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评测 > 正文

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

2024-01-15 20:50:12 | 玩车网

今天玩车网小编整理了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

特斯拉官降不算啥,又一波合资新能源大军正悄然入局!

“降了!又降了!哎,‘韭菜’不需要同情……”这是某网友在特斯拉官微的留言。这则自嘲般的感叹起源于Model 3车型标准续航与长续车型官降补贴后:24.99万和30.99万元。

我想,特斯拉的品牌魅力和车型技术,随着国产化的不断提升与产能的不断铺开,粉丝和簇拥只会多而不会少。马斯克承诺的“低价”都已经兑现,更有网友说目测标准续航版本还有可能降到22万左右。

被围观的水泄不通的特斯拉2020北京车展展位

豪华SUV新能源车型竞争格局正在不断壮大

对于2020年的新能源市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战略将会不断的扩张和铺开,常态化的新能源运作,将成为合资品牌未来车型发展的战略核心,而这种判断更是在参加完北京车展之后再次感到消息明确。合资品牌将逐步形成与中国品牌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一样的竞争格局,并且大有后来者居上的优势!

合资新能源

从政策性介入向产业布局转型

总之,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风向标,特斯拉的这一看似平常的官降行为,恰恰说明了合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已经逐步铺开。整个产业链条开始与成本控制和产能相挂钩,而不是初期的试水与政策性进入。对于市场,无外乎最有利的还是消费者,毕竟多一种成熟的选择不是坏事;对于中国品牌来说,真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

2020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将是一个全新的分水岭。

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都已进入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像丰田入股比亚迪、大众宣布全新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豪华合资新能源车形成竞争格局,这一切的变化包含了战略、产品、研发层面的不断推进。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合资匹配已经从待机状态逐步展开。

2020年的北京车展,可以说是车企经过一段时间压抑之后的集体爆发。本届车展除了传统的豪车模特之外,直播媒体的数量明显增加。除了这些亮点之外,合资车企在今年的北京车展,除了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车已经悄然占据展位的核心。

中国品牌“弯道超车”的红利

正在不断消失

两年前,说起新能源往往都是中国汽车品牌的专利,或者都会为其单独准备一个展区,以展示中国品牌在此领域的优势。而如今新能源不断和燃油车混合展出,也体现了新能源车发展的全新姿态。玩车网

代表中国品牌新能源后起之秀的ARCFOX αT

高价杀出的高合HiPhi X

除了在能源结构方面与燃油车有所差异,在大部分情况下,车企都希望淡化这种差异。让消费者在意识形态上,认同纯电插电车型已经和燃油车一样,成为我们购车的主流选择。

新能源主角与主场的迅速转换,从合资车的被动到与中国品牌平分秋色,并且大有赶超之势,让人不禁感叹中国汽车市场变革之迅速,也不过几年光景,中国品牌的新能源优势就显得有些暗淡。从弯道超车,到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就是对合资深度入局新能源市场的最贴切形容。

这也让让很多人感觉到,新能源市场的技术竞争才刚刚开始。随着中国品牌新能源制造泡沫的不断消散,头一批竞争当中的车企已经从增量变为存量竞争。

野蛮劣性竞争的背后的资本运作,最终导致了一些疯狂的造车新势力在这场PPT造车大战中倒下。留下的不能说英雄,但至少算硕果仅存。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整体格局已经逐步从乱世到天下三分之势,已经默契的形成造车新势力、合资、中国三股新能源牌局。对于行业来说,我们已不再处于造车新势力的迷雾当中而深感焦虑。三股造车势力,正在有序进入各种的渠道。

悄然浮出水面的氢能源帝国

在本届北京车展,现代汽车集团展示了氢能源技术。其实近些年大家一直在说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在中国的氢能源计划推进十分迅速,但其实韩国车企在氢能源商业化布局上,同样拥有不俗的实力。

早前,韩国政府就曾宣布,在向零排放能源转变的过程中把培育氢能经济作为韩国经济增长新动力之一。

据资料显示,2018年韩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量为2000辆左右,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600万辆,其中氢动力出租车、巴士和卡车的数量将分别达到8万、3万和4万辆。

从技术和产业角度看,韩国在氢能源方面,已经快速形成了产业化的规模。而这些技术短期内是否会带入国内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韩国人已经在象征新能源明日动力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商业资产。这对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不无有借鉴。

在2020年北京车展现代汽车展位,就出现了NEXO氢燃料电池车。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专用SUV车型,NEXO在外观上延续了现代FE Fuel Cell概念车的设计元素。

从HEV、PHEV再到EV

丰田的循序渐进

丰田中国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也展示出了:“START YOUR IMPOSSIBLE(向不可能说不)”的主题,全方位电动化亮相。

丰田在电气化方面一直以预研在前,商业化求稳的发展思路。不过即使这样,在9年多的时间里,丰田在中国的HEV车型已经销售超过了100万辆。丰田正在不断从HEV转向PHEV与HEV车型的规模化投放。

而在远端,丰田同样是氢能源大户。可以说,在新能源领域,丰田作为传统车企是最具有技术主导优势的车企。

本届车展上,丰田在EV方面展示了今年全球首发的量产纯电动车型C-HR EV/奕泽 E进擎。C-HR EV/奕泽 E进擎搭载了54.3kWh的大容量电池包,其13.1kWh/100km的电耗性能达到了同级别领先水平,在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到400公里,同时0-50km/h的加速时间为3.4秒。

不仅如此,在消费者最关心的电池安全方面,丰田充分利用HEV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电池包与车身的一体化设计”、“电池包内部零件的多重监测”等方式,确保电池包内外的安全。

从总体趋势看,日韩系车企占据了北京车展新能源车的主流。当然作为电动车技术又一个主力分支,美系车同样在此领域已低调但不低能的表现出类拔萃。通用汽车目前已经推出覆盖雪佛兰、别克品牌的多款纯电车型,“微蓝”新能源子品牌的展出就是别克在中端市场的最强反馈和行动力展示。

日产纯电动跨界SUV车型-日产Ariya

本田展出的CR-V?PHEV车型

电动版Jeep牧马人

福特纯电SUV Mustang Mach-E中国首秀

上汽通用汽车北京车展展出了庞大的新能源车型阵容

此次车展,Jeep展出了电动版牧马人,福特全球首款先锋纯电SUV Mustang Mach-E也迎来了中国首秀,对于开辟各自全新的细分市场,展现品牌进取创新精神,这无疑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红点观察

合资品牌逐步进入新能源发展的快车道。产品逐步从试水和政策性产出,转变为产业化的布局。反应在产品端,不论是技术、成本、价格都表现出与中国品牌相匹敌的产品优势,再加上合资品牌成熟的纯电技术积淀,悠久的品牌价值加持,我们认为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在未来,会逐步向燃油车领域一样,重新找回主角光环。

对于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来说,还将面临种种挑战,首先是如何发展和延续“弯道超车”带来的短期红利,如何在合资品牌加入竞争深水区之后,还能将自身差异化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值得每一个中国品牌去思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

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

他有700多项专利。虽然他一生致力不断研究,并取得约700多项专利发明,但这并没有使他腰缠万贯,特斯拉长年经济拮据。

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在纽约旅馆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2003年,为了纪念偶像特斯拉,埃隆·马斯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特斯拉汽车。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1856年7月10日,特斯拉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良。1895年,他替美国尼加拉瓜发电站制造发电机组,该发电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1897年,他使马可尼的无线电通信理论成为现实。1898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无线电遥控船,无线电遥控技术取得专利。1899年,他发明了X光(X-Ray)摄影技术。其他发明包括:收音机、雷达、传真机、真空管、霓虹灯管、飞弹导航、星球防御系统等。以他名字而命名了磁密度单位(1Tesla=10000Gause),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

他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最接近神的人,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迹。

《世界华人周刊》以这篇文章,缅怀他伟大的一生。

与爱迪生死磕了一辈子,11次婉拒诺贝尔奖,放弃成为世界首富,为科学事业终身不娶,每天只睡2个小时,拥有700项发明,被称为“神”,最终,却死于贫穷。

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

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我们拥有多少自主技术?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产量同比下降2.3%,销量同比下降4%,这是近10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年销量首次出行同比下跌情况,这也是2019年汽车市场大环境衰退的一个表现。但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亦未能撼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据EVsale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221万辆,这就意味着中国在2019年贡献出超过50%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市场占比上而言,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

当然,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离不开的是政策的推动和各车企的积极响应,让新能源汽车获得极大的推动力。但市场归市场,技术归技术,在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下放,各大汽车企业纷纷进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也在同步开发更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可一旦谈论到技术,难免会以国家为立场与国外技术进行对比,尤其是对于作为产销量最大的中国而言,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技术表现究竟如何呢?

说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国内的电池技术,在拥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专注研究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企业后,国内的动力电池技术也在急速上涨,而在实现国产后的特斯拉也选择与宁德时代合作,未来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要知道,现在特斯拉Model 3采用的是松下和LG,如今它与宁德时代合作,也意味着这个从一开始就引领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的企业对中国电池技术的认可度。

而且在今年的4月份,DeepTech联合CB Insights(这里提到CB Insights是一家世界级权威风险投资数据公司,会定期发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独角兽公司的名单,此次榜单对于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极具投资权威指导价值。)针对中国动力电池及上下游企业的评选出炉,榜单按照燃料电池、锂离子(液态)电池和固态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分类,亿华通、宁德时代、辉能科技分别作为代表性企业上榜。

对于宁德时代,榜单给出的入选理由为:宁德时代经过近十年的野蛮生长,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市值超过 2500 亿。经历了比亚迪的双雄竞争并最终靠技术路线胜出,宁德时代如今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松下、三星 SDI 和 LG 化学。

相对的,比亚迪在动力电池这一领域也有着相当不错的造诣,例如比亚迪在前段时间推出的刀片电池,它通过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达到更高的续航里程,同时刀片电池的散热功能也比普通电池要好,安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目前驱动电机主要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轮毂电机等几类;其中直流和交流电机又可进一步划分。目前行业对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及开关磁阻电机关注度较高。通过对常见的几种电机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转速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等优点,成为纯电动乘用车市场的主要驱动电机。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的电机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据了解,国内体现电机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占比仅为50%,远低于国外90%的水平。而且在轻量化、集成化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外已实现“电机+变速器”等一体化集成。因此在轻量化方面,如今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依旧有相对的短板存在。

要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仍有待提升的地方,那当属电控技术。而在电控技术中,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技术是目前的电控技术里的核心,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结构中,成本最高的是动力电池,而紧随其后的就是IGBT,作为与动力电池电芯齐名的“双芯”之一,占整车成本约5%左右的IGBT,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以目前而言,国内的IGBT技术与国外技术依旧有一定的落差,电控中的IGBT百分之七十来源于海外企业,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还是通过自建与外购来解决这燃眉之急,长期以来,国内IGBT都是进口英飞凌、三菱等国际巨头,“一芯难求”。

但就在前段时间,总投资额高达10亿元的比亚迪IGBT项目在长沙正式动工,该项目设计年产25万片8英寸晶圆的生产线,投产后可满足年装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需求。如今,比亚迪IGBT芯片晶圆的产能已经达到5万片/月,预计2021年可达到10万片/月,一年可供应120万辆新能源车,也就是相当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总数。从这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品牌正式打破之前IGBT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技术展现也将越来越牢靠。而且比亚迪也正式与华为达成合作,前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有着领先的行业技术展现,后者在5G及智能科技方面有着全球顶尖的技术实力,这两者结合将会为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

总体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力,虽然在某些领域的表现还相对欠缺,但汽车厂家都已提早布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引领全球,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而对于汽车厂家而言,新能源汽车技术或许是中国品牌的另一出路,一旦新能源汽车获得普及,中国汽车品牌的世界地位将获得质的飞跃。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玩车网。
与“特拉斯那么多发明,为什么不申请专利?”相关推荐