各自发展,有限的资源被分散了,难以形成合力。现在又多了银河品牌,势必又要在品牌的技术研发、宣传推广、渠道搭建等方面做出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变得更加分散。从吉利的财务状况来看,2022年上半年,极氪造成7.6亿亏损,同期吉利汽车净利润为15.5亿元。而今年再大规模投入银河系列的产品,净利润将进一步受到侵蚀。反之,如果把对新品牌的支出部分投入到薄弱的技术研发环节,从长远来看会为吉利集团注入更强的助力,提升旗下车型的整体产品力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在品牌层面,吉利旗下不同品牌的同价位车型会拥挤在同一细分领域,造成相互间的拉扯和冲突。银河系列出来后,将主打15-30万元的价格区间,从这个价位区间来看,

领克

的位置就显得异常尴尬,目前领克旗下除了旗舰09之外,其他新能源车型均处于15-30万这一区间。同时,该区间内还分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Vide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

吉利银河引发的车圈大瓜,系新能源中高端内卷的开端?

仰望

银河,那是一抹深蓝,为了实现

蔚来

的岚图,

极氪

行动,不求问界,零跑飞凡,成为追求智己理想的

星途

!”,这一句大概就是2023年开年以来汽车圈最大的吃瓜事件,四十二个字的句子却带进来了十二个主打新能源的汽车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现在汽车圈内卷的程度。

作为吉利品牌的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新能源战略的发布,不仅是“造车者”吉利对自身尖端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以吉利银河为载体,开启吉利品牌全面向新的开端。那么为何吉利银河一发布,就掀起了行业内如此大的连锁反应呢?

品牌内卷

开头那一句四十二字的简短描述,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中高端的新品牌。首先从吉利银河海报上“银河,每个人仰望的星空!”想到的就是今年1月5日刚刚发布的

比亚迪

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比亚迪仰望。在1月份“敢越星河”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推出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也同步亮相。未来,“易四方”技术将标配搭载于仰望品牌全系车型。

随后,在吉利发布银河新品牌海报后不久,

长安

汽车子品牌深蓝紧随其后发布了一条品牌宣传,宣传文案和海报为“仰望银河,那是一抹深蓝”。深蓝是长安汽车于2022年4月推出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并且在年中的时候带来了

长安深蓝

旗下首款产品—深蓝SL03。

然后便是一些知名度略高一点的像蔚来,而第五个品牌岚图则是

东风

的高端品牌2018年,岚图作为东风集团旗下首发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是众多新能源品牌中较早发布的。其后在2021年,岚图实现独立运营,并陆续推出了岚图FREE和梦想家两款车型,追光则是岚图品牌的第一款轿车产品。

其后像极氪、零跑、飞凡,智己、理想、星途这些品牌都成立的要稍早一些,而这些自主品牌的加入以及相互暗示,纷纷出个海报联动,确实圈内突然有一种曾经在BBA文案之间相爱相杀的味道,同时也充满了内卷的味道。

从上面的品牌来看,大都充满了几点共性,一是大都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二是主要集中在原有的品牌基础上,推出面向中高端的品牌,比如比亚迪仰望、吉利银河、长安深蓝、东风岚图、上汽飞凡、

奇瑞

星途等都体现在品牌升级之上。

产品内卷

其实在汽车行业一下子涌出这么多品牌,都是面向中高端新能源产品的,如果没有一点内卷肯定不可能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产品间的同质化也是再所难免。比如说吉利银河的概念车

银河之光

,从设计层面来看,吉利银河系列是陈政履新吉利之后的首个作品,银河之光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完全不同于吉利以往的产品。陈政2022年初加入吉利的,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分管设计。此前他任职于长安,UNI系列正是出自他之手。正因为此,长安起诉吉利银河抄袭UNI,虽然两车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抄袭是不可能有的,毕竟UNI和银河都出自陈政之手,有些相似不足为奇。

虽然从这个侧面上看是长安此举多少有点对吉利抢走人才的不满,但是我们从产品面来想一下,新车的同质化以及内卷也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还有像

智己L7

也是差不多级别的一个车型,虽然说是品牌升级,产品中高端化,但是同行业其它品牌相类似的车型也有不少,这也可以看出中高端全新品牌百花齐放推出以后,未来同质化的车型也会不少。

包括在吉利银河战略发布会上称,在未来两年,银河会陆续推出7款车型,智能电混L系列的L5、L6、L7和L9,以及智能纯电E系列的E6、E7和E8。而其中

银河L7

的定位是紧凑型插电混动SUV,同属吉利品牌。未来的价格必然不会太高,所以比较明显,银河L7就是瞄准比亚迪

宋PLUS

来的,也有同仁猜想,

银河L9

可能会是唐DM的竞争对手,L6则瞄准的是秦PLUS。至于E8,可能会跟汉EV对位,那么相应的其它品牌呢,有没有类似的产品会继续推出竞品也难说,所以未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产品也会内卷,除非消失一些品牌。

当然品牌与产品内卷的同时,最大的一个诱因就是销量,2022年的销量统计,在前三十的车企排行中,自主车企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了15家,而像比亚迪、长安、吉利三家都是榜单上的佼佼者,这也难让他们相互之间有了较量的资本。

虽然在整体销量上大家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新能源领域销量就太显眼了,比亚迪以近180万辆的销量占据榜首,而吉利跟长安则分别以约30万辆与21万辆的数据差太远,如果吉利与长安能在新能源上像传统燃油车那样,或许国产汽车的格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整体上来说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其速度甚至要远远超过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导致很多消费者只见其车,不知其名。即便是这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但是从无到有的经营好一个品牌绝非易事,但是自主品牌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这种不论是品牌还是产品上的内卷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而在内卷的背后,压力更大的则是合资品牌,这一次他们缺席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毛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玩车网为大家带来的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吉利的创业起点年份是1986年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